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第442节

  一方面心疼大戟士的死伤,另一方面又在因为没有攻下城墙而感到急躁。

  这就是此时袁绍的心情了,说白了,就是一个矛盾体的结合版。

  “将军,张将军带着大戟士撤退了!”

  一旁传来亲卫的声音,袁绍赶忙收敛思绪,朝着前方高看去。

  果然,此时的大戟士再次攀登城墙失败之后,已经开始朝着后方撤退了。

  虽然知道张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袁绍现在哪里还管得了这么多,攻下城墙才是最重要的。

  刚才鞠义擅自撤退就已经让他很是恼火了,现在张又来这一套。

  他不能轻易动鞠义,难道还动不了你一个小小的张?

  张撤退回来之后,立刻来到袁绍面前请罪。

  然而,们还没等张开口,袁绍的斥责已经传来了。

  “张!你好大的胆子,临阵脱逃,难道就不怕本将军斩了你!” 袁绍怒道

  张心中一颤随后立刻单膝跪地请罪。

  “请将军恕罪,末将并非有意临阵脱逃,实在是涿县的防守太过严密。

  大戟士一旦开始攀登城墙,那巨石跟擂木就会如同下雨一般的落下。

  末将实在是不想让大戟士死伤惨重,所以才会下令撤退,还望将军恕罪!”

  听到张的话,袁绍也是叹了口气。

  他知道张这是为了不让大戟士死伤惨重,所以才会临阵撤退。

  而就在袁绍打算缓和一些,让张起来的时候,身旁却传来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

  “呵呵...袁将军,我带先登营撤退,就被你一顿呵斥,怎么?张将军带着大戟士撤退,就这么一句话就完了?

  若是如此的话,那其他人撤退,是不是也可以轻描淡写的就揭过?

  那还攻什么城?不如早点返回冀州,要不然,一旦卫将军带着幽州军杀来,我们岂不是要战死在这涿郡?” 鞠义嗤笑道

  果然,听到鞠义的话之后,袁绍原本已经缓和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铁青之后又是一阵潮红。

  很显然,袁绍被鞠义气得不轻,同样心里对张的怒火再次燃烧了起来。

  “来人!给我将张拖下去,斩首示众!”

  此话一出,不光是张愣住了,就连鞠义都是一脸惊讶的看着袁绍。

  他说此话只是想要刺激一下袁绍,让他处罚张,同时也在为方才袁绍的态度抱不平而已。

  但是临阵斩将这种事情,他可是万万没想到的。

  更何况斩的还是军中大将张!

  这可是号称河北四挺柱的张啊!就这么随随便便就斩了?

  “主公不可!”

  “主公万万不可啊!”

  与此同时,沮授跟许攸的声音同时传来。

  袁绍处罚张,这个二人并没有什么意见。

  反正他们跟这些军中将领也不是很熟,处罚不处罚跟他们没有多大关系。

  但是你临阵斩将这个事情就大了,弄不好是会扰乱军心的。

  若是士兵士气大降,军心涣散,那还攻个屁的城,趁早回家吧。

  “主公,临阵斩将乃是大忌,万万不可啊!况且张将军所言也确实有理,大戟士乃是主公费尽心力训练的精锐。

  若是就这么死在了攻城之中,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主公的心血嘛!

  还请主公从轻处罚张。” 沮授躬身说道

  袁绍深吸了一口气,努力的平复自己的心情。

  “罢了!既如此,那张的死罪可免,但是临阵脱逃的罪责依然在。

  从今日起,张官降一级,领二十军棍!下去吧!”

  一声怒喝传来,张一脸悲愤的看着袁绍,随后拱了拱手,朝着后方退去。

  张也不明白,明明是为了保全大戟士的精锐,袁绍却要重重的处罚他。

  难道让费尽心血训练的大戟士死伤殆尽,袁绍就满意了?

  张哪里知道,袁绍这是将攻不下城池的罪责都安在了他的头上。

  除非攻下涿县,否则这顿军棍怕是跑不了了。

  与此同时,城墙上的陈锋看着大戟士撤退,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

  若是先登营跟大戟士一同强攻的话,短时间或许可以守得住,但是时间一长,守城物资需要搬运。

  稍微出现一个偏差,就有可能被对方攻上城墙。

  高强度的对战之中,谁能保证万无一失?

  所以,此时看到两支重甲步兵都撤退,陈锋的心里还是很庆幸的。

  “都看到了吗!那就是袁绍大破公孙瓒的大戟士,如此强军,还不是被我等轻易的击退了。

  守过今日,晚上我给你们发肉食吃,保证管饱!

