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第224节

在朱桂送来的信息中,大汉被描绘成朱桂的盟友,说大汉也是大明的朋友。

并且大汉在最近察觉瓦剌和鞑靼想对大明动手,于是大汉就主动背刺了瓦剌和鞑靼,斩杀敌人将士共七万余人。

看到这道信息后,朱元璋当场就愣住了。

“不是老四收买的大汉吗?”

“怎么根据小十三送来的信息里,是大汉自己想对瓦剌和鞑靼动手的?”

朱元璋按当场脑子就有点傻了。

不同于先前顺天府送来的那份书信中,里面有着燕王朱棣的大把身影。

现在朱桂送来的消息里,根本就没有出现燕王朱棣的身影,甚至连代王朱桂自己的身影都不多。

这让朱元璋大脑空白了片刻。

一时间。

朱元璋根本不知道应该信哪个人说的话。

但毫无疑问的是。

里面必然是有一个在说谎!

毕竟一个是说的是大汉主动出击偷袭,而另一个是说是大汉是被收买的。

两者之间的差别可就大了!

有了这件事后,朱元璋也就不动声色的将朱桂送来的文书给收了起来。

然后默默的派了使臣去北方草原,出使大汉去亲眼看看。

是的,朱元璋先决定任何人都不信。

他要听自己人说说大汉的情况。

而老朱本人,则是应天府里等待着。

好在因为火车的开通,所以老朱也不用担心使臣会向以前一样,来回走数月那么慢。

有着火车在的话,使臣来回加办事的话,只要五天就够了。

这五天里,朱元璋也就耐心等待着。

不过在等的过程中,老朱脸上再也不复之前的笑容。

这下也把周围人给吓到了。

他们察觉到了老朱不善的面色,心中还以为是自己哪里做了让老朱不悦的事,一个个也就紧张起来。

不过众人在见到老朱并没有斥责他们,让众人也就稍微放下心来。

而老朱依然是一幅苦闷的样子。

至于那位使臣,则是在六天后回到了应天府,给朱元璋带来了大汉的最新消息。

“陛下。”

“根据大汉里的人所说,这次他们出击瓦剌和鞑靼,完全是自己出击的,并没有受任何人收买。”

“其次,攻灭瓦剌和鞑靼的军队时,也是大汉军队独自做的,并没有明朝军队参与其中。”

“对于这些事的真假,臣在大汉和顺天府里,都走访调查过,大汉所说应该是真的。”

回来的使臣给朱元璋说着自己探知来的最新情况。

得知这个消息后,朱元璋仿佛苍老了十岁。

他麻了!

现在是朱桂和大汉的说法对上了!

而朱棣的说法有了偏差!

其中一项偏差是收买大汉的事,还有件是燕王亲率卫队参与围攻瓦剌和鞑靼的事。

全他妈是假的!

很可能是燕王为了邀功给自己编的功劳!

想到这里,朱元璋气血上涌。

顿时就怒气冲冲的!

朱棣他怎么敢啊?!

居然敢趁着自己寿诞将近的时候,用这种粗劣的手段来欺瞒自己?!

“好,咱知道了。”

“这件事只能你我知道,咱不想听到有第三个人知道。”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然后看着面前的使臣说道。

老朱要把这件事隐瞒下来。

毕竟海口已经夸出去了,牛逼也吹出去了,百官也都夸过了。

如果这个时候,说朱棣的功绩是假的,将会极其损耗皇室的威望。

所以朱元璋只能忍下来,不去戳穿燕王府的阴谋。

“臣知道利害之处,断不会传出去的。”

那使臣立刻拱手惶恐道。

他之前也听说过燕王用计谋平定瓦剌和鞑靼的事。

没成想自己还亲身验证了平定瓦剌和鞑靼的事,与燕王屁关系都没有。

这种有损皇家威严的事,使臣也不敢多嘴。

“好,你先走吧,让咱静一静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颇为头疼说道。

那使臣也就连忙告退。

朱元璋则是捂着额头,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这会的老朱头疼欲裂。

原本在前些天,听到朱棣战报后,还以为朱家又出现了一位战神。

结果现在发现他妈的居然是谎言!

朱家藩王中的战神,有且只有一位朱桂!

可最让朱元璋恼怒的是。

为了维护朱家的威严,他还不能当众戳穿这个谎言。

甚至以后其他人若是谈论起这事的时候,自己也不能戳穿,还得陪同听着。

只是想想这种感觉,老朱就恨不得抽朱棣几巴掌。

没事你瞎编什么战功呢?

搞的老子现在牛逼都吹出去了,下不了台了!

朱元璋深吸气,再吐气。

几个来回后,内心中的恼怒依旧没有平息下来。

但想到寿宴将近,朱棣等藩王肯定会来时,朱元璋内心也就稍微平静下来了。

到时候自己一定要朱棣好看!

“唉!”

“这群藩王若是能有小十三那样让我省心就好了!”

想到最后,朱元璋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说道。

而后,时间飞逝。

朱元璋寿宴的日子快到了士.

第130章:寿宴前夕,152国使臣到!老朱痛斥朱棣!

原本是朝廷上下都喜气洋洋的寿宴。

但因为朱桂给朱元璋送来一份文书后,老朱就一直沉着脸了。

其他人谁也不知道那份文书里到底说的啥。

但众人知道的是。

老朱的心情很不好!

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再触怒老朱。

因此哪怕是在筹备老朱的寿宴这种喜事,但所有人都极其小心。

生怕因此惹得老朱不悦。

又由于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寿宴,因此大明各方要员都会派人送来贺礼。

其中离得近,或者是有闲空的,更甚至是要亲自前来。

至于那些大明外派的藩王们,他们作为老朱的儿子,要是要亲自前来。

除此之外。

民间也会自发的会老朱的寿宴送来贺礼。

老朱除了对自己的儿子,如秦王朱和晋王朱这些人的违法行为稍有纵容。

但老朱对于其他的贪官污吏,豪强劣绅想来是重点打击的。

因此除了秦王府和晋王府附近的百姓,大明其他地方的百姓还是记得老朱的好。

因此在正值老朱寿宴的时候,民间也就有不少人送上贺礼。

除此之外。

大明作为东亚大国,称臣朝贡,以及建立邦交关系的国家也有不少。

如今恰逢朱元璋寿宴,这些朝贡邦交国,自然也会派人送来贺礼。

好在如今大明境内很多地方都修上了铁路。

因此这次众人来应天府给朱元璋贺寿时,也就不像是以前那样需要在路上走十天半个月,甚至是可能要走数月功夫,才能来应天府给朱元璋贺寿。

有不少番邦小国,是第一次来经由朱桂改造后的大明。

首节上一节224/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