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郭奉孝,开局娶洛神 第34节

曹操大喜,笑道:“此事皆是奉孝的功劳啊,提出屯田之策,又让子廉制作新式耕犁,又奉孝在,何愁大业不成?”

曹老板开心的时候,什么好话都往外说。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却是是郭嘉的功劳。

即便是看郭嘉万分不爽的曹仁,也得承认,这家伙还是有一套的。

琢磨了一下,曹操开口道:“尔等最近辛苦,等我迎奉天子回来,必然向天子奏请,给诸位封赏!”

很显然,这是曹操对自己手下的一种承诺!

简单来说,就是老板给员工画大饼。

而这也是必然的,天子一旦进入许县,那就代表着,大汉的中央系统正式被曹操集团掌握,他也必然会把自己人安插到各个位置上。

升官是一定的事情。

虽然升官代表着更多薪俸支出,但是有了屯田之策作为根基。

曹老板已经能够负担的起了。

曹操是个雷厉风行之人,将各种政务大概处理了一下,便沉声说道:“散了吧,各自做好手中事物。”

众人散去,这时候曹操发现,郭嘉竟然没动。

等所有人走完,曹操笑道:“奉孝可是有事要说?”

郭嘉开口说道:“主公此去,虽有波折,可定然成功,但是有一件事情,我希望主公能早作准备!”

曹操问道:“何事?”

“尚书令人选,还请主公早作决断!”

尚书令,是个很重要的官职。

虽然官职不高,不过千石。

可是这个位置却很关键,因为当前的朝廷机制下,皇帝想要下发命令,政策,可不是坐在宫里说一句话就可以的事情,必须得经由尚书台进行诏书的颁布。

而尚书台的尚书令,实际上是领着一众朝臣办公的,干具体事务。

甚至可以说,尚书台对外颁布诏书,就算不经由皇帝,不知情的地方官员肯定认为是真的。

如果说,在皇帝掌权,强势之时,这个位置,就是皇帝的一个工具人。

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

因为曹操必须控制皇帝,不可以让他想干什么干什么。

控制尚书台,也就是控制了皇帝的言行。控制了皇帝的权限。

在历史上,尚书令这个位置,一直是由荀担任的。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荀跟曹操后期出现了矛盾,可是实际上,这矛盾并非一天两天,在中间,曹操曾经数次想要拿掉荀的尚书令,可是都被荀拒绝。

两人又没有彻底撕破脸,曹操也没有办法。

在郭嘉看来,与其现在让荀去这个位置,将来生出麻烦,不如换个人!

曹操却是另外一番心思。

“难道奉孝想要这个位置?”

实际上,他早就打算好了,尚书令的位置,是荀的!

只是此时郭嘉若是开口讨要,却是麻烦。

曹操略微思量,开口笑道:“此事我已有决断,若是真的将天子迎回许县,便由荀担任此位!”

他是在告诉郭嘉,这个位置是给荀的。

他提前说出来,就是为了避免郭嘉开口讨要。

只见郭嘉摇摇头道:“主公,此位不可给文若,我建议,还是交给程昱或者毛介更加好些!”

郭嘉开口之前,就已经想过了。

他很清楚,这个位置,需要资历,而且是个政务繁杂的地方。

他不想干。

但是这个位置人选,必须得有两条,第一就是深得曹操信任,第二就是能力出众。

必须得兼具两条,才可以。

而程昱和毛介,在郭嘉看来,也是可以的。

曹操思量一番,却皱眉问道:“奉孝,我且问你,你为何反对文若担任此位?我记得你和文若可是好友,但是程昱和毛介,跟你并无交情!”

郭嘉摇头道:“因为程昱和毛介二人,全心忠于主公,文若虽然同样忠心主公,可是我知道,他心中对汉室,极有感情!若在此位...”

话没说完,但是意思表达的很清楚。

听了郭嘉的话,曹操默然片刻,才开口说道:“此事我知道,我会三思而行!”

郭嘉离开,曹老板面色沉静,坐在椅子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第四十九章 指导

郭嘉刚出议事厅,路过前院,一个壮实的小孩就跑了过来!

正是曹彰!

“嘿!你会枪法?”

曹彰拦在了郭嘉面前,大声问道。

郭嘉摇头笑道:“我一个书生,文人,哪里会什么枪法?”

“那你还告诉我要矮三寸出枪?不是误人子弟?我让父亲打你板子!”小曹彰凶巴巴的说道。

郭嘉戏谑道:“你去啊,看看你父亲会打我还是打你?”

