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第96节

曹操差点没绷住笑出声来,面皮抽搐了一下,将双眸震颤着送到刘协面前,聆听圣意。

“可否请,郭卿家来见朕,朕与之见以叙心中之事,再问学于农耕之计?”

“可以,”曹操当即点头,“但是不一定能叫来,他时常在乡间、河沟等处,亲身查勘地形,无论行军做图,还是深思山野民营之计,都喜山水之中。”

“高洁之士,高洁之士也……”刘协一时神色动容,心思更加思往,自古而云,见贤思齐,贤者为师,当为其之佳话也。

现在的刘协,志气振奋,心念雄略,当广交大才力求中兴汉室才是。

“要请,定要请来!爱卿乃是其岳丈,一定为朕唤来。”

“好。”

刘协又看向下方看向荀,语气稍稍威严些,“荀卿家与其乃是同辈同游,应当也结识此人。”

荀面色一僵,躬身回道:“是。”

“也为朕去请,要请其入宫一见。”

“喏。”

……

朝堂下。

荀和曹操一路走下来。

在外荀明言叫司空,私底下两人依旧还是亲密之友,当年主臣之恩情依旧还在,而他现在能得尚书令之位,也是曹操力荐。

相当于如今又多了举主之恩。

走下来的时候,这大殿距离大门虽不远,但却让荀感觉极远,心中迷茫,恨不得在走洛阳的殿前的大空地,那样道路足够长,不至于在路途之上话还未说完就分别。

但是此刻,荀想说却又不知道怎么说,只觉得心里百感交集,有很多话想要问。

今日曹操在殿上的表现,真正的折服了他。

昔年曹操的性子,他最是明白不过,向来不会弱势于人,且如此恭敬礼遇,执臣子之礼相待,实乃是想都不敢想。

但今日偏巧还就是看到了。

“主公,今日,为何能如此恭谦……”

荀还是忍不住,轻声相问。

而曹操则是仿佛有思绪被打断,很自然的回头来轻“咦”了一声,奇怪的道:“这本就是臣下之道,有什么不对吗?”

“我虽有权势,在三州有兵权,但那是为了保证过去功绩所得不被奸人所分化,朝堂上、私底下,我对天子尊敬不会消除。”

“毕竟,我曹氏也是受汉恩,而且当初起兵的时候,初心就是扶汉中兴,能够让天下人享受盛世,回归安乐,当然如此。”

荀听闻这话,心神震动,一时间鼻头竟然酸了。

如此动容之色,当然被曹操看在眼里,当即笑着问道:“文若为何如此动容?”

“没……”荀苦涩摇头,勉强从脸上挤出笑意,缓缓道:“在下当时以为,主公乃是枭雄之辈,定当以威严示于朝堂,奉天子以令不臣只是说辞,没想到……”

“是在下心胸狭隘了。”

“哈哈,我是汉人,我不忠于汉,又忠于何人?”曹操当即大气爽朗的道,但他这话也不是说全,他自己心中明白,只忠于汉,未必忠于刘也。

“,定当殚精竭虑,为明公守汉之朝纲!”荀一揖到底,在门前恭送曹操的背影前行。

但曹操走了几步,却在远处蓦然回头,朝着他招了招手,“文若,不必多礼,同行否?”

“诶,好……好啊,同行。”

荀由衷而笑,心里仿佛大石落地,满是欣慰,稍有站定后连忙抬步,急趋追上曹操身侧,一同有说有笑出大门去。

……

府邸之内,曹操晚上回到府中,郭谊正在收拾行装,同时听闻了今日朝堂上全貌。

又听曹操得意洋洋说了定能全然收心荀的事。

然后脸色当即就板了下来。

叹气道:“不对,您这么说不对!”

“怎么不对!?”曹操顿时后仰,满脸不高兴。

你夸我一句能死是吧?!

是不是非要下意识的反驳我一句,年轻后生仔!什么都要反驳只会害了!!

第104章 莫愁前路无知己,谁人不识征西

曹?

“你今日不说个理由来,我不信!”

曹操本来还很是满意今日的所有事,包括朝堂上看董承、杨彪等公卿满脸不悦,看其余公卿目瞪口呆。

且看刘协对自己宛若“相父”一般的尊敬,无数次出言请教,每一件事都可谓令自己开怀。

从来没有过的舒爽,这在当年根本不可能想到,能有今日之光鲜。

可偏偏回来和这女婿一说,直接一句话就把冷水,不,是把冰块直接一桶自头顶而落。

郭谊把背上的包袱放下,然后坐到了曹操的面前,当即道:“主公当年本是枭雄之辈,其用兵的手段,果敢勇猛,雷厉风行!”