  都给我守住了,听见了吗!”

  “是!守住城墙,今夜吃肉!!!” 众多士兵兴奋的大喊道

  城外的众人,听到城墙上的喊声之后,顿时气的更盛了。

  许攸看着城墙上士气如虹的守军,心里暗自叹息一声。

  随后立刻来到袁绍身边。

  “主公,撤军吧,这都已经强攻了两个多时辰了,士兵们都已经很是乏累。

  城内的守军士气正盛,我军恐无法轻易攻下,若是拖得久了,一旦幽州军赶到,那结果....”

  许攸没有多说,但是袁绍心中明白。

  若是大军强攻一整天,依旧拿不下涿县,那必定是士气大降,而且将士乏累。

  若是这种情况下遇到幽州军,那结果还用得着说吗?

  死伤惨重那都已经是好的了,一个弄不好,大军很可能要尽数折损在这里。

  就连他袁绍都有可能死在这涿郡。

  数万精锐死了不要紧,袁绍已经灭掉了公孙瓒,有钱、有粮、有兵器战甲,他可以轻易的再拉起一支数万人的士兵。

  大不了就是重新训练罢了,反正他有的是时间发展。

  只不过南下进攻曹操的战略,可能就要再拖一两年了。

  此话一出,就连一旁的沮授都有些犹豫了。

  一开始的时候,他是力劝袁绍强攻涿县的,因为一旦拿下涿郡,对于袁绍的战略意义实在是太大了。

  可是沮授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涿县守军,居然会如此拼命的死守城墙。

  袁绍带来的大军不是攻不下涿县,而是不能在一天之内攻下。

  若是徐徐图进的话,少则三五日,多则半个月,一定可以将涿县拿下。

  但是现在别说三五日了,他们连两天都不一定有。

  若是武靖派遣骑兵急行军支援的话,别说第二天了,恐怕今天下午就能够赶到涿郡。

  想到这里,一旁的沮授也是略带颓然的摇了摇头。

  “主公,此战责任在沮授,想不到一个小小的涿县守军,居然会如此拼死守城,更想不到我冀州军如此精锐,却被对方接连击退。

  唉...沮授有罪啊!”

  沮授虽然是在自责,但是话里面却在推卸责任。

  当然了,也不全是推卸责任,因为他说的确实没错。

  如果先登营跟大戟士一起不计死伤的强攻城墙的话,那还是有很大机会在几个时辰之内拿下涿县城墙的。

  但是他们没有,这就将最后一丝希望给灭杀了。

  同样,袁绍也听出了话中的意思。

  与此同时,袁绍对鞠义的恨意更浓了。

  一切的开端都是鞠义先临阵脱逃,然后才会有之后的一系列战况。

  若是鞠义拼死攻城,然后再派出大戟士配合,何愁涿县拿不下。

  袁绍也知道现在放弃攻城,带着大军撤退是最好的选择了。

  可是他又有些迟疑,死伤数千人强攻涿县,就这么灰溜溜的撤退,实在是太丢人了。

  可是不退的话,后果就不是丢人那么简单了。

  而就在袁绍纠结的时候,一个斥候忽然朝着中军冲来。

  那斥候来到袁绍身边之后,立刻翻身下马。

  “启禀将军,大事不好,幽州军的骑兵杀来了!”

  “什么!幽州军的骑兵到了?有多少人?” 袁绍心惊的问道

  “具体人数没有探查到,但是最多不会超过三千!”

  听到这个数字,袁绍的心又放了下来。

  三千骑兵,虽然不少,但是还不能够对他的大军造成太大的威胁。

  “那领头之人呢?可是武靖亲自前来?” 袁绍又问道

  那斥候又摇了摇头。

  “属下没有看到武字旗,那领头的是一个身着银甲,手拿长枪,座下骑着白色战马的将领。

  属下猜不到此人的身份,所以只能先返回禀报将军。”

  袁绍听后,眼神带着一丝疑惑。

  “身着银甲,座下骑着白色战马?没听说幽州军有如此着装的将领,此人到底是谁?” 袁绍喃喃道

  “主公,不管此人是谁,我等现在应该立刻鸣金收兵,集结大军之后,再有序的撤退,以免被这支骑兵冲阵,造成无谓的伤亡。” 沮授说道

  袁绍咧嘴嗤笑道 “三千骑兵而已,而且还是轻骑兵,我军强盛,连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都不曾畏惧,难不成还会畏惧这区区三千骑兵?”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袁绍还是下令鸣金收兵。

  只不过并未按照沮授的建议,收兵之后先列阵整顿,然后再撤退。

首节上一节442/6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