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179节

  这个变数如此多的假设推断,卢植竟然真的选择了。

  “叔父啊,这条路变数太多,风险太大。”

  “若你真的选择了这条路,我很可能会为了使君的大业,将你视为弃子啊!”

  郑平闭上眼睛,暗暗一叹。

  倘若卢植真的选择了这条路,那么郑平就不能顾及跟卢植的私情了。

  若是顾及私情,即便袁绍袁术等人皆灭,这一统天下的可能就是董卓而不是刘备了。

  卢植要取得董卓的绝对信任,就会不遗余力的替董卓出谋划策,这是权臣猛虎相争之前,卢植必须要恪守的准则。

  换而言之。

  若是识破了王允的阴谋,卢植会毫不留情的将王允提前杀掉,作为替董卓尽心效力的投名状。

  郑平能感受到,当孙坚撤兵时,卢植心中那如深渊一般的失望。

  唯有失望至极,才会一夜白头。

  “使君,暂消雷霆之怒吧,有些事,我还得确认一下。”郑平语气变得凝重。

  虽然心中猜到了卢植可能选择了“替权臣谋天下”这条路,但还欠缺一些关键。

  三日后。

  刘艾再次来到了临淄城,宣读了旨意。

  “刘使君,恭喜你,如今你是镇西将军了,有陛下密诏在,以后你想打谁就可以打谁。”刘艾的语气有些不善。

  刘备有些疑惑刘艾的态度,行了一礼道:“刘长史,这真的是陛下的旨意?”

  镇西将军、近乎于便宜行事的密诏、刘艾反常的态度,让刘备困惑不已。

  刘艾冷哼:“在下只是一个小小的相国长史,可当不起镇西将军的大礼。这是不是陛下的旨意,镇西将军想必比在下更清楚。”

  “在下不便久留,就此回去向陛下复命了。”

  刘备更是困惑。

  郑平却是开口问道:“刘长史,可知子干公如今在何处?”

  刘艾冷笑:“卢尚书如今是董太师麾下红人,连王司徒都在卢尚书面前吃了亏。估计回了长安,在下这个长史位也会被人给顶替掉吧。”

  刘备闻言,大惊失色:“这是怎么一回事?刘长史,还请详言。”

  “别套近乎,在下可不敢高攀!”刘艾扭头就走。

  刘备更是惊疑不已:“显谋,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刘艾这携带怒气的反应,刘备完全看不明白。

  但刘艾还未走出门,就被武士给拦住了。

  “镇西将军,你这是何意?”刘艾怒气更甚。

  郑平给了刘备一个眼神,厉声出言道:“刘长史,这里是青州,不是长安!谁给你的胆子,敢恣意羞辱青州牧的?”

  “不要以为你是董卓的长史,就可以在青州牧府嚣狂。”

  “杖刑三十,让这相国长史涨涨记性,回去告诉董卓:青州牧刘使君奉的是陛下的旨意,而非董卓的旨意,一个小小的相国长史,不尊天子却尊贼逆,若非看陛下面,今日就将你斩杀!”

  刘艾顿时瞪大了双眼。

  但武士却是一点不含糊,直接将刘艾给拖下去打了三十刑杖,然后将刘艾驱逐出了临淄城。

  “显谋,杖打天子使者,未免太无礼了。这传出去,岂不是说我刘备不尊天子?”刘备有些忧心。

  郑平摇头:“使君,刘艾是天子的人而非董卓的人。若不杖刑刘艾,待刘艾回到长安,必定会在天子面前说使君坏话。”

  “反之,唯有杖刑刘艾,才能让叔父看到使君的态度。”

  刘备凛然:“显谋,你三日前说要确认一些事,莫非指的就是今日之事?卢师怎么会去效力董卓?”

  郑平轻叹,将对卢植的猜测,详细的给刘备陈述。

  刘备听得心惊:“卢师自污声名,这是将希望全托付给我了吗?”

  郑平点头:“三日前我见到云长的急报时,就已经有了猜测。但当时我并不能确定董卓是否会中计,因此不敢断言。”

  “如今,使君不仅得到了镇西将军一职,还有了陛下的密诏。”

  “不管这密诏是否真的是陛下本意,但有了这密诏,使君就有了便宜行事的权力。”

  “这是叔父在向我传达讯息!”

  “杖刑刘艾,亦是我给叔父的回讯。”

  顿了顿,郑平的语气变得低沉:“至今以后,使君得跟叔父划清界限了。”

  刘备顿时一个踉跄:“划清界限?真要如此吗?”

  郑平眼神渐渐凛然:“若不划清界限,使君就是董卓一党。人言可畏啊!为了使君的大业,也为了不让叔父的努力白费。使君,你得忍!”

  刘备握紧了拳头。

  跟卢植划清界限,这可不是轻易就能办得到的。

  良久。

  刘备的语气变得森寒:“袁术狗贼,擅自撕毁盟约,害得卢师自毁名声,前阵又令人在颍川截杀云长。”

  “此恨不消,我心难安!”

  “显谋,我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我要让袁术狗贼付出代价!”

