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204节

敢不听话?

对异族蛮夷跪得那么快,面对大明还想拿捏。

真以为他朱高煜,是拿不起刀吗!

朱高煜才不怕曲阜孔家不听话,正好没借口收拾他们呢。

杨士奇愣了半晌,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也不知是不是在为衍圣公,为儒家感到羞愧。

他诺诺而退,再也没说半句拒绝的话,顿时带着圣旨领命而去。

……

事实也往往不出意料。

面对朱高煜的圣旨,曲阜的孔家和衍圣公,没有任何反对之意。他们早就被调教到位,没有半点风骨,而是成为了一条听话的狗。

“皇太孙殿下要在曲阜建设天工学院?”

“还要让衍圣公入学?”

“这……”

“行!”

“臣等谨遵殿下之命!”

曲阜。

已经头发花白的衍圣公,稍微犹豫一下下,便没再矜持,当即领旨。

他可是知道,大明的皇帝,杀起人来,并不比异族蛮夷的慢!

要是惹得皇太孙殿下不快,想起了孔家过去的糟心事,起了杀心……

那曲阜孔家这几十万人,恐怕就要血流成河了!

为了子孙后代,为了荣华富贵,衍圣公恭敬跪地,接下圣旨。

“臣领旨谢恩!”

“不过老朽年纪大了,不适合去学院读书,这个衍圣公之位,也是时候传给下一代了。”

“还请杨大人代为通禀,让我的孙儿接过衍圣公之位,在让他去曲阜的天工学院读书!”

杨士奇一听,这个请求挺合理的,也没有反对。

他将消息传回金陵后,很快也得到了朱高煜的准许。

就这样。

新一代的衍圣公,一个十来岁的孔家嫡系男子,在万众瞩目之下,进入了天工学院读书。

并且,这座位于曲阜的天工学院,还是孔家出人出地,主动建设的。

孔家传承一千多年,整个曲阜的土地,早就都成了他家的产业,外人还真弄不到土地。

朱高煜见孔家如此识趣,就勉为其难,将其当个夜壶用用了。

他一边在朝堂上宣布此事,一边派锦衣卫在天下各处,宣扬孔家衍圣公,主动进入天工学院,对天工学院大力支持。

满天下的儒生一听,当成愣住,心情简直难以言喻。

“孔家,衍圣公亲自入天工学院读书?”

“这这这……”

“怎么会这样!”

“孔家可是圣贤之后,我们儒家的代表啊!衍圣公的身份,怎么能去读一个工匠之学!”

“不!我不信!”

“这一定是皇太孙逼迫的!”

很多一向自视甚高的儒生,受不了这个打击,怪叫连连,差点疯了。

可更多的人,去因此受到影响,心里开始深思起来。

“连衍圣公都去天工学院了,这家学院,真是背景通天啊!”

“皇太孙殿下推动学院的意图,已经无比明显了。”

“我等还是不要执迷不悟了,也送几个孩子,去天工学院试一试吧!”

有孔家衍圣公带头,很多原本坚持不肯送孩子去天工学院的人,也终于改变了心思。

于是。

各地的天工学院,又迎来了许多新生。

第二百九十二章下一个航海目标

天工学院的风波,席卷了整个大明。

但不论是各种议论,争议,还是群臣的劝谏阻拦,都没有改变朱高煜的意志。

随着衍圣公的加入,天工学院已经上了正轨,越来越多的大明聪明人,看到了背后的意义,加入了进来。

而随着天工学院正式开课,所教授的各种东西逐渐流出,众人的反对声音,也越来越小。

“格物之学!”

“天工学院所传授的,竟然之格物之学!这也在我儒家诸多学说的框架之下嘛,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是啊!没看到连孔家衍圣公,都学得很起劲,没有半句怨言吗?”

“皇太孙殿下的天工学院,很多东西虽然新奇一点,但也没有太过出格,就算是天文地理,也是我等儒生可以理解的范畴啊!”

“甚好甚好!”

“只要殿下不是贬低我儒家,可以抬高工匠,甚至要兴复墨家学说就行!”

天工学院上的课程,有一部分的四书五经,儒家经典,诗词歌赋。

这些其实只当做学文识字的课本,并不要求深刻解读。

但在满天下儒生看来,却是皇太孙依旧重视儒家的表现。

剩下的还有历史课,地理课,算术课,其中排课最多的是物理课。包含的内容,如兴修水利,农耕器具,房屋建造,桥梁的建设。

这些东西鼓励学生寻找万物规律,研究万物本质,并应用于实践。

虽然新奇了一点,但还是在接受范围之内。

在孔家衍圣公也进入天工学院的背景下,众人都意识到了什么,没有在太过反对了。

就这样,天工学院逐渐在大明扎根,迎接来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再也不是只有贫苦人家的孩子,来混饭吃的地方了。

很多聪慧之众,甚至有希望参加科举考中秀才举人的儒家书生,也纷纷加入进来,接触这些新学问。

没有人是傻子。

科举是多难啊,每四年一届,总共录取的进士也不过两百多人。

绝大部分读书科举的人,都是没希望考上的。

如今天工学院既然逐步展现出了一些东西,得到皇太孙的如此重视,很多人就想试试,这一条新路了。

于是,天工学院不仅越来越兴旺,甚至,极大的冲击了传统学院。

让很多原本就读于各地书院私塾的学生,都纷纷加入进来。

朱高煜的人才大计,科学教育大计,也顺利展开。

……

这一段时间,朱高煜一直在主持国内的各种政策。

不论是修建水泥路,还是开设天工学院,都耗费不小心神。

从浦口到滁州的水泥路,早就全线贯通。

但还有第二天,第三条……

朱高煜的最终目标,是要用水泥路将整个大明,都连接起来。

这个大计划,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长久的国策。

而天工学院也一样。

修建,教育,推广,选拔人才……

也是一件百年大计,不会轻易结束。

“想要富,先修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两个脍炙人口的国策,我终于也在大明推广起来了。”

“如今要做的,就是保持继续投入,等着将来开花结果了!”

华盖殿中,朱高煜长出一口气,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随着水泥路的越修越多,天工学院也越建越多,大明各地,都开始了蓬勃的发展。

他也终于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了外面。

他招来身边的内侍,询问安南和南洋的情况。

“郑和,大航海进行得怎么样了?”

“你跟着去了几趟南洋,说说你的想法!”

一个白面无须的高大身影,来到朱高煜面前,恭敬行礼。

不错!

朱高煜眼前的这个太监,真是大名鼎鼎的郑和!

他又不是有人才不会用的昏君,知道郑和的能力,肯定会多给他机会。

早在朱高煜建造铁甲战船,远渡南洋的时候,就把郑和找来,让他跟着一起。

如今,经过数次锻炼和专门的培养,他已经是一个合格的船长了。

“殿下,探索南洋的铁甲战船,已经往返数次了,都没有问题!”

“船长水手们,也都适应了海上的生活,在无垠的大海上航行,也不会迷路了!”

“如今南洋上,不仅有朝廷的船队,还有很多民间商船,已经无比繁华了!”

“臣正计划着,有时间禀报殿下,继续往南走一走,去找一找传说中的澳洲大陆!”

郑和很是激动的向朱高煜,禀报情况。

能够得到皇太孙殿下的看重和栽培,他也很是用心,不希望殿下失望。

至于澳洲,自从那天朝会上,朱高煜将南洋地图传阅群臣,大家就都知道,南洋更南边,可能有一座广袤的新大陆了。

首节上一节204/2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