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第243节

  两天后

  此时的武靖已经快要赶到原本约定好的位置,但是却收到了刘豹的传信。

  “你说刘豹要整合南匈奴残存的部族,所以暂时无法前往幽州?”

  “是,刘豹王子说,此时呼厨泉已经北上,南匈奴现在处于无主的境地,他必须要出面迅速整合南匈奴,否则的话,一旦北匈奴率兵南下,那么南匈奴的子民就危险了。

  所以,王子请求将军多宽限一段时间,等将南匈奴所有部族整合之后,再一同前往幽州。”

  武靖脸色阴晴不定的看着此人,心里也在思虑着。

  “这刘豹说的也有道理,既然现在发现了北匈奴跟呼厨泉联盟,这要是不赶紧将南匈奴的各部落整合一起迁徙,那等北匈奴的大军赶到,必然是被北匈奴掳走。

  若是果真如此,那我这一趟可就白忙活了。不过,也不能放任这个刘豹,万一他还心生他念,这可就不好了。”

  想到这里,武靖立刻问道 “那刘豹可有说明日期?难不成还让我等他一年半载不成?”

  “不不不,我们王子说了,最多两月,定会率领全部南匈奴子民前往幽州,到时候,还请将军派人接应一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武靖闻言,点了点头,随后面色严肃的说道 “可以,我答应了。不过,你回去告诉刘豹,不要有其他不切实际的想法,若是他胆敢背叛,我一定会亲率大军再次出兵。

  只不过,下次出兵剿灭的,就不是呼厨泉,而是他刘豹了,你可明白?”

  听到武靖那满是威胁的话语,那名信使顿时满头大汗。

  “武将军,我们王子绝不是那种背信弃义之人,若是将军心存疑虑,那么我与连一将军一同留在武将军身边,直到王子率领部族子民前来幽州为止!”

  “没错,我等愿意相信王子。”

  巴斯跟连一跟随武靖一路作战,也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此时害怕武靖怀疑刘豹,纷纷出面为刘豹作保。

  武靖听闻二人要留下,心里也是一动。

  此次俘虏了八千余匈奴骑兵,想要将他们驯服,那就必须要语言讲得通才行,而眼前的巴斯跟连一,不就是最好的人选吗?

  当然了,武靖也不可能全部交由这两个人,还需要石辉在一旁监视才行。

  巴斯跟连一负责开导跟辅佐,韩当负责训练,石辉负责监视跟辅佐,有他们一起训练这些匈奴骑兵,相信一定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其为武靖所用。

  “好,既然二位将军如此信誓旦旦,那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随后,武靖大喝道 “传我军令,立刻返回上谷郡!”

  ...

  与此同时,冀州,河间。

  自从前几日张举起兵,便以雷霆之势攻陷了济南府。

  随后率军北上,进攻清河国,一路横扫,各郡根本没有能够阻拦叛军的能力。

  随着张举起兵,张纯也趁势响应。

  在二人的合力之下,以极快的速度将冀州大半郡县攻下,掳掠了大量的钱财跟百姓。

  此时的两路大军在河间汇合,商讨北上之策。

  “怀恩兄,既然我俩已经汇合,那这大汉境内,便再无人是我们的对手了,依我看,不如即刻北上,趁着那武靖还在草原抗击匈奴的时候,速速将幽州攻占。

  随后便携带钱粮百姓,前往辽西驻扎,然后再图谋日后大计如何?”

  怀恩,张纯的字。

  张纯闻言,立刻笑着说道 “义兴兄,此言与我不谋而合,事不宜迟,我等应当速速北上,大军倒还好说,主要是那些百姓实在是麻烦。”

  “嗯...也好,择日不如撞日,那便明日一早北上,先经渔阳,然后攻略右北平,最后前往辽西。

  只要到了辽西郡,那便是蛟龙入海,你我二人便可以自立了。” 张纯笑着说道

  “自立!”

  张举目光闪烁的看着张纯,随后满眼炙热的说道 “若是顺利,那我便自称天子!我也要过一过那至尊之位的瘾!”

  “哈哈哈哈...若是如此,那我便自称天将军,吾乃上天派下来辅佐怀恩兄的天将军,如何?”

  “甚好!哈哈哈哈...”

  “哈哈哈....”

  次日,张纯张举带着数万大军以及几十万百姓北上,途经渔阳以南,朝着右北平郡杀去,声势极为浩大。

  此时,渔阳郡太守府。

  “启禀太守,斥候来报,那张纯张举的大军已经来到渔阳境内,不过并没有北上进攻渔阳县城,而是朝着右北平杀去了。”

  武越听到斥候的禀报之后,顿时松了一口气。

  当初张纯张举二人叛变,武昌跟武越就猜测,这两人很可能刚要率军北上幽州。

  因为此时大汉虽然腐朽,又经过黄巾之乱,确实是实力孱弱,但也不是区区张纯张举可以撼动的。

  想要确保安然无恙,必然是要北上幽州,凭借地利跟大汉对抗。

  果然,二人一路连战连捷,随后便朝着幽州杀来。

  此时得知大军是朝着右北平杀去,原本紧张的气氛总算是得到了缓解。

  “父亲,虽然张纯张举二人的目标不是渔阳,但想必定然是右北平,我们渔阳跟右北平相连,若是右北平陷落,那下一个必然就是渔阳郡。

  正所谓唇亡齿寒,我们不得不防啊!”

