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第98节

我真傻,真的,我单以为曹操只有秋收才会行军,没想到他还会在夏日搞偷袭,什么招呼都不打就来夜袭我梁县,还布置伏兵于两侧。

对地形如此了解,看来是有深通地利之便的谋臣做向导也,

如此快速突袭我毫无任何反应,致以现在全盘皆输,已经无路可去。

“将军,乐观点。”韩暹拍了拍杨奉的肩膀,以示安慰。

杨奉肩膀直接一甩,好像很是嫌弃一般,“别说了!”

我怎么乐观!!雷怎么不劈死韩暹啊!

劝我乐观敢什么!?我上万人,一夜之间全都没了呀!!还有几万斛粮食,无数金银玉器,还有朝贡的珍宝、布匹!

为何会到此境地来!!

“你我投袁术去,将此事告知,明言曹操乃是奸贼,再胁迫汉帝去其腹地许都,袁氏一门乃是望族,一定会出来主持公道的!”

“好!”

韩暹重重地的点了点头。

主要他不光知道袁术一定会出兵,他还明白,袁术麾下收了太多的贼兵,其中当年作乱的白波、黑山,豫州贼众都有不少。

这么多贼兵,他简直是贼匪之首,没粮食就抢老百姓,有粮食也可以抢老百姓来补充粮食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如此明主,简直就是梦寐以求,我若是去,可以凭借出色娴熟的抢百姓本领,脱颖而出!

我们治理百姓不行,但是治百姓可是一把好手!

……

除却杨奉、韩暹之外,关外在天子东归之后,开始了彼此征伐,一股股不可忽视的势力互卷,也衍生了西凉马氏这样的豪强而起。

张杨因为得到天子赦免,所以依旧还在河内,并不挪移其军力,但想要在袁氏和曹氏夹缝之中生存,仍然在不断摇摆之中,岌岌可危。

张济则是因为军中缺粮,到南阳郡穰城劫掠,被流矢射死,于是其侄张绣接管了兵马,和刘表联合,在南阳宛城以屯军,成为了曹军的南面威胁,也是刘表荆襄的北面屏障。

如此,几乎当初略有功绩的所有将军,都割据一方,自有生死定论。

此时,皇宫扩建得当,已将大殿又翻修拓宽,在阙前建阶梯数十层,取上佳石料,以工匠精心雕刻而成。

郭谊走在宽敞的广场上,身边由荀陪同,觐见天子。

“为什么,陛下一定要见我呢?这其中肯定有诈,定然是有人在暗中害我,文若你不必担忧,你尽管告诉我。”

郭谊行走时,一直在喋喋不休,让荀简直是不厌其烦,这一路走来,他都怀疑是有人进谗言,方才会叫他到驾前去一叙。

荀听得只恨耳朵没法闭上,但郭谊说得多了,他只能回头去盯了一眼,“是主公在陛下面前说的。”

郭谊一愣,“那就,那就不奇怪了,他总是要举荐我的。”

“怪不得,陛下非要见我,应该是知晓我的功绩,然后心中敬仰,想问策于我,这样就可以去了……”

“只是可惜,大好时光全被陛下请见给浪费了。”

他又不能来拜访我。

若是刘协来拜访就好了,我肯定日夜招待,勤于与之交谈,只是不知进言天子能不能

有好处。

如果也有的话,以后倒是可以常来。

荀此时面色板正,余光偷看了郭谊一眼,有些无奈的咋舌道:“孟誉你这话说的,怎么感觉好像见天子好似亏了你似的?”

