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254节

甚至根本不用调集大量白银,只要在账户上流转几遍,就完成循环。

毕竟,户部发下去的工程款,会在朝廷和民间的各个工厂之间流传,他们赚了钱,也会存放到银行。

就连普通工人,拿到大量工资之后,除了当场消费的,最后也可以存到银行。

这样循环几次之后,其实并不需要天量的白银,就可以对整个大明的经济,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而户部的贷款,在经济火热的情况下,也可以收到更多的税收,来进行偿还。

等铁路开通之后,客运货运的费用,也是一笔巨大的数字,还贷绰绰有余的。

户部尚书听完之后,神情一下子变得十分精彩,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从来都没想到过,借贷还可以好么玩!

“这这这……皇太孙殿下,先借款修铁路,然后用铁路收入还贷,和不是空手套白狼吗?”

“只要铁路真的如殿下所说,有这么大的作用,货物运输和搭乘的客人一定不少,每天都会有极大的白银收入!”

“就连草原上的牛羊皮革,也可以被商人收购贩卖到中原腹地,整个草原也就此控制在大明手里了!”

“等还完皇家银行贷款之后,还能够给国库提供源源不断的收入,实在是太厉害了!”

空手套白狼其实不太准,更类似于借鸡生蛋。

借皇家银行的鸡,孵出铁路这个金蛋,之后金蛋也变成金鸡,可以继续下蛋。

朱高煜对这一套,可实在太熟悉了。后世不知道多少大佬,都是这样发家的。

这种方法,用在修铁路等国家工程上面,最后即使贷款还不上,只要铁路修出来了,其实也值了。

但需要警惕,别瞎上项目,完庞氏骗局,搞一些无用工程,浪费国家钱财而中饱私囊就行。

他笑了笑,对户部尚书露出孺子可教的神情。

“你理解了就好!”

“钱财的事 ,有皇家银行支持,不用担心。”

“接下来是材料和人工,你们都要仔细考虑,提前做好计划。”

“特别是民工这方面,不能再用过去征发徭役的方法,让百姓白白出力了,我的意思是,不仅要包吃包住提供食宿,还要给他们工钱!”

“修铁路不是一时之功,而且无比辛苦,还伴随着各种危险。要是让百姓们出徭役,就太难为人了。”

“说不定会闹出大乱子!”

其实朱高煜早就看徭役政策不顺眼了,这次正好趁着修铁路的机会,给他一下子废掉!

以后在大明干工程,不论是朝廷的还是地方官府的,都一样要给工钱,不能随便压榨徭役民夫。

否则老百姓吃苦不说,还不利于经济发展。

朱高煜很清楚,没有收入,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不给老百姓发钱,大明的经济就活跃不起来,社会就难以进步。

而通过修铁路,将大量钱财发给民工,流散到民间,也是一种促进经济的好方法。

户部尚书听完这一套理论,不由更是惊奇,满脑子兴奋,连面色都红了起来。

“神!太神了!”

“原来皇太孙殿下的一举一动,竟然都考虑得这么深远!”

“修铁路不仅是疏通道路,新建大血管,还联通了无数毛细血管,将恩德撒到了民间各地!”

“有皇太孙殿下这样的英明之主掌权,大明的老百姓,有福了!”

户部尚书半是感慨,半是吹捧着说道,连刚学到的毛细血管这个词也拿来用了。

随着周王朱在医学方面的研究深入,大明高层官员都得到了一副人体解剖图,对医学有了不少了解。

这也是大明各方面科学技术,都齐头并进的结果。

朱高煜听到这话,也很是高兴。

“你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了解更进步的东西,这一点很不错!”

“身为户部尚书,最重要的就是头脑灵活,不能抱着过去的旧思想,固步自封!”

“铁路的修建,还有什么意见没有?”

“要是没有的话,就照这样下去安排吧!”

户部尚书当即应诺,再也没有丝毫迟疑,将朱高煜的命令接下,回去做好安排。

想必不久之后,就可以看到,大量的资金和物资,和工人民夫被调集到一起,修建打通大明任督二脉的铁路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普及教育

朱高煜规划好修建铁路的事,但这并非一时就可以开始的。

天工院虽然一直在日夜不休的加紧研究,但蒸汽火车还是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没有那么快出成果。

而蒸汽火车的原型机研制不出来,铁路铁轨的要求标准就制定不出来,想修路也不可能立刻开始。

在等待火车研制的这段时间里,朱高煜又将目光放在了别的地方。

“报纸发行,火车也快出来了,大明的社会发展水平,差不多达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程度、”

“而要让社会继续向前发展,识字和教育问题,就迫在眉睫了。”

“不普及识字教育,就算有各种先进的科技产品,大明的老百姓也玩不转。不说别的,不识字的人,就算知道出现了火车,通了铁路,也不敢一个人出门远行!”

