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第400节

  这简直就是贼喊捉贼!

  但是事已至此,袁绍还真的没有任何办法。

  还未交战,自己就折损遗愿大将,真要动起手来,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现在袁绍刚刚掌控冀州,绝对不可以死伤过重,否则冀州必然不保。

  想到这里,袁绍压制住了心中的怒火,双目死死的盯着武靖。

  “武靖!今日之事,袁某记下了!来日若有机会,袁某定要如数奉还!”

  说罢,袁绍便返回军阵之中。

  回过头死死的看了武靖跟公孙瓒一眼,无比愤怒的带着大军离开了。

  武靖看着大军离去的身影,脑子里正在考虑要不要率军趁机冲杀。

  但是又想了想,还是决定算了。

  北方还有一个鲜卑,自己不能把精锐骑兵折损在这冀州,否则万一鲜卑来攻,他就没有实力保护幽州了。

  ...

第409章 鲜卑踪迹,布防应对南侵

  对方虽然撤退,但却是有序的撤退,而不是败退的那种逃窜。

  这种无意义的争斗,武靖并不打算去做。

  “伯兄,我打算返回幽州,不知伯兄打算如何?”

  公孙瓒叹了一口气,无奈的说道 “我也正有此意,既然武镇国要返回幽州,我等不如一同回去吧。”

  “也好,我们先去常山,跟大军汇合之后,便返回幽州。”

  “好。”

  随后,武靖便带着大军朝着原本约好的地点赶去。

  只等大军汇合之后,一同返回幽州。

  ....

  幽州,犷平县。

  此时的天气已经到了深秋时节,再过几日就是入冬了。

  而作为极北之地的幽州,却是有不少地方下起了雪。

  此时的犷平县城墙之上,一人站在城门楼上,眉头紧皱的看着远处那零星的几个骑兵。

  “牛都尉,鲜卑的探子又来了,这已经是这个月第十次了!

  照这么看来,只怕今年的冬天,鲜卑就有可能会出兵南下。”

  说话的是犷平县守军司马,程广志。

  而他口中的牛都尉,便是犷平县守军都尉牛耿。

  作为最早跟随武靖人,武靖对他也是颇为器重。

  犷平县,这里是武靖起家的地方。

  虽说现在的武家已经搬到了渔阳郡府,但是这里依旧留有部分资产,武家的一些叔辈的亲戚,在这里掌管着犷平的产业。

  而犷平县守军都尉,那也是负责驻守渔阳边境的重要官职。

  牛耿看着已经消失不见的斥候,眉头皱的更紧了。

  “我们对鲜卑的习惯不了解,你的猜测也不过是根据之前的乌桓人习惯得来。

  万一鲜卑就在这几日出兵呢?又或者说他们的大军已经到了犷平以北,此时已经驻扎休整,就等着斥候打探情报了呢?”

  “这...”

  程广志面色惊疑不定的看着牛耿,显然也是被这个猜想吓到了。

  若果真如此的话,那犷平县在不久之后就会遭受到大军的劫掠。

  不光是犷平,整个渔阳都会遭受鲜卑的劫掠。

  或许他们可以依靠城墙躲过一劫,可是乡村的百姓们呢?

  此时的幽州以西的数个郡,人口刚刚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就等着让这些百姓用劳动力转换成粮食跟金钱收益了。

  若是此时被鲜卑劫掠,岂不是全都打了水漂?

  “都尉,那我们该怎么办?”

  牛耿思索片刻之后,沉声问道 “军报都发出去了?”

  程广志点了点头说道 “发出去了,一共两份,一份送往渔阳郡城交由太守,另一份则是送往上古郡交给卢公。

  算算时间,应该已经到了卢公的手中了,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派出军队协防驻守渔阳。”

  牛耿听完,脸色稍微缓和了几分。

  不过依旧是挂着愁容。

  若是武靖还在,四大军团还在,牛耿根本就不带着急的。

  你鲜卑来了又如何?

  四大军团只要派出一个,就足以灭掉你鲜卑大军了。

  但是现在不同,四大军团其中三个已经离开幽州,而且距今已经有近一年了。

  大战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武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现如今整个上谷郡就只有一个军团驻守,想要保全上谷跟渔阳两个郡,实在是有些不太现实。

  而犷平县只有两千步骑,自保尚可,若是外出与鲜卑骑兵交战,只怕是会死伤惨重。

  一个弄不好,很可能连犷平县城都要丢。

  “我们已经尽力了,接下来就看上谷郡那边的援军何时到了,传令下去,所有斥候分成两队,务必要时刻打探北边的情况。

  一旦发现鲜卑的踪迹,务必要即刻禀报!”