“你!”

小曹彰气的满脸通红。

可是他也就是吓唬郭嘉,哪里真的敢去告诉曹操?

郭嘉见他这副样子,笑道:“怎么样?试过了?是不是感觉顺畅一些?否则你也不会来找我!”

郭嘉判断的很准。

提起此事,曹彰顾不上郭嘉的戏谑,认真道:“确实感觉舒服了一些,为什么?”

郭嘉胡扯道:“我虽然不懂枪法,但是我觉得,你出枪的姿势,有些别扭,所以让你试试,没想到真的有效。”

“可是师傅教的不是这样的!”小曹彰摇头道。

郭嘉一边从曹彰身边走过,一边随口说道:“我觉得,不管什么枪法,都要让使用者以最快的速度出枪,战场之上,生死一瞬,快一点,总是好的,或许矮上三寸,攻击位置未必致命,但是只要你力量够强,对方很有可能落马,胜机或许就会更大。”

郭嘉自然能看出来,那枪法高三寸,取的是咽喉致命之处,而落下三寸,则变为前胸,那种位置,其实在战场上,并不致命,因为很多武将会配有护心镜之类的东西,铠甲的那个位置,也都是极为坚硬的。

所以往往不会是第一选择。

如果没有项羽的记忆,郭嘉也不认为有什么问题。

但是,以郭嘉目前的眼光来看,如果一击刺入这种位置,根据使用者的力量大小,结果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力量够强,那对方必然落马。

这种情况下,落马一方无疑要落入下风,处于一个非常劣势的情况。

从结果来看,并非不可接受!

因为战场之上,落马,基本就等于失去了机动力,即便是再悍勇的猛将,大概率也是被围攻身死。

曹彰见郭嘉走了,赶紧快步跟上,说道:“那要是力量不够强,不就没用了?还会露出破绽。”

郭嘉无奈道:“全力一枪,就算无法将对方刺下马,可若是连让对方失去平衡都做不到,那只能说明两者力量差距过大,死了不是理所应当?”

曹彰一想,好像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对方身躯失衡,那便不是破绽。

他顿时眼前一亮,兴奋道:“那岂不是说只要力量够强,铠甲也是无用的?”

郭嘉笑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这样。”

从记忆中,项羽就是这个样子。

很多对别人来说不是致命的位置,但是只要被项羽打中,就算无法致命,往往也是直接扫落马下。

强悍的近乎离谱!

曹彰追着郭嘉问道:“那你看我别的枪法还能改进吗?”

改进?当然还能!

曹彰现在的枪法,不过是刚刚入门。

在现在的郭嘉看来,任何武技,往往都是原创者最厉害,但是传人之后,往往就差上一些。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动作,都是根据自身的力量,速度,柔韧性所设置。

所以各种动作都适合自身,但是传给别人之后。

这些方面都会有所差异,发挥出来的威力,就天差地别。

比如说泰森的重勾拳跟普通人的重勾拳,即便是动作一摸一样,但是其中的差距,却不言而喻。

同理,泰森的刺拳再牛逼,但是受身高臂展的限制,便永远比不上同级别的刺拳高手。

所以真正的高手,往往都是融会贯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向,最合适自己的技巧,来与敌作战。

同时,想要成为顶尖高手,一定要天赋异禀。

普通人,再怎么练,也达不到那些天赋异禀之人的境地。

比如关羽张飞的儿子,比之他俩,个人勇武就差上不少。

其余人也大多如此。

难道老子对自己的儿子还会藏私吗?

那肯定是不会的,只能说是天赋差距。

就好像乔丹的一个段子,只要等别人跳起来,落下再出手,不就可以了?

如果是关羽,那肯定告诉他儿子,你就摸摸胡子,给他一刀不就完事了?

问题是,那能完事吗?力量速度,爆发力,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说回曹彰,在郭嘉眼中,曹彰天赋还是不错的。

不过此时还是打基础的时候,谈后续这些太过遥远。

“公子若要练武,其一,要注意打熬身体,枪法一道,慢慢学,慢慢练,不着急,身体的熬练,却要持之以恒,万不可只重枪法,不重身体,其二,要劳逸结合,多以药浴洗身,莫要给身体留下暗伤,其三,不要好高骛远,先多练简单的基础动作,而不要去练习那些过于繁杂的枪法,如此这般,先把基础打牢,将来必然一飞冲天!”

郭嘉给出了一些建议。

听到这些,小曹彰若有所思。

郭嘉说话间,已经出了曹府,直接上车离开。

首节上一节34/1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