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150节

  公孙瓒不禁皱眉。

  对于昔日同窗刘备,公孙瓒心情颇为复杂。

  昔日将五百骑兵借给刘备的时候,刘备还只是个试守平原相,如今却已经是青州刺史了。

  看着昔日的小弟,如今比自己还位高权重,公孙瓒心中的滋味颇为复杂。

  公孙范不提刘备还好,一提刘备,公孙瓒南下夺韩馥冀州的心思更坚定了。

  “上回玄德劝和韩馥袁绍,是不想袁绍得了冀州后,反悔不再运粮。”

  “但本将若是取代了韩馥,就可以相约玄德一起攻杀袁绍,到时候玄德在青州,本将在冀州。他想要多少粮食,本将就能给他多少粮食。”

  “青冀二州还能结成攻守同盟,谁又能挡?”

  “待寻机灭了刘虞那老匹夫,本将执掌幽冀,天下群雄谁不以本将为尊?”

  “他日灭了董卓,本将亦可当一回大将军!”

  公孙瓒目光凶狠,野心毕露。

  公孙范见劝不了公孙瓒,只能无奈退下,自去往信都给袁绍传信。

  袁绍自邺城夺位失败后,一直谨慎小心。

  一边跟刘岱联姻干扰青州的视线,一边暗中给公孙瓒约定分治冀州。

  得到公孙瓒的来信,袁绍顿时开心了。

  “眼下正值春耕,刘备就算想出兵劝和都不可能了!”

  “袁术遣人扣押了刘和,想让刘虞南下会盟,这反倒给了公孙太守南下的机会。”

  “我这弟弟啊,还真懂他哥哥的难处啊!”

  袁绍心情十分舒坦。

  虽然一直跟公孙瓒有约定,但什么时候南下袁绍和公孙瓒都在静待时机。

  毕竟刘虞手中也是有精锐骑兵的。

  唯有挑选一个刘备和刘虞都来不及出兵的时机,才能让谋划万无一失!

  而现在,袁术扣押刘和,直接给袁绍创造了这样的机会。

  刘虞骑兵南下鲁阳,青州又面临最重要的春耕。

  这两支兵马都已经没有机会介入了。

  剩下的就只有袁绍跟公孙瓒之间的博弈了。

  “本初,刘虞的骑兵虽然南下了,但刘备始终是个变数。”

  “必须设法将刘备的兵力引往别处。”

  这一次,许攸抢在了逢纪之前献策。

  许攸深知,这是袁绍能争夺冀州最合适的时机,不能再有纰漏了。

  若再让逢纪谋划,许攸出于利益考虑不得不再次附和且完善逢纪的谋划。

  这对许攸而言,是很难接受的。

  既然不想附和逢纪,那就抢在逢纪之前!

  “许子远这混蛋!”逢纪见许攸抢了先,不由暗恨。

  袁绍果然被许攸的话吸引,询问道:“子远准备如何谋划?”

  许攸捋了捋短髯,冷笑道:“刘备为了减轻卢植的讨董压力,遣人跟陶谦和袁术结盟。”

  “这很明显,是冲着本初来的。”

  “刘备担心本初表奏的豫州刺史周喁会忽然进兵豫州,让正在洛阳的孙坚不得不返回豫州,故而才会跟袁术结盟。”

  “可惜啊,刘备这次是在作茧自缚。”

  “那郑平自诩才冠当世,妄想以一人之力引导天下大势,实在是可笑!”

  “天下如棋,一子落而满盘输。”

  “本初可先令周喁出兵豫州,再令刘岱出兵济北国和泰山郡,如此一来,刘备的青州兵就会陷入兖豫战事,再难介入冀州事了。”

  袁绍大喜:“青州本就受春耕之累,又要出兵救济北、泰山和豫州,哪里还顾得上冀州?”

  “刘备有郑平出谋,我有子远定计,这冀州唾手可得啊!”

  许攸得意一笑,一双冷傲的双眸斜瞥了一眼逢纪,眼角多了讽刺之意。

  逢纪那个气啊!

  许攸这嘲讽的意味太明显了。

  逢纪出列谏道:“明公,许子远的定计虽然能得到冀州,但也可能让袁术讨董成功。”

  “倘若孙坚不能回豫州,即便明公得到了冀州,也会受袁术节制!”

  “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第147章 远交近攻,袁绍定连环计

  逢纪的谏言,果然让袁绍迟疑了。

  若让袁术因此得了讨董大功,袁绍是不会甘心的。

  “元图可有良策?”袁绍询问。

  逢纪得意的回了许攸一个眼神:“明公,牵制青州的兵力,并不需要让刘岱和周喁同时出兵。”

  “可先让刘岱进攻济北国和泰山郡,引青州兵入兖州劝和。”

  “待青州兵入兖州后,再令周喁驱兵入豫州,让刘备不能兼顾豫州。”

  “袁术见刘备自顾不暇,就不得不让孙坚退兵了。”

  袁绍顿觉有理,但又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许攸却是冷笑连连。

  还以为有什么奇策,原来只是在这故意迷惑本初,好让本初以为这功劳能有你逢纪一份。

  但许攸也没点破!

