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282节

  程普、韩当、黄盖等将,也纷纷表态支持孙策的想法。

  袁术连发十二军令,孙坚奉令来了。

  然而敌军太强,孙坚力有未逮,兵败撤回江东,也是情理当中的。

  孙坚迟疑不决。

  只是每日里遣将去曹操的营寨前搦战,然后加强了营寨的防备。

  而曹操偶尔也会遣将回应孙坚的搦战,但也不穷追猛打。

  双方互相对峙,暂时谁也奈何不得谁。

  这微妙的平衡,让淮陵城的袁术太难受了。

  孙坚跟曹操对峙,就意味着孙坚不具备独立击败曹操的能力。

  “黄猗,你再去一趟孙坚军营,让孙坚立即强攻曹操营寨!”袁术已经受不了这样的忍耐了。

  郑平每日里都会宴请袁术,每日都会问袁术要不要考虑联手攻打曹操。

  而郑平越是这般问,袁术就越不愿意联手。

  黄猗面有难色:“岳丈,即便让孙坚强攻,也难以击败曹操,不如”

  话音未落,袁术就一脚踹飞了黄猗:“你也想让本公去长安请罪?”

  黄猗委屈地道:“岳丈,现在联手还有机会。倘若孙坚粮草耗尽,不得不退回江东时,岳丈就没有联手的机会了。”

  “去长安请罪,岳丈还能活命,长安的天子公卿,有不少是袁氏的门生故吏,再有青州牧作保,岳丈也只是会暂时受些委屈。”

  袁术又是一脚踢向黄猗:“别以为本公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只要本公去请罪,你和耀儿就会得到宽恕。”

  “刘协小儿要对付涿城的刘陔,就势必要彰显仁德,拉拢各郡士族,而本公身为汝南袁氏嫡子,是刘协小儿必然要拉拢的。”

  “若是本公前往长安请罪,刘协小儿趁机安抚本公,自此本公臣服于刘协小儿,那这黄河以南的袁氏门生故吏也会趁机再投刘协。”

  “让本公一人受难,尔等众人皆去享受刘协小儿的恩赐,哪有这么好的美事!”

  袁术虽然行事令人捉摸不透,最善于将优势化为劣势,但这脑子其实是很清晰的。

  若这天下只有一个天子,袁术去长安就只有死亡一个结果。

  但偏偏这天下有两个天子,袁术去长安的结果,就会由死亡变成软禁。

  名义上赦免袁术的罪行,给予袁术一个没有实权的官位,以此来安抚袁氏一族的门生故吏,继而彰显天子的仁德。

  整个过程中,受伤的就只有袁术,哪怕是孙坚都会因此而受益!

  袁术若是能拉下脸,没准还能青史留名、福泽后人,成为一桩美谈。

  可袁术若是大公无私,舍己为人,那就不是袁术了。

  有“宁我负人、人勿负我”想法的,曹操有,袁术同样有。

  见劝不了袁术,黄猗只能默默离开,随后来见郑平。

  “显谋先生,小人无能,劝不了岳丈。”黄猗的语气有惧怕之意。

  郑平则是让亲卫给了黄猗一坛仙人酿,宽慰道:“将军有孝义之心,奈何袁术执迷不悟。”

  “虽然没有功劳,但也有苦劳。此事是我谋划不周,这坛仙人酿,就当是我对将军表达的歉意吧。”

  黄猗顿生感激之情。

  瞧郑平这话说的,明明是黄猗贪生怕死,郑平却说黄猗是有孝义之心。

  黄猗办事不利,郑平却自揽责任,还送仙人酿给黄猗表达歉意,更是以将军称呼黄猗,这礼数一点没少。

  再对比袁术的态度,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显谋先生,小人虽然劝不了岳丈,却能去寿春劝降袁耀公子。”黄猗决定再表现一下。

  郑平却是摇头笑道:“劝降袁耀的事,以后再说。你再辛苦一趟,替我给孙坚送封私信。”

端午祭祖,请假一天

  端午祭祖,带娃,明日恢复更新。

  祝各位阖家幸福,财源广进。

第246章 养虎孙坚,郑平的术与略

  “私信?”黄猗有些疑惑,询问道:“需要小人再捎带什么话吗?”

  黄猗虽然双耳残缺了,但这办事的个性反而比以往更机伶了。

  若是普通的书信,郑平不会特意加上“私信”二字。

  “你倒是机灵。”郑平摇扇轻赞,道:“若孙坚不肯同意信中内容,那就告诉孙坚,庐江郡太守陆康、豫章郡太守华歆、会稽郡太守王朗,三郡已经结盟并拥立青州飞军营主将、东莱人太史慈暂领扬州牧。”

  黄猗的双眼陡然瞪大,愕然的看向郑平:“三郡结盟、太史慈暂领扬州牧?这,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郑平需要震慑黄猗和孙坚,半真半假地道:“孙坚刚离开庐江郡皖城,太史慈就抵达了会稽郡山阴城。”

  “引孙坚北上淮陵,不过是给太史慈和三郡太守进攻吴郡和丹阳郡的机会罢了。”

  “换而言之,孙坚的退路已经断了,不要再妄想返回吴郡,绝道长江天险坐断东南了。”

  “扬州,终将由刘使君执掌;孙坚只有两个选择:臣服,或者,死!”

