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上京讨债,老赖竟是朱元璋 第307节

“那两位爵爷死,是因为他们贪心,想要从沈万三那里得到好处,其实只要几位奉公守法,何必害怕?”

浙西勋贵们被胡惟庸的话说得面红耳赤,他们一时间也搞不懂老虎到底是不是讽刺?

他们要是奉公守法,会以你老胡马首是瞻?

“可是,这次他们中有一个,是我们那条线上的人!”

“我也不确定,他们进入诏狱,会不会说出不该说的东西!”

陆聚说出这么句话,其他人瞬间沉默下来。

胡惟庸若有所思:

“那诸位就希望对方什么都没说吧!”

“如若不然,就跟那两位一样,等死就好!”

“不然呢,难道诸位还有本事造反不成?”

胡惟庸略带讽刺的话语,却引出造反二字,其他公侯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造反,他们可从没想过。

可是皇帝绑在他们脖子上的套圈,是越来越紧了,从朱亮祖开始,已经陆续有公侯死在老朱手中。

谁敢说,下一个不会轮到他们自己?

造反,造反……

难道真要逼得他们造反,可是造反二字光是想一下,陆聚等人就泄气了。

当今的皇帝,可不是随便能造反的人,老朱本身就是一个军事能人。

他统领徐达,常遇春等名将,在元末的尸山血海中杀出来,他本身就是一个威望极高的军事领袖。

大明开朝之后,皇帝顺理成章收回众人手中的兵权,权力可谓是滔天。

他们这些领兵的勋贵,就算想要造反,也没有半点造反的能力。

“既然没有,就老老实实,不要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0 求鲜花

“诸位自求多福就好!”

“算了,老夫累了,你们回去吧!”

陆聚等人面面相觑,但最后还是在胡惟庸的劝说之下离去。

回想起陆聚等人惊恐的表情,胡惟庸忍不住笑了。

皇帝逼得越紧,他对这些人的控制就越深。

这是一条不归路,今日他胡惟庸提到造反,就是给陆聚他们种下一个种子。

等老朱逼到一定程度,这颗种子,也许会生根发芽。

“你朱元璋一个乞丐能做得皇帝,我胡惟庸为什么做不得?”

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胡惟庸才终于说出他口中的野心。

春雷,在窗外炸响。

似乎老天也见不得他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或者说,帮他将他的野心埋葬在雷声之中。

胡惟庸的野心,消失于应天府的雷声之中。

而北方,陈数的规划才刚刚开始。

这些日子的折腾,连山居的一期算是顺利完工了。

陈数已经考虑,让任城百姓迁徙进新任城来。

他正在跟方克勤交代交接的事。

迁徙城市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人口,田产,这些东西都需要配合。

方克勤自从知道这件事之后,就忙得前脚贴后脚。

不过百姓迁徙,并非难事。

新任城的环境胜过老任城百倍,不过新城市,有新城市的规矩。

...... ..... ...

陈数将这些规章交给方克勤,让他管理去。

方克勤瞬间觉得压力山大。

他治下的济宁任城,本来只是一个人口勉强破万,破旧的北方小城。

可是皇帝大手一挥,一口气给他送来一万多人。

两万多的人口,放在后世可能一个大学城或者大工厂都有这么多人。但放在现在,尤其是北方的现在,就是特别让人为难的事。

这些人,自然不会全部安排进去住新房子,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也许会各自散落在任城周围,形成新的村落。

如果要去远方开荒,这些人也要跟着走。

“方大人,没事,其实我家侯爷早就预料到你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已经提好建议了!”

刘伯温将一份规划书,交给方克勤,方克勤看了之后,惊为天人。

这连山侯如果能拜相,绝对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名臣,可惜方克勤也知道,这位侯爷对做生意的兴趣,远远在当一位宰相之上。

“皇帝希望看到北方开发的成果,如今新老任城迁徙,不过是第一步!”

“任城今年的税收,就是陛下打脸那些人最好的方法!”

“方大人,你身上的重任,还不到卸下来的时候!”

陈数等方克勤平静下来,继续与他说话。

方克勤道:

“侯爷尽管放心,今年济宁府的税收,肯定会超过去年起码三倍!”

说起自己的政绩,方克勤的又兴奋起来。

身为一方父母官,他最在意的当然是治下的成绩。

皇帝带来这么多人,这些人既是负担,也是机遇,今年春天,除了一部分百姓还跟着陈数在任城里边造城,播种,开荒,也进行得非常顺利。

三倍粮食的税收,就是方克勤保守的估计,如果天公作美,肯定还有更高的税收。

但陈数却摇头,三倍税收可不是他期望得到的结果。

既然济宁要赢,就要全面碾压地赢下来。

济宁的三倍税收,也赢不下江南那些富贵州府的任何一座。

如果连南方的那些州府都压不下,他陈数来北方,是来游玩的吗?

“三倍税收,我不满意!”

“我要今年年底,做到济宁府,税收大明第一!”

“这才是我来到这里的目的,不然,我何必来到此地?”

“大明第一,不可能!”

方克勤蓦地站起来,瞪大眼睛不敢置信。

他身为济宁的知府,最是知道济宁的情况。

南北方的经济差距,不是说一朝一夕能够追平的,况且从环境上来说,济宁的先天条件,比江南的鱼米之乡差太远了。

南方自古比北方富裕,可并不仅仅是因为人。

“我能做到!”

陈数十分认真,和方克勤四目相对之.

第191章 发财的把握,女人的梦想

哪怕是陈数如此认真,方克勤还是半信半疑。

江南鱼米之乡,是老天爷给饭吃。

济宁在气候上先天条件就不江南差,为什么陈数如此斩钉截铁。

陈数看他的样子,就明白方克勤在想什么。

他摇头笑,这也怪不得这位清知府没有明白他的想法,这大概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人共同的思维盲区。

经历过元末,天下都差不多被打烂了。

皇帝为了休养生息,大明的税收也是以粮食做为收税的标的,可是粮食这种东西千里运输,会造成很大的损耗。

这也是为什么会产生空印案的根源之一。

如今陈数建议皇帝改革税法,已经逐步减少了粮食做为税收标的的比例。

可是方克勤等官员,依然先入为主的将粮食收成等同于税收。

这是他们的思维盲区,陈数可以理解。

他笑着提醒方克勤:

“方大人,税收,只等于粮食收成吗?”

方克勤闻言恍然大悟,原来连山侯真正的想法,是农业之外的东西。

可是方克勤又犯愁了,连山侯的想法确实好,可是北方的条件也不允许呀!

相比起江南,北方属于百废待兴。

陈数虽然给济宁支棱起一座城,也帮济宁招来许多商人。

可是这些东西想要转化成税收,没有几年是不成的。

而且就算这些商人在此安居,未必能把济宁变成北方的江南。

江南经济发达,除了偏安一隅少有战争之外,它丰富的水资源,温暖的气候和交通便利等因素,都是商业发达的原因。

商业好了,其他税收才能收上来。

可是“六五三”这些东西济宁都没有,如何收税?

方克勤将这些问题,告诉陈数,陈数笑道:

“那就给他们一个,不得不来,必须过来的理由!”

“只要济宁有东西,是人无我有的,那么技能就会成为京杭运河上的主要交通枢纽!”

“物流中心,交通枢纽,商业中心!”

首节上一节307/3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