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第73节

  “贤弟.....日后....若是有事,尽管来找为兄便是!为兄在这幽州地界,还是有几分薄面的,至于那乌桓.....贤弟莫怕,为兄会上报刺史,率军驻扎犷平,与贤弟.....一同讨贼!”

  “嗝....那就...多谢兄长了....嗝....”

  说完,武靖再也坚持不住,倒头睡了过去。

  ...

  当武靖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了。

  武靖都记不清是怎么回来的。

  “来人”

  吱呀~

  房门打开,典韦走了进来。

  “主公,有何事吩咐。”

  “嗯?恶来啊,你一直守在门外?”

  “是,昨日将主公背了回来,然后便在这里守着,中间跟赵统领互换了一会,方才又换了回来。”

  武靖揉了揉额头,略微歉意的说道 “昨日又饮酒过度了,劳烦你了。”

  “属下应该做的,主公无须在意。主公,今日一大早,刺史府就来人了,让主公跟其他人一起,于辰时去刺史府详谈。”

  “辰时?还有多久就到辰时了?”

  “还有差不多半个时辰。”

  “嗯,梳洗一下,待会随我一同前往。”

  “是”

  ...

第87章 猛将严纲 提出哨站之策

  广阳郡,蓟县,刺史府。

  刺史府位于郡城以北。

  要说哪个太守最苦逼,那无疑是治所的太守。

  有没有更苦逼的?

  有!

  治所的县令...

  要说一州治所的太守还是有很多权力的话,那么一州治所的县令,那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摆设。

  但凡有稍微大一点点的事情,就要请示太守。

  可谓是苦逼极点。

  而此时的武靖,则是带着典韦来到了刺史府门口。

  看着巍峨的刺史府,武靖不禁感叹这刺史府的恢宏。

  比太守府大了不少,也要气派不少。

  就在武靖打算通报进入的时候,一阵马蹄声响起。

  武靖转头一看,正是公孙瓒跟刘卫。

  “刘使君、兄长,你们也来了。”

  “贤弟,你也在啊,正好,咱们一同进去吧。”

  “好”

  随后,几人朝着刺史府走去。

  而这时,武靖注意到了公孙瓒身后的一名将领。

  此人身高八尺,虎背熊腰,年纪不大,长得也是相貌堂堂。

  武靖看着此人的模样,脑海里不由得想到了赵云。

  “难道此人便是赵云?不对,应该不是,按照时间来算,此时的赵云也就十四五岁,不可能参军。” 武靖心中暗道

  “兄长,这位将军是?”

  公孙瓒一愣,然后看了看武靖指着的人。

  “哦,此人名叫严纲,乃是我最为得力的属下,此人有万夫不挡之勇啊!当初北境遇见乌桓骑兵,就是这严纲随我一同杀了出去。”

  武靖朝着严纲点了点头,拱手说道 “幸会!”

  严纲也是拱了拱手回礼

  “幸会”

  话虽然是朝着武靖说的,但是眼神却是瞥向了典韦。

  显然,他也能够感觉到,典韦的实力不一般。

  不知不觉间,众人已然来到了刺史府的前堂。

  当二人进屋是,这里已经有一群人在聊着了。

  武靖扫了一圈,发现渔阳守军校尉吕得也在其中。

  吕得发现了跟在公孙瓒身后的武靖,然后又看了看刘卫跟公孙瓒,瘪了瘪嘴,没有多说什么。

  要说吕得此时也有些郁闷。

  本来还想着回去之后,好好的整治一下武靖。

  结果没曾想,人家武靖居然能够跟太守以及公孙瓒拉上关系。

  如此一来,他还真不敢轻举妄动。

  随后,刘卫跟公孙瓒带着武靖前去跟众人一一打招呼。

  有公孙瓒介绍,众人这才知道,原来武靖是卢植的弟子。

  众人看向武靖的眼神顿时不一样了。

  卢公弟子,这个身份比武靖此时的军司马还要高。

  而吕得得知武靖是卢公弟子之后,更是沉默的一言不发。

  “刺史到”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忽然听到护卫大喊。

  众人赶忙列队迎接。

  不一会,一名身形消瘦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此人正是幽州刺史郭勋。

  “诸位都落座吧”

