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第46节

这并非是没有原由的,只因投奔袁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各地名士数不胜数,一般名士根本排不上号。

所以才有了非海内名士不得相见的门槛,郭谊这样的,连门都进不去。

而这些弃袁绍而走的人,都会奋力战胜他,以表明当初选择并没有错。

这样的人,现在又多了一个郭谊。

本来就要官渡谋胜,但现在不光要胜,还得在此之前,做好谋划。

实际上,在平日里除却军务、政务外,郭谊修习地图知识的时候,就已经在做准备了。

不过,现在想要达成,还需要一些条件。

但这并不妨碍他给鲍信进言某些事。

“鲍相,既然提及了日后迟早与袁绍交战之事,有些策略,我得先告知你。”

“嗯?”

鲍信眼眉一挑,一时间竟很有兴趣的立起身来,“你说。”

他的表情,期待又惊喜,好像已经快按捺不住了,喃喃道:“难道

说,与相商还真有好事接连而至?”

“你说什么?”郭谊歪了歪脑袋,仿佛没听明白这话的意思。

鲍信很坦诚的道:“你不知道吗?”

“现在兖州的文武将军,不少人都在传,只要来与你问计,总能有所获。”

“譬如子和、妙才等,皆有大功,最早举荐你上任的戏志才,现在更是屡立奇功,已无法封赏,唯待来日。”

“我今日虽来探望,与你谈论家国大事,却也期待着能得你一句荐言,没想到还真有。”

郭谊:“……”

我是锦鲤呗。

没想到居然能传成这样,就不能认为是我有经天纬地的才能和眼光,足以策算未来吗?

“孟誉,快说快说!”

搞快点!

鲍信催促了起来。

郭谊沉吟片刻,道:“鲍相在东平、泰山、济北三地极其有人望,当初也是何进大将军心腹之人,与王匡等共为太守。”

“能得如今地位,可见在当地受好汉敬仰到何等地步。”

“而徐州境内,有当初泰山贼众不少,首为臧霸,声名渐起。”

“自琅琊至泰山一带,均有不少人投奔,主公如今素有贤明,取徐当以琅琊为重。”

鲍信听闻后,眉头微锁,细细思考郭谊这番话的用意。

不多时,心里仿佛被一点通透。

泰山为险可防北地而攻,同时可出关口入青州,青徐相隔除却黄河支脉的数条河流之外,便是这一条连绵起伏的大山脉了。

若是可得泰山,方才能有另一处可入青州。

“也就是说,现在解决徐州战事,同时也可提前谋划日后与袁绍之争,力图青州。”

鲍相心中明镜,知道了此地的重要,而这个地方,刚好就像是量身为他定做的功绩一样。

自己的人望和麾下诸将,去收服泰山众还是有几分把握的,或许还真可以一试。

“说得好!”鲍信当即握住了郭谊的手,一时间目光明亮,颇为通达,“孟誉这些时日果没有闲着。”

“我麾下泰山众,与臧霸交情匪浅者不少,且我有一将名为于禁,你可知晓?”

“是,这个我知道,同归于禁的那位于文则。”

鲍信白了他一眼,“啧。”

好个同归于禁。

旋即正色道:“他和臧霸麾下副将昌,乃是旧交,或许可以此为拉拢,让他们归附。”

“泰山贼,屡禁而不止,皆因此地背山面海,易于隐居,山林之中多有猛士,民风彪悍,一般人可驾驭不了。”

“臧霸这一伙人,定不会真心投于陶谦。”

泰山人不骗泰山人。

鲍信对他们实在是太了解了,而且当初鲍信能在何进死后,回乡里一口气募集两万余人,说他是臧霸之前的泰山一霸也不为过。

“我这就去和孟德商议!孟誉,当真眼观六路尔!”

“你随我,一同去!”

鲍信拉住了郭谊的手,表情很是关切,此事如果商

议下来,将会成为接下来冬日,最大的军策!当为重点谋划。

“我就不去了,晚上要去西营练马术、骑射,而后精锻我的铠甲,顺便再研习一些木工机巧之术。”

“学海无涯,不能荒废,今日陪同鲍相消磨半日,已经损失太多了,我心中不安。”

郭谊面不改色的拱手而下。

【你勤于会见名士,与鲍信深谈,并为他拨开云雾,明日后路途,你的魅力得到了提升。】

【你从鲍信身上,获得了“坚毅不倒”的能力(心态、体魄、精神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且不易力竭、疲惫、体虚等负面状态)。】

【天道酬勤】

此刻,郭谊的脸微微红了一下。

这能力,是当真不错,而且郭谊感觉很描述,曾在别的故事里看见过,别名应该叫金枪不倒。

“孟誉真是……勤学如此,定得天助,世间少有的奇人也!既是这样,那我自己去见孟德,明日再来拜访。”

两人相对拱手,而后郭谊送鲍信出了宅院。

……

衙署内。

曹操听完鲍信的话,顿时惊异转头,一只手轻抚胡须,逐渐露出笑容。

得意洋洋的朗声道:“哈哈!孟誉贤哉,此谋在还我赠予鹿肉、美酒之情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此乃丈夫情怀!不愧是我!”

