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第464节

  但是对士兵来说就不一样了。

  这寒冷的冬天,有一副保暖的羊绒手套,其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吱呀~”

  就在几人闲聊之时,北镇的城门缓缓打开。

  武靖大手一挥。

  “进城!”

  ...

  此时的北镇县衙内,武靖端坐在高堂之上,下方则是北镇县的县令跟守军都尉。

  “见到卫将军,还不报上名来!” 一旁的许褚大喝道

  二人一哆嗦,随后立刻跪地行礼。

  “北镇县令张游、守军都尉黄全,拜见卫将军。”

  张游此人年约五十左右,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

  而黄全则是三十多岁,虽说长得不算人高马大,但也是一脸坚毅之色。

  “吾乃大汉卫将军,兼领幽州牧一职,奉陛下之命掌管幽州,辽东太守公孙度不服皇命,居然公然出兵与我对抗。

  尔等不仅不弃暗投明,反而还助纣为虐,帮助公孙度抵抗正义之师,尔等可知罪!”

  两人听后,立刻出声求饶。

  “请将军恕罪,并非是我等有意与将军为敌,而是我们一家老小全都在公孙度的手中。

  若是不全力阻挡将军,我们一家老小的命就没了啊!”

  武靖闻言,顿时眉头一皱,随后朝着一旁的荀攸看了一眼。

  荀攸摸了摸下颌的胡子,随后上前说道 “主公,既然事出有因,那么此二人的性命或可暂时留下。

  日后拿下辽东全郡,还需要此等人才协助主公管理辽东。”

  武靖看了看荀攸,心里也差不多明白荀攸的意思了。

  “既如此,那么暂时将你们二人看押起来,待此战结束之后再做定夺。”

  “谢将军!”

  二人听后,顿时松了一口气,朝着武靖再次拜下。

  两人被拉走之后,武靖才朝着荀攸问道 “公达之意,可是要拉拢人心?”

  荀攸笑了笑,朝着武靖拱手说道 “主公明鉴,杀了此二人,于主公并无半分好处。

  可若是留下他们,主公便可以得到一个仁义之名,让那些迫于无奈才不得不与主公对抗的人明白,主公是一个可以投效的明主。

  日后拿下辽东,主公只需将公孙度等罪魁祸首斩杀即可,其余人等或可收为己用。”

  武靖点了点头,这一点跟他刚才的想法差不多。

  幽州跟其他的州不一样,这个地方实在是太乱了,甚至比凉州还乱。

  玄菟郡、乐浪郡、辽东郡都已经脱离了东汉的实际掌控,想要收复这几个郡,就必须要使用一些特殊的谋略才行。

  “公达,北镇已然拿下,依你之见,大军何时出兵望平?”

  荀攸略微思索之后说道 “大军一路行军,或可休养两三日,将投降的那些守军编入大军之中,让他们跟随大军一起参与攻城。”

  “一起参与攻城?荀先生,这俘虏的守军差不多有近三千人,这么多人能管得过来吗?万一他们攻城的时候撤退怎么办?”

  还没等武靖说话,一旁的潘凤直接出声询问。

  荀攸看了看潘凤,随后露出一丝冷笑。

  “不带着一起攻城,难道还要将他们留在北镇看管起来吗?到时候又要派遣不少兵卒看管他们。

  与其如此,还不如让他们发挥作用,为主公收复辽东的大计做出贡献。

  至于这些兵卒会不会临阵脱逃,我记得军中有督军吧?临阵撤退该如何做,这个就不用我来告诉潘将军了吧。”

  潘凤愣愣的看着荀攸,一时之间居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是啊,若是将这些俘兵留在北镇,就需要派人看守他们,这就会减少大军的实力。

  与其如此,还不如带着一起参与攻城。

  多了这近三千人,攻城的时候就可以多消耗守城方的实力。

  至于临阵撤退,这就更简单了。

  军中都有督军的存在,临阵脱逃者,杀无赦!

  这些人是打散之后,再编入各军之中。

  所以参与攻城的时候,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士兵逃脱的情况发生。

  顶多就是几十人,或者是几百人后退。

  这些人督军完全可以应对,前进,你可能活下来,甚至还可能立功。

  后退,那就是必死无疑。

  二者抉择,相信会有很多降兵选择前者的。

  “荀先生高见!潘凤佩服!”