  “谢刺史”

  众人纷纷坐下。

  随后,郭勋缓缓说道 “此次召集诸位前来,想必诸位也都知道了。今年幽州入冬甚早,北方的乌桓只怕更是如此,一旦乌桓的牛羊死伤惨重,那么必将会率军南下。

  去年南下,渔阳郡、右北平郡、上谷郡界损失不小,唯有辽东郡在伯圭的率领下击退乌桓,这才使得辽东郡损失甚微。

  然今年不同往年,如此灾情之下,乌桓必定倾巢而出。届时,只怕我幽州百姓又要遭殃了!

  故而,此次将诸位召集前来,就是商讨应对乌桓南下之策,诸位有何建议,此时皆可畅所欲言。”

  说完,郭勋便沉默了下来。

  而在座的众人则是交头接耳,小声的议论着。

  议论了好一会,也没有人率先发言。

  “伯圭,汝率领骑兵击退乌桓,想必有诸多经验之谈,不妨与众位同僚分享一下?” 郭勋看着公孙瓒说道

  公孙瓒闻言,顿时起身拱手说道 “回刺史,属下虽然率领骑兵击退乌桓,但那是因为属下有一只百人的精锐骑兵,再配合辽东郡的守军骑兵,这才将境内的千余乌桓击退。

  这若是让下官行军打仗,那自然是二话不说,可若是讲解经验之谈,只怕就是讲了,在坐的诸位也没有几人能够做得到。”

  公孙瓒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在这的众人顿时脸色不太好看。

  这有点看不起人的意思了。

  但是想到公孙瓒的战绩,他们也实在说不出话反驳。

  郭勋也是脸色不太好看的叹了口气。

  “伯圭,汝现在身为涿县县令,自然不能再去辽东驻守,不如就率领麾下精锐,在这蓟县驻扎吧,若是其他郡县需要支援,汝便可率军前往。”

  公孙瓒闻言,顿时沉默了一会。

  本来他是想要去渔阳郡境内的犷平县的,但是考虑到蓟县距离犷平县也就一百多里路,支援的话基本上一天就能赶到,索性也就答应了。

  “下官遵命”

  听到公孙瓒答应,郭勋的脸上总算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诸位还有何好办法吗?”

  “启禀刺史,下官有一想法,或许可以提前预支乌桓的到来。”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了武靖。

  “汝是?”

  “下官乃是犷平县守军司马,武靖。”

  “哦...可是倾尽家财购买粮食救济百姓的武家二郎?”

  “正是”

  郭勋点了点头,露出一丝微笑。

  “嗯,武司马之仁义,本官在这广阳也有所耳闻,真乃少年英杰啊,不错!”

  武靖拱手说道 “谢刺史夸赞”

  “汝方才说,有办法可以提前预知乌桓的动向?是何办法?”

  “回刺史,可令工匠在边境附近建造哨站,哨站之中堆放烽火台。然后派出游骑巡视,若是发现乌桓踪迹,即可通知哨站,然后哨站点燃烽火。

  届时,其他哨站发现烽火之后,便将其余烽烟尽数点燃,到那时,边境的城池就可以发现远处的狼烟,然后提前做出应对之法。

  疏散百姓也好,集结军队抵抗也罢,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

  听到武靖的话,在场的众人有的点头称赞,有的面无比表情,也有的不屑一顾。

  但是不管怎么说,武靖的意见也确实是一个较为有用的法子。

  用少数几个骑兵跟哨兵的性命,换取城内守军提前获得消息的时间,这个策略怎么算都是值得的。

首节上一节73/6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