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一身反骨,你夸我好圣孙 第174节

骂他们是奸臣小人,其实也没什么错。

甚至。

这次一下子抓了这么多贪官,要说里面没有小题大做,罪不至死的官员,也是假话!

历史上,这样的人多被称为酷吏。

但朱高煜要的,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他自然不可能自断手脚,杀了这两个肯办事、能办事的左膀右臂。

不靠他们,难道靠这些大儒文人?

崇祯皇帝倒是听了大儒们的话,第一步就清理了锦衣卫和东厂,干掉魏忠贤。

可结果呢?

对大明来说,一群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的儒生,危害比锦衣卫东厂的酷吏大多了!

“诸位大儒,说话,可是要讲证据的!”

“你们说杨士奇蒋是奸臣,就先拿出证据来,然后到朝堂上,到吏部,到御史台去参他们。”

“堵在本殿下门口吵吵嚷嚷,可没这个道理!”

朱高煜早已熟悉了朝政套路,直接拿正当程序说事,让这些大儒一时愣住,哑口无言。

正要听朱高煜的,去朝堂上扯皮,杀不了杨士奇蒋不说,自己还会被锦衣卫盯上,要是再被搜出什么把柄,乐子可就大了。

一众大儒也不傻,自然不可能如愿。

有人头脑一转,不再强求朱高煜诛杀奸臣,而是改换了要求。

“殿下,你不肯杀此二人也可。”

“那殿下就是将听信谗言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殿下当下罪己诏,向天下臣民百姓,明述己过,严词悔改!如此,才不负圣明天子之名!”

好家伙。

这些老东西还得寸进尺了,要让朱高煜下罪己诏,向天下人认错!

朱高煜听到这里,却并没有生气,反而嘴角微勾心中一喜。

‘这些家伙,终于上勾了!’

朱高煜之所以肯出来,与大儒们辩论,可不是想听他们怎么满口胡言,颠倒黑白。

而是心中早有计划!

‘屠圣之法,也是时候实施了!’

‘等我破了你们这层道貌岸然,大义凛然的金身,就将整个儒家,都打落尘埃里!’

朱高煜要对付的,从来就不是眼前这几个大儒。他不满的,是整个儒家!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的路子早就走偏了,早已脱离了实际,脱离了人民百姓。

到大明,儒家就只剩下一群死读书读死书的腐儒,除了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屁用没有!

不仅浪费粮食,还严重干扰朝廷运转。

在朱高煜看来,百害而无一利!

他早就想对大明的儒门动手,可惜,一直没有好机会。

如今,大儒们集体叩阙逼宫,正好与他们斗斗法,破了儒家的神圣性,毁掉他们赖以生存的大义名分!

这个计划,朱高煜暗自称之为屠圣!

屠的,就是儒家的神圣!

将这些满口大义的伪圣,都踩到泥巴里!

朱高煜心底的计划,当然不会就这么说出来。

他站在大儒们面前,继续与他们虚与委蛇,一挥龙袍,看起来很是生气的样子。

“诸位大儒,要本殿下下罪己诏?”

“凭什么?!”

“难道是因为本殿下处死了一群贪官污吏吗?这些贪污腐败,残虐百姓,剥削民脂民膏的毒虫水蛭难道不该杀?”

大儒们见此,并没有失望。

他们自然知道,不可能轻易就让皇太孙这个小杀星认输认错。

于是。

众多大儒一齐跪下,将脑袋狠狠的往地上撞,发出‘砰砰’的响声。

“殿下错了!而且大错特错!”

“就算殿下诛杀贪官,是一时量刑过重,但殿下又为何将那些在朝堂上开口进谏的直臣、谏臣,一齐处置?”

第二百五十四章在天下百姓面前辩论

大儒们不依不饶,从各个方面,找朱高煜的破绽。

他们一个比一个表现的慷慨壮烈,仿佛自己就是那唐太宗的魏征。

“太孙殿下!”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殿下千不该万不该,就算听不进直臣劝谏,也不改因言降罪,将他们和贪官打成同党,一同诛杀!”

