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第142节

  随行的,还有三千黄巾俘兵。

  前几日那一战,武靖一共抓回了俘兵近三万人。

  斩敌还不到万人。

  剩下的一万多人全部逃窜了。

  武靖挑选出了三千精壮,其余的人全部留给了温恕自行处置。

  这些俘虏也都是战功,到时候温恕也是会记功劳的。

  毕竟人家都送上女儿了,武靖理应礼尚往来才是。

  这温恕现在已经是太守,再加上防守涿郡有功,再加上这两万余黄巾俘虏,就算不封侯,但是升任刺史还是有很大可能的。

  若是温恕真的担任某个州的州刺史,那对日后的武靖发展作用就更大了。

  两日后,武靖赶回了渔阳。

  得知关羽成婚,潘凤自然是高兴异常。

  四兄弟晚上又是喝到半夜。

  反正此时幽州的黄巾已经平定,索性武靖也就随着他们了。

  就在前两天,武靖得到消息,公孙瓒率领大军剿灭了代郡、上谷郡、以及广阳郡内的黄巾。

  此时的幽州,已经彻底将黄巾之乱给平定了。

  剩下的零零散散,短时间内不可能造成威胁了。

  ......

  数日后,京城,大殿内。

  “启禀陛下,昨日收到幽州刺史陶谦送来捷报。”

  刘宏闻言,那疲累的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喜色。

  “捷报?快快念来。”

  “诺,捷报上说,骑都尉武靖前段时日平定了渔阳黄巾之后,又率领六千大军支援涿郡,与涿县城外,凭借一万六千余人大战程远志五万余大军,麾下军司马关羽阵前连斩三将,更是于万军从中斩杀渠帅程远志!

  贼将被斩,黄巾时期大乱,骑都尉武靖率军冲杀,一举将五万黄巾军击溃,斩敌近万,俘虏黄巾三万人,一举平定涿郡黄巾。

  另外,郡尉公孙瓒率军进攻代郡、上谷郡、广阳郡的零散黄巾,此时已经平定二郡,要不了数日,便可彻底平定代郡黄巾,按照时间来算,此时只怕幽州已经将黄巾彻底平定了。”

  众多王公大臣一听,立刻拱手奉承道 “陛下洪福齐天,神威盖世,黄巾之乱必定即日可灭。”

  “哈哈哈....好,好啊!好一个武靖,朕果然没看错他,当日升为骑都尉果然是升对了。好,哈哈哈....”

  这时,一名年纪约40余岁的官员说道 “陛下,幽州黄巾可以快速平定,这武靖占了大半功劳,还有那公孙瓒,也是功劳不小,陛下理应赏赐才是。

  另外,此时冀州之战陷入胶着,豫州之战也并不顺利,不如让此二人率军支援冀州、豫州,届时定可将两州黄巾彻底扫除。”

  刘宏听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一旁的张让忽然说道 “陛下,冀州之战一直都十分顺利,但是近日却突然陷入胶着,其中必定有异,不如派人前去查探一番如何?”

  刘宏顿时陷入了思索。

  “阿父以为派谁去?”

  “只需要派遣一名小黄门前去调查即可,奴婢以为,派遣黄门左丰前去最为合适。”

  刘宏点了点头。

  “传朕旨意,骑都尉武靖与郡尉公孙瓒平定黄巾有功,即日起,任命武靖为渔阳郡守军校尉,赏五百金,精品丝帛两千匹,司马关羽升为骑都尉,赏百金。任命公孙瓒为右北平太守,赏五百金,精品丝帛一千匹。

  命武靖即刻率军赶往颍川,协助皇甫嵩、朱二位将军平定豫州黄巾。命公孙瓒率军赶往巨鹿,协助卢植平定冀州黄巾。”

  “陛下英明!” 众臣子附和道

第173章 战前准备,武靖招收辅兵

  “另外.....”

  随后汉灵帝话锋一转。

  “派遣小黄门左丰前去调查巨鹿战事,届时将结果上报于朕。”

  “这...”

  众臣子顿时一阵愕然。

  随后又无奈的叹了口气。

  “退朝”

  “陛下万岁!”

  ...

  走出大殿,众臣子纷纷叹息。

  “张司空,陛下糊涂啊!” 张扬说道

  张温赶忙制止了张扬。

  随后左右看看无事之后,这才小声说道 “小心隔墙有耳啊!”

  张扬甩了甩袖子说道 “怕甚!哼!”

  张温叹了口气说道 “唉...陛下如此听信那张让之言,实在是不应该啊。

  卢公此时正在围攻广宗,虽说陷入焦灼,但是假以时日,广宗必破!可若是此时派人调查,这必定会使得军心大乱。

  若是那左丰如实相报还好,可万一出言陷害,卢公危矣,冀州危矣啊!”

