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第520节

  许褚先是脸色一喜,但是随后就板起脸。

  “混账!我乃将军亲卫军将领,负责保护将军安全,岂能因为美色而耽误正事?还不快滚!” 许褚怒道

  “是是是,小人这就将人带走。”

  说着,那仆从就打算将美人带走。

  “慢着!”

  那仆从疑惑的转过头。

  “人先留着吧,等我守完夜再去看看美人长得如何。” 许褚把头撇过一旁说道

  那仆从连忙点头回应。

  “好嘞,那小人便告退了。”

  而此时的房内,武靖已经开始做健身运动了。

  ......

  此时,并州西北数百里的草原上,两支大军在此汇合。

  一方是西鲜卑的五万骑兵,而另一方,则是韩遂率领的四万凉州铁骑。

  此时的王帐内。

  “拓跋大单于,不知贵部跟中鲜卑以及东鲜卑商议的如何了?他们是否同意一同出兵幽州?” 韩遂问道

  西鲜卑大单于名叫拓跋邻,乃是拓跋部族的大首领,也是东部鲜卑的大单于。

  拓跋邻看着韩遂,语气带着笑意说道 “放心,中鲜卑大单于柯最已经答应了,他们同意出兵六万进攻幽州。

  等我们大军抵达中鲜卑,他们就会与我们大军汇合。

  中鲜卑跟东鲜卑关系最好,既然柯最同意出兵,想来东鲜卑也不会拒绝。”

  韩遂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兴奋之色。

  “如此最好!只要三部鲜卑联合起来,再加上我西凉铁骑,定能够踏破幽州,一举将那武靖的根基斩断!” 韩遂语气带着恨意说道

  拓跋邻眼神戏谑的看着韩遂,嘴后不由露出一丝轻笑。

  “韩将军,请!”

  “拓跋将军请!”

  ...

  接下来的近两个月,整个北方局势变幻莫测。

  袁绍、曹操、武靖,三方势力都在调兵遣将,盘算着自己的战略。

  两个月的时间里,武靖将整个并州收入囊中。

  虽说偶尔遇到些许的抵抗,但是在大军的强攻之下,根本就无人可挡。

  公元195年,一月十三日。

  武靖正式攻破并州,将整个并州收入囊中。

  攻破并州之后,武靖将各个郡守军集结起来。

  将所有的骑兵纳入麾下,随后又从剩余的守军之中挑选出一万精锐,编入麾下训练。

  其余守军,则是返回各郡驻守,以免遇到突发情况。

  虽说武靖抽调走了骑兵跟精锐,但是剩下的守军,也勉强可以应对一些突发状况。

  到现在为止,武靖麾下一共有大军三万,其中光是骑兵就一万五千之多!

  其余一万五千士兵,武靖挑选出五千强干之士,将他们编入骑兵军团,开始训练骑战。

  其实并州的士兵有很多都是会骑马的,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所以才没有编入骑兵军团而已。

  现在武靖将他们训练成骑兵,基本上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只需要稍加训练,就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军团。

  按照武靖的想法,此时距离春暖花开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要加紧骑兵的训练。

  等到天气转暖,那么武靖将会率领两万骑兵,外加一万步兵,直接从太原进攻冀州赵郡。

  待拿下赵郡之后,再联合常山郡的张飞,一同出兵进攻巨鹿。

  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

  然而...

第522章 幽州来信,探查鲜卑状况

  “嘭!”

  此时的府衙内,武靖重重的将手中信件落到桌案上。

  “主公,可是幽州出事了?” 荀攸疑惑的问道

  武靖点了点头。

  “刚刚收到文若的书信,据探子禀报,最近北方鲜卑蠢蠢欲动,似乎有集结兵力的预兆。” 武靖沉声说道

  一旁的张猛拱手说道 “将军,咱们不是早就做好了抵御鲜卑的准备了吗?

