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第625节

  大将军府内。

  武靖看着座下的一众文武,眼神充满了兴奋之色。

  “诸位,我有一个好消息要与诸位共享。”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露出疑惑之色。

  就连荀、荀攸等人,也是满脸的问号。

  显然他们事先都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要说谁最平静,可能就是戏志才了。

  因为武靖在前一天晚上,才跟他秉烛夜谈了许久。

  “敢问主公,是何喜事?”荀问道

  作为武靖麾下文官之首,荀居然事先不知道,这让荀心里隐隐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武靖深深的看了荀一眼,轻叹了口气,随后语气激动的说道:“诸位可曾还记得少帝?”

  此话一出,顿时已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少帝,一个十分陌生却又熟悉的称呼。

  大汉只有一个少帝,那就是登基不久便被废黜的刘辩。

  “主公说的可是皇子辩?”荀疑惑的问道

  “正是!”

  荀得到武靖的答复,心中的疑惑更甚了。

  “少帝不是被董卓废除之后就跟着太后一起失踪了吗?传言他们是被董卓灭口,主公为何突然说起此事?” 荀再次问道

  武靖微微一笑,语气带着一丝激动,又带着一丝崇敬说道:“错!少帝没死,而是跟着太后躲了起来。

  从董卓废除少帝开始,我就排除暗探四处打探少帝的踪迹。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被我找到了!

  不仅少帝没死,就连太后也好好的活着!”

  “什么!”

  “这...”

  此话一出,不仅其他人愣住了,就连荀都是一副见了鬼的模样。

  显然是被这个消息给震惊住了。

  震惊之后,又是一阵狂喜。

  曹操为何会立于不败之地?还不是因为有皇帝在手里。

  其他诸侯现如今畏于天子之名,所以不敢轻而易举的出兵进攻曹操。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武靖找到了少帝!

  跟少帝刘辩比起来,这刘协只不过是汉贼董卓扶持起来的傀儡罢了。

  刘辩才正正八经继承皇位的天子!

  更不要说再加上一个何太后,这个分量就更重了。

  有了何太后,更加可以让刘辩的天子身份坐实,也更加的顺理成章。

  “敢问主公,天子跟太后现在何处?”

  “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那...那敢问主公,打算如何应对?”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荀看向武靖的眼神已经有些变化。

  武靖看着荀那有些闪烁的眼神,心里又是一阵的感叹。

  其实武靖很怕,他很怕自己的举措实施的时候,荀会跟他翻脸,就像后期荀跟曹操翻脸那样。

  武靖很需要荀,也只有荀,才能将武靖的后方整理好,让武靖可以放心大胆的出兵。

  荀攸也好,戏志才也罢,就算是卢植、王烈等人,也无法跟荀相比。

  可是为了自己的战略,武靖又不得不这么做。

  如果天下只有一个天子,那武靖确实可以慢慢来,但是现如今天下出现了两个天子,那武靖就不能跟曹操这样,采取徐徐图之的计策了。

  武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既然洛阳城已经重建,皇宫也建造完成,那自然是迎接天子回朝。

  另外,再颁发天子诏书,召集各路诸侯前来拜见。

  最后,再以皇室正统之名,废除刘协的天子之位,改封刘协为昌邑王,命刘协入朝叩拜。”

  听到武靖的话,荀轻轻点了点头,这些举措合情合理,没有丝毫的不妥。

  “那...主公呢?”

  武靖收敛神色,一字一句的说道:“至于我,自然是携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诏,讨伐不臣!扫平天下!”

  听到武靖的话,荀缓缓点了点头,很显然,这跟荀心中所想并无差别。

  荀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但凡武靖是一个合格的诸侯,此时就应该这么做。

  “不知主公打算何时迎天子入皇宫?”

  “十天后,举行大典,迎接天子回朝!”

  ...

第654章 朝拜天子,武靖获封燕王

  十天后,洛阳城,皇宫。

  大殿之上,一众文武分列两侧,在武靖的带领下,纷纷跪地叩拜。

  “吾皇万岁!太后千岁!”

