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第124节

所以曹安民的性格也偏向于谨小慎微,趋炎附势,虽然他自己的身份就算

很有势力。

最近郭谊这个家中外戚功绩无数,他也有心去亲近,听传闻说,他还是名士荀爽的结拜兄弟。在现在的荀氏里,估计都能当长辈的。

且有荀爽的全部一身学说传承,所以最近刻意接近想去拜师,没想到总是被笑而不语的婉拒。

然后就经常在自己背后暗中观察。

也不知道他观察什么。

可每次之后都会一身冷汗,可曹安民分明记得,郭谊有个弟子,年岁也不大,他是愿意时刻教导,每有所问都会立刻解答,如没有疑惑,也会逼其找些疑惑。

时常如此,乐此不疲,因而被人传颂为名师之姿。

曹安民不知道自己差诸葛亮在哪里,心里不满又不敢提,上次好不容易和兄长曹昂提及此事,被臭骂了一顿。

典韦在他走远之后,冷然看着他的背影,表情忽然露出烦躁嫌弃之感,冷哼了一声。

他对曹安民也极为不喜,虽然这人一直彬彬有礼,虽然亮子经常语出跳脱,颇为少耻,但年轻的士子之中,他还是喜欢诸葛亮多了。

……

堂内。

曹操留下郭谊两人商议,说起了方才所想。

“镇守淮南,有子尚且还不够,仍需配足将领与他,却不能抽调军中大将,若是将云长给子,我万万舍不得。”

我都还没用几次呢,凭什么就继承给他!?

郭谊思索了片刻,闭上眼缓缓道:“淮南之南,为合肥城池,当兴建新城于靠近河岸处,将江中投入巨石砂砾阻断船型水攻,再以骑兵驻守陆上小道,而江东之地骑兵缺少,不足以与北方战骑做战,高枕无忧也。”

“合肥对岸,便是逍遥津……”

“逍遥津啊!”郭誉忽然睁开眼,乐得不行,“此地派张辽配与子是最好不过了!”

“为何?”曹操莫名其妙,奇怪的盯着郭谊,“有何根据?”

“我编我想一想,如何与主公说比较完善,”郭谊深思良久,拱手道:“张文远麾下有八百骑兵,乃是一同归降的旧部,当初在吕布麾下时,这八百人曾拒我三千兵马。”

“由此可见此人深谙骑兵作战之道,且他带兵深得军心,带兵行军都有其方,总体来看,比起吕布有过之无不及。”

“而且,此人忠心。”

“他忠于主公,此守治淮南的功绩给他,一定会感激涕零,以思回报主公。”

“哦,”曹操意兴阑珊的点了点头,郭谊说的这些,他当然也都明白,张辽的人品与能力,早就已见识过了。

但还是奇怪,郭谊刚才至于这么高兴吗,就好像是得到了什么至宝一样,兴奋至此。

倒是颇为令人想不通。

但是算了,他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一惊一乍的。

……

十一月底。

大军班师回朝。

预计在十二月十二回到许都,接受封赏以及百官迎接,将此战昭告天下。

回城的路上

,既是得胜归来,当然所有人都是轻松写意,一路建立的临时粮仓囤放了足够多的粮食,供给回军时候拆卸食用。

所以曹操直接和小股虎豹骑先行。

特意带上了刘备在军中,关羽则是和徐晃领兵跟随大军而行,沿途要在各地留下驻防的兵马。

至于徐州那边,鲍信早已经开始派遣官吏治理淮陵、广陵两郡了。

如今两郡暂且都让陈登治理,依照他的才学,绰绰有余,已经初见成效,民心安定,并没有逆贼乱党出现。

而在分别时,陈登写了一封长达千字的书信表明此战之情,郭谊夸赞其情真意切,大义凌然,陈词华丽却可闻深厚才学,最后补上了一句:“唯一的遗憾就是我还没看。”

把陈登气得当场想要拔刀,不过却忍住了。

当天,在还没走多久后,陈登就得到了曹操亲自书信回复,表彰其陈氏在此战之中的功绩,且准备调任陈登回陈留为太守,再表他为杂号将军,而后封陵树亭侯。

陈登在收到此等回复之后,竟然忍不住流出了眼泪。

又大骂了郭谊数句,然后才长长的舒了口气,心底无比轻松起来,至少知晓此数月的苦心并未有多少耗损。

而此刻。

在许都的众臣也都提早收到了大军归还的消息,知晓在寿张已经有所大胜,于是各部官吏自然也是心思各异。

除却真心为曹操功绩感到震撼、欣喜的人之外,还有不少人所持乃是居心叵测、心怀感慨又或者是惋惜感叹。

譬如董承,便在知道消息之后,酸楚到心痛,好似心里源源不断有滚烫的热流滚至体内各处,让他痛了几乎一整日。

直到第二天中午,一道刘协的召见,才让他稍微好转了些。

董承如蒙大赦一般,自上次被痛骂之后,以为此生再无机会得到召见,却没想到还是命他进宫去。

可是去的时候,他依然心怀忐忑。

“不会是,陛下心情好,拉我去宫里再骂一顿吧?”

