大唐:抢了李秀宁当老婆 第151节

给你一个任务,你去蓝田县召集大量的百姓,到长安北面的田地里,就说朕率领文武百官去体察民情。”

“遵旨!”

“戴爱卿,你也去长安城召集百姓,我们按照镇北王的意思办,让民心更加的齐。”

“是,陛下!”

“高章、陈炳志、李君羡,你们去跟文武百官说,让他们去朱雀门集合,朕要带着他们去田间视察。”

“遵命,陛下!”

李世民的这番操作,整个长安城包括下面的县都被惊动,密密麻麻的百姓,向长安城北面的田间赶去。

天上飞的蝗虫遮天蔽日,下面走的人密密麻麻,这个景象真的是百年不遇。

而李世民也没有急着往朱雀门赶去,他知道百姓走路需要时间,等时辰差不多后,这才往朱雀门而去。

来到朱雀门时,文武百官已经在等待,他们不知道皇上让他们在这里集合所为何事。

其实,这个年代还有许多人相信鬼神之说,他们认为蝗灾是蝗神发怒,派出它的手下来人间惩罚世人。

这也是当今天子得位不正才会导致这场灾难,可自从李世民和秦霄用了几次铁血手段,他们也只能心里想想,面上是敢怒不敢言。

就连魏征这个御史大夫也不敢多说一句,生怕又一次上断头台。

李世民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告诉大家,蝗灾来临,他要带着大家去田间走走,视察一下民情。

李世民到皇庄去视察蝗灾损失。在园子里看到蝗虫正在庄稼上大快朵颐。而所有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被吃,却不敢动蝗虫。

李世民率领着文武百官来到长安城北门的田间里,此时,已经有无数的百姓聚集在此。

而李世民看到许多的蝗虫正在吃着农作物,他愤怒的抓起几只蝗虫就塞嘴里了。并且狠狠地说道:“百姓把粮食当做命,你们却不顾老百姓死活。

如果是老百姓得罪了上天,那就降罪给朕一人吧!如果你们肉身不死,那就钻到我肚子里吃掉我的心吧!”

“皇上万岁!”

“皇上威武!”

李世民的这一波操作,除了几个知情人外,震惊了所有的人,百姓们和文武百官的声音响彻云霄。

李世民自己也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一做法,引起了如此大的反应,心里暗暗的佩服秦霄。

“朕的子民们,今天蝗虫毁掉我们的庄稼,那我们就把它们碎尸万段,镇北王决定以三文钱一斤收购蝗虫,把这些蝗虫晒干磨成粉喂养鱼。

这样,你们不但可以为你们的庄稼报仇,还可以增加收入,这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皇上万岁!”

“镇北王英明!”

“你们所抓的蝗虫全部由蓝田县马三宝马将军负责收购,而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绝不拖欠。”

“谢皇上恩典!”

