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 第69节

今天又是科举会试的好日子,他又知道贾芸要去会试恩科,岂能够不来相送呢?

所以,贾政今儿特意就早点儿过来等候在贡院的门口,等贾芸过来入这龙门。

当贾政一见到贾芸之后,就走上前来,微微一笑,拱手说道:“贤孙啊!你今儿天会试科举,我且来送你入这龙门。俗话说,鲤鱼跃龙门,从此就不是凡俗物了。你今儿这一跳啊,当真是未来大不同。”

“时辰不早了!我也不多说什么,且祝你前程似锦,科举高中,也能为我贾族增添三分荣光,亦是让贾族的列祖列宗们见到我贾族中兴,为大欢喜的事情。”

听到贾政的话语,贾芸连忙笑着回答道:“二爷爷,这却是我今儿听到最好的祝福了,得您的吉祥话,今儿会试科举,我必定是要全力以赴,才能够不辜负二爷爷的抬举啊!”

跟贾政寒暄二句,贾芸就踏入龙门,进入贡院之内。

刚入贡院内,贾芸就看到了不少从金陵府过来的乡试举人。

这些乡试举人多数也都是认识贾芸的熟人面孔,众人在见到贾芸进到院子里面来了之后,亦是连忙走了过来,拱手作揖道:“芸举人,当初从金陵府一别,当真是相隔好久了,如今再见,芸举人的风采更胜往昔啊!”

“是啊!芸举人乃是我们金陵府出的大才,若是芸举人来了,只怕这会试的会元,可就没有我们这些庸人的份了!”

“芸举人,来日若是高中会元,可得摆酒设宴,邀请我们在场的众人讨一杯欢喜酒才行啊!”

“..........”

金陵府的举人多数都是恭维的声音,而那些不认识贾芸的人,此刻亦是从自己的同伴口中打探到关于贾芸的过往风流事迹,不免得在心头嘀咕起来,心想着,“如此人物,为何以前却是没有听闻过呢?”

“只是跟这般人物同年科举,却是一件不大幸的事情了!”

会试的名额,始终有限,按照往年录取下来的名额。

倘若这个贾芸真的有那般能耐和文采,那么会试的名额就会自动减少一个录取名额。

录取的名额,凭空少了一个,未来他们能够高中的希望也就少了一分,心头如何能够高兴得起来呢!

即便是那些金陵府过来会试科举的考生,固然是表面上恭维贾芸,夸耀贾芸的文采,但是,背地里面,心里头可却不是那般去想着的。

会试高中的名额被贾芸霸占起其一,众人虽说是心服口服,却难免会觉着愤恨不平,认为自己今年科举怕是要名落孙山-----悬了。

人世间的凡人敬畏天骄,却又妒忌天才。

若非贾芸出身贾府显贵之家,只怕这些人还真不得这般恭维和惺惺作态,只当是朝中无人,难当官,更难以登堂入室,维持一个长久,提前打关系,横竖就是一个人情世故罢了。

此刻的贾芸在举人当中鹤立鸡群,格外引人关注。

呼朋唤友,分外瞩目。

第145章 薛姨妈再说薛宝钗

荣国府,梨香院。

“今儿又是什么好日子呢?为何这荣国府里面的众人的脸色上似乎都有一些高兴呢?”

“就连这府里面的挂饰亦是喜庆的颜色,张灯结彩,大红色的灯笼高高挂起,只怕是真遇到了什么好事情,却是瞒着我,存心不让我知道的。”

薛宝钗在见到荣国府内院子廊道上的情况之后,亦是皱起眉头来了,赶忙找来路过的丫鬟晴雯,询问起来,问道:“这家里面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且给我说上一说。”

“宝钗姑娘,今儿的确是有天大的高兴事情,喜庆事情。”

丫鬟晴雯闻言则是笑说道:“今儿是科举会试的日子啊!”

“科举会试,可又跟我们荣国府又有什么干系呢?”