  而此时的皇位上,刘辩脸色苍白且茫然的看着一众臣子,显然是有些不知所措。

  一旁的何莲轻咳一声,随后悄声说道:“陛下,此时应该让臣子们平身。”

  刘辩恍然大悟,随后立刻正襟危坐。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众臣子起身之后,一旁的何莲出声说道:“本宫与陛下能够死里逃生,再次返回洛阳,多亏了大将军之功劳。

  若无大将军,只怕本宫与陛下早就尸骨无存了。

  况且这些年大将军的所作所为,本宫与陛下也都知晓,大将军为了匡扶汉室,可谓是鞠躬尽瘁,本宫与陛下甚感欣慰。

  大将军功高卓著,匡扶汉室,理应重重封赏才是。”

  说着,何莲看向了一旁的刘辩。

  刘辩见状,立刻想起了昨夜让他背下的圣旨。

  “传朕旨意,大将军武靖,匡扶汉室,镇守边疆,抵御异族,开疆拓土,更有救驾之功!即日起,加封大将军武靖为太师、授封燕王!传召,封刘协为昌邑王,即日起,传令天下群臣,立刻进京朝拜。凡不奉诏者,皆为叛逆。另,取消建安年号,改新年号为“建元”!”

  此话一出,众臣皆惊。

  倒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皇帝居然封武靖燕王!

  从刘邦开始,汉朝就定下祖训,外姓不可封王。

  而今天,刘辩居然封了武靖燕王,这如何能不让人感到震惊。

  其中,又当以荀反应最为激烈。

  “陛下,臣有本奏!”

  大殿之内,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眼睛都齐刷刷的看向了荀。

  “爱卿是?” 刘辩疑惑的看着荀

  “回陛下,微臣荀,现任冀州薄曹从事。”

  “哦,荀爱卿有何事?” 刘辩漫不经心的问道

  荀看了看武靖,发现武靖正闭目养神,好像一切与他无关一样。

  咬了咬牙,荀还是继续说道:“陛下,高祖有祖训,外姓不可封王。可今日,陛下为何要封大将军为燕王?这难道不是违反祖训吗?!”

  此话一出,大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身后的荀攸跟荀谌眼神焦急的看着荀,但又无可奈何。

  一旁的戏志才也是叹了口气,一副早就料到的神情。

  武靖缓缓睁开眼睛,眼神复杂的看向了一旁的荀,但是最后还是没有多说一句话,而是看向了坐在刘辩身侧的何莲。

  何莲收到武靖的眼神之后,立刻出声说道:“荀爱卿,高祖皇帝确实说过外姓不可封王,但是此一时彼一时。

  当初高祖皇帝平定天下的时候,不也是分封诸王?只不过后因诸王叛乱,故而才定下了外姓不可封王的祖训。

  而今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先有曹操胁迫皇子协为帝,在外令立朝堂。

  后有袁术僭位称帝,更是背叛大汉,成为了国中之国。

  陛下之所以封大将军为燕王,就是要让大将军携天子诏令,率领大军讨伐不臣。

  这燕王不过是一名号罢了,就是要大将军在地位上高于各路诸侯,已达到名正言顺之目的。

  只要能够扫平祸患,平定叛乱,还我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就算是封一个外姓王,又能如何?”

  “对对对,不就是一个燕王嘛,大将军可是朕与母后的救命恩人,封一个燕王又能如何?荀爱卿就不要过多阻拦了。”

  说着,刘辩极为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脸上的不悦之色溢于言表。

  “这...”

  荀呆愣的看着何莲跟刘辩,从二人的表情里可以看出,他们似乎是自愿给武靖封王的,而不是被逼迫。

  这是什么情况?

  这根本就不对劲啊!

  要不是眼前的这两个人荀认识,他真的要怀疑武靖弄虚作假,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两个冒牌货了。

  荀可是见过刘辩跟何太后的,虽然时隔多年,但是两人的身上依旧有一些往日的影子。

  所以,荀没有怀疑两人的身份。

  再加上传国玉玺,这就更加巩固了两人的地位。

  但是此时此刻,荀却开始怀疑两人为什么会如此推崇武靖了。

首节上一节625/6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