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374节

  如此扭捏的心态,估计也有剑术败于赵云的原因在。

  毕竟,输了终究丢脸。

  哪怕说骑马砍杀强于赵云,人们也会记得颜良剑术输给了赵云的往事。

  不杀赵云,颜良难解心头之恨。

  又过了几日。

  刘备率主力大军也抵达了南皮城外,而逢纪也统兵抵达了成平城。

  孙策偷袭成平的任务,终究还是没能抓住时机。

  统兵增援的是逢纪!

  虽说逢纪内斗第一,但论统兵能力,却也是袁绍麾下谋士第一人。

  逢纪善攻,审配善守。

  在探得颜良不尊号令私自出兵南皮城后,逢纪就令高览统兵先行,三日内急行军抵达了成平城,破除了孙策鲁肃偷袭成平的奇谋。

  不甘心失败的孙策鲁肃,因为有便宜行事的权力,直接挥军攻打河间国其余城池。

  于是逢纪又令高览统兵追杀孙策鲁肃。

  “颜良这厮,不等我来,就先去打南皮城,视主公军令如无物,按律当斩!”逢纪不由暗恨颜良。

  但逢纪也清楚,这话也只能在心中说。

  逢纪可以构陷张,甚至可以构陷文丑,但绝对不能构陷颜良。

  袁绍不仅对颜良有知遇之恩,还有救命之恩、解冤之恩,就如同关羽不会背叛刘备一样,颜良是袁绍可以绝对信任的人。

  也正因如此,颜良被袁绍宠得有些骄矜,除了袁绍谁也不想多搭理。

  哪怕明知道逢纪有监军之权,颜良也不将逢纪当回事。

  “监军,刘备的兵马也到了南皮城,末将请令!”韩猛语气冷冽。

  对于逢纪,韩猛亦是不喜欢。

  若非逢纪暗中唆使吕旷吕翔,韩猛也不至于在追赵云的时候那般被动。

  如今见逢纪监军,韩猛是心中不服的。

  因此,韩猛只想远离逢纪。

  “不急,我军新至,当以刺探为主。”逢纪否决了韩猛的请战:“更何况,颜将军自矜,他不来求援,我等却去支援,只会被误以为要抢夺功劳。”

  “韩将军,吃力不讨好的事,可别抢着做。”

  韩猛顿时语噎。

  虽说逢纪很讨人厌,但这话却说得很在理。

  为什么颜良倾城而出去打南皮城?

  不就是怕逢纪统兵来抢功劳吗?

  韩猛若是赶着去南皮城,颜良绝对不会有好脸色!

  骑都尉焦触则道:“可若不去支援,万一颜良将军兵败,岂不是助长了刘备气焰?”

  逢纪轻斥道:“焦将军,幸亏今日帐中皆不是外人,否则你这话传到了颜将军耳中,你必然受明公责罚。”

  焦触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连忙闭口不谈。

  逢纪却是悠闲的道:“不急,颜良将军骁勇善战,短时间内是不会败的。诸将只需要养精蓄锐,随时准备营救颜将军就行了。”

  “只要击败了刘备,是颜将军击败还是诸位将军击败,对明公而言,都是无伤大雅的。”

  帐中诸将面面相视,纷纷低头不语。

  要么主动支援颜良,被颜良嫌弃;要么颜良主动求援,在袁绍面前长脸。

  这其中的区别,对袁绍而言无伤大雅,但对诸将而言,却是截然不同。

  另一边。

  颜良也得知逢纪到了成平的消息,求战的心更急了。

  逢纪人来了,却在成平按兵不动,也不派遣使者来见颜良,摆明了就是想看颜良的笑话,在等颜良主动求要援兵。

  “哼,逢元图,你这几万大军就在成平躺着吧。”

  “灭刘备的功劳,是本将一个人的!”

  颜良自矜,个性又有些刚愎自用,哪怕刘备亲自来了,也对刘备是不屑一顾的。

  三万对三万,颜良自认为不会比刘备差。

  刘备军营。

  赵云将这些天打探到的敌我战况汇报给刘备和郑平。

  又有探子探得逢纪驻兵成平,但并未出城的情报。

  刘备不由疑惑:“逢纪竟然不增兵南皮城?难道他真的以为,颜良三万人就能击败我了?”

  三万对三万,刘备还是有地利一方,怎么看都不像是个真情报。

  刘备看向众人,询问答案。

  周瑜细思道:“逢纪在颜良出兵后,就遣人急赴成平,让奇袭的兵马受挫,足见逢纪深谙兵事。”

  “逢纪不可能不知道增兵南皮城的重要性!”