  郑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眼神也多了几分凶意:“冢中枯骨,外表再强大,也不过是一个废物罢了。”

  “袁术撤兵,必然会北上跟袁绍争锋。”

  “而袁术麾下,以孙坚最是骁勇。”

  “使君可遣人前往襄阳,具言袁术擅杀大司马勤王部将鲜于乾、扣押大司马之子刘和、又擅自撤兵陷青州勤王兵于死地、在颍川伏击青州勤王兵等诸事。”

  “请荆州刺史出兵南阳,断袁术归路,袁术定会遣孙坚南下抵挡襄阳兵。”

  “叔父要替董卓乱关东,陈王刘宠很可能会被授予豫州牧一职,许其可以兵出陈国。”

  “可令翼德、子义和子纲放弃沛国,不再抵挡周昕之兵,然后聚兵入陈国。再给云长、翼德、子义和子纲去信,让四人及麾下兵马,皆听陈王调遣,截杀袁术北上之兵!”

  “同时遣人告诉徐州刺史陶谦袁术截杀勤王的丹阳兵一事,让其兵进淮南,逼迫袁术分兵!”

第171章 断交绝盟,四方俊杰力

  自古以来,阵营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苏秦相六国相印,张仪诓楚助强秦,皆是因利而起,因利而亡。

  在建议刘备跟袁术结盟的时候,郑平就料到了会有袁术背盟的一天。

  让太史慈、刘琰游说陈王刘宠,让张飞、张借琅琊之兵南下豫州,既是助袁术,也是在提防袁术。

  张飞和太史慈是青州除关羽外最骁勇善战的武将。

  张是青州除郑平外最善兵事的谋士。

  陈王刘宠,是豫州最不可能依附袁术的势力。

  若袁术认认真真的讨伐董卓,看卢植面上,青州会替袁术守好豫州。

  可袁术为了一己私利背盟撤兵,还遣人截杀勤王的青徐兵,已经触碰到了青州的底线。

  郑平目光灼灼:“还有几路,分别送往幽州大司马处,兖州鲍信、应劭、刘岱、张邈处,冀州公孙瓒和袁绍处。”

  “即日起:青州牧、镇西将军刘公,与南阳太守、后将军袁术断交绝盟,不死不休。”

  “任何敢跟袁术结盟者,便是跟青州为敌!”

  既然决定了要出手,郑平就没准备轻饶袁术。

  即便这次灭不了袁术,也要将袁术打痛、打怕,同时打出青州的威名!

  震慑任何敢对青州轻举妄动的宵小。

  “好!”刘备的眼神亦是杀意凛冽:“袁术狗贼敢背盟,那就要承受青州的怒火。别以为青州缺粮,我就不敢打他了!”

  商议了具体的细节后,刘备相继派遣了十几路信使,分别前往荆州、豫州、徐州、兖州、冀州和幽州。

  郯城。

  得知勤王的三千丹阳兵不足五百人,亲信武将曹豹又被袁术的女婿偷袭重创,陶谦瞬间怒了。

  武人出身的陶谦,虽然这几年一直都在附庸风雅的学习名流士人的作风,但这骨子里的暴虐是隐藏不住的。

  好心好意的替袁术守豫州,结果袁术却不识好歹截杀勤王的丹阳兵。

  这些丹阳兵都是陶谦从丹阳郡老家招募来的,是陶谦的乡人也是陶谦最信任的嫡系兵马。

  “速召曹宏、许耽、吕由、章诳。”

  四将皆是陶谦的亲信,各自统领一支丹阳兵。

  一听族弟曹豹被袁术的女婿偷袭重创,曹宏瞬间怒了:“使君,请准我出兵豫州!袁术敢伤我豹弟,我就要让他血债血偿。”

  许耽、吕由、章诳亦是义愤填膺。

  丹阳兵诸将同气连枝,自家兄弟受了欺负,岂能不报仇恨?

  陶谦凝声:“老夫已经跟青州牧达成约定,由老夫遣兵走下邳入淮南,逼迫袁术分兵。尔等谁愿统兵前往?”

  曹宏请命:“都别跟我抢!我要亲手宰了袁术,以泄心头之恨。”

  吕由也道:“使君,我跟曹豹将军亲如兄弟,此仇不可不报,愿同往淮南。”

  陶谦顿时有了决定:“那就由曹宏和吕由两位将军进兵淮南,不要丢了丹阳兵的锐气!”

  在陶谦调兵遣将的期间,陈登也自糜竺口中得到了刘备跟袁术断交绝盟、不死不休一事。

  “什么事竟然令刘使君如此震怒?”陈登不由惊呼。

  陈登难以想象那个一向仁和大度的刘备,竟然会有断交绝盟、不死不休这样的反应。

  这得是多么大的仇恨啊!

  糜竺语气凝重:“勤王兵马在洛阳击败了董卓。但偏偏这个时候,袁术令孙坚撤兵!”

  “更无耻的是,袁术居然派遣女婿黄猗在颍川郡截杀关羽等人!”

  有关于卢植的具体的细节糜竺还不清楚,但仅仅是袁术截杀关羽等人,就已经足以令人愤慨了。

  陈登有些忧心:“刘使君在这个时候向袁术宣战,青州的钱粮能支撑得了吗?”

  糜竺摇头:“青州本就缺钱粮,这个时候宣战是不得已。这几个月我在江东购买了不少粮食,我准备赊一部分给刘使君。”

  陈登轻笑:“子仲倒是会做人,这个时候赊给刘使君粮食,就等于让刘使君欠了子仲兄一个人情。”

  糜竺眸有笑意:“在商言商,青州今年开垦了不少的荒地,我用旧粮换新粮,以赊代赠,就不会让刘使君觉得人情欠得太大。”

  “待得青州今年丰收,刘使君定然会归还更多的粮食,我亦能跟刘使君有进一步的交情。”

  陈登大笑:“不愧是糜子仲啊,这人情世故都被你琢磨透了。”

首节上一节179/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