薛宝钗闻言更想不明白了,心头疑惑地又看向香菱询问起来,问道:“香菱,你可不要跟我打什么马虎眼儿,直说实话便是了。不必这般拐弯儿抹角的。”

原来薛宝钗跟薛姨妈和贾芸在闹别扭,存心是不想要听到关于贾芸的任何消息。

伺候薛宝钗身旁的丫鬟们,亦是不许这些丫鬟在她跟前提及任何关于贾芸的事情来。

薛宝钗这显然是在有意刻意地回避和忘却贾芸在自己世界的身影,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贾芸彻底地消失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薛姨妈乃是深闺怨妇,又因跟贾芸的关系本就是见不得光的事情,故而,薛姨妈才不会有更多的心思和想法,心头自然也就能够坦然接受和忍耐自己没有任何名分的事情。

薛姨妈跟贾芸之间,也就只是两个独孤寂寞的人,只求旦夕欢好的饮食男女罢了。

薛宝钗则是外热心冷,看上去跟谁都可以处好关系,实则却是心冷的人物,始终跟所有人都保持着一定的安全距离,注定不能够跟荣国府的这些人交心。

在婚约大事上,薛宝钗有着自己更多的想法和心思,却是不愿意去给林黛玉当小,便是林黛玉身子骨不行,未来妾也能够出人头地,高人一等,心头那高傲的心气却也绝对不允许让薛宝钗低头来答应这件事情。

只是那一日薛姨妈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理由,说出那般令人心冷的话语来,那薛宝钗心头岂能好受,不许身旁丫鬟提及贾芸,也不过只是让自己少些烦心事情罢了。

只是今儿薛宝钗却是又要听到贾芸的名字了,而且还是从晴雯的嘴里面听到的。

就见到晴雯对着薛宝钗,开口说道:“宝钗姑娘,您难道忘记了?那芸二爷可是举人,今日却又是会试科举的日头,你想想这芸二爷可是府内二老爷和大老爷跟前的红人啊!府里面的老爷们可是对芸二爷疼爱的很啊,乃是老爷们口中的孝顺贤孙子,最得志了!”

“今儿会试科举开考,二老爷趁早就去了贡院门口候着了,说是要亲送芸二爷入龙门。”

“大老爷也说了,今儿是府里面大喜庆的事情,若是芸二爷高中进士,进士及第,来年也可以当大官儿,府里面也要热闹庆祝一下,冲淡一些宁国府那边的哀怨悲伤,去去府里面的晦气。”

晴雯说罢,就又急切地说道:“宝钗姑娘,现在时辰可不早了,我得早些走了,那边儿宝二爷可还等着我过去伺候着呢!”

见到丫鬟晴雯急忙走了,薛宝钗则是愣在了原地,望着眼前空荡荡的廊道,不由得吃味起来。

现在薛宝钗满脑子都是想着关于之前丫鬟晴雯嘴里面所说出来的话语。

薛宝钗的脑海里面再次想起了那一个可恶的身影,又看向身旁的花草,生气地胡乱探手撕扯起来,发泄心头的不如意,“可恶!当真是一个可恶的坏人!为什么你就总是缠绕在我身旁,总是跟我阴魂不散,过不去呢?我可不愿意去你家里面给你当小妾。”

素来富贵独立的薛宝钗,心气之高傲,亦是跟林黛玉那般,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宁肯在未来的夫婿家里面当大夫人,掌管内务家事,做一个说一不二的大人物,也不愿意去当低声下气,卑微低贱的小妾。

小妾是什么身份呢?但凡读过历史古籍的人物,心头自然也就都清楚那小妾是什么身份,又是什么地位,虽说是家里面的半个主子,比丫鬟的地位略高一些,可那些寻常富贵人家里面的大姑娘们,非是得到那般走投无路,万般无奈之下,才会选择去当妾的。

