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第324节

  过了好一会,何莲再次说道 “陛下有旨,立长子刘辩为皇帝!”

  这时,下方一名跪着的少年,忽然直起身来,满脸愕然的看着自己的母亲。

  此人正是刘宏的嫡长子,刘辩。

  众人先是一愣,随后立刻对着刘辩跪拜行礼。

  “臣,拜见陛下!”

  ...

  公元189年,5月13日。

  大汉皇帝刘宏殡天,时年33岁,谥号 “孝灵皇帝” 即汉灵帝。

  汉灵帝死后,刘辩顺利继承皇位。

  一时间,朝堂变换,整个京城波涛汹涌。

  ...

  数日后,上谷郡。

  武靖返回幽州没几天,这个消息便传到了幽州。

  说实话,武靖感觉到十分的庆幸,庆幸自己能够提早离开这个巨大的旋涡。

  也庆幸自己能够将貂蝉顺利带离京城,避免了貂蝉的那些悲惨命运。

  因为皇帝殡天,所以整个太守府也都是挂着孝布,武靖等人更是身披素服。

  书房内,武靖将戏志才叫了过来,两人在此密谈。

  “军师,皇帝殡天,少帝继位,如今的朝堂是一片混乱,京城更是波诡云谲,恐怕这个天下要开始大变了。” 武靖沉声说道

  戏志才皱着眉头,轻轻的摇晃着羽扇。

  “主公的意思是,会有人不服少帝继位?”

  武靖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

  “少帝乃是嫡长子,更何况还有皇后撑腰,就算有人不服,那也根本就翻不起任何的浪花。

  我现在担心的,是朝堂上的争斗只怕会越来越重了。

  长此以往,还不知道会向着何处发展,若是京城动乱,只怕会出现祸患啊。”

  “祸患?难道还会有人调兵入京不成?呵呵呵...”

  戏志才摇了摇头,轻笑了几声。

  但是随后就发现了武靖正用一种惊讶的目光看着他。

  戏志才一顿,随后不确定的问道 “主公是怕有人会调兵入京,保卫京师安全?”

  武靖也没想到,戏志才居然真的会猜到这一点。

  虽然只是玩笑的猜测,但确实是猜到了点子上了。

  “不错!朝堂纷争,无非就是打嘴仗而已,大不了就死几个高官,对天下并无大碍。

  可若是有人调兵入京,那可如何是好?” 武靖皱着眉头说道

  “调兵入京?就算是调兵,只怕也是从幽州调兵吧?若是主公拱卫京都,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如此一来,有了幽州军驻守,天下再无人敢有非分之心,这大汉也将会...”

  说到这里,戏志才忽然脸色巨变,随后抬起头不可置信的看着武靖。

  “主公,你...”

  武靖看着戏志才的眼神,不禁失笑道 “放心吧,我还不至于蠢到谋朝篡位的地步,虽说...还真有可能谋得那至尊之位,但是这并非我所愿也。”

第362章 书房议事,制定营救计划

  戏志才听到武靖的回复,这才松了一口气。

  “主公,谋朝篡位万万不可啊!就算一时谋得,但是最后依旧会失去这到手的皇位。

  如今大汉虽然羸弱,但是各地豪强世家却依旧是羽翼丰满。

  平时虽然看不出来,可一旦主公反叛大汉,全国各地必定会揭竿而起,共同出兵讨伐。

  我幽州军虽强,但也不是整个大汉的对手啊!” 戏志才担忧的说道

  武靖咧嘴一笑说道 “我不都说了吗,谋朝篡位乃是下下策,我不会蠢到去篡位的。”

  再次得到武靖的答复,戏志才终于放心下来。

  “那主公方才所言是?”

  武靖神色收敛,沉声说道 “我是担心,会调动其他地方的大军拱卫京都,至于这支大军的统领会不会篡汉,这就不能保证了。”

  “其他地方的大军?整个大汉还有比幽州军更强的军队吗?为何要抽调其他地方的大军呢?” 戏志才不明所以的问道

  但是随后,戏志才露出一丝恍然之色,好像明白了武靖话中的意思。

  “主公的意思是,正因为幽州军太强,主公的地位太高,一旦出兵拱卫京师,那整个京城将会掌控在主公手中。

  朝中的大臣们畏惧主公,更畏惧幽州军,所以他们是不会让主公南下的,忠可有猜错?”