  一旁的楚明上前说道 “太守、郡丞,先不说我们渔阳的这一万守军是不是叛军的对手,就算可以联合右北平守军防御叛军,我们也不能随意出兵。

  想要出兵,必须要有陛下旨意才行,现如今二人叛变没多少时日,只怕陛下的旨意还没来得及抵达幽州,若是贸然出兵,只怕会被安上叛乱之名。”

  “这...”

  二人闻言顿时一阵无奈

  不过楚明说的也确实有道理,现在幽州境内,能够随意出兵镇压叛乱的,就只有武靖一个人而已。

  但是现在武靖率领全部骑兵北上南匈奴,此战战况如何还尚未可知,胜负都难料,更不要说出兵支援右北平了。

  “可恨!这张纯张举二人,定然是得知二弟率军北上的消息,所以才敢大张旗鼓的叛乱。

  若是二弟还在上谷郡,只怕他二人就不敢叛乱了,更不敢率军北上幽州,如此趋利避害,着实可恨至极!” 武昌怒道

  “唉...这也是必然的事情,只希望靖儿北上战事顺利,大军不要折损太多,否则的话,就算是回来,也难以平息这场叛乱啊。” 武越长叹一声说道

  “是啊,就看二弟北方战事到底如何了。”

  ...

  右北平郡城,太守府内。

  “伯圭兄,据斥候来报,那张纯张举已经率军杀到了右北平郡,如此看来,他们定然是想要攻下右北平,然后以此为根基,图谋整个幽州!” 刘备说道

  话说当初剿灭黄巾之乱之后,刘备凭借战功,得到了一个承德县县令的官职。

  比起前世的一个县尉,这个县令的官职就要大得多,最起码是一个有实权的位置。

  再加上是在公孙瓒麾下任职,这就更加的得心应手了,毕竟两人还是同窗好友,互相帮扶也是理所应当。

  在得知张纯张举叛变之后,刘备就看到了获取战功的契机,只要将张纯张举二人剿灭,何愁不会升官发财。

  此时得知大军杀到了右北平,刘备赶忙连夜前往郡丞,与公孙瓒探讨拒敌之策,

  公孙瓒听到刘备的话,脸色顿时冷了下来。

  “哼!区区叛贼尔,安敢掠我右北平!”

  “太守,听闻那张纯张举率军数万,还跟着几十万的百姓,显然是要打算将幽州以东作为根基来发展,否则也不必裹挟百姓北上。

  既然如此,那么必然会被百姓所拖累,不如我们率领骑兵沿路袭绕,凭借白马义从的骑射,定能打的那二张仓皇逃窜!

  只要迫使二张率军远离右北平,我等就算是大功一件,日后陛下就算不封赏,也不会怪罪太守防守不利。至于是否率军剿灭叛军,这就要看陛下的旨意如何了。”

  说话的这人名叫田楷,是公孙瓒在任期间收下的一员将领。

  此人武力不俗,而且颇有计谋,是公孙瓒极为信任的部将。

  “嗯,明义此言甚善!既如此,那就派遣白马义从前去袭扰,务必要将张纯张举的大军逼退,让他们远离右北平!”

  “父亲,不如让孩儿率军前往吧。”

  这时,一旁的一名少年,满脸炙热的请战。

  此人便是公孙瓒的长子,公孙续。

  “胡闹!汝小小年纪,马槊都拿不稳,还想领兵作战?” 公孙瓒呵斥道

  “父亲,那武靖当年十二岁便率军击退乌桓,不到十四岁被封中郎将,我今年也是十二岁,为何不能领兵作战?”

  公孙瓒听后,立刻瞪着眼睛骂道 “混账东西!武靖也是你叫的?汝要称叔父!再敢无礼,小心我禁足你一个月!”

  果然,一听此话,公孙续顿时蔫了。

  “是,父亲,孩儿又忘了。不过,既然武叔父能够少年领兵,为何孩儿就不行?”

  公孙瓒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 “武麒玉是何人?岂是汝能够相提并论的?这大汉数百年来,恐怕也只有那冠军侯能够稍胜一筹。至于你?如何能够与你那叔父相提并论。

  再说了,当年你叔父那是被逼无奈,这才亲自领兵作战,战况那更是九死一生,战场凶险,岂是你这黄口小儿能够明白的。”

  看到公孙续还想再说什么,公孙瓒直接打断道 “行了,休要多言!”

  说完,公孙瓒看向一旁的严纲说道 “伯威,此战便由你率领白马义从前去袭扰。记住,袭扰即可,万万不可正面迎战。只要他们接近右北平的县城,那便将其击退,直到离开右北平为止。

  至于那些百姓,不到迫不得已,千万不要伤了他们,可若是对方以百姓为屏障抵御箭矢,那便不要留手,给我全力进攻!”

  严纲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之色。

  在低于叛军跟顾忌百姓性命面前,必然要做出一个选择。

  这种时候,妇人之仁是万万不可取的。

  “是!属下遵命!”

  “玄德,此战你跟随伯威一同前往。”

  刘备闻言,顿时闪过一丝喜色。

  “是,下官遵命。”

  ...

第305章 返回上谷,听闻二张反叛

  现如今的公孙瓒,凭借着家族跟右北平郡的各家族支持,白马义从已经发展到了两千人之众!

  两千白马义从,正面面对几万步兵,那肯定是没有胜算。

  可若是袭扰,那绝对可以让这几万步兵生不如死。

  只要箭矢足够,来多少杀多少。

  至于重步兵?区区叛贼,能够组建起来几万大军就不错了,哪里来的重甲步兵。

  这些叛军的战斗力或许比黄巾军强,但是也强不到哪里去。

  ...

首节上一节243/6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