世间多少名士,皆已面见天子为荣,当年想要见一面,可难上加难,不光是自己在民间有极高的名望,还要有人在朝堂不断举荐,同时再立下无数功绩,或者资以巨量的钱财。

方可得远远见上一面,有的甚至见都见不到,只是到宫中近前来走个过场,而你现在跟我说,见天子把时间浪费了。

“唉,你不知道我损失了什么。”

郭谊深深地叹了口气,倒是也没有说明。

不多时,绕过正殿,往一侧通道而行,见一处宽阔拱门,再行进之后,两边宫闱还在修建,有不少壮丁正在劳作。

各地搬运的石料都在堆放在广场上,连地板都还在加紧铺就,郭谊看得满眼,啧啧感慨,“这些石料,耗费良多啊。”

“一处宫殿兴建而起,当真是劳民伤财啊。”

荀长叹一声,心中何尝不是觉得可惜,如此多的钱财和石料,如果都用去加筑城防,可以在许县周围再起多少关口。

依山而建,可将许县重重包围。

现在却首先要用来兴建宫殿,等皇宫修建完毕,接下来便是公卿居住的宅邸,这些宅邸将会无限扩建出去,以显示现在许都的繁华。

也显示皇城的威势,向万民彰显天子所归。

“如此多的石料,好在附近山林取石便捷,雒阳的材料依旧还可搬运而来,或许能够足够。”

“是啊,”郭谊也长舒一口气,“我此前买下了两座山地,这些地虽是用以做猎场的,等矿石开采得差不多了,石料也能卖得不少钱,我就发财了。”

“但是,这种财发来,可真是觉得劳苦,到时候再分给百姓吧……”

荀:“……”

郭谊的事,他大致有听说不少,包括买了宅邸和山地、田土这些事情,这种地界本来是该强征的,本就没有山契这种说法。

就是他当时,动用了私权,和许县令签下了这些契约,所属依旧还是衙署,但开采的权力被他骗去了。

现在就在暗中贩卖石料,好在矿石里没有金石,否则郭谊极有可能会被人诟病,同时为士人大肆宣扬,声名扫地。

当然,他并不在乎这些。

也是厉害。

居然能有这般眼光,在众人都不知晓的时候,提前在许县来置办田产、宅邸和山地,这等手笔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怪不得他这么穷。

“孟誉,为何能攒下购买这些宅邸的钱财呢?我记得也很是清廉?”

还没到殿上,两人也多了闲适的时间来聊这些事。

郭谊笑道:“当初在公务已经安定后,只需每日按照安排部署,就可以保证春耕和秋收,我将人员安排好,自有官吏去办

理,那我还能做什么呢?只能行监督之权,保证春耕秋收。”

“如此一来,我的时间也就闲适了起来,这些时间若是每日在家中安睡,或者四处游玩交友,未免太过浪费,所以我就在奴籍之人中,组建了一支商马,主走兖州、徐州这条道路,主要贩卖美酒。”

“你,你美酒从何处来?”荀又愣住了,你一个兖州别驾、典农都尉,居然还有心思去卖酒?

“主公赏赐,我下了禁酒令,就可以没收了,然后再把赚来的钱分一份给典韦,让他去散发给手下,其余就是自己所得了,这年头冤大头还是很多的,当然我们也自己酿酒,桃花酿、梅花酿、还有猴儿酿,等今年冬日就可以出窖了,到时候送文若两坛。”

“我们?”荀没想到,这里居然还有一个我们,这话就好像是你已经如一方巨富一样,和那些行商商贾的豪士也没什么分别。

“对,就是妙馆的那些歌姬,现在大多已经签下了奴籍,归于我府邸,部分伺候我夫人,也有部分在学习酿酒,有的则是在做水粉、口红等,到时候制出来,要给你夫人买一些吗?”郭谊眨巴眨眼睛微笑道。

“下次,下次,下次一定。”

荀汗颜的摆了摆手,表示拒绝,但是心里却满是惊讶,你休息的这几个月,到底在家中做了什么?