  武靖哈大声笑道 “哈哈哈....志才啊志才,汝之计谋,无人能及也!说的不错,幽州军虽强,但是却难以被朝臣们掌控。

  所以,他们是不会让我出兵南下的,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他们或许会抽调凉州跟并州的大军进京。

  毕竟,这两州的大军,乃是汉朝除了幽州军以外,实力最为强大的军队了。”

  “并州军?现如今并州刺史乃是丁原,可是朝廷任命董卓为并州牧,而董卓却处处推诿,不肯去并州赴任。

  因此,董卓现如今依旧是前将军的官职。

  若是调动并州军,那必然是以丁原为首,而西凉军,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以董卓为首。” 戏志才缓缓说道

  “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并州跟凉州的军队虽然强悍,但是并不多,而且不如幽州军精锐,还不到无法掌控的地步。

  更何况,丁原跟董卓的官职不高,肯定会被朝中的大臣节制,尤其是被大将军节制。

  现如今的朝堂,可以说是三派林立,以恩师卢公为首,与我那岳父王允、以及皇甫嵩等人为一派。

  以袁隗为首,以及袁家麾下的门生士族为一派。

  而最后一派,便是以大将军为首的派系,此三派虽然表面和睦,但是背地里都是互相提防甚至是敌对。

  而他们三派现在的首个敌人,就是十常侍!等到十常侍剿除之后,这三派只怕就要闹起来了。

  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王公大臣斗的越厉害,越会被有心之人利用。

  我就是怕,到了最后谁也没有得到好处,反而便宜了外人啊。”

  “主公之意,是担心丁原跟董卓二人会掌控朝局?这不太可能吧?两人官职低微,虽说麾下有些实力,但是也不足以与这些王公大臣相抗。

  再者说了,他们二人还互相节制,谁也不敢轻易动兵,如何能掌控朝局呢?”戏志才皱着眉头疑惑的问道

  武靖不知道该怎么跟戏志才说,别说戏志才想不到,董卓祸乱京都之前,谁也想不到事情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身为始作俑者的袁家,更是始料未及。

  本来想让董卓成为袁家的棋子,结果万万没想到,这个小卒子居然吃了车马炮,而且还掉过头将自己的老将给踩在脚下。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丁原跟董卓入京本就是袁家跟大将军何进策划的,就是为了掌控朝局。

  只是没想到,大将军会死于十常侍之手,更没想到的是,董卓的野心远远超过袁家。

  袁家只是想掌控朝局,如同当年的霍光一般,成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而董卓,那是正八经的想当王莽啊!

  武靖只是淡淡的笑了笑,长叹一口气说道 “我也只是猜测而已,总之,接下来的军饷只怕是要我们自己解决了。

  朝廷面临如此巨大的变故,若想要跟往常一样,只怕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了。

  不过还好,咱们剿灭青州黄巾的时候,倒也缴获的不少钱财。

  再加上周仓跟裴元绍献上的资产,倒也足够咱们几年的用度了。

  接下来,武家的酒水行业就要暂时停一停,不过也不用全停,只留下少量的酿酒坊即可。

  收购粮食的钱财大大的增加,要尽可能的收购更多的粮食,这种时候,粮食再多也不嫌多。”

  戏志才略微惊讶的看着武靖,随后迟疑的说道 “主公之意,是要积攒粮食,以备未来战事?”

  “正是!不仅如此,我还要以镇国大将军的名义,命令幽州大规模的开垦荒田,而且要越多越好!

  我要让幽州的粮食产量,成为整个大汉排名第一的存在!”

  “主公,此事是不是跟刘刺史商议一下?毕竟这种事情理应是刘刺史管辖。”

  “可以,这件事情你来负责就好,我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幽州必须要全州境内都开始开垦荒地。

  并且通知下去,只要荒地开垦达到一定的规模,那么今年的税赋就减免一成!

  若有不服从者,可以来找我当面对质!”

  最后这句话,就是针对刘虞说的了。

  开垦荒地这种事情,属于利国利民的好事,刘虞也不会拒绝武靖的建议。

  但是减免赋税这种事情,就不是武靖说的算的了,毕竟这是皇帝才有资格做得事情。

  可问题是,现如今刘宏殡天,少帝继位,恐怕这种芝麻绿豆的小事,根本就不会让朝堂注意到。

  就算是注意到了,身为镇国大将军,而且朝中还有卢植跟王允等人帮助武靖说话,绝对不会有丝毫的惩戒,弄不好还会有嘉奖。

  “是,此事便交由属下来办了。”

  武靖长叹一口气,脑海里想的却是京城接下来发生的种种事情。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下一件要发生的大事就是十常侍刺杀何进,然后就是十常侍被诛杀。

  诛杀之后,便是董卓跟丁原入京。

  后面的事情,基本就不用再多描述了,熟知三国的人心里都明白。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十常侍给救出来。

  就算不能十个人全都救出来,最起码也要救出其中的张让跟赵忠,毕竟他们才是十常侍的核心。

  同样,这两人掌握的钱财也是最多的。

  除此以外,就是何皇后,武靖可不能让何莲跟历史上那样,跟随刘辩一起被董卓给弄死。

  不只是何皇后,武靖甚至想将刘辩给救下来!

  曹操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吗?

  武靖直接在幽州以正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

  你这个皇帝是董卓扶持起来的,而我这个皇帝可是正八经的少帝。

  而且还有何皇后撑腰,绝对比你这个冒牌皇帝要强得多。

  只不过武靖也知道,想要救出何皇后很难,救出少帝刘辩更是难上加难。

首节上一节324/6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