“如此方才是为枭雄者之相,可偏偏如此枭雄,却越发恭敬,从不愠怒,也不贪恋任何权势,宛若当世圣人,起初人们或许觉得此乃是初交常事,不太在意,若是久而久之一直如此,那便要为人怀疑。”

郭谊当即将话挑明说全,不是今日曹操今日演得不好,但你虽然演,也不能忘了本心。

若是和寻常的自己一点也不像,那就演过了。

毕竟别人不知道,但身边的人还是会知道的。

今天荀有可能感动,那他回家去睡了几觉,凭借人家的对您的了解,还有如此聪颖博学的才干,很快又会怀疑。

“如何才能令人心安的信任呢?”

“那就是要保留几分本来的味道,荀才能知道那是你。”

曹操一听这,顿时觉得怪怪的。

卧槽,在这做菜呢?!

还保留几分本来的味道,我听着感觉不太卫生呢?!

“你这意思,我难道不该和荀说那些话?或者,只是浅尝辄止,说一两句即可?”

“对!”郭谊当即以拳拍手,啪嗒一声,“正是该如此,而且下一次,若是有人问及是否有所图,主公就应当表示,的确有所图,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曹孟德如此雄才,怎能不为图利?”

他进言到此,已经是十分热血激昂,甚至双手挥动,气势十足,“那么,我曹孟德图什么呢?当图清朗之名!!图流芳百世!图一个大志可成!挽救万民于水火,图的是名声和心中抱负!也图在盛世重临之后,得以再养老享乐,畅游山水,可是若世间皆是乱战,大汉自不可渡,我如何能行走安乐??”

曹操当即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虎狼之相保留本真,为的是给士人公卿看,让他们知道我曹孟德还是曹孟德,但却为了大汉天子可臣子之礼侍之。

这样一来,天子也会感恩,士人也自有感慨。

于是荀才会信任,自己当初的抱负依然不变。

“主公可还记得,当初的梦想是什么?”郭谊激昂之后,又很是深沉的凑近了曹操,脸色十分认真的问道。

啧,煽情是吧?

这话,让曹操一时间有些难以回答,故而尴尬的用余光瞟了郭谊几眼。

忘了,真忘了。

他娘的这几年起兵之后,要占据大势地利,扩充地盘,想要成五霸之业,能够成为一方公侯,以此在乱世建立功名。

你问我梦想?!

郭谊看他面露难色,当即双手一拍,咋舌道:“征西大将军嘛!梦想就是,莫愁前路无知己,谁人不识征西曹!?”

曹操当即一愣。

卧槽!?

啊?!

这句诗,这句诗,卧槽张口就来呀!?还挺像模像样的,好诗啊。

气势磅礴也!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从他口中随意说出来,这等诗文,应该临江时大喝而出,或者在征西大胜之后,于某山封禅而吟。

那才叫气势,从你这狗嘴里说出来,就好像说“我马上要去种地”一样,听了了就扫兴。

“好一句,谁人不识征西曹!”

曹操乐呵呵一笑,被夸得心中无比舒适,接连点了郭谊几下,心绪已经飘向了当年少时的凌云志,“说得不错,征西大将军,征西大将军呀……”

“对,这才是……”郭谊目光凝重,炙热的看着曹操,豪气忽然迸发而出,一字一顿的吟道:“莫忘少年凌云志,曾许天下第一流!”

“好!”

曹操差点一句“当赏”脱口而出。

这份才气,豪气纵横,这话是随口而出还是早已有过如此志向,竟能这般豪迈大气。

“好诗,好一句莫忘少年凌云志,曾许天下第一流!孟誉当真是,才情过人!令我刮目相看!!”

曹操的心绪不断荡漾,两句诗文,仿佛唤起了曹操当年想要名动天下,建立霍侯之功的志向。

横征西域,扫清诛邪的梦想,做那人间第一流,慑服四邻宵小。

那才是我。

这一刻,曹操的心中无比激昂,而且他也明白了郭谊这番话的意思,当保留本我之志,且令人广为流传。

完全不必为了避嫌而尽数规避,如此未免假装太过,反而为人所怀疑提防,令天子戒备。

“孟誉之言,令我茅塞顿开。”曹操凝目平视,暗暗点头,心中更为笃定自己所想。

但同时,现在的他也被唤醒了少时、中年时的记忆,想到了当年最初志气蓬勃的自己,仿佛有无数的话要和郭谊说。

“今夜,我备上美酒,孟誉与我尽情畅言!”这一夜不光可以再抒当年豪情,或许还能再得千古名句也!

这两句诗,曹操只是初听就已经完全记在了心中。

但是郭谊当即抬手,捡起了地上的包袱,他已经先平静了,淡淡的道:“不了,宪儿到许县了,我今天不在这里睡。”

“诶?!”曹操愣了愣,双眸一颤,好像失去了颜色。

你,你要出去?!那你撩拨我干什么?!

我他马现在热血沸腾的!这里连个舞女都没有,荀也在忙!奉孝、志才都在皇城

外的军中!

你跟我说你要出去!?

“你上哪去住?”

曹操好奇的问道,你在许县有宅子吗你就出去?!还把宪儿也叫来了,你们两个不会是要睡马车里吧!?

他娘的!

首节上一节96/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