  “唉....十常侍误国啊!”

  ...

  数日后,渔阳郡。

  此时的军营内,关羽、张飞、潘凤等人正在加紧训练士卒。

  那三千黄巾降兵已经被划分到了各营之中。

  算上潘凤麾下的千余人,武靖此时已经是手握万人大军的将领了。

  士兵有了,现在就等着皇帝的旨意到达了。

  此时,军营内。

  “启禀都尉,招兵告示已经发出,相信用不了几日就能够招收三千左右的辅兵。” 方秀说道

  就在昨日,武靖跟戏志才商议关羽接下来支援冀州之事。

  本以为戏志才会给武靖说出一些计谋战阵,没想到戏志才第一句话就是让武靖招收辅兵。

  用戏志才的话就是,外出作战跟就近作战完全不同,押运粮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

  这时的武靖也明白了过来,这么久以来,他根本就没有进行过远距离的外出作战。

  最远的也就是涿郡,即使如此,那也不过就才几天的路程。

  而且到了涿郡之后还有粮草补充,所以他们携带的粮草并不多。

  但若是南下冀州巨鹿,少说也得五六天的路程。

  而且巨鹿的粮草基本都被黄巾军搜刮干净了,届时根本就没有地方补充所以,大军必须携带充足的粮草才可以。

  按照戏志才的计算,若是大战持续一个月的话,按照每人每天五斤左右的粮食消耗。(汉朝的五斤,也就是现代的不到三斤。)

  再加上2000余战马的消耗,此次出征最少需要带15000石左右的粮食。

  再加上战马消耗的草料,按照2000匹马每天要消耗60石的精料,外加2000束草料。

  两者相加,那就是17000石粮食,外加60000束草料。

  也就是近80000石粮草!

  就算战马可以就地解决一部分的食物,那也最少要带70000石粮草。

  而要押送这70000石粮草,就算有牛车,那也得数千人才够。

  而辅兵跟牛又要消耗一部分的粮草。

  为此,武靖还打算将犷平的辅兵全部调到了渔阳。

  再加上新招收的3000辅兵,那么武靖差不多就有5000辅兵押送粮草。

  这个数字已经是戏志才计算的最少数字了,这只是针对支援冀州。

  若是支援豫州,那么这个数字差不多要翻一倍。

  也就是说,武靖需要10000辅兵才能够支持这一万大军赶往豫州支援。

  当武靖听闻这个数字的时候,顿时头都大了。

  他这才明白,为什么古代所谓的十万大军,实际上精锐就那么一两万。

  普通士卒两三万,其他的全特么是辅兵。

  这也就是为什么十万大军一旦战死一两万之后,直接就全军溃散的原因。

  因为精锐都战死了,其他士卒肯定逃跑。

  ...

  此时的武靖听到方秀的话之后,只是缓缓的点了点头。

  随后看向一旁的潘凤说道 “无双,你再去颁布一个告示,招募农夫收集草料,按照一束草料10钱的价格收集,务必要尽快收集够大军出征的草料。明白吗?”

  “是主公,只不过,这一束10钱是不是有点多了?按照市价来说,最多不过3-5钱而已。

  如今是五月下旬,正值草木茂盛的时候,一个农夫一天差不多可以收集十几二十束,这可就是一两百钱啊!”

  武靖摆了摆手说道 “无妨,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追求的是速度,贵一些也无妨。

  再说了,我等又不缺钱,就当是帮扶一方百姓了。”

  “是,那属下待会就去。”潘凤拱手说道

  武靖当然知道草料不值这么多钱,可是没办法,他现在要的是速度,而不是省钱。

  “怀义,你去渔阳境内的各县、乡、购买牛车、马车,以备押运粮草所用,记住,不要在乎钱,所有的牛车马车全部按照市价的两倍购买,越多越好!”

  张猛立刻上前说道 “是,主公。”

  随后武靖又看向张飞。

  “翼德,你去一趟犷平,将犷平所有的辅兵全部带回来,再将简先生带过来。还有,找到蒋老,将他打造的所有兵刃、盔甲全部运送到渔阳来,用以装备军中士卒。”

  随后武靖又想起了一件事,再次说道 “哦对了还有,你带着车队,押送100箱钱财回去交由我父亲,用以购买铁石所用,剩下的就当做备用存放。”

  “是!属下遵命。”

  武靖这才点了点头说道 “接下来的安排就是如此,其余人等,务必加紧训练新兵,记住,一定要严加训练。若是碰到刺头、不服管教的,直接军法处置,若是严重的,直接斩首示众,毫不留情,明白了吗!”

  “是,属下遵命!”

首节上一节142/6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