一场轰轰烈烈的蝗灾,被李世民这么一操作,本来是天怒人怨的坏事,变成了天大的好事。

李世民不但让文武百官对他另眼相看,而且,还让百姓对他更加的崇拜。

这个时候,马三宝站出来让大家认识,并告诉大家,所有的蝗虫他会全部收购,一直到没有蝗虫为止。

这可把百姓们乐坏了,本来,还打算让家里养的鸡鸭鹅去抓蝗虫吃,现在也舍不得了。

大家急匆匆的回到家里,让全家人一起去抓蝗虫,许多家里有渔网的,马上拿出来用,这样一天下来,一家人可以抓好几百斤。

这可把大家乐坏了,每天都有几百上千文的收入,这可是比种地都来的快的额外收入。

这可把马三宝和塑料制品厂的员工给忙坏了,每天都有几万甚至十几万斤的蝗虫要收购并要及时处理。

第三百一十五章 百越族谋反

“各位长老,据探子来报,王南征的兵力已经被大唐皇帝抽调了十万,而蝗灾席卷关中和长安范围,可谓是,所过之处,农作物全部被吃光。

这可上天赐予我们的机会,只要我们把握住这次的机会,不说攻下整个大唐,至少岭南可以归我们所有,甚至,江南都是我们的。”百越族国王姒伽罗激动的说道。

“国王陛下,听说大唐出了一个驸马爷叫秦霄的,武功盖世、才智过人,北方的突厥被他给灭了。

大唐皇帝李世民赐予他为镇北王,并册封他为正一品的护国大将军。”右丞相盘查重皱着眉头说道。

“这个可能是李世民故意搞出来的,想要在民众心中树立一个典型而已,试问天下间有几个人有这么强大的?

项羽厉害吧!最终还不是败给了刘邦,霍去病厉害吧!还不是只活了二十几载,吕布呢?三国第一猛将,最终还不是被曹操灭掉了。

个人能力再强大又能怎么样?还能抵挡住我们六十万大军?”左丞相雷天水不屑的说道。

“雷丞相,话不是这样说的,自古中原能力倍出,既然,李世民能封他为异姓王,证明他的能力还是很强的。”盘查重反驳道。

“一个皇家赘婿而已,只不过仗着自己是李世民的姐夫,和李世民两人唱双簧罢了,我听说,秦霄从来不上朝参与政事的。

这样的人又有什么用?说起大唐异姓王,罗艺不就是燕郡王吗?

屁个本事也没有,仗着自己那燕云十八骑就以为天下第一了,最终不是被李唐给灭掉了。”雷天水嘲讽道。

本身,盘查重和雷天水两个身为左右丞相,关系就不好,谁也不服谁,而且,各自拥有自己的势力,现在,雷天水正好有机会刺激他。

“好了,你们两个不要再争了,这个事情我同意左丞相的意见,右丞相如果不放心,我们把东瀛密使招过来协商,看能不能和他们一起干?”姒加罗阻止道。

“国王殿下英明!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千年来,我们都被秦始皇嬴政派出的四十万近卫军给压制住了。

本身,经过这么久的岁月更替,本来,以为他们不如我们了,可就在我们想要灭掉他们的时候,他们投靠了大唐。

现在好了,大唐把他们的兵力抽走了十万,而京师重地又遭遇了百年难遇的蝗灾,那李世民肯定需要拿出钱财来救助受灾的百姓。

而一旦拿出这么多的钱财,那就没有钱用在军费上了,就算我们现在攻打岭南,最多也只有岭南的都督派兵抵抗一下。

而岭南的都督党仁弘乃是我们的朋友,不可能跟我们以命相搏的,大不了,我们给他最大的利益。

所以,我们现在最主要的是灭掉王南征的三十万近卫军,那整个岭南就是我们的天下了,到时候,我们拥有了地盘和势力后,再和东瀛通商。

这可是互惠互利的好事,东瀛又是我们的盟友,相信他们会很乐意的跟我们合作的。”雷天水侃侃而谈道。

“左丞相,不愧为本王的左膀右臂,说的好,说的妙,只要我们考虑周详、计划周密,绝对可以一举拿下岭南。

左丞相,我命你去找东瀛密使洽谈,把我们的计划告诉他们,让他们也派兵一起攻打岭南,事成之后,我们划分三分之一地盘给他们。”

“遵命,我的王!”

“右丞相!”

“臣在!”

“命你去都督府跟党都督说一下,事成之后,我们送他一百万贯,美人一百名,也可以送他到东瀛定居,他的兵力全部归他所有。”

“遵命,国王殿下!”

“启禀皇上,岭南龙卫来电!”何潘仁急匆匆的走进御书房说道。

“念!”

