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346节

  这贤才良将被刘备看到了,肯定不能全部留在锐士营。

  因此张飞才单独留下了黄忠,然后带上庞统、李通、文聘、魏延和甘宁来见刘备。

  刘备瞪了一眼张飞:“说吧,这汉升是谁?”

  张飞被刘备的眼神瞪得不自在,泄气道:“汉升,本是荆州中郎将,姓黄名忠,南阳人,骑术刀法不弱于二哥,又有百步穿杨之能。”

  “因为俺让华神医治好了汉升儿子的病,汉升就向刘表请辞,然后跟着俺来青州了。”

  刘备眼神多了一丝严厉:“翼德,你岂能趁人之危?人无信不立,你让汉升请辞,岂不是让汉升当了那不信不义之人?”

  “立即请黄将军来此向其赔罪,不,我亲自去请罪。”

  刘备当即起身,不顾张飞苦劝,执意要去寻黄忠。

  庞统、李通、文聘、魏延、甘宁,尽皆惊讶。

  营中。

  黄忠正在跟独子黄叙谈话,猛然间营帐的门帘掀开,为首的正是刘备。

  而张飞则是耸拉着脑袋跟在刘备身后。

  “愚弟在襄阳鲁莽行事,以令郎患病要挟,坏了黄将军的声名,备,特来请罪!”刘备恭敬的向黄忠行了一个大礼。

  黄忠有些懵,愕然的看向张飞。

  见张飞低头不说话,又将目光看向庞统、李通等人。

  庞统近前几步,附耳对黄忠说了几句,黄忠不由脸色大变,连忙起身解释道:“玄德公误会了,黄某在荆州请辞,跟张将军无关。”

  “只因小儿病情需要长期调养,故而才采纳了张将军提议,来青州养病。”

  在黄忠的解释下,张飞终于抬起了头,小心翼翼地道:“大哥,俺真的没趁人之危。”

  刘备却是板着脸道:“即便如此,也不可让黄将军待在你的锐士营了。黄将军弓马娴熟,又有百步穿杨之能,我有意让黄将军组建青州第八营射声营,由黄将军担任主将。”

  “至于副将,就由文聘来担任吧。”

  张飞瞪大了眼睛:“大哥,你这一次性就要走了三个?”

  刘备的目光又在李通和魏延身上来回扫视,最终将目光落向了魏延:“翼德。青州正值用人之际,这良将不能全都在你的锐士营,这魏延就留在我的亲卫营吧。”

  张飞连忙将李通挡在身后:“大哥,够了啊!够了啊!就胜文达了,不能再要了。”

  刘备却是笑容和煦的看向李通:“翼德脾气不太好,李将军若是不愿留在锐士营,可去徐州先登营。”

  未等李通开口,张飞抬高了声音:“大哥,俺跟文达意气相投,文达的脾气也不好,去了二哥处肯定会受委屈的。”

  “文达,你别忘了,俺可是送了你十坛仙人酿,你不能忘恩负义啊。”

  拿人手短,张飞的仙人酿李通喝了不少,这会儿也不好意思真的说要去其他营。

  李通拱手回礼道:“玄德公,末将跟张将军一见如故,就留在锐士营吧。”

  听到李通的回答,张飞如释重负。

  甘宁去了飞军营,魏延跟了刘备,黄忠和文聘单独组建射声营。

  若李通再去先登营,这荆州寻觅的良将就一个不甚了。

  虽然张飞夸口说,刘备想要就给,但也不能全都给啊。

  见李通不愿去先登营,刘备也不勉强,只是叮嘱张飞要控制好脾气、要有担当、不可让众将士心寒云云。

  但在心底,刘备早已乐开了花。

  五员战将啊!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这句话就是名言至理。

  “翼德,你刚才说,庞统的天赋不弱于阿亮,这我可就不服气了。”郑平摇着羽扇,忽然开口道。

  郑平这一开口,张飞就懵了。

  庞统天赋不弱于阿亮,不是显谋先生你自己说的吗?

  你自己不服气自己说过的话?

  闹呢!

  等等!

  张飞猛然反应过来,大手挡住庞统:“显谋先生,你不能过河拆桥啊。阿统可是俺亲自去襄阳请回来当军师的。”

  郑平摇扇而笑:“话虽如此,可你给水镜先生承诺的稷下学宫,又是怎么一回事?”

  张飞顿时急了:“显谋先生,那可是俺在替大哥邀请贤才,偶尔说些谎言也不为过啊。”

  郑平笑意不减:“偶尔说些谎言的确不为过,可万一这水镜先生带着他的好友来青州考察,发现压根就没有稷下学宫,岂不是让使君名声受损?”

  “可要临时修稷下学宫,却又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你说说,使君该如何应对?”

  张飞泄气道:“显谋先生,那你想怎么解决?”

  郑平眯了眯眼睛:“翼德,不用这副表情,我是在帮你啊!”

  张飞环眼一瞪,意思很明显:你看我信不信?

  郑平摇头叹气:“好人难做啊!本想去请家父出面当稷下学宫的学宫令,再请文礼公来临淄城。”

  “既然翼德不愿,那我也就不管这事了。”

  “慢!”张飞笑呵呵的来到郑平面前,陪笑道:“显谋先生,刚才是俺戏言。还请显谋先生直言,要如何借用阿统?”

