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第131节

还不可碰也,都为月宫中人,只可远观与近谈。

“今日后,此事定当引起朝堂注目,若能复郭孟誉之职,那便振奋单家之心,才学日后当为优也。”

“若是如此,我等也能求取一席之地,求得才学自荐,定有作为。”

“这话倒是不错,但诸位且想,若是趁此时机,能复兴当年月旦评之盛况,其不更好?当初月旦评,以家世为传,多为士子与名,但现在若是复兴,则可寻名士主持,当以才学、策论为品,这样既可服众,也能令众人信服,激起万千学也。”

“不错,阮兄所言极是。”

“如此,且看近日传言便是,郭孟誉若是能得复,便可算兴矣,那我等也不必行此豪放姿态,也还当再尊礼仪。”

“哈哈哈!!我们刚豪放起来!”

就结束了。

这等仪态,怕是还要再等十数年。

要么是盛世以豪,要么便是再乱而摆!

自这一夜起,得知消息的学子、士人几乎都在等着结果,这一场兵变最终到底会如何。

……

不过他们着急。

郭谊显然并不着急,兵变的事情他早早知晓,但还在家中等着天子亲自下诏让他去平定。

所以今日还能有心思,在府中和人周旋。

郭嘉在下午时,就从军营拿了美酒,到郭谊府院来拜会,他拿了很多,足有十几坛。

郭谊没办法,只能吩咐庖厨准备了餐食以招待,但一直喝到后半夜,郭谊就受不了了。

“兄长,我当真没事,你回去吧。”

郭谊在堂上直接苦口婆心的劝说起来。

郭嘉真不拿自己当外人,进屋就说明来意,觉得郭谊此次受了委屈,特拿来酒水和他相叙,把心里话都说出来。

郭谊心里明白,最近这段时间的确是有点委屈。

这虽说已明约乃是以退为进,但在这退的时间内,多少是要招人讥讽,笑看的,郭谊还得忍着。

军中文武,也不会所有人都愿意捧着他,总有一两人等着看郭谊的笑话和下场。

不过,这事他本身还真就无所谓,心中只是觉得,是不是自己的“魅力”最近过多了,所以才导致了郭嘉替自己不满。

于是,从郭嘉来劝说宽慰,倒变成了郭谊劝他宽心了。

两人一来一去,也就喝到了现在。

到晚上,郭谊实在是忍不住了,要养生岂能晚睡,太晚了要伤身体,只能送客。

“再喝三觥,你我本是同乡、还是同族,难道不值今日为兄来陪你畅饮吗?!”郭嘉眼神迷离,言辞恳切。

说得郭谊也不好推辞。

人多少是能共情的。

“孟誉,唯有酒醉,方可宽心,你若是喝醉了回去倒头便睡,反倒松快些,我听闻你最近一直在四处调任兵士,麾下已有上千,为兄怕你累到,知你心中烦闷,烦这世道为何如此。”

“不是,”郭谊苦笑了起来,“这话已经说了四遍了,你回去罢,我是真的想睡了。”

“干,再干一觥。”

郭嘉听完了这话,也不再多言,只是要求和郭谊再满饮一觥,然后走近来盯着郭谊看,道:“你醉了?”

“醉了。”

郭谊点了点头,装得鸡啄米一样,“困顿不已,无法相陪。”

其实因为体内能力,他现在还清醒得很,毕竟身体解毒的能力早已非一般人可比,这酒里就算是有催睡的药,郭谊也不一定会倒下。

“呵呵……”郭嘉此刻虽然也面红耳赤,双眼睁不全开,但却也清醒,听完了这话后当即冷笑,道:“有些事,不可全让你得了。”

“既你醉了,那便睡去,明日起来一切都妥当了。”

郭嘉淡淡的说道,而后起身,唤门外宿卫去叫典韦和诸葛亮来,将郭谊扶回后院去。

临走之前还颇为傲气的嘀咕了一句:“呵,小酒量。”

等他一走,郭谊立马就醒了。

典韦和诸葛亮来的时候,郭谊正坐在坐榻上续杯,同时喃喃道:“他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呢?”

第135章 这赚麻了,全天下商贾听了都要

热泪盈眶

“诶?”典韦走到门口就愣住了,“闹了半天,你没醉啊?”

说着自顾自的走到了方才郭嘉所坐的位置,很自然的吃起了剩余的彘腿,喝着酒。

余下还有三四坛,典韦的眼睛已经在看了,寻思着等会怎么自然的顺走。

郭谊满眼嫌弃:“你一个将军,好歹是立下大功的,偷吃人家的资源。”

“浪费嘛,”典韦囫囵不清的吃得满嘴流油,过了一会儿开口问道:“祭酒来干什么?”

“谁知道呢,”郭谊也奇怪这件事,以往郭嘉很少来拜会,主要是两人虽没有过节,交情也深,但因为初见时候的尴尬,导致现在还很尴尬。

上次聊起这个事,还趁着酒醉给戏志才比写吊丧文,最后把戏志才差点气走了。

“他来找我,应该就是想把我灌醉,休息几日,可不知他要做什么,”郭谊摸了摸下巴,思索许久还是无法猜测。

郭嘉这人性豁达,且行事风格不定,很难猜测他的心思,一般都是他猜别人心思,但他也猜不到郭谊的。

故而两人时常关系忽远忽近,颇为暧昧,今日这关系,算是近的,可郭谊想起后面他说的那话,好似又不算近。

“他既然是今夜灌醉,那定是今夜要做事,学生跟出去看看便是,”诸葛亮在侧拱手道。

他又不喝酒,而且他和典韦都知道郭谊是海量,几坛酒下去除了肚子胀之外,并没有别的症状,所以也无需照顾。

郭谊闻言点头,“那就,劳孔明去看看吧。”

“嗯?”诸葛亮顿时愣住,“孔明是谁?”