  淡淡的话语,却有不容置疑的凛威,黄猗忍不住有些颤抖。

  郑平看穿了黄猗的内心想法,话音一转,略有磁性的嗓音有一种让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这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刘使君仁德载世,即便跟袁术有仇隙,也不会祸及袁术的亲眷。”

  “对于刘使君而言,生擒袁术容易,但要令袁氏一族的门生故吏彻底心服,却是不易。”

  “黄猗,我一直认为你是个聪明人。”

  “在袁术的麾下文武,你是最有头脑、也是最懂得趋利避害的俊杰贤士。”

  “天下纷扰,野心之辈比比皆是。”

  “然,自古天道有常,大汉立国四百年,非刘姓者不可王天下,汝南袁氏虽然号称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终究只能为臣而不能为君。”

  “方今天下,虽有两帝同天,但不论长安的天子还是涿城的天子,都只是权臣手中玩物,号令不了这大汉的天下。”

  “每逢乱世,雄姿英杰就会应运而生。”

  “而天下豪杰,能定天下者,唯有刘使君一人!”

  “黄猗,以你的身份,想要求存于世,必然要立下盖世奇功,方能将功补过。”

  “这里有一些游说孙坚的话术,你可仔细揣摩。”

  “我期待你的表现!”

  郑平轻轻拍了拍黄猗的肩膀,将记载了话术的左伯纸递给黄猗,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而这一丝笑意,在黄猗眼中,却如一股久违的认可。

  再加上郑平方才赠送的仙人酿,黄猗内心不由滋生了一种千里马遇到伯乐的兴奋。

  黄猗激动而道:“显谋先生放心,小人一定不会辱没使命!”

  黄猗离去不久。

  张飞大步而来,开口就一大嗓门:“显谋先生,俺给你送好酒来了。”

  这蹩脚的借口,让郑平不由轻笑:“翼德,你拿我送你的酒,回赠予我,这又是何意?”

  张飞脸皮厚,近前而笑:“既然显谋先生都已经送给俺了,那这酒就是俺的,俺拿自己的酒送给显谋先生,这难道不可以吗?”

  郑平也不客气,让张飞斟酒。

  清酒下肚,沁人心脾。

  “说吧,又惹了什么事,要我善后?”郑平一边饮酒一边询问。

  对于张飞的个性,郑平已经非常了解了。

  无事不登三宝殿,若无要事,张飞一定不会如此遮遮掩掩的。

  张飞大笑:“还是显谋先生懂俺!俺就想问问,这战事何时才能结束啊?”

  郑平拾起羽扇,轻摇问道:“翼德若想回临淄城,我准你假期。”

  张飞连忙解释道:“显谋先生,俺不是这个意思,俺没想回去,俺就想问问战事何时能结束。”

  郑平笑道:“世事如棋,乾坤变化难测,这战事何时结束,我又怎么能预料得到?耐心等待即可!”

  “你如等不及,可以先回临淄城。”

  “正好。使君来信说,有人在冀州散布谣言,袁绍令张屯兵边境,意向不明。”

  张飞挥了挥手:“既然在冀州边境屯兵是张,那肯定是打不起来的。显谋先生啊,你怎么老让俺回临淄城啊。”

  郑平语气不变,依旧是和煦的笑容:“翼德,是你在问这战事何时结束。我准予你假期,让你回临淄城还错了吗?”

  张飞泄气道:“显谋先生,是俺错了!俺就想问,俺什么时候能出城跟孙坚打一场。”

  “俺在这淮陵城,每日里除了舞刀弄棍、饮酒作乐,都不知道做甚了。”

  郑平端起酒樽,轻轻一晃,眼神之中睿智尽显:“什么时候出城跟孙坚打一场,取决于这淮陵城外的孙坚会如何抉择。”

  “这瓮中之鳖,要么翻个身四脚朝天,没准还能当个宠物;要么就只能清洗干净扔进锅里,熬上一锅王八汤。”

  张飞听懂了郑平的暗喻,吃了一惊:“显谋先生,你竟想让孙坚臣服大哥?这孙坚号称江东猛虎,素来骄矜,若只是迫于无奈而臣服大哥,他日必反。”

  郑平轻笑:“孙坚是猛虎,难道翼德和云长就不是猛虎了?”

  “养虎为患者,往往只注重猛虎的勇猛而忽略自身的羸弱。”

  “然,使君身边,有翼德、云长、子龙、子义等诸多虎豹之士为爪牙,孙坚再骁勇如虎,又如何敢对使君张牙舞爪?”

  见张飞依旧担忧,郑平敛容而道:

  “翼德,使君之志,在于天下。”

  “而如今天下,尚有曹操、袁绍、马腾、吕布等野心之辈妄想挟天子而立。”

  “襄阳的刘表和西川的刘焉,又只是守成之辈,难堪大用。”

  “孙坚虽然是袁术的部将,但跟袁术只是相互合作,而非主臣。云长跟孙坚又有同讨董卓之谊,使君跟孙坚亦无私仇公恨。”

  “若能拉拢孙坚为助力,使君对阵曹操、袁绍、马腾、吕布等野心之辈,就多了一份助力。”

  “最重要的是,拉拢了孙坚,就等于是拉拢了汝南袁氏在扬州的门生故吏。”

  “这对使君稳定扬州,颇有助益。”

  张飞寻思道:“可这袁术未死,孙坚和汝南袁氏在扬州的门生故吏,又岂会真心臣服大哥?”

  郑平目光灼灼、早已看穿了局势:“袁术为人残暴,早已不得人心。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之所以还跟着袁术,也只是迫于无奈。”

  “待押送袁术去长安后,我会请家父出面游说,让这群人心服口服。”

首节上一节282/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