  幽州有关将军跟潘将军在,定能确保幽州无虞。”

  武靖闻言,眉头紧皱的说道 “恐怕没有这么简单!据探子禀报,这一次好像不只是中鲜卑有动作,好像东部鲜卑也跟着有所动作。

  若是中鲜卑跟东鲜卑联合南下,渔阳或许可保,但是其余各郡只怕要遭难了。”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沉默。

  幽州地形狭长,从左到右的距离何止千里。

  这千里之遥,根本就难以保证各郡的安全。

  人数少的话倒还好说,凭借守军抵挡一下,然后等着大军支援就行。

  但若是进攻的兵力太多,守军难以出城抵挡,那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鲜卑大军劫掠百姓了。

  沉默片刻之后,武靖沉声说道 “我这就书信传令荀跟恩师,让他们下达政令,让百姓们提前做好应对鲜卑南下的准备。

  该躲藏起来的就躲藏起来,该迁徙的就迁徙。

  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以此来避免遭受鲜卑骑兵的劫掠了。

  幸好现在天气已经开始转暖,若是躲在山林之中,倒也不用担心冻死。

  鲜卑南下不会持续太久,最多一月就会返回。

  凭借现在百姓手中的粮食储备,一个月应该不是问题。”

  荀攸也是微微颔首,显然也是认同武靖的策略。

  没办法,农耕社会面对游牧社会的进攻,只能采取躲避跟防御。

  至于进攻,那得是兵力足够的情况下,才可以出兵进攻。

  汉武帝之所以有底气跟匈奴死磕,除了有卫青跟霍去病以外,那是因为有文景之治积攒起来的家底,这才让汉武帝放心大胆的出征匈奴。

  饶是如此,等到汉武帝晚年的时候,整个大汉的家底也已经被掏的一干二净了。

  若是武靖全部兵力皆在幽州,就算真的二十万大军南下,武靖凭借六万大军,在加上各郡守军,以及先进的武器装备,也有足够的信心将鲜卑击退。

  可惜啊,六万大军只有两万多留在核心区域,这点兵力自保有余,但是难以出兵迎战鲜卑。

  这也是武靖头疼的地方。

  “主公,若是日后攻破冀州,那么主公的战略中心必然会放到冀州。

  若是真到了这个时候,主公一定要在幽州留下一位统兵将领,率军驻守幽州。

  而且必须要将兵力提升到五万以上!否则根本难以应对北方鲜卑的突袭。” 荀攸沉声说道

  武靖沉默。

  这个事情他早先就已经想过了,只不过一直想不到最合适的人选。

  关羽可以,但是让关羽就这么留在后方防御鲜卑,实在是有些浪费他的才能了。

  于禁也可以,可是于禁乃是武靖麾下数一数二的统将,武靖日后跟曹操、袁术等人征战,少不了要依靠于禁。

  徐荣也可以,但是徐荣跟随武靖时间太短,将自己的大后方交给徐荣,武靖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况且徐荣也是数一数二的统兵将领,武靖同样需要带着他南征北战。

  除了这三个,那就只剩下张飞、潘凤了。

  张飞性格暴躁,绝对不是能够安安分分守幽州的人选。

  既然张飞不行,那么这个任务就能落到潘凤的头上。

  潘凤在几人之中,武力不是最顶尖的,统兵能力更是普普通通。

  不过潘凤勇猛无畏,麾下更有一支大斧兵,可以正面对抗骑兵。

  若是招募五万精兵,凭借武靖拥有的战马数量,这五万士兵之中,最少可以有两万以上的骑兵。

  再加上各郡的数千守军,如此实力足够确保幽州无虞了。

  不过有一点问题,那就是潘凤需要有一个谋士来辅佐。

  或许这个谋士不需要像荀攸跟戏志才那样的才华出众,但是一定要精通谋略,如此才可以配合潘凤驻守幽州。

  武靖其实都已经想好了,他的本意是让卢植领幽州刺史,简雍依旧是幽州别驾。

  而潘凤则是担任守将驻守幽州。

  有卢植跟简雍辅佐,相信潘凤定能守住幽州。

  其实卢植也可以独自领兵驻守幽州,凭借卢植的才能,守护一个幽州绝对不在话下。

  但问题是,卢植都已经五十多岁了,万一驻守期间染病,那整个幽州军就会群龙无首。

  与其如此,还不如让潘凤担任守将,让卢植只需要在战时协助指挥大军即可。

  “此事我心中有数,等真的击败袁绍,夺得冀州之后再谈吧。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尽快训练士兵,然后等天气转暖,立刻出兵冀州。

  至于幽州...”

  武靖沉默了片刻,随后继续说道 “就按照方才说的方法,再配合两大军团,相信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其实武靖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在鲜卑劫掠百姓与尽快拿下冀州之间,武靖选择了后者。

  鲜卑大军劫掠幽州,有两大军团在,再加上各地的守军,差不多也可以以应对很大部分的异族大军。

  然后再让百姓们纷纷躲避起来。

  如此一来,虽说不能完全解决百姓被劫掠,以及钱粮被洗劫的问题,但是却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这些损失与拿下冀州相比,简直可以不值一提。

首节上一节520/6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