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上京讨债,老赖竟是朱元璋 第120节

李长生看着看着,已经泪流满面,这本书仿佛不是一般的医术,而是一本道经。

连山侯为天下医者,打开了一条新的道路。

这条路,让人如此痴迷。

以前李长生他们不是没想过,为什么许多疾病,他们明明能看出问题,却往往无法治愈?

说白了,就是路途不对。

不是说华夏医学不行,连山侯的书里也指明了关于大蒜素和青霉素的缺陷,

真正的医者,是不该墨守成规,固执己见!

“朝闻道夕可死矣!”

“老夫错了!”

“当负荆请罪!”

李长生放下心中的成见之后,潇洒离去。

他徒儿想喊他,却不好意思:

“师父,你书还没还我呢?”

那徒儿喊了一句,声音却不大。

李长生当做没听见!

……

“李长生求见?”

太子朱标依然践行自己说的话,就在乱葬(李得的)岗附近安营扎寨,处理事物。

过松江府而不入,此时他的声望已经达到顶点。

听闻李长生求见,朱标愣了一下。

他已经两这个医者给忘了,毕竟他对李长生的第一印象很差。

“让他进来吧!”

朱标将李长生请进来,后者直接跪下。

“你有什么事?”

“草民刚读完《连山录》,想起过去种种,羞臊难安1”

“此次前来,一丝负荆请罪,二是想求殿下指条路!”

“草民想用连山录上的知识,像萧九贤一般主持一方抗疫!”

朱标闻言一愣,他本以为这李长生负荆请罪,是害怕自己责罚他。

但等他抬起头,朱标发现自己错了。

李长生的眼神,就如当初从陈数的书房走出来的刘伯温一般,这是求道的眼神。

“看来,陈兄又忽悠到一个……追随者!”

朱标莞尔一笑,直接给他发了一道命令。

李长生领着朱标的命令,转身离开。

朱标摇头一笑。

“陈先生,就是有这种莫名的吸引力1”

无论是刘伯温,还是萧九贤,乃至眼前的李长生。

陈数好像什么都没做,但就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周围许多人。

朱标想了一下,自己受陈数的影响好像也不小。

想想以前的自己,就缺了一份血性奸。

自从陈数这混蛋害自己见血之后,老朱家的血脉,仿佛才觉醒。

“刘伯温去了扬州,萧九贤去了苏州,这李长生也能帮上忙!”

“这瘟疫,终于是压制住了!”

“这次,孤总算不负父皇所托!”

朱标心满意足地靠在椅子之上,开始给皇帝写奏折。

一天之后,锦衣卫带着奏折离开松江府。

奏折犹如燕子,飞入帝王家。

皇帝此时的心情,不太好!.

第089章 应天三凶再现,被揍的朱棣

“这些言官呀,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武英殿,没有朱标一起陪同处理政务的朱元璋,显得有些寂寥。

不过,有马皇后陪在身边,老朱总算有个身边人说说话。

听着他的抱怨,马皇后笑道:

“是他们又弹劾太子了?”

“没错!”

“就是放火烧尸之事,好像捅了儒家这些人的肺管子1

“不但那些言官说,就说连宋濂这个老夫子,都颇有微词!”

“要不是标儿处理得好,不知道这件事会闹成什么样?”

“这些读书人,天天说着圣人的道理,贪污的时候就没见他们手软!”

“气死朕了!”

只有在马皇后面前,皇帝才会说出如此意气用事的话。

马皇后轻笑,道:

“那还不是你朱家人惹的?”

“而且你朱元璋想占人家便宜,还故意推崇,现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吧?”

朱家人?

老朱愣了一下,旋即明白马皇后说的是谁。

圣人,

朱子,朱熹!

这位生于宋朝,创造了理学的儒家大家,

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这个学派最经典的阐述。

朱老夫子生前虽然被打压,可是到了元明二代,他的学说反而成了主流,理学一派,儒家正统。

朱老夫子,已经隐约被视为圣人。

老朱这个人,其实对儒家学派没什么兴趣。

可是皇帝要统治天下,总需要士子阶层的支持。

加上朱熹姓朱,老朱多少有点想蹭热度的意思。

要不是朱子生活的年代和大明朝实在太近,老朱都不介意认他为祖宗。

但就算最后没这么做,他终究还是学前朝,将朱熹抬高到圣人的地位。

理学一派,对于礼教最为重视,而且随着时间发展,已经到了变态的程度。

那些言官们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研究圣人言,然后搬出来骂人。

别说朱标了,皇帝都被骂过。

偏偏他们这种人,都有一张免死金牌在身,自古皇帝,少有杀言官,因为大部分君王,都不希望自己百年之后,在史书上留下污点。

可偏偏就是这群人,最喜欢挑毛病。

他们最大的人510生梦想,大概就是以为劝谏被皇帝打死,然后名留青史。

“如果刘伯温主持御史台就好了!”

“这家伙算务实派的,不像其他御史,整天就是吃饱没事干!”

老朱明白马皇后的意思,就是讽刺她自己蹭热度把自己给坑了。

他摸摸鼻子,转移话题。

“不过没事,他们就是把话说尽了,也掩盖不了标儿这次的功绩!”

老朱提起朱标,脸上满是欣慰之色。

朱标决定前往松江府之前,老朱就明白,他这次去会面临什么?

那时候的朱标就不在乎,更何况是现在的他?

朱标虽然放了一把火,可是却让得了民心。

尤其是他在乱葬岗那一跪,跪出了朱家的声望。

某些官员看朱标的行为不顺眼,但大明朝不乏有务实之人。

朱标这一次,是实打实打出了自己的威望。

“说起来,其实最惨的应该是那位连山侯!”

马皇后帮皇帝看着奏本,又是笑起来。

老朱也跟着笑。

其实他心疼虽然是心疼儿子,但这些言官的攻击重点,可不是朱标。

朱标毕竟是太子,而且在前边也树立了威望。

而且柿子挑软的捏这个道理,是个人都明白。

陈数是《连山录》的作者,为朱标焚烧尸体提供理论指导。

尤其是一些地方,士子病死,政策一视同仁。

这导致了大多数人,都将炮火集中在陈数身上。

老朱想到这,冷笑连连。

连山侯陈数贡献出番薯和土豆,是实打实的做了利国利民之事,可是这些人对陈数的贡献视而不见,却以批评别人为乐!

这种恶臭的风气,老朱自己都看不下去。

首节上一节120/3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