“难道大明朝堂,竟容不下一个敢说话的人了吗?!”

不得不承认,这些老家伙的表演十分到位,就仿佛那杜鹃泣血,恨不得学古之比干,将一颗心剖出来,让皇太孙殿下看一看,是多么的鲜红忠诚。

要是外人看了,非得以为朱高煜是什么桀纣在世,不肯听老臣之言。

对于大儒们的这一手,朱高煜自然不怕。

他直面众人,丝毫不惧。

“诸位大儒说本殿下不停谏言,莫非我是什么昏君吗?”

“自本殿下监国以来,为大明立下多少功劳,有多少政绩?”

“对内:本殿下带来新种大米,让大明粮食亩产提高数倍,让百姓再无饥馑!又丈量田亩,理清税赋。又发明蒸汽机,研发水泥,极大的提高的生产效率。让原本空虚的大明国库,填得满满当当!”

“对外,征战北元而大胜,俘虏阿鲁台,献俘太庙,又经营东瀛,消除倭寇隐患!”

“可谓是文治武功,俱有大成就!”

“放在历代帝王里,怎么说也是一代明君,圣贤之主了!”

朱高煜细数自己的政绩,心中也不由升起一股自傲之意。

他自认做的并不差,对于大明,立下的足够多的贡献。

可眼前这些大儒呢?

顶着偌大的名声,又为大明,为天下百姓,做了什么?

所以他才分外看不起这些儒生文人,立下屠圣计划。

大儒们尽管万分不甘,极力想要反驳。

可听着听着,却都沉没了。

面对朱高煜实打实的政绩,想凭三言两语就否决,那是做梦!

大儒们要把朱高煜打成不听谏言的昏君,是不可能的事。

他们支支吾吾半晌,也不得不承认朱高煜的政绩。但还是梗起脖子,继续嘴硬。

“殿下固然是为大明,立下不少功劳。”

“可正是这样,殿下才更应该听从劝谏!”

“那秦皇汉武,唐太宗唐玄宗,难道不够英明神武,难道没有卓绝政绩吗?”

“可他们晚年昏聩,不听忠臣劝谏,一身圣贤之名,毁了大半,以至于史书之上,功过两分!”

“殿下年纪尚小,还有学习改正的余地,可千万不能孤傲自大,刚愎自用,以至于做下错事啊!”

大儒们的嘴,是真的有够厉害的。

黑的能说成白的,对的能说成错的。

朱高煜立下这么多功绩,在大儒们嘴里,反而成了他不能不听谏言的理由。

再这样继续跟他们掰扯下去,以朱高煜的涵养,都要气不过了。

他压抑着心底的火气,冷眼看向众人。

“天下百姓心中,自有公道!”

“你们既然认为我有错,认为我不听你们的话是错,那不妨让满天下的老百姓,来评一评理!”

“我愿和你们在天下百姓面前,论一论是非公道!”

大儒们一听此话,心中顿时大喜。

在百姓面前辩论?

他们可再拿手不过了!

一群愚夫愚妇,还是三言两语,就被他们忽悠得找不着北?

‘皇太孙要跟我们辩经,这是自讨苦吃!’

‘等我们将他辩得狗血淋头,辩得昏头转脑,辩论得哑口无言,定让他当众认错!’

大儒们有十足的信心,赢下这场辩论。

于是终于不再继续纠缠,答应下来。

朱高煜瞥见大儒们暗地里得意的神色,却更加不屑。

‘一群蠢货!’

‘本殿下要和你们辩论的,可不是听不听谏言这种小事。’

“我要辩的,是你们儒家到底,该不该继续存在!”

不错。

在天下百姓面前辩论,正是朱高煜‘屠圣’计划的核心!

他要用这场必定吸引大明上下所有人眼球的辩论,来挖儒家的根基,破了他们的圣贤金身!

此时。大儒们还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还在那暗自欣喜。

殊不知,在朱高煜眼里,他们已经是一群踩在脚底下的烂泥了!

……

首节上一节174/2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