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第185节

  这些士兵都是武靖麾下的百战精锐,是武靖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

  武靖还打算要多招收一些呢,结果此人居然让武靖削减。

  就在武靖思考着怎么让此人永远消失的时候,一旁的简雍忽然笑了起来。

  “呵呵呵...黄监军此言差矣。”

  黄异一愣,转头看着简雍说道 “哦?汝是何人?我方才之言有何偏颇?”

  简雍拱手说道 “在下乃是参军简雍,至于监军的偏颇之处,请听在下细细道来。监军方才所言,大军加起来足有两万余,这便是错误之一。

  首先,中郎将率领的大军虽然有一万三千余人,但是其中有五千人是辅兵,这正能战之士,只有区区八千人而已。

  然后便是郡城内的守军,据我所知,此时上谷郡内的守军算上辅兵也就才五千余人,若是不算辅兵,连三千都不到,两者相加,不过才一万余人罢了,与监军所言的两万余人相差甚远啊。

  我上谷郡乃是大汉北方边塞,身为护乌桓中郎将,手下士卒多个千八百人,不算太大的事情吧?再者说,这些士卒当中,有诸多都是武家私兵,现如今大汉党锢已然解除,武家招募千余私兵,想必不过分吧?”

  “这...你...”

  黄异被简雍堵得一句话说不出来,面色难看的指着简雍。

  这时,一旁的戏志才来到武靖耳边说了几句话。

  武靖听后,原本难看的脸色顿时好了起来。

  “呵呵呵...大家都是自己人,何必如此呢。黄监军,我院中有些奇珍异宝,不知黄监军是否喜欢,若是喜欢的话,本官赠送一二也无妨啊。”

  黄异闻言,眼中顿时精光一闪。

  “哎呀...中郎将何不早说呢,下官最喜欢那些奇珍异石了,平日里那是喜欢得紧啊。呵呵...”

  “来人”

  典韦走了进来。

  “恶来,取两箱珠宝,送到黄监军府中去。”

  “是!”

  说完,便离开了。

  “黄监军先回去,那些奇珍异石随后送到。”

  “好好好,中郎将有心了,那下官就先告辞了。”

  “请”

  那黄异说完,立刻火急火燎的离开了。

  看着黄异那着急的模样,武靖不禁露出一丝冷色。

  “军师,用钱财收买,只可一时,不可一世。我们想要大量招募兵丁,训练精锐,可不能被此人掐住脖子啊!”

  戏志才笑了笑说道 “主公放心,大军人数众多,不可能全部在郡城内驻扎,必然要有一部分驻扎在城外。既如此,主公只需要将五千士卒留在城内,其余者全部安排到城外军营之中驻扎。

  到那时,主公在军营内训练士卒,那黄异想要轻易探查,也要经过通传之后才能进入。主公乃是军伍众人,如何隐藏士兵,瞒报人数,想必比属下要精通才是。

  到时候,就算那黄异察觉到有些不妥,但是收了主公的钱财,想必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了不敢说,三五年绝对不会有问题。”

  武靖闻言,这才恍然大悟。

  确实,他想要瞒报个几千人,实在是太简单了,保证那黄异察觉不到。

  而且那黄异收了钱财,要是不办事的话,那武靖可要好好与他“交流”一番了。

  “嗯,军师此计甚好,那便按照军师之计做吧。”

  这时,一旁的简雍上前说道 “主公,方才属下观看那郡丞跟长史的神色,此二人只怕不会轻易相助与主公,想要彻底掌控上谷郡,此二人绝对是一大阻碍!”

  武靖此时也想起了那两人的神态,这一看就是不把武靖放在眼里。

  想想也是,武靖再厉害那也只是将领。

  行军打仗自然是没问题,可是治理一郡之地,需要的可不是行军布阵,而是政治头脑。

  这也是他二人不把武靖放在眼里的根本原因。

  武靖在上谷郡没有任何根基,也没有治理郡县的经验,想要跟他们二人对抗,确实有些困难。

  “宪和,你比我早来了两天,这山谷郡内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简雍捋着胡子说道 “主公,据属下所知,自从太守死后,这上谷郡大概分为三个派系,其一便是以郡丞潘杰为首的家族派系。

  潘杰本是并州雁门出身,十余年前来到上谷郡担任官吏之后,便举家迁徙到上谷郡。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终于爬到了郡丞的官职。

  依靠着潘家的势力,以及这么多年跟上谷郡各大家族的联合,如今的潘杰,俨然已经掌控了几乎整个上谷郡的各大家族豪强。

  此人绝不可轻易动他,否则必然会导致这些世家大族闹事。现在各家族之中皆有私兵,一旦反抗,后果不堪设想!

  这第二派系,便是以长史为首的都邮派,上谷郡所有的都邮全部由都邮掾管辖,而都邮掾又听从长史的号令。

  都邮虽然官职不高,但是权力极大,上谷郡所有的县城,几乎都被都邮掌控掣肘。

  依靠着长史以及都邮掾给他们撑腰,肆意打压各县城的官员,现如今上谷郡说话最管用的,只怕不是主公,而是这个郡长史崔健!