  张飞在“借”字上加重了语气,生怕郑平故意装没听到。

  郑平不答,而是看向庞统:“襄阳庞统之名,我昔日出游襄阳时就有所耳闻,只是未能亲见。”

  “然而这世间才俊颇多,难分高低。”

  “不知你是否有兴趣,见识下他州才俊?”

  少年庞统,温润如风,微微一礼道:“若能见识他州才俊,是庞统之幸。”

  “跟我来吧!”郑平转身,道:“使君,翼德,这里就交给你们了,我带庞统去见阿亮和阿逊。”

  罗贯中的演义中,庞统是个骄傲自矜的丑男。

  然而实际上,庞统虽然不至于貌比潘安,但也不是演义中被丑化的模样。

  丞相府主簿杨戏曾在《季汉辅臣赞》中对庞统有过描述:军师美至,雅气晔晔,致命明主,忠情发臆,惟此义宗,亡身报德。

  陈寿评价杨戏“居诚存厚”,东晋史学家常璩又评价杨戏“文然简略,言不诡随”,因此杨戏的《季汉辅臣赞》可信度是极高的。

  陈寿亦是在撰史的时候对《季汉辅臣赞》多有采纳。

  而在郑平眼中,庞统的着装都很朴实,眼神质朴又有深邃、谦逊之意,故而给人的感觉是朴钝。

  可若给庞统来一套精美而华丽的服饰,那就真的如杨戏评价一般“军师美至,雅气晔晔”了。

  不多时。

  郑平带着庞统来到了官学。

  刚到官学门口,一个清朗的声音自门口的槐树上响起:“看来你就是那个,号称天赋不弱于我的襄阳庞统了。”

  “在下琅琊诸葛亮,有礼了!”

  “哎呀”

  砰的一声,诸葛亮自槐树上摔下,正好落在了槐树下装着草料的马车上。

  “兄长,掉下来会摔死人的。”诸葛亮揉着肩膀,悻悻地道。

  郑平却是抛了抛手中的石子,轻笑道:“你都在槐树下准备了草料车了,又怎么会摔死人呢?”

  庞统愕然的看向坐在草料车上,揉着肩膀埋怨的诸葛亮,脑中闪过一连串的疑惑。

  “这就是琅琊诸葛亮?”

  “怎么跟个小孩似的?”

  “如此心性,竟是玄德公麾下天赋最出众的一个?”

  庞统心中疑惑不已,但还是向前行礼:“在下襄阳庞统,有礼了!”

第296章 曹操中计,君疑臣则臣死

  兴平元年,冬十一月。

  刘协正式迁都颍川,立都许县。

  依旧以吕布为建威大将军、张邈为司徒、陈宫为尚书、马日为太傅、杨彪为太尉、董承为车骑将军。

  而迎刘协入许县的曹操,则是被封为前将军、领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是个很特殊的官职,有“无所不纠”的权力。

  虽然司隶校尉俸禄不高,却能无视皇帝以下的尊卑,不论是官吏还是权贵都可以“无所不纠”。

  在廷议的时候,为了显示司隶校尉“无所不纠”的权力,司隶校尉位在九卿之上,而且还是专门列席。

  依汉制礼仪,朝中公卿在任命后都需要拜见大将军和三公、且行跪拜礼,但对于司隶校尉而言,只需要拿着笏板拱拱手就行了。

  曹操深知,暂时是不能跟吕布、张邈、杨彪等公卿旧臣抢官位的,但曹操又不想屈尊公卿之下,于是自告奋勇的出任司隶校尉。

  在迁都之前,司隶校尉也只是张邈的一个亲信,“无所不纠”的权力也只是个虚权。

  但到了曹操手中,司隶校尉“无所不纠”的权力直接成了实权。

  曹操先是奏明了侍中台崇、尚书仆射冯硕、议郎侯祈的贪污之罪,以律法将三人下狱,随后又举荐荀出任尚书仆射、毛阶出任议郎、王俊出任侍中,顶替了被下狱三人的位置。

  面对曹操正大光明的安插亲信的行为,不论是吕布,还是张邈、陈宫、马日等公卿,都感受到了威胁。

  以往不怎么当回事的司隶校尉纠察之权,被曹操运用得炉火纯青。

  连刘协都挑不出毛病!

  毕竟,台崇、冯硕、侯祈三人,的确贪污了!

  曹操在认真履行司隶校尉的纠察之权,刘协总不能偏袒朝中蛀虫吧?

  而这其中,最难受的就是陈宫了。

  陈宫是尚书令,是正职。

  荀是尚书仆射,是副职。

  在内政综合能力上,荀的内政值比陈宫要高上许多,也因此在处理政务时,陈宫时常被荀喧宾夺主。

  张邈和陈宫以往安插的亲信,又大多手脚不干净,被曹操和荀一联合,被罢官的罢官,被下狱的下狱。

  然后又被曹操和荀举荐德行贤良的贤士顶替。

  而在这一方面,曹操和荀显然比张邈陈宫更高明!

  被举荐的贤士,都是有名气的名仕,还都不是曹操的亲信,张邈和陈宫想弹劾曹操党同伐异都没机会!

  曹操和荀的目的很纯粹。

首节上一节346/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