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83节

  斥候点头:“仔细探过了,是焦和的旗号,不会有错的。”

  徐和身边的小头目忽然道:“渠帅,会不会是焦和担心这次守不住城,所以故意驻兵在城外?”

  “焦和不过是一介腐儒,没了城池什么也不是,让属下率三千人,捉了焦和给渠帅下酒。”

  徐和不置可否。

  焦和的反应太不寻常,这反而让徐和多了忌惮。

  “不用理会。”

  “若是焦和真的在城外,那这临淄城必然守备空虚。”

  “传令,兵围临淄城!”

  徐和当机立断。

  这次来临淄城,目的就是要趁着刘备不在一战拿下。

  拿下临淄城,随时都可以遣兵攻打焦和的营寨。

  很快。

  十余万黄巾抵达临淄城,一个个嚣狂的叫喊。

  看着蜂拥而至的黄巾,临淄城头的任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这城楼看似旌旗不少,但真正能守城的只有三百人。

  即便有城池地利,这三百人的体力始终是有限的。

  “徐和在此!”

  “焦和,出来答话!”

  徐和策马出阵,来到城下喝喊。

  “徐渠帅,可认得我博昌任?”任立在城头,开始拖延时间。

  徐和眉头一皱。

  任在乐安国名气不小,即便是徐和都卖任面子,没有驱兵去抢博昌县。

  “原来是任先生。”徐和暗暗呼了一口气,向城楼的任拱手一礼:“任先生,我徐和敬你是博昌贤人,不愿与你为敌,因此也对这博昌县秋毫无犯。”

  “何故在这临淄城助纣为虐呢?”

  “不如你开了城门,我送让你回博昌如何?”

  任哈哈大笑:“徐渠帅,你这就为难人了。我是青州驾,又岂能开城门让你进城?当黄巾是没有出路的,倒不如以和为贵,你今日便降了如何?”

  “降?”徐和哂笑摇头,手中长枪指向任:“任先生,我好言相劝,敬的是你的名声。但你也别得寸进尺,倘若执意要守城,那就休怪我不讲情面了!”

  任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

  博昌大族世家子,劝降被拒绝就算了,还被一个黄巾贼提枪指着鼻子呵斥,这让任感觉颜面无光。

  “徐渠帅,你可听过平原国的刘府君?”任忍着怒气、尽可能的拖延时间:“焦刺史虽然统兵无方,但刘府君先灭司马惧,再灭张饶,你认为你能抵挡得住?”

  “听我一句劝,降了吧,这对大家都是好事!”

  徐和大笑:“那刘备中了我的调虎离山之计,又怎么可能及时返回?你不说我也知道,焦和不敢来见我,是因为他已经将兵马驻扎在城外了。”

  “这临淄城,还能凑出一千兵马吗?”

  “任先生,临淄城的虚实,岂能瞒过我徐和?”

  顿了顿。

  徐和大喝一声:“攻城!”

  一声“攻城”,任的脸色顿时变得惨白。

  本以为能凭借自己在乐安国的名声拖延个三四天,却没想到徐和压根不给面子。

  “城池若破,我也难逃生死。”任的眼神顿时变得阴狠:“上金汁!”

  但身边的副将却是迟疑:“驾,城下都是老弱妇孺,这金汁。”

  任喝道:“战场之上,哪来的老弱妇孺?要么他们死,要么你死,自己选。”

  开头就用最残忍的金汁守城,任这是打算杀一儆百了。

  很快。

  一桶桶早已熬制好的金汁就提到了城楼。

  这金黄的汁液带着高温自城楼抛下,刹那间城下就响起了一阵阵痛苦的哀嚎。

  徐和见任如此狠辣,顿时大怒:“任,亏你也自称天下贤人,竟然如此残忍。”