为何能置业如此之多,还得到了休息。

真乃是……乃是……

算了,不知道怎么形容。

荀松了口气,总算走到了后园,进入侍卫把守的大门之后,远远的看见一名身穿黑色金边袍子的青年在池边喂鱼。

头上并未戴冠冕,身边有一名同龄女子,着橘黄色的长裙,盘发于头顶,戴钗多金,温柔如水,一同相随。

荀在外请人通报之后,女妃回头来看了一眼,旋即欠身离去,园内池边只剩下了刘协。

郭谊被荀带着走到身前时,也只是躬身行礼,并没有匍匐大礼,不过刘协显然已经习惯了,只是抬手让郭谊起来,上下打量了一番。

他原本以为,像郭谊这样深谙耕种之道的人物,样貌应该在平凡一点,却没想到眉清目秀,颇有雄姿。

再加上其身材欣长,竟是一股英武名将的气质,很不错,用雄姿英发,春风得意,正可形容现在郭谊的面貌。

“在下,郭谊,郭孟誉拜见陛下。”

郭谊也不知道自称什么,故而用了一个极为谦卑的称谓,倒是让刘协先行愣住,然后展颜笑道:“郭卿家不必如此,你自称臣即可。”

“卿为大汉所做之功绩,非常人能及,朕都已知晓,改良农具、创立军屯,使得境内安宁,今年还要趁雨季到来之前,加紧准备水利,防治水灾,日后迟早是我大汉名臣也。”

“不敢,只是那时候快吃不起饭了,进言立功而已,臣倒是没有想过要以此功绩来攀附什么。”

“哈哈,”刘协倒是觉得这些话实在,因为他见过的年轻人,现在应该说的是进取之语,顺带说出自己的宏图大志,然后记录官吏会将这一次会面所言,都写进某些史本之中,或是流传,或是留在日后此人功成名就,再翻出。

但是郭谊,偏偏就很实在的说了句,为了吃饭。

这年头,谁不是为了吃饭。

“爱卿,不必与朕这般见外,你若是荀慈明的弟子,那么与朕便是同学,慈明先生曾经为太傅,教导过朕三个多月的经学。”

“哦……”郭谊心里顿时一动,心中忽然来了点奇妙的感觉。

我和爽子……那是忘年交啊,你要是非这么论的话,那岂不是……四舍五入叫我一声皇叔,不过分吧?!

郭谊腹诽着盘算着,当然,这话不能被别人知道,不然就自己可就成了重罪了,但无形之中,郭谊的心绪,也的确轻松了不少。

“爱卿,到园中入座,朕有些话想请教。”

“不敢,”郭谊眼眸一转,面待悠然,跟随一同而去,同时回头对荀道:“阿,一起过去。”

荀:“???”

你叫我什么?!又开始了是吧!

第106章 哪个苟货打我小报告!?(合二

大章)

“爱卿,朕想问,所上呈卷宗是否有作假?”刘协等到了园中亭内,刚坐在石凳上,当即正色而问。

这话让郭谊愣了片刻,一时语塞眉头紧锁,不过也只是片刻而已,马上就恢复了神采,点头叹道:“陛下真是有一双慧眼,上呈的奏札的确作假了。”

“不过还请陛下体谅,此为不得已而为之。”郭谊说完,已是再深鞠一躬,他没想到刘协能看出问题来。

又或者是有别的管理从旁进言,所以他才找自己亲自来问。

那就说明今日到来,不是赏赐、也不是请教,其实是刘协想要通过自己知道些什么。

农耕收成的卷宗作假,的确是商议之后的结果,境内总收算上百姓自家田土,用于赏赐、军营屯粮等,其实不是三百多,是四百六十。

瞒报的将近百万斛,用于储蓄在军中,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就算是被发现了,再充入国库便是,反正打起仗来也可以随时调动。

只是自己要扛了这肩头罪责,免得多生事端。

啧,看来要被降职了。

降职就会降低名声,同时为人嘲讽,不利于【天道酬勤】能力的提升。

同时还会有一定的影响,官职小了,对世间贡献度就会下降,奖励无形之中也会降低。

可惜了。

刘协听完这话终于也长舒了一口气,对于他来说这才叫正常。

正准备开口时,郭谊已经再拜躬身,一副认错的模样,“是臣瞒报了粮食,不过实乃是因为要储于军中,所以少报了三十万斛。”

“却不料,陛下如此圣明,什么都瞒不过您。”

首节上一节98/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