  袁绍越是迷惑,才越会认为许攸的计策高明!

  “本初切勿相信!”许攸背负双手:“逢元图之法,虽然能让孙坚退兵,但同样也会让卢植退兵。”

  “我等之所以认为刘备没有足够的兵力来介入冀州事,很大原因是因为刘备的精锐骑兵去了洛阳。”

  “倘若孙坚退兵,卢植讨董无望也不得不退兵,岂不是也会退兵?”

  “卢植这一支兵马本就距离魏郡近,若是让这支兵马返回,又会让邺城旧事重演,本初还得背上一个主动背盟的骂名。”

  “何其的愚蠢啊!”

  袁绍终于觉察到了不对劲,怒斥逢纪道:“逢元图,你险些坏我大事!”

  逢纪被训斥一顿,颇有不服:“许子远,那你认为又该如何避免袁术击败董卓?”

  许攸捋了捋短髯,讽刺道:“逢元图,亏你还是南阳人,连这点事都想不明白。”

  “袁术在南阳,横征暴敛,士民百姓苦不堪言。”

  “而南阳又本属荆州,荆州刺史刘表,有监督南阳太守的权力!”

  “本初可遣人去一趟荆州,游说刘表问罪袁术、将袁术驱逐南阳。”

  “袁术若见南阳和豫州都有丢失的风险,哪里还能顾得了讨伐董卓?”

  “此乃,远交近攻之计!”

  袁绍抚掌大笑:“子远果然智谋非凡啊。袁术虽然是南阳太守,但南阳隶属荆州,他在南阳横征暴敛,身为荆州刺史的刘表又岂能不遣人问责?”

  “跟刘表结盟,就能断袁术归路。”

  “即便袁术返回豫州击败了周喁,也会因为刘表出兵南阳一事而深恨刘表。”

  “以袁术的个性,他一定会遣兵攻打刘表泄恨。”

  “北边有兖州,南边有荆州,我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袁术腹背受敌。”

  “妙啊!”

  袁绍心情愉快,也不计较逢纪的过失,反而宽慰逢纪道:“元图啊,以后要多向子远请教,切勿再献这种愚蠢计策了。”

  “谨遵明公教诲。”逢纪低着头,眼神中又多了怨毒之意。

  算计许攸失败,反被许攸反算计,逢纪心中颇为不服,对许攸也更恨了。

  其实以逢纪的才干,若是致力于统兵作战,不仅不会跟许攸有利益冲突,反而会因为同郡人的关系跟许攸交情莫逆。

  当初许攸肯举荐逢纪也是因为逢纪在军略上的才干。

  按许攸的想法,他负责运筹帷幄,逢纪负责统兵作战,加起来就是袁绍的张良和韩信。

  再加上许攸和逢纪都是跟着袁绍一起从洛阳逃出来的,有元从之情。

  即便袁绍以后聚集了其他贤才,也不担心被分了权。

  但知人知面不知心,许攸没想到逢纪偏偏要在谋略上跟自己一较高低。

  这让许攸不仅少了一个能统兵的盟友,反而多了一个出谋献计上的敌人。

  “本初麾下缺少统兵大才,逢纪又要与我争个高低,还得再设法引荐些能跟我结盟的贤才俊杰投效本初。”

  “郭公则虽然有才,但上次的献策明显不像出自郭公则之手,荀友若和辛仲治也未参与其中。”

  “想必是郭公则麾下有贤才献策,然后将其窃为己有。”

  “若我能将之引荐给本初,又能再添一盟友。”

  许攸思虑间,决定暗中遣人去邺城打探。

  袁绍则是采纳许攸的计策,一面传信刘岱和周喁出兵,一面遣参军董昭出使荆州劝刘表出兵南阳。

  商议之后,袁绍给公孙瓒回书信约定了细节,遣公孙范送回。

  刘岱和周喁得到传信,纷纷欢喜。

  尤其是刘岱,自从跟袁绍联姻后,就一直在谋划一统兖州!

  而如今机会来了,刘岱自然不肯错过。

  “速召仲德先生!”

  刘岱口中的“仲德先生”,即是兖州名仕程昱。

  程昱有谋略、亦有胆识,亦能审时度势,虽然拒绝了刘岱的征辟,但依旧以谋士的身份替刘岱出谋画策。

  兖州局势太复杂,程昱虽然想当隐士但也难以独善其身,这才用这种半出仕的方式来保全家族。

  不多时。

首节上一节150/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