第96章 轻信巫祝,焦和穷途末路

  驱老弱妇孺向前,徐和自己也不是个什么好人。

  但徐和认为任既然有天下贤人的美名,那这守城手段肯定是比较柔和的。

  一些容易震慑军心的守城方式,例如不会造成瞬间死亡但会让人痛苦哀嚎的金汁定然不会使用。

  但没想到任却如此的狠辣果断。

  徐和越怕什么,任就越要用。

  若是被箭矢射杀、檑木滚石击杀,死了就死了。

  但被金汁沾上,死亡的过程就很痛苦了。

  先被高温烫伤,然后被刺激性极强的金汁成分不断的刺激伤口。

  这比在伤口上撒盐还让人折磨。

  而被金汁沾上的,有还有力气奔走哀嚎,声音足以令闻者落泪。

  不论是冲乱阵型、还是动摇军心,都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黄巾兵的军心本来就不是很稳,这哀嚎声一起,剩下的黄巾就会犹豫。

  因此徐和才会驱使老弱妇孺向前,就是赌任顾及名声,不会用这种残忍的守城方式。

  但徐和没想到,任的天下贤人之名,本来就是作秀运营出来的。

  也就在博昌县有这名头,这出了博昌县都没几个人承认任的天下贤人之称。

  你任当天下贤人,我们又算什么?

  任却是冷哼:“既然来到了城下,那就是贼,对贼还有什么同情可言?徐和,有胆子就来攻城!”

  ......

  齐国跟乐安国交界处。

  原本准备去救高菀的刘备兵,却是停下了行军的步伐。

  哒哒哒

  斥候策马疾驰而来。

  “禀刘府君,黄巾贼帅徐和围了临淄城,焦刺史让小人来传令,速回临淄!”

  刘备点了点头,让斥候原路返回:“劳烦回禀焦刺史,若有机会,可惊扰贼兵后方,让贼兵不能全力攻城。”

  待得斥候离开,刘备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战意。

  “显谋,如你所料,徐和真的驱兵临淄城了。”

  “也是时候该我出手了。”

  布局多日,等待许久。

  刘备尽可能的放慢了行军的速度,就是为了避免遭遇乐安国的黄巾,以便于及时返回临淄策应。

  郑平策马摇扇而笑:“徐和终究还是按捺不住,既然来了临淄城下,那就别想着再返回乐安国躲着了。”

  “府君,下令吧。”

  郑平这次不是统兵主将,而是以行军军师的身份跟随。

  刘备若不在,郑平自然会执掌兵马,调度下令,刘备若在,郑平就不会越俎代庖。

  郑平不希望刘备因为自己的存在就丢掉了统兵的能力。

  任何权力都可以分出去,唯有兵权,刘备必须牢牢的掌握在手中,这是刘备应该具备的觉悟,也是郑平对刘备的期望。

  可掌握了兵权的刘备,如果是个不会统兵的,那也是隐患。

  天下纷乱,唯有能征战才能定世。

  青州未来要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郑平只有一人,分身乏术。

  若刘备真的跟刘禅一样,将军政权都委托给郑平,且不说刘备今后还能不能聚人心,郑平自个儿都得累死!

  虽然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但也没必要事事都亲力亲为。

  羽扇轻摇,郑平的眼神更显惬意。

  辅佐刘备这几个月,郑平大部分的布局都已经实现,如今已经到了最后的决战时刻。

  而这最后的决战,胜利的果实自然要让刘备亲自来摘取!

  刘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神态也渐渐肃穆。

  “云长听令!”

  “命你速引一千兵马,杀回临淄城,以牵制为主,寻机冲阵,切勿恋战!”

  “诺!”

  关羽丹凤眼一睁,抱拳领命。

  那魁梧的身躯,如天人下凡,自有一股万人难敌的气势在。

  “子义听令!”

  “命你速引一千兵马,返回临淄城外的营寨,务必要守住营寨中的粮草!”

  “诺!”

  太史慈猿臂美髯,又勇武守信义,将刘备和关羽的特点集于一身,这让刘备对太史慈格外的喜爱。

  这些日子,刘备时常跟太史慈促膝长谈。

  从太史慈的志向聊到太史慈的亲朋、又聊到太史慈的武勇信义,几乎将太史慈的生平家世个性都给问了清楚。

  而在询问的期间,太史慈并未感受到有被冒犯,反而感受到了刘备对自家亲朋真挚的问候以及对大志信义的肯定。

  这让太史慈对刘备的好感也是与日俱增。

  而刘备立志于报国安民的大志,也让太史慈颇为钦佩。

  报国安民谁都能说,但能真正付诸于实践的却不多!

  然而刘备却真正的贯彻了报国安民的大志。

首节上一节83/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