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第392节

更何况,天然气与煤炭相比,能够更好的减少环境污染。

“父皇,要不我先给您介绍一下天然气的作用。”

“想必听完之后,一定会同意此事的。”

朱桂说道。

听到这番话,朱元璋微微地点了点头。

947他心里清楚朱桂肯定要做此事,所以也并没有打算继续拒绝下去。

于是,朱桂将天然气的作用介绍了一番。

不过,只是说了一些基础的作用。

如果将更高端的作用说出来的话,肯定会露出一些破绽。

就现在的科技,根本没有办法研究到那么深的层次。

而是最重要的,就是说天然气的污染很少。

如果长时间用煤炭的话,肯定会对大明国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现在的大明国,环境要比现在好上许多。

要是不对其进行改变,用不了多久就会像现代的一样。

他不能让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现在。

听到这一番解释,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其实他心里明白,环境污染的危害。

只不过,在担心天然气的开采要浪费更多的资源。

“你说的我都清楚,但开采天然气的成本真的是太大了。”

“就像你所说的,需要用到大量的铁皮。”

“而国内所拥有的铁,肯定会因为这事而彻底消耗掉所有的储存。”cc

朱元璋说道。

听到这番话,朱桂似乎也并不太在意。

毕竟,这确实需要浪费太多的铁。

但是这东西在后期也能够弥补过来。

而环境污染,可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彻底恢复的。

他希望朱元璋能够明白这样的道理。

经过朱桂的一番坚持,朱元璋也只能被迫同意。

“希望你做的这件事情是正确的。”

“如果之后出现什么意外,朕会彻底终止这项工程。”

朱元璋严肃的说。

看到父皇同意了此事,朱桂也是激动的点了点头。

他为此也立下了保证,绝对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随后,朱桂便开始去准备开采天然气所需要的铁。

他先是找到了张渊明,让其根据自己的图纸来制造铁桶。

而这种铁桶,所用到的铁可以说是非常之多。

另外,还需要大量的钢板。

看到如此大的工程,张渊明一时间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太子殿下,这东西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

“居然要将其建造的如此巨大。”

面对张渊明的询问,朱桂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听到是为了弥补目前的资源缺陷,张渊明也便不在过多的询问。

他对于这件事情几乎是没有任何的概念。

与其纠结这件事,还不如尽快行动起来。

随后,张渊明便集结了所有的工人。

他们需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制造出足够数量的铁桶。

这可以说是十分巨大的工程。

根本就不亚于皇宫的建造。

但这也让所有工人们干劲十足,好久都没有遇到过如此难度的工程了。

几天后,整个大明国的铁全部被集结在了一起。

而第一步,就是要将这些铁炼制成钢。

只有足够数量的钢,才能够制造出质量合格的桶。

看着所有事情按照自己的预期进行。

朱桂也是彻底放心了下来。

他现在好像也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担心了。

也有足够的时间,去看一看石油炼化厂的情况。

毕竟,从回来到现在还没有空前往那里。

这天,朱桂来到了石油炼化厂。

这里的空气污染让朱桂感到十分担心。

仅仅过去了一年的时间,污染居然已经如此的严重。

看到朱桂的到来,负责人也是立刻迎上前来。

“太子殿下,这里一切安好。”

听到负责人的话,朱桂微微的点了点头。

“没想到这里的污染会这么严重,还好当时让其建立在了这里。”

“不然的话,肯定会影响更多的人。”

朱桂一边走一边说道。

听到这,负责人也是无可奈何。

毕竟,他们的工作是炼化石油。

而这里的工人,身体也是多多少少的受到了影响。

看着工人们的身体状况,朱桂也是不由的担心了起来。

“哎,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你们的身体。”

“再这样长期下去的话,你们的身体将受到最严重的摧残。”

朱桂十分担心的说。

听到这一番话,工人们纷纷摇了摇头。

“太子殿下,希望您清楚我们这么做的目的。”

“在我们选择这一项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失去健康的准备。”

“我们只希望,能够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大明国更好的发展。”

“只要大明国越来越强大,我们也在所不惜。”

负责人包含热泪的说。

这一下子,就让朱桂瞬间感动的说不出来话。

眼眶也是湿润了起来。

随后,便说出了一个令众人震惊的决定。

“从今天开始,你们所得到的报酬翻十倍!”

“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

“当然,你们所做的贡献也会被所有人得知。”

朱桂忽然提高了自己的音量。

听到这一番话,所有人都激动的面面相觑。

当初他们选择这项工作,虽然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报酬。

但听到这个决定,也是不由得高兴了起来。

而正因如此,每个人的决心也是更加坚定。

说完,朱桂轻轻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第279章 公布工人的事迹

但事实确实如此。

为了国家的发展,必须要有人为其做出牺牲。

这是每个历史时代都要经历的事情。

就连现代,也少不了为国家发展而牺牲的人。

但人也都是自私的。

能够无偿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有的国家发展才会一直停滞不前。

他们缺少的并不是资源,缺少的而是自愿为国家奉献的人。

而这种人~,值得被后世铭记。

随后,朱桂将所有工人的身份通通-记了下来。

他要将这些工人的事迹公布于世。

必须要让他们的贡献被所有人所知。

在这里逗留了几天后,朱桂也是百般不舍得离开。

他现在也是时候回去了,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处理。

首节上一节392/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