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第73节

与之相比的是。

朱棣不仅从小就对领兵打仗很有兴趣,甚至此刻的朱棣身上还有着战功!

这么一对比下来,在打仗这方面,朱元璋自然就倾向于朱棣他们更能打。

不过朱元璋倒没有因此看轻朱桂。

毕竟任何人都不是全能的。

这样想着,朱元璋就对朱桂安慰道:

“对于北征的事,小十三你就不要想太多了,危险的事让老四他们两个去,你们不要和他们比了,毕竟你现在年纪还小。”

听着朱元璋这话,朱桂一笑而过。

朱桂清楚知道,朱元璋这并不是嘲讽自己,而是真的关心自己。

因为朱桂之前也从未表现过军事方面有任何天赋,现在被朱元璋认为在军事上比不过有着军功的朱棣,倒也算是正常。

面对朱元璋的安慰,朱桂甚至还装糊涂说道:“父皇说的是。”

同时朱桂还朝着朱棣和朱两人拱手道:

“日后北征之时,还请两位兄长要多多关照大同,毕竟我在大同花费了很多心血,可不能让草原军队进来,要不然就全完了。”

683

听着朱桂这番话。

朱棣和朱两人浑身感觉神清气爽!

这是朱桂求我们了!

在这些天里,朱桂一直是朱元璋嘴里的皇子楷模,要朱棣和朱去学习的对象。

可现在这个皇子楷模,因为不懂打仗,所以求着两人会打仗的两位兄长保护大同。

这让朱棣和朱两人颇为受用!

朱棣两人这一个多月来积攒心中的郁结,也在朱桂这句话后,尽数消散了。

随后朱棣和朱两人,就露出自来大同府以后最灿烂的笑容,对着朱桂承诺道:

“小十三你放心,到时候打起来,你的大同府一砖一瓦都不会有损伤!”

“说起来草原那边凶险的很,我看小十三你还是在大同待着吧。”

听着朱棣两人的承诺,朱桂不禁笑了下。

事实上,若是对草原用兵,整个大明恐怕还真没人可以比得上朱桂。

毕竟朱桂可是继承了霍去病模版的人。

也就意味着朱桂继承了霍去病的军事能力。

而霍去病是一位打的漠北无王庭的猛将!

还有谁会比他更懂草原战斗?

或许日后的大帝朱棣可以,但现在还未成长的朱棣绝对不行!

因为有着这种底牌存在,所以朱桂对于这一次北征,并没有放弃的心思。

他要完成内卷任务,获得全套化工体系的奖励!

朱元璋看着眼前兄友弟恭的场面,脸上满是慈祥的笑容,他很喜欢这种温馨的画面。

而后朱元璋再度叮嘱朱桂要注意身体,不要太过劳累后,也就坐着火车离开了。

……

时间飞逝。

很快天气就入秋了。

这会大同府的水泥路也都建好了。

道路通畅到让附近府县的百姓都羡慕不已。

而修路的最大好处,是让南来北往的商队行进速度更快了,有效的促进了各方交流。

随着水泥路的修好,以及在狼性文化氛围内的大同府官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

整个大同府的发展都呈现出恐怖的地步!

同时也因为朱桂售卖了经销权的原因。

因此水泥、玻璃等等商品都已经在大明各地出现。

这些质量高,又颇为实用的商品一经面世,就掀起一阵阵热潮!许多人纷纷购买!

现在的朱桂可以说是日进斗金!

但朱桂的心思早已不在这上面。

因为朱元璋北伐的命令已经下达。

这道命令,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明军队整军北伐!

远征漠北,力图肃清北元残部!

而朱桂,也亲自率领五千护卫前往了长城。

这一战,他要一展系统所学!.

第57章:老朱泪崩:咱的小十三战死了?

在大明全军开拔之际,朱元璋坐镇后方。

他现在年纪太大,若是去北方苦寒之地,还与敌军交兵的话,朱元璋身体承受不住。

不过坐镇后方的朱元璋也并不轻松。

虽然对于前线的具体指挥工作,朱元璋很识趣的没有插手。

但对于大的方略,以及在统筹全局方面都是由朱元璋来操控。

这种工作不比前线简单,耗费精力也大,这些天下来,朱元璋面色也苍老了不少。

帝都应天府。

皇宫大殿上。

殿内墙壁上挂着一张巨大的地图。

地图上详细的描绘了大明各府县的情况。

此外大明周边的部落国家,如北元政权、东瀛等等,也都在地图有展示。

朱元璋此刻正站在地图面前,思考着对草原的北伐战斗。

“出古北口,打迤都……”

朱元璋紧皱着眉头,思索着到底应该怎么样才能一击平定北元残部。

但只是想了想,朱元璋就觉得过于困难。

北元这群人本就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出身,进了草原就跟鱼进了水里一样。

草原里地广人稀,中原这边的将士去草原的话,时常会面临迷路的问题。

这种事情经常会发生,迷路后的中原军队人困马乏,再被熟悉地形的草原蛮子伏击。

中原军队往往会因此损失惨重。

面对这种条件下,一击定胜负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甚至可以说只要不迷路,能和北元残部正面交锋上,那就算是一个胜利。

“……”

一旁的朱标看着朱元璋,数次欲言又止,刚想开口,就又把话往嘴里咽回去了。

犹豫再三后,朱标还是选择开口道:

“父皇,儿臣有事请奏!”

朱标的话打断朱元璋的思绪。

朱元璋也就转头瞥了朱标一眼,而后继续看着地图沉思,嘴里则是道:

“说。”

这话言简意赅,是朱元璋一直以来的作风。

得到允许后的朱标沉声说道:

“儿臣想请父皇下令,将小十三撤出战场!小十三不善领兵作战,更善于治理一方,事实上他也将大同府治理的很好。”

“如果此次因为对北元残部的作战,而让小十三受到伤害,那大明将损失一位能吏!”

听到朱标这话。

朱元璋也就放弃对战局的思考,继而将视线重新看向朱标,同时也认真的看着朱标。

他发现朱标神色不似作假,而且很是凝重的模样时,也就知道朱标是在关心朱桂。

朱元璋在确认了朱标请奏的原因后,不禁笑了下,然后继续看着地图。

同时朱元璋沉着冷静的声音响起:

“小十三作为封地在大同府的人,始终是要面临着北方草原蛮子入侵的危险,主动面对草原那群蛮子总比被动应对好。”

“况且这一次咱也没把他安排在正面战场上,只是让他带着人去跟着老四见识见识,他不会有任何危险的,你就放心吧。”

朱标听到这话。

也就明白朱元璋心中还是有数的,于是朱标方才紧张的心情也稍稍放松下来。

事实上正如朱元璋和朱棣等人想法一样。

朱标也不看好朱桂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因此这才开口让朱元璋将朱桂撤下。

在朱标看来,朱桂这样的人才应该是放在施政一方的位置上,而不是让他去打仗。

如今朱元璋说并没有将朱桂安排在正面战场,朱标也就不再开口,而是一起看地图。

不过朱标刚一抬头,就突然感觉一阵头晕,心口也隐隐作痛!

朱元璋听到朱标急促呼吸声,立刻看向朱标关切问道:“标儿,你怎么了?”

朱标先是深吸一口气后,这才缓了过来,继而看向朱元璋笑道:

“没什么大事,只是最近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

朱元璋听着哦了一声,点头说道:

“估计是你最近累到了吧,多注意点休息就好了¨「。”

对于朱标的异样,朱元璋并没有在意。

首节上一节73/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