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上京讨债,老赖竟是朱元璋 第267节

有无数人,一边咬牙切齿,一边忍痛买下李二的教辅书。

李二如今,一百万两银子的欠款,还款二十多万两。

他比刘五晚了许多被陈数逮到,却已经追上刘五。

“未来可期!”

陈数给三人盘点完,又惆怅朱大难寻。

他明年又要去济宁一段时间,这件事估计还要耽搁。

不过事已至此,陈数也只能先将朱大放在一边。

算好账,

李善长和刘伯温拿上属于自己的银子,满是感慨。

尤其是李善长,他如今的日子,可比当宰相的时候好太多了,虽然国子监的祭酒权势不如宰相,可是依然拥有大权在握的感觉,

但最重要的是手中的银子,他来得光明正大。

以前自己拼死拼活拼命贪污,赚的还不如现在多,更何况贪污还有被皇帝砍头的风险。

李善长很珍惜现在的日子,甚至有点感激陈数。

分赃结束,陈数见李善长还有些欲言又止。

他问:

“李二,你是不是还有什么问题?

李善长讪笑:

“确实有点问题,想找先生询问!”

“你说吧,都是自己人!”

李善长就经过重重考验,尤其是上次敢顶着杀头之罪去为空印案说话,陈数内心也逐渐认可他。

老李一屁股坐下,说:

“其实严格来说,不是我的问题,是祭酒大人的烦恼!”

“但若说是我的问题,也没错!”

“这明年开科,不是要考试了吗?”

“国子监负责出题,这出题的日子还早,可是老夫遇见了难题!“

李善长将自己遇见的问题,说给陈数听。

科举考试关于文科的部分,5.8八股文是老朱定好的。

每年出题,这些官员和大儒基本上是手到擒来,并无太多为难的地方。

如今难就难在算学,算学虽然已经推广了一段时间,可是天下学子的基础薄弱。

明年开始的科举,国子监承当了为大明科举考试出第一份卷子的责任。

可是这出题的老师,到现在大家都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大明的大部分算学老师,本身就不行。

算学这东西,可不是说你勤学苦练就能行的,相反一个数学天才一年的努力顶得上别人一辈子。

没有系统的算学训练,大明在算学科举的出题上,又遇见了大问题。

出什么卷子?

难度如何界定?“

又改如何避免被人猜到题。

这些东西看似简单,其实很难……

就如陈数初的《新东方密卷》,你以为是人家随便出的,可是那背后是不知道多少后世的老师和教育学者,研究出来的体系。

李善长的卷子大卖之后,也有不少人眼红他的利润,除了诸如《极乐密卷》《白鹿密卷》之类的东西企图争夺市场,可是事实证明,这些试卷的质量根本无法和李善长的新东方密卷相比。

这间接证明了出卷的难。

而科举考试的试卷,又是难上加难。

如何平衡天下士子的接受程度?

这是一个非常难办的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对于陈数来说,却没有任何难度。

他笑道:

“这很简单呀!”.

第167章 大明第一家地产商,人家卖楼我们卖城

陈数脑海中,有无数试卷没有拿出,其中历年高考,中考,会考的考卷,不知有多少?

考虑到大明朝如今的科举算学的水平,估计跟小学六年级差不多,陈数能出题的范围就更广了。

其实整个明代,算学的天花板应该是高中左右。

可是因为对算学不重视,大明如今留下来的算学典籍,基本不成体系。

有算学方面的天才,可以根据前人的著作,独自推演出自己喜欢的算式。

可是这并不能做为算学的平均水平来考量。

陈数估摸着,第一次算学入科举的水准,大概率还是只能维持小学六年级的水平,等到未来算学铺开了,可以考虑将科举的水平提高到初中水平。

至于高中,老实说对于封建社会的人来说,有些难度了。

可是继续推行下去,也不是不行。

但陈数估摸着,这起码要等到二三十年后再说。

也就是说,科举的试卷,大概就以小学五六年级为标准。

再降低一些难度,但为了区分开好的学生和差生,可以出一些奥数题。

鸡兔同笼,牛羊吃草,进水出水之类的题,都可以出上。

这样的难度,大概可以维持一两科的科举。

他将命题的范围,大概给李善长说了一下,李善长登时头晕目眩。

做为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现在让他学算学太为难他了。

算学都学不好,更何况是出题?

陈数见老李为难的样子,摇摇头。

李二的智商有一说一,比起刘五还是差一点的。

刘五接触算学,就很牛逼。

他指着刘五道:

“如果你觉得有问题,可以让刘老帮你!”

“你的学生方孝儒,其实算学水平早就比你高了!”

“我可以给你们一些真题库,改改也能出一份试卷,关于试卷的难点,知识点,我可以整理出来!”

 08 “主子帮了大忙了!”

李善长因为陈数帮他解决大问题而雀跃。

这科举一事,是目前压在他身上的最大的难题。

算学入科举和开发北方一样,都是被天下读书人盯着的大事,尤其是南方的士子,如果这届科举办不好。

就会有无数的弹劾如雪片一般飞来。

将这件事处理好,李善长隐约想起庙堂中最近的传言,欲言又止。

“主子,据说明年开春,皇帝要开发济宁城!”

“现在已经是蓄势待发,连第一批迁徙的百姓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件事,您怎么看?”

李善长和刘伯温最近各自忙着自己的事,虽然对于朝堂也有保持关注。

可是皇帝和陈数的许多交流,他们未必第一时间知道。

他们二人严格来说,也是南方士子。

如果身在朝堂,李善长肯定会跟刘伯温一起,反对皇帝。

事实上,就算刘伯温如今已经半归隐,

来自青田和江浙的好友书信,依然不断。

只不过二人明白,皇帝开发北方的决定,来自于陈数提出的南北之患。

关于南北分裂的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

做为大明曾经的文官集团最高的两位领袖,刘伯温和李善长固然有自己的力场,可同样不缺乏远见。

南北分裂,人心弥合。

这乃是不下于秦皇汉武之后,于华夏有千秋之功的大事。

皇帝想要千古留名,他和刘伯温肯定也不想成为历史车轮之下螳臂当车的螳螂。

甚至,他们还想要,在这个进程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读书人,无论后来变成什么样?

李善长和刘伯温这样的人,在他们当初从先生手里接过圣贤书的时候,总有过自己的抱负。

青史留名,可是读书人的终极梦想。

“老李,你这买卖做得蛮好的,你问北方的事做什么?”

老李瞬间满脸通红,期期艾艾。

“这老小子最近发财了,也想立品了!”

要说谁最了解李善长,非他的头号敌人刘伯温莫属。

李善长虽然不如以前恋权,但放下心中执念之后,他恋权的性质也有了一些改变。

别人从皇帝开发北方上,看到的是利益之争。

以他和刘伯温的高度,看到的却是名垂青史的机会。

陈数啼笑皆非,对李善长说道:

“你若是能改革好科举,这也是有功于千秋万代之事,此事若是成了,成就不会下于开发北方!“

首节上一节267/3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