  这第三派系,便是以郡尉为首的守军派系。因为上谷郡守军校尉战死,所以此时的守军最高官职便是都尉,那郡尉便临时管制城内的守军。

  相比较其他两派,这个郡尉是实力最小的,也是最容易拿下的。主公只需要赏赐些许财帛,便可以安其心。然后再将守军各都尉收服,到时候这上谷郡的守军便尽归主公麾下。”

  武靖听完简雍的分析,心里佩服其能力的同事,却又深深的担忧起来。

  一直以来,武靖面对的都是异族、山匪、以及黄巾军。

  对于官场的政治内斗,他几乎没有碰到过。

  现如今自己掌控上谷郡,这才发现管辖一郡之地的不容易。

  相比较渔阳郡的战事混乱,山谷郡就要安稳的多。

  所以,渔阳郡反而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也没有那么多的贪官污吏。

  而这上谷郡,长时间安稳平和,滋养起来的贪官污吏简直不要太多。

  当然,这可能也跟渔阳郡的官员大部分被屠戮一空有关。

  毕竟上谷郡并没有被黄巾军攻陷,甚至黄巾的数量也不是很多。

第230章 校场之内,武靖分封官职

  武靖想了一会之后,神色沉重的问道 “宪和,现如今上谷郡内有多少世家大族,整个上谷郡又有多少?”

  简雍行礼说道 “主公,事出仓促,属下没有全部掌握上谷郡的情况,但是大致还是知道一些的。此时的上谷郡内,有大家族四家,分别是潘家、王家、崔家、以及赵家。

  这潘家跟崔家,便是潘杰跟崔健二人的家族,也是城内势力最大的两个家族。这个赵家,主要经营酒水跟粮食,主公的家族跟赵家还有不少的商贸往来。

  而这个王家,倒是与其他几家颇为不同,这王家先祖是猎户出身,后来参军获得了官职,退役之后来到上谷郡老家建立了王家。

  随着数代人的发展,王家这才达到了四大家族的程度。王家的主要经营项目是布匹跟肉食,城内几乎所有的肉铺都是王家的。

  而且这王家的家风与其他几家颇为不同,其他家族都是让子嗣识文断字,以求日后有个好前程。而这王家,则是以武闻名,家中的子嗣全部习武,文学反而成了辅助。

  也正因为这一点,上谷郡内其他的家族多多少少都有些看不起王家,但是奈何王家实力强大,且家风彪悍,所以倒也没有人敢轻易招惹。”

  听到这里,武靖的眼神一闪,心中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随后继续问道 “那除了这四大家族呢?”

  简雍想了一会说道 “除此以外,中型家族约有九家,其余小型家族以及各县城的家族,加起来差不多有三四十家。至于各士绅豪强,那就更多了,一个县城差不多就有十余个,一个郡最少也有上百。”

  武靖听后,沉思了好一会。

  “宪和,明日开始,汝替我拜访城内的各家族。就先从这个赵家跟王家开始,然后再拜访那九个中型世家。

  你帮我分辨出这些家族当中,有哪些是对潘杰忠心的,有哪些是迫于无奈相从的。咱们既然要掌控上谷郡,就要先从这些世家大族开始,只要将各家族分化,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主公英明!属下明日便前往赵家拜访。”

  “好。此时天色已晚,你们也早些安歇吧。”

  “是,属下告退。”

  ...

  次日,军营内。

  所有屯长以上将官都来到了校场,武靖现在要开始论功行赏了。

  既然他已经升为中郎将,那么手下的将官自然也要跟着升级才是。

  这也是收拢军心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

  “即日起,成立骑兵一校,由护乌桓校尉关羽统领。

  任命张飞为左骑都尉,归属骑兵一校。

  任命方秀为右骑都尉,归属骑兵一校。

  任命韩当为弓骑都尉,归属骑兵一校。

  原上谷郡骑都尉刘源,归属骑兵一校。

  任命石辉为书佐,归属骑兵一校。

  任命黄灿、许定、刘远、萨乌塔、李威、为军司马一职。

  尔等日后皆为骑兵一校将官,皆归关羽管辖,尔等务必要尽心竭力,协助关羽训练士卒,以护我大汉江山!”

  “属下遵命!”

  武靖点了点头,随后继续说道 “即日起,成立步兵一校。

  任命潘凤为上谷郡守军校尉一职,掌管步兵一校。

  任命张猛为左都尉一职,归属步兵一校。

  任命龚都为右都尉一职,归属步兵一校。

  任命刘辟为前都尉一职,归属步兵一校。

  原守军都尉吴锦、郑秀、归属步兵一校。

  任命武二、何东、刘三、程二牛、为军司马一职。

  尔等日后皆为步兵一校将领,皆归潘凤管辖,尔等务必要尽心竭力,协助潘凤训练士卒,以备不时之需!”

  “属下领命!”

  “任命赵烈为骑都尉,统率玄甲军,由我直属管辖。任命武大为骑兵军司马,负责辅佐赵烈训练骑兵。

  将玄甲军人数补充至三百人,务必要加紧训练,以备日后战事。”

  “属下遵命!”

  “任命王野为中军都尉,统率斩马军,由我直属管辖。任命吴大胖为军司马,负责辅佐王野训练斩马军。

  将斩马军人数补充到一千人,务必加紧训练,以备日后战事!”

  “属下遵命!”

  “另,任命戏忠为军师,助我统领全军。任命简雍为中郎将参军,参与日常军政。”

  “属下遵命。”

首节上一节185/6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