“我擦,这是,这是我给你取的字。”

郭谊嘴角一抽,当即解释道。

喝多了,嘴瓢了……

“我还差三年多……”诸葛亮愣住了,这就给我取字,准备等着加冠了!?这是多想我走?!我走了不会心痛吗?

他早就在思考这个事了,和老师、典叔待惯了,每天生活都多姿多彩,又能稳步上升,走了真舍不得这么多快乐。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让老师捞一个能开府的官职,三公九卿之列,然后自己就可以恬不知耻的入府中为吏,继续赖着。

“无事的时候就先想了,没事你去吧,等你回来我给你解释何意。”郭谊尴尬的笑着,反倒想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看诸葛亮这模样似乎不舍,那就应当是有些意会错了。

“好。”

诸葛亮满心不愿的嘟囔了几句,然后转身出门而去,他这一走,典韦可就来劲了。

顿时满脸笑意,凑着郭谊挤眉弄眼,“诶,君侯,给俺也取一个。”

“你不配,”郭谊直截了当的说道。

“别啊,取一个,快快快!”

“你叫我一声义父,或者老师,我就给你取,”郭谊白了他一眼,我们两个平辈你取什么字!?

“你这话

,你敢跟那吕布说不?”

“不敢,我谢谢你。”郭谊很肯定的摇了摇头,决计不敢,这玩意儿怕不是有玄学的,当上了就要出事。

吕布命格绝对克父,纯灭爸。

“啧,闲着也是闲着,就俺俩知道,你取一个嘛!”典韦不耐烦的催促起来,省得总是“阿韦、韦兄”的叫,听来不够儒雅。

“俺是不是你亲定的门卫?!给不给!”

“叫中典吧,”郭谊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

“中典?什么意思?”

“就是夸赞你取自经典之中,意为中典,以后你就叫典中典,你真是个典中典。”郭谊拍案定论,目光坚决。

“怪呢,”典韦挠着后脑勺,啥意思没闹明白,就是觉得名字读起来奇怪,还是叫典韦好……

“你还是叫阿韦吧。”

典韦无趣的嘟囔道。

……

府院外,诸葛亮已经追上了郭嘉,甚至直接拦下了他的马车,并被请入其中。

郭嘉醉意略在,虚眼而笑,看着对面坐得局促的诸葛亮,片刻后才开口道:“你老师,可是没醉?!”

“不错,他是装醉,所以学生追来一见状况,还望祭酒教诲,今日到底是何意?”

“我告诉你,但你不能告诉他,等回去之后,你便说跟丢了,此事你我皆知,无第三人知道,你不必觉得内疚,如何?若是不应,我便不说,你跟我再久也无用。”

诸葛亮思考许久,双手相叠而拜,十分恭敬的道:“祭酒如此,应当是对老师好。”

“你怎么知道?”郭嘉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毫无顾忌的告知学生,然后自信学生不会回禀老师,那么诸多事中,应该只有一件事是对老师好,但却对祭酒不好的,”诸葛亮停顿片刻,还是再拱手道:“是,校事府府君之事,任此职,需监察百官,有诸多不便,日后恐被称为司空鹰犬,而后世史书亦会如此书写。”

“你怎么知道的?”郭嘉更加高兴了,十分欣喜的盯着面前这已经初见英俊的青年。

简直,简直和自己年轻时一样英朗潇洒,气度不凡,容貌甚伟。

“学生记得祭酒曾经教诲过,遇事不可立刻回答,当深思之后,寻其果,方可作答,学生长持此见,故而常思多想,方才便猜测如此。”

“妙,妙……”郭嘉哈哈一笑,登时拍了拍身下的座位,夸赞道:“郭孟誉能得你这弟子,当真是他的运势!好个玲珑的少年,日后你必成大器。”

“只是,方才答应我的事情,不可反悔,校事府唯有我来领,方才能保全郭孟誉的名节,令其无垢也。”

郭嘉撩开了窗帘,看向窗外,此时正在去司空府的路上,现在诏令还没下,司空府还没有改建为丞相府,原本道路过去,不过一炷香时间。

很快就能有决议,他可以说动曹操让自己来担任校

事府的府君,去和那些官吏,以及他们背后的士族周旋打压。

这种事,别的人不能干,因为他们心不脏。

“学生知道,但学生想问清楚,为什么要这般相助。”

“人当思其位,否则进退失据,且众谋所在,应当各司其职,若是彼此相争,则大事未成而内有耗损,不可做此本末倒置的行为。”

郭嘉很快速给了诸葛亮解答,这也是他的心路历程,他的学识不一定比郭谊广博,但是走过的路,见过的人,一定比郭谊多。

“当初,我在袁绍帐下为文学掾,便曾见识过他麾下的所谓名流,袁绍,号称非海内名士不可相见,世人可见其门庭,也能看其孤傲,家族的显赫令他不得与普通的诸侯同行,所以他麾下,也都是名士,名士之间相聚,是好事也是坏事。”

“对,”诸葛亮深以为然的点头:“老师说过,文人本相轻,彼此都会看不上对方。”

“是了,”郭嘉当即笑了笑,“你老师什么都说过,你老师最厉害。”

首节上一节131/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