现在的薛家虽然是落魄了一些,但是,薛家亦是四大家族之一。

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

薛家目前至少还有数百万的资产,身后有这般豪横的大家族作为靠山,薛宝钗又是嫡女,非庶女出身,如何肯答应薛姨妈那般荒唐的提议呢。

等到薛宝钗发泄完脾气,回到梨香院的时候,就见到了早已经等候许久的薛姨妈,此刻的薛姨妈坐在软榻上侧躺着,微微闭着双眸,听到屋子里面的动静之后,自然知道是谁回来了。

这一刻,薛姨妈睁开双眸,略带着哭泣,说道:“你现在舍得回来了?这些日子你都去什么地方了?当真是让为娘的心里真替你担心啊。倘若你在外面有一个什么三长两短,娘也不想要活了。”

旋即,薛姨妈又盯着薛宝钗,悲哭道:“你难道就忍心丢下为娘一个人在这个地方?”

“过来,快过来这里坐坐!”

“只要你现在心头还当我是你的娘亲,那么你就应该过来,否则的话,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女儿。”

薛姨妈的语气由悲到冷,突然就变得冰冷起来,可谓是将薛宝钗的退路给堵死了。

古人以孝治理天下,身为薛姨妈的女儿,薛宝钗闻言立刻愣在了原地,心头默默流泪,自无话可说,连忙走了过去。

孝顺礼教,可容不得薛宝钗那般叛逆,只当是顺从娘亲罢了。

薛宝钗走了过来,坐在薛姨妈的身旁,略微带着哭腔,说道:“娘亲啊!你为何要逼我干甚!难道娘亲,你非得要逼迫死我不成?”

见到薛宝钗这般模样,薛姨妈亦是心头沉默和叹息一口气,拉着薛宝钗的手,说道:“为娘也是为了你好啊!你哥哥素来不懂事情,如此顽劣下来,又无靠山,那么迟早是要上断头台的。倘若你能够嫁给芸哥儿,咱们家自然在朝廷里面也就有了一个靠山,来日你哥哥便是再犯了什么事情,官字一张口,这件事情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平安无事了。”

“那金陵府的时候,我们难道就没有替你那个惹事儿的哥哥,担心害怕过吗?”

第146章 薛宝钗有一个条件

“你难道就这般眼睁睁地看着你哥哥上断头台不成?”

“我们以前没有过来神京投靠荣国府,还在金陵府的时候,我们娘俩儿难道就没有替你那个惹事儿的哥哥,担心害怕过?”

“那个时候为娘就时常在屋子里面偷偷哭泣,心里头更是整日提心吊胆,没有办法睡好一个安稳觉,心头就害怕着你那个胡作为非,霸王似的哥哥,在外边儿惹事生非,招摇过市,被人给杀了,亦或者得罪了什么招惹不起的权贵人物,触犯了王法,入了监牢,就再也出不来了。”

“女儿啊!你心头难道真就没有思考过这些事情?”

“难道你真就打算这般眼睁睁地看着你哥哥和我们薛家的未来葬送在这看不到光明的断头台上不成?”

“更何况,现在的薛家早已经不是当年的薛家了。”

“倘若你执意要为娘替你挑选一个好人家,去当一个大夫人,那也并非不是不可以。只是权贵人家素来就是权衡利弊得失的人精人物,如何就肯轻易答应下来这门婚事儿呢?”

“门当户对,商人家族的女子,纵然有钱,那也只是权贵眼中的肥羊。”

“这些权贵子弟,便是迎娶了你,过了门儿,多数也都是看重我们薛家祖辈遗留下来的数百万家产。”

“一旦你真嫁了过去,这薛家的家产只怕就是会被那些权贵吃绝户啊!”

薛姨妈从来就不是一个大傻子,而且是经历过很多事情的聪明人物,这也是为何薛蟠北上神京之后,薛姨妈立刻带着薛宝钗入荣国府居住着的根本原因,不就是心头想着攀附上贾府的权贵势力嘛。

这么多年以来四大家族之间的联姻通婚,络绎不绝,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薛姨妈初开始就是存心想着让薛宝钗和贾宝玉凑成一对儿,能够攀附上贾府的权贵势力。

只是现在薛姨妈深入荣国府和宁国府内部,亲眼瞧见了这荣国府和宁国府子孙后代的腐朽和无能,躺在祖宗功劳簿上,眼看着就要吃穷下去了,还不寻思着谋求科举功名,权势滔天之路,怎么可能是一个长久的办法呢!