“我给大明准备的一切,就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有历史经验参照,朱高煜很清楚,想要社会继续向前进步,还需要什么。

大明如今的硬实力,已经足够了,差的就是软实力。

这其中,识字教育最为关键。

所以,他决定想办法,向民众普及识字教育,让他们都能够认识简单的常用文字,以便读书看报。

只要学会了常用文字。后面不管想要朝什么方向发展,都可以自学,

到了陌生的地方,也能够看路牌地图,写书信等等方法,摸清楚路线。

可以说,读书识字,是让人睁开眼睛看世界。

大明百姓,最缺少的就是这个。

在之前知识都是被世家所垄断,唐朝以后才稍稍缓解了这个现象,但是能够读书的人依然只是少数。

很多核心的书籍都不够普及,掌握在少数人手上,成为他们的家学,这也是为何世家大族,多出人才的原因。

朱高煜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陈规陋习,向民众普及教育!

于是,他决定在大明各地修建学堂,将教育普及开来。

……

第二天,早朝。

朱高煜听完群臣秉奏的各种政务,干净利落的给出处理意见。当群臣都不再说话的时候,他便主动开口。

“诸位爱卿,大明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今已经能够做到人人饱暖,百姓再也不会饿肚子。”

“但这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殿下准备,在大明境内推广普及教育,让大明所有百姓都开始读书识字,尔等意下如何?”

朱高煜想要征询一下群臣的意见,毕竟要推广教育,靠他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让群臣百官都参与进来,共同配合,才能够将政策推广到大明各地。

然而,他这个想法,很快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礼部尚书面色不豫,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殿下,臣反对!”

“读书识字,推行教化当然是好事,但将其普及到所有老百姓头上,却是万万不可!”

“士大夫读圣贤书,是通智明理,以辅佐天子。只会种田做工的老百姓,读书有什么用?”

“更何况,圣人有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要是所有老百姓都读书明理,我等又该如何治理天下,如何牧民?”

礼部尚书言辞激烈,十分不认同这种做法。

他甚至暗示,封建统治,就应该实行愚民政策,要是让老百姓都变聪明了,就没办法管理。

大殿上许多大臣听完,都站出来赞成礼部尚书的看法。

“殿下,臣也反对!”

“法家先贤有言,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虽有贬低我等儒门之倾向,但也极为有道理。”

“我等少数人读书识字,可以帮助殿下统治四方,牧民收税。要是百姓都读书识字了,可就不愿意交税,不愿意尊奉皇帝了!”

“殿下万万不可做这种动摇国本的事!”

这番话顿时引来了更多的认同,群臣纷纷附议,极力劝阻皇太孙殿下,不可推广教育。

不少朝官此时都非常焦急,因为他们之所以能成为统治阶层,根本原因就是知识的垄断。要是人人都读书识字了,他们还怎么高人一等?

并且皇权的至高无上,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百姓的愚昧上的。

只有百姓温顺如羊,愚蠢如兽,才可以安安生生的接受统治,种地交税,供养皇帝和百官。

等百姓们都识字明理了,恐怕第一个要问的,就是凭什么皇帝和百官,要坐在他们头上了。

所以,在群臣看来,朱高煜这么做就是在自掘坟墓。

朱高煜早就料到会有不少人反对,但不知群臣的反应会这么大,简直像是沸腾一样,全部站出来反对。

对此,他也只能尽力解释。

“诸位爱卿,你们理解错了。”

“本殿下的意思,并非要让所有百姓都读圣贤书,人人都成为士大夫,而是让他们认识简单的日常文字,能够读书看报,认识路牌而已。”

“本殿下要在各地开办的学堂,更类似于天工学院这样的,但比天工学院更低级,更基础。不过是教授简单的文字,和生活常识。”

“即使后面有一部分聪明的,会进行深造,但也主要是免费教授格物学和兵法,至于儒学还是要收费的。”

“大明能够科举当官的人,依旧是有限的!”

从群臣的反应之中,朱高煜已经看出了他们到底在害怕什么了。

无非是担心读书识字的人多了,大家都是士大夫,都是统治阶级,而没有被统治阶级。

这样必然是要翻天的。

而朱高煜虽然也有几分想要人人如龙,开启米民智的念头,但很快就打消了。

毕竟,他身为监国皇太孙,坐在了龙椅之上,自身就是最大的封建主义受益者。真要让百姓都思想自由,第一个被推翻的,就是他自己!

他还做不出自斩一刀,给天下开路的事。

首节上一节254/2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