“征南军发现百越族活到比平时频繁了,而龙卫暗中监视广东郡都督党仁弘,发现了百越右丞相进入都督府很久,并且,党仁弘亲自送出来。

后来,混在都督府里当侍女的龙卫成员叶轻眉汇报,百越族打算联合东瀛攻打岭南。

让党仁弘不要插手他们跟征南军之间的战斗,事成之后,给他一百万贯和一百名美女,如果他愿意,可以送他去东瀛定居。

如果,党仁弘愿意帮助他们一起攻打王南征的话,那事成之后,所有的报酬翻上一番。”

“这个党仁弘难道疯了?朕待他如兄弟,看在他两个儿子为了大唐战死沙场,朕事事都迁就于他,现在,竟然敢勾结外敌造反。

赶紧告诉朕,这个党仁弘是什么意思?有没有答应百越族的要求?”

“他答应了,并且,愿意一起攻打王南征的征南军,不过,其他的报酬没有变,钱财方面他要三百万贯。”

“这个王八蛋,竟然真的要造反,真当朕的横刀不利否,有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王南征?”

“没有,他们得到了消息就马上发电报过来了。”

“好,你马上回电报过去,让他们密切注意党仁弘的一举一动,必要时进行抓捕,再把消息告诉王南征,让他做好抗敌准备。”

“遵旨!”

“把这个消息传给镇北王,看看他是什么意思。”

“遵命,陛下!”

李世民马上派人去请重臣过来开会,以前,秦霄曾提醒过他,让他要注意党仁弘这个人。

可当时,他并没有在意,毕竟,党仁弘跟着他征战天下,他的两个儿子也战死沙场,他认为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会背叛他。

很快文武重臣都赶了过来,因为,经过李世民的允许,这几位都购买了蓝田县汽车制造厂的第一批东风猛士,所以,来的速度特别快。

“诸位爱卿,刚刚收到消息,岭南百越族想要勾结东瀛攻打征南军,而广东郡都督党仁弘已投敌。”

“陛下,俺老程请战,我愿意率领大军灭掉他们。”程咬金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陛下,我也请战。”秦琼站起来说道。

“陛下,我请战!”

“你们稍安勿躁,想当初,镇北王说过,我们北方的将士不适合参加南方的战斗,因为,那边山林、河流纵横交错。

森林里瘴气、猛兽、毒蛇、毒虫等等都不是我们能克服的,更何况,现在是夏天,这些东西更加厉害。”

“那我们要怎么办?”长孙无忌焦急的问道。

“告诉你们这个事情,就是要让你们知道此事,我们自己不能乱了阵脚,防止北方蛮夷呼应他们,具体的事宜,我已发电报给镇北王,等他的回复再做定夺。”

“遵旨!”

第三百一十六章 战争前夕

“报告王爷,皇上发来电报。”

“有什么事情吗?”

“百越族打算联合东瀛攻打岭南南征军。”

“那广州郡都督党仁弘有什么反应吗?”

“有,准备跟百越合作,事成之后,百越那边给他三百万贯,一百位美人,并让他去东瀛定居。”

“这个混账东西,竟然敢背叛大唐,让我想想再回复给陛下吧!”

“遵命!”

“夫君,百越族造反,那我们该怎么办?”李秀宁担心的问道。

“既然,百越和东瀛联合,再跟党仁弘勾结,那王南征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更何况,还被世民抽调了十万大军到了这里。

我想,也该是我们动手的时候了,毕竟,北方将士根本适应不了南方的湿热气候,也只有待在我们这里生活过的将士,才能参与岭南的战斗。”

“我们现在的大唐军有十三万,当地军差不多有四十万,那要怎么安排才好?”

“派出十万大唐军,再派二十万当地土著军,加上征南军的三十多万兵力,足以跟他们一较高下。”

“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发电报给世民?”

“对,让他多安排一些武器弹药过来,我们这场战斗绝对不能拖太久,以免让北方蛮夷知道,发生南北战争。”

“知道了,我去跟通讯兵说,不过,我也想要参与这场战斗。”

首节上一节151/2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