董承开始迟疑要不要称病。

但他此时,必须考虑这是不是此生仅有的机会,重振大汉荣光,他是不是义不容辞。

于是最终,还是心怀戚戚的进了皇宫,在后园和刘协得见,相谈约摸一刻,等到出来的时候,董承的心情已经明显好了很多,而且眉宇之中更见斗志。

……

十二月十二。

荀率百官在许都外十里迎接。

迎曹操得胜之军,其间百姓相距甚远却仍旧围观,有长者得人搀扶而来遥遥相迎,士子百官无不相庆。

其上将军多受瞩目,一派欢腾。

入宫觐见天子之后,曹操再得封赏,封为万户县侯,被赐剑履上朝、赞拜不名。

已超出满朝文武殊荣之盛!

而郭谊,也得封亭侯,汉建威将军。

许都宅邸之内,郭谊得到诏书的时候,他本并未在朝,但却知晓一亭之地已经封给自己,且可设立亭长治理其地。

亭大小有百里,辖四百多户,田土肥沃,水河交通。

心中自然也是高兴,如此一来,每年的家中收成也会暴涨,再加封建威,便能将甲士之军三千封为自己所有,典韦所统率。

从今日起,地位也就不一样了。

而这时候,郭谊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天道酬勤】似乎发生了一些奇异的变化,按照以往的经验自立即明白,这便是达到了某种条件,从而产生一些奇妙能力的情况。

不过,他现在还无法知晓是什么。

当然,他终究会知晓,且就在不久之后。

所以这一日郭谊心情更好,当即告知典韦,闭门不见客,就此钻进了后院之中,准备先过七日自己的安稳日子,好好休息便是。

一连五日,到第六日的夜里,郭谊到后半夜连忙从床榻上惊醒,而后喃喃道:“读书,读书,夫人我须得去读书才行!!”

“啊,夫君,你太爱学习了!宪儿更加倾慕!”

他刚准备跑,温柔已入怀。

郭谊昨日还在问如今渐冷,春天不知去了哪里。

现在一看俏丽貌美的曹宪,便明白春天一直在她的眼睛里。

第129章 好个天道酬勤,解锁了船新的道

第七日出来的时候,郭谊很早就从府院里出来,越过了横在前后院的街道,知晓典韦在哪里值守,于是很敏捷的就到了他身旁蹲下。

一脸的疲惫。

“诶?”典韦回头来的时候已经看到郭谊穿着黑色的袍服,紧缚金丝腰带,扎着个马尾在身旁蹲着,今日连冠帽都不曾戴,双眼有些迷茫。

而且,今日好不容易太阳很大。

他却似乎很冷。

“哟,”典韦一下就咧嘴笑上了,“君侯平日里,三吹六哨的总说自己身体如何坚实,膂力过人,能征战千里而不累,怎么在家休息还能到这副模样?”

郭谊抬头来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哼了一声,“下午就恢复了,你懂什么。”

“这几日,封赏的人极多,陈登也调回来做陈留太守了吧?”

“嗯,封了侯,得了太守之位,除去了之前的代字,而且据主公说今年之后,到明年开春,会再举荐他到朝中来做少府,若是不得,则再等数年之后,再举荐上来。”典韦低头咧嘴一笑,很是得意的道:“司空还夸俺勇猛过人,不在吕布之下。”

“哦?!”郭谊点点头,然后猛然站起身来盯着他看:“除了这个,还说了什么?”

典韦眉头一皱,仔细的回想了片刻,茫然摇头:“这倒是没有,只是特意来府外夸赞了俺几句,好似是回衙署时候路过,就近绕道来看你,不过你在府院内休息,也就懒得通报了。”

“原来如此……那就好!”郭谊咋舌了一声,站起身来凑近了典韦,压低声音道:“这段时日,他不管叫去做什么,都不要答应,特别是说日后带你出征立功之类的,你现在和子的关系好,不需要在主公面前立功,日后一样可以名扬四方。”

“唉,俺记住了,”典韦当即点头,也没有反驳什么,主要是郭谊这话说得也十分认真,他心里明白不是在开玩笑,一般来说郭谊肯这样嘱托,那自然是有缘由。

他不说,典韦自然也是懒得发问,毕竟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早就到了互相信任的时候。

典韦信郭谊不会害他,所以这样的嘱托,或许也是为他好。

“亮子呢?”郭谊又奇怪的问道,这几日不见诸葛亮来拜会,今天也不在府院里,不知到哪里野去了。

“不知道,可能是不知道你今日出圈,所以去找荀令君了。”

“哦……”郭谊走了几步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猛盯典韦,仿佛难以置信般:“不知道我出什么?!”

“出,出宅院啊。”

典韦眼眸一颤,回答的时候悄悄向右移动。

“你刚才说的是出圈吧?”

“没啊,俺又没读过书,哪儿知道出圈是啥意思……”典韦目光呆滞的摇着头,“不知道的,俺不懂君侯在说什么。”

“我擦,你是不是

这几日,都暗地里骂我是猪?!”郭谊直接咬牙切齿,嘴角猛然颤动。

“啊!”典韦直接苦笑后退,“这,这可是您自己说的……”

“哈哈哈!!”

他直接跑没了影,留下郭谊在原地愤恨不已,但是又打不过典韦,最近也没什么好机会坑他了,气得无奈跺脚挥拳:“造孽呀!!!”

……

早晨,荀将这几日的公务处理完,下发的诏书、告示也都批阅,准备发放于各地诸侯,且再催朝奉。

到这个时候来,是大事已了,偷得清闲,正也是袁术伏诛,扩张领土的时候,无论朝中内外都皆为安稳,公务反而可以稍稍放下了。

首节上一节124/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