尤其是那贾宝玉,薛姨妈深入了解和接触过后,更是发现贾宝玉那混世魔王的性格,不去科举功名,不去经济仕途,这般人物,若是放在普通人家里面只怕早就饿死了,只有在这权贵富贵之家,方才能够安稳过些好日子。

只是坐吃山空,未必就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那贾政乃是二老爷,荣国府的家产,可是大老爷贾赦的。

只当那贾母老太太那么一去,只怕那贾宝玉就要带着薛宝钗搬出去过苦日子和穷日子了。

一个没有未来的贾宝玉,自然不被薛姨妈看重和欢喜。

一旦让贾宝玉跟贾芸放在一起比较,那薛姨妈心头偏向谁,那还需要多说?

薛姨妈并未是真的单纯傻白甜一样的人物!

看上去薛姨妈或许平日里面表现的不太聪明,可那是心如明镜似的人物。

所谓的不聪明也都只是薛姨妈故意装出来的罢了。

一旦让薛姨妈真的开了窍,认真思考的话,还真的就傻不了。

在听过薛姨妈的分析过后,薛宝钗亦是放在了心头上。

权贵家族多生龌龊,尤其是三代之后的人物,更是难堪入眼。

薛宝钗在见识到了贾宝玉在荣国府后花园里面跟荣国府姑娘们的荒唐胡闹之后,心头其实就已经知道这荣国府和宁国府的这些个老爷少爷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物了。

荣国府和宁国府的这一代人的富贵只怕是都不能够维持一个长久的尊荣显贵,更何谈其他人的富贵呢!

跟三代以后不成器的人物对比,一代创业起家的人物,往往就都比较厉害了。

如白手起家的贾芸,一路靠着科举考试,上演出一场“普通人”逆袭的典范,宛如那小说故事里面的人物一般,真真是厉害。

若是真的是富贵沿袭,薛宝钗嫁过去,亦是算一代人物,儿孙亦是可以算到三代,到时候也仍旧能够维持一个体面和荣光。

到时候薛宝钗等人却都早已经作古,成为坟墓里面的枯骨,却也就不用去多费心思,去忧心那般长远的事情了。

薛宝钗在薛姨妈的劝导之下,真就逐渐开始想通了,不得不认了这个命,不由得感慨一声,说道:“娘亲啊!要是真的如此,我便是应了,也就是了。”

“不过,那芸哥儿必须要高中进士,否则的话,我说什么也是不肯答应下来的。”

薛宝钗打算各退一步,给自己和薛姨妈一个台阶下,也给自己心理预期上预留一些空间,却不想薛姨妈闻言则是哈哈大笑起来,望着薛宝钗,笑着说道:“我的糊涂女儿啊!这次你可算是看走眼了,莫说是进士及第,便是状元风流,以芸哥儿的能耐却也是可以去争上一争的。”

在薛姨妈看来薛宝钗这是自己在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就等着成这一门婚事儿,安心成这段姻缘就行了。

薛姨妈也有自己的公心,那就是为了享受富贵荣华,不愿意去当一个普通人。

俗话说,由奢入俭难。

享受过顶尖富贵的富贵人家,如何能够承受得住,从天空之上俯瞰人间的高高在上突然跌落到人间云泥鱼虾之间的落差呢。

将薛宝钗许给贾云当妾,虽说是难听了一些,不体面了一些,但是,却可以维持住薛家的富贵和长久,怎么算都是不吃亏的。

而且贾芸素来也是一个体贴女人的好人,薛姨妈最是感同身受,所以,薛姨妈格外青睐贾芸。

至于说私心。

首节上一节69/3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