  “瑜以为,逢纪要么藏兵匿行,瞒过了我军斥候,要么就跟颜良有私怨。”

  陈登则道:“我们在成平周围派出了上百名斥候,不可能打探不到逢纪的出兵情报。”

  “逢纪能深得袁绍信任,即便私德有亏,但登以为逢纪不会在大事上犯糊涂。”

  “即便逢纪跟颜良有私怨,也不会对颜良坐视不理的。”

  “之所以不派兵,登以为是颜良不想要援军!”

  “颜良贪功,故而在逢纪兵马未至的时候倾城而出,如今先被孙坚军劫营,后又攻城不利。以颜良的脾性,若见逢纪派兵,必然会以为逢纪是在羞辱他。”

  “登以为,可邀颜良决战,一战而定!”

  刘备不置可否,而是看向郑平。

  郑平摇扇笑道:“逢纪虽然私德有亏,但也是善于掌控大局的人。”

  “不增兵颜良,跟颜良想要独自拿下南皮城有关。”

  “如元龙兄之言,逢纪不会对颜良坐视不理的。”

  “在逢纪眼中,颜良是需要败阵的。”

  “只有颜良败了,逢纪才能真正号令颜良。”

  “因此,逢纪虽然不增兵,但一定有后招,来保证颜良败而不死。”

  “决战,可以。”

  “但这次决战,不能让颜良有任何的机会,活着离开南皮地界!”

  郑平眼中闪过一丝狠辣。

  颜良,是必须死的!

  只有颜良死了,袁绍才不得不去倚仗其他的大将。

  然而,除了颜良文丑淳于琼等亲信外,其余的大将袁绍都难以深信。

  统兵是个很复杂的事。

  袁绍重用颜良文丑淳于琼,曹操重用夏侯曹氏宗族武将,刘备重用关羽张飞,看重的都不是个人能力,而是忠诚!

  只有忠诚先满足了,其次才是武将的个人武勇和统兵能力。

  个人武勇和统兵能力差了,也就兵败。

  胜败乃兵家常事,英雄还能卷土重来。

  可若是忠诚差了,败一次,命就没了。

  比如丁原,又如董卓。

  陈登会意而笑:“显谋莫非想要故技重施,用擒文丑的方式来对付颜良?”

  郑平笑道:“颜良固然骁勇善战,可这三万对三万,比的是谁的将勇、谁的兵精,谁的兵马更能令行禁止。”

  “若论精锐,使君的六营兵马,当属天下第一强军!”

  关羽捋了捋美髯,出言道:“军师,关某的长刀,尚未斩杀有名之辈。这一次,让关某主攻如何?”

请假一天

  要处理一些私事,4点还未睡觉,停更一天。

  抱歉…

第317章 诱敌骄心,颜良死亡计时

  郑平摇扇轻笑:“云长骁勇,若众将不反对,便让你主攻。”

  关羽要主攻,这帐中诸将,自然没人会去争抢。

  孙坚善意提醒:“关将军,颜良骁勇善战,河北上将,名不虚传。”

  关羽丹凤眼微微一眯:“若是虚名之辈,关某又岂会请战主攻?”

  虽说拜师卢植、又读了许多书,但面对颜良这样的河北上将时,关羽的傲气并未收敛太少。

  “军师,关某请命,前往颜良营寨前搦战。”关羽拱手一请,眼中满是战意。

  但这一次,郑平却是摇了摇头,道:“颜良骁勇善战,云长不可逞一时之勇。”

  “敌我均势,士气为决定胜负的关键,颜良倾城而来,利在急战,必以重赏激励士气,此时搦战,不是最佳时机。”

  “更何况,还有逢纪暗中窥视,不可不防。”

  关羽每日里都会抽时间温习《卢氏新书》,士气对胜败的影响,关羽亦是深有体会,遂道:“颜良若保士气,必以重赏安抚将士。”

  “然而颜良远道而来,军中钱粮并不会太多,想要保持士气,钱粮的消耗会是平日里的数倍,时间一久,颜良就会面临缺粮。”

  “军师是在等颜良缺粮,趁其士气低迷时,再出兵破敌?”

  陈登灵光一闪,道:“颜良缺粮,必然会遣人往成平催粮,或许,可以借刀杀人!”

  周瑜也反应过来,道:“斩杀颜良,构陷逢纪,再借袁绍之手斩杀逢纪,颜良逢纪皆死,袁绍麾下将校,就会人心惶惶。”

  关羽再次看向郑平:“军师,你准备如何行计?”

  郑平挥了挥羽扇,华缉和诸葛瑾将地形图摊开,地形地势敌我驻兵甚至于颜良的运输粮道,都标注十分清晰。

  显然,在颜良尚未进军南皮城之前,郑平就已经将颜良的行军路线和粮道推演了。

首节上一节374/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