  “是!”

  ...

  上谷郡,太守府。

  此时的太守府内,聚集了一众官员,正在商讨议事。

  而议事的内容,自然就是关于鲜卑斥候的事情。

  “诸位也都知道此次议事的缘由了,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卢植苍老的声音响起。

  按照历史上的发展,卢植是192年死的,而现在已经是190年的冬天了,最多还有一年多的活头。

  不过历史上的卢植,更多的是郁郁而终,而并非是寿终正寝。

  此时的卢植在武靖这里吃的好喝的好,而且武靖还如此信任卢植,将幽州的防务大权交给他。

  郁郁而终四个字,应该跟卢植没有任何关系了。

  再加上武靖特地寻找高明的医师给各官员时不时的把脉诊治,一出现微小的病症就赶紧治疗。

  所以,现在的卢植,应该会多活很多年。

  话虽如此,此时的卢植已经50岁了。

  在这汉朝时期,活到这个岁数的虽然不是很少见,但也算得上是高寿了。

  话音落下,周围众人互相看了看,谁也没有先起身。

  过了好一会,于禁起身说道 “卢公,昨日收到将军信件,大军已经在返回途中,最多再有半月便可抵达上谷郡。

  我们何不等将军回来之后,再行商议此事。”

  周围的几个高级郡官,也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显然对于禁的这个看法很是认可。

  然而,一旁的简雍却是摇了摇头说道 “不可!于将军未曾与北方异族交手,对于他们的习俗与作战风格并不了解。

  按照情报所言,这段时间时常有斥候出现在犷平附近探查,这就说明鲜卑的大军已经做好了南下的准备,随时都有可能派兵进攻渔阳。

  若是我们没有任何作为,只是静静的等着将军归来,一旦大军席卷渔阳,我们又如何跟将军交代?

  不要忘了,将军的父母兄弟,可都在渔阳郡啊!一旦出现丝毫意外,我等又有何面目再见将军?”

  于禁闻言,眉头顿时皱起。

  简雍说的话虽然有些过重,但也并非没有道理。

  而且简雍说的不错,于禁虽然统兵能力顶尖,训练士兵更是整个幽州无人出其右。

  但是于禁从没有跟北方的异族征战过,对于异族的习性、作战风格、全都是一无所知。

  于禁给出的建议,也是根据之前的作战经验总结出来了,有所偏差也实属正常。

  所以,于禁没有反驳,而是静静的听着其他人的建议。

  只可惜,铁犀军大多都是没有经历过北方战事的新兵,根本就没有什么良好的建议。

  在铁犀军的高级军官里面,只有武二经历过北方战事。

  所以,武二思索了一会之后,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卢公、简参军,属下以为,我们还是要尽快做出准备,防止鲜卑突然南下。

  若是判断错误,最多也就是白跑一趟罢了,可若是判断正确,却可以保全渔阳百姓免受异族入侵之苦。

  幽州百姓过上好日子不过才区区数载,遥想当年乌桓南下的惨状,至今还历历在目。

  属下以为,绝对不能让往事再现!让幽州渔阳百姓再遭受苦难。”

  简雍看着慷慨激昂的武二,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之色。

  不愧是最早跟随武靖身边的人,三兄弟之中,除掉已经战死的阿三以外,就属武二最为机敏。

  单论统兵能力,阿大比不上阿二。

  卢植闻言,也是缓缓点了点头。

  “武都尉所言有理,提早准备,总强过措手不及,我等理应提早准备,以应对鲜卑南下的可能。”

  听到卢植的话,于禁思索了一会,再次起身说道 “卢公,禁以为,渔阳要出兵支援,但是上谷郡也不得不防。

  渔阳上谷二郡相邻,既然鲜卑可以发兵进攻渔阳,为何就不能转头进攻上谷?

  所以,我们应该将大军分成三队,一队出兵驰援犷平,与渔阳守军联合,阻挡鲜卑进犯。

  第二队则是前往上谷郡以北的广宁县驻扎,广宁跟犷平一样,都是渔阳跟上谷的门户,守住广宁,鲜卑大军就难以劫掠上谷。

  而最后一队,则是留守上谷郡城,一来保护郡城,二来也是作为后备部队,一旦渔阳或是广宁战事不顺,便可出兵驰援任何一方。

  如此一来,就算鲜卑大军数日后南下,我等也可以及时应对,哪怕鲜卑大军南下,也可支撑一月之久。

  半月之后,主公大军返回,一切便可迎刃而解。”

首节上一节400/6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