鲍信尴尬又不失附和的点点头。

其实心里麻了。

啧,你都位居州牧了,要点脸嘛……

他明明是为了我而谋。

深夜了,偷偷更一章

第60章 没得赏?没道理的,把我女儿给他!

“此谋,善。”

曹操深思了很久,坐回到了主位上,频频点头。

“允诚,你可收服臧霸,为我稳固徐州之北,来年开春后,再以流言乱徐州内政,让文武离心。”

“我还听说,吕布已经向徐州而行,我们应该早些再攻。”

“就请允诚,早做准备,让于禁引见一番,去与臧霸相商,若是顺利取下徐州,我可允诺让他享誉泰山、琅琊一带。”

鲍信点点头,感慨道:“如此,也是厚恩,岂能不归降,只是泰山贼众多年蛮横粗野,要收心还需日后经营,孟德可要记得恩威并施,方才能长久稳固。”

“好。”

曹操将这话记在了心里。

允诚是泰山豪雄,他说的话终是有道理的。

此山贼众屡禁不止,多年盘踞,自然有其独到之处,若能将他们收至帐下,将又得虎狼之众。

不亚于丹阳兵。

如今大汉各处,泰山众出虎狼贼兵,西凉多边塞狼骑,丹阳兵狡猾且善于应变,江东子弟则是才俊居多,而将,多出于泰山以西,黄河以东。

“孟誉此计,便请允诚多费心了。”

“至于与袁绍之战,倒是无需此时担忧,我与他之间,仍旧还要保持表面盟约,日后再行争夺。”

曹操的脸色冷了下来,听闻了鲍信被拒,且郭谊被羞辱之事,他并不意外,虽说轻描淡写的说了过去,可终究还是觉得担忧。

“只是,孟誉似乎略有过激,说要勤于研习,以提升自我,待之后与袁绍决战,还让我千万稳住甄家,别给袁绍占了便宜。”

曹操苦笑摇头,道:“哈哈,区区一女子而已,难道还能为了一个妇人,乱了自己阵脚不成?”

“这孟誉,唉,囿于此等情事,终究不像你我这般成熟。”

“是啊,我便是怕他思绪太重,影响了心绪,继而日夜不免,孟誉所立的功绩,已经足够再擢升了,实在不行,要不孟德将宁儿,嫁与孟誉。”

曹操陷入了沉默之中,鲍信的话倒也是个道理,现在他的位置只是州牧,若是要擢升只能将某个郡交由郭谊治理,来积攒他的政绩。

但是这么做的话,曹操舍不得。

他很想郭谊留在身边。

实在不行,唯有给他挂太守之名,但郭谊并没有这么多人脉与势力,他无法靠自己稳住一郡之地。

“嗯……允诚言之有理。”

曹操仔细想了想,倒也是个办法,自己短时间内想要为郭谊请爵位,恐怕不太可能。

“毕竟我自己都还没爵位。”

曹操心想道。

这么一看,想要完全笼络住郭谊的心,还得是靠联姻最为稳固。

况且,女儿嫁与他人,还不如给郭谊。

比其余所谓名门望族可香多了。

“不错,允诚此言当真是提醒我了,何须让孟誉去攀附什么所谓名流豪门,我曹操

就是豪门。”

说起这个,他嘴角都忍不住上扬起来,主要是郭谊的平日做派,实在是让他感动。

最近大势变化太快,从丰收到徐州半数到手,以及除却了兖州的内乱,得成一统。

看似事情很多,可实际上也只是过了数月而已,募兵训兵,筹措军资,稳定内政等,无一不是紧赶慢赶在商议排布,政令不断发下修正,且各地不断有人才推举。

这数月之间,曹操在忙碌里度过,满头大汗,哪里还有时机来担心郭谊的事,“这件事,我回去与我父亲商议一番,而后再做决断,允诚也不必如此费心了,至于孟誉所说的话,倒是不必在意。”

“他也只是少年意气罢了,我都没办法插手袁本初的事,至少现在不可能,他又怎么能做到,若他真能做到,我把十万大军给他领。”

鲍信本来坐着好好的,还在面带微笑的与曹操商议此事呢,一听这话马上上身微微后仰,满脸无奈,略带嫌弃。

首节上一节46/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