  潘凤想明白之后,朝着荀攸拱了拱手,随后便不再多说什么了。

  荀攸微微一笑,朝着潘凤还了一礼。

  武靖见状,立刻说道 “传我军令,大军休整三日,将所有降兵打散编入到各军之中。

  三日之后,大军出动,出兵望平!”

  “是!”

  ...

  辽东府城,襄平,太守府内。

  “报!”

  此时的公孙度,还沉浸在美人的歌舞之中。

  忽然,一个突兀的禀报之声打断了这份美好。

  公孙度脸色不善的看着仓惶跑进来的卫兵问道 “发生了何事,居然如此慌慌张张。”

  那卫兵咽了一口水,随后声音颤抖的说道 “启..启禀太守,是卫将军,卫将军出兵了!”

  公孙度先是一愣,随后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你说什么!?”

  “卫将军武靖,前不久获封幽州牧,在几日前,携两万余精锐进攻北镇。

  算算时日,至今已经过去了两天,只怕北镇已经被攻下了!”

  公孙度直接跌坐在地,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

  “这怎么可能!武靖居然在寒冬之际出兵,他疯了吗,他就不怕军队士兵冻死或者是爆发疾病吗!”

  沉思了片刻之后,公孙度立刻说道 “立刻召集所有人前来议事!”

  “是。”

  大约半个时辰后,郡城内大小官员全都来到了太守府。

  其中也包括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

  此时的太守府内,一众人等颇为疑惑的看着公孙度,显然是不明白为什么在这风雪连天的日子里将他们聚集起来。

  “父亲,如此急切的将我等召集过来,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公孙康问道

  公孙度面色沉重的说道 “根据探子汇报,卫将军武靖于多日前获封幽州牧官职。”

  还没等公孙度继续说,公孙康接过话茬说道 “武靖?父亲,卫将军与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他获封幽州牧,与我等又有何干系?

  难不成他来劝降父亲,让我们投效于他的麾下?”

  听着公孙康那略微不屑的话语,公孙度的脸色顿时气的铁青。

  “够了!”

  看着平日里对自己颇为疼爱的父亲,此时居然如此暴怒,公孙康一时间有些不明所以。

  “卫将军武靖,在获封幽州牧之后没几日,便亲率近两万余精锐,共计约六万大军进攻北镇。

  这个消息是两日之前的,按照幽州军之强悍,此时只怕北镇已经失守了。”

  “什么!?”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就连公孙康都是一副见了鬼的模样看着自己的父亲。

  此时的公孙康不过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罢了,还不是后来斩杀二袁,大破高句丽的左将军。

  “父亲,可有探查到武靖攻占北镇之后的出兵路线?从北镇抵达襄平,共有三条路线可走,若是可以提前探查到对方动向,我们便可以提前设下防御。” 公孙康焦急的问道

  公孙度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已经派出斥候打探消息了,相信三五日之内便有消息传回。

  为父也没有想到,这个武靖小小年纪,做事居然如此狠辣。

  他不顾麾下将士的性命,毅然选择寒冬出兵攻打辽东。

  如此一来,辽东的沼泽、毒雾天然屏障就成了摆设,根本就毫无作用。

  若是大军强攻,我们只怕很难守得住啊。”

  这时,下方的一名将领打扮之人起身说道 “太守无需惊慌,那武靖虽说带着大军六万,可是真正的精兵却只有两万。

  我们辽东所有的守军加起来,尚且有守军一万左右,若是再加上各族家中的护从,最少也有一万五千人。

  我们据城而守,仅凭两万大军想要短时间攻破城墙,那根本就不可能。

  我们可以将辽东境内所有的兵卒全部集中到襄平之中,然后静待大军前来,来一个以逸待劳,据城死守。

  我就不信了,那个武靖麾下的幽州军在如此严寒之下,还能凭借两万人攻破我们一万五千人防守的襄平城!”

  说话的是辽东守军校尉葛平,此人今年三十余岁,满脸络腮胡。

  若看外表显然是一个跟张飞、潘凤一样的猛将。

  而且从刚才的话中,来看也确实符合这个人设。

  说白了,我没有什么计谋,就只会最简单的进攻跟防守。

  我就是集结大军死守襄平成,你能奈我何?

  有的时候,最简单的往往就是最实用的。

  如果公孙度真的像葛平说的这样,集结大军死守襄平的话,那武靖一时半会还真的拿不下。

  就算是强如诸葛亮,不也是被郝昭带着一两千士兵死死的守住了他们两三万大军的强攻。

首节上一节464/6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