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第19节

朱元璋命令道。

锦衣卫拿起燕王朱棣的回旨文书,照着念道:

“回禀父皇,若父皇要运送辎重,儿臣必调集民夫和车马来保证辎重的运输安全。”

“此外如今北方冰雪交加,许多官道都被积雪给覆盖!”

“在儿臣回旨的同时,已经派人去将官道维新修复,只等父皇的命令一到,运输辎重这事就可以立刻去办。”

朱棣回旨最长,也讲的最具体。

朱元璋听着,满意点头。

“还是燕王殿下考虑的妥当!”

“是啊!按照燕王殿下所说,回旨的同时就已经派人去清理被积雪覆盖的官道了,其他藩王就没有想到这点!”

“不愧是久经沙场的燕王殿下!这考虑的比我们这些老骨头都要详细了!”

朝臣们听到燕王朱棣的回旨内容,也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好小子,确实干的不错。”

听着这些话,朱元璋也露出笑容。

自己这些孩子中,除了朱标,最有能力的就是朱棣了,朱棣也果然没让自己失望,这次回旨内容说的很漂亮!

“还有最后一个。”

朱元璋视线看向内侍举着的木质托盘上,那里还躺着孤零零的一份回旨文书。

他的心中则是有些期待。

朱桂会如何解决在冬天运输辎重的事?

“我来念吧。”

也就在锦衣卫拿起回旨文书准备念时,旁边站着的朱标上前,伸手笑着说道。

朱元璋也没有阻止。

这一幕落在朝臣眼中,一个个惊讶不已!

朱桂的声望已经到了这种恐怖地步吗?

居然能让朱元璋和朱标两人都青睐有加?

同时百官对于朱桂回旨中的具体内容,也愈发期待了!

这样一个被帝国话事人和帝国太子看中的皇子,会给出什么样的方案呢?

朱标接过锦衣卫递上来的回旨文书,粗略一扫,脸上就露出愕然神色,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文书的具体内容。

“标儿,怎么了?”

朱元璋察觉到异样,立刻问道。

“十三弟说,以现在的条件,在冰雪交加的北方运输辎重,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朱标想着应该怎么用词才不会惹朱元璋生气,但发现朱桂的意思在那,不论怎么用词都没用,只能如实说道。

一听这话。

朱元璋面色阴沉下来。

朱桂这话什么意思?

否定自己北伐漠北的战略决定?

朝臣们听到朱桂质疑朱元璋的决定,而后朱元璋又面色不善的模样,不由得心头一跳!

这下坏事了!

难道这位最近风头正盛的代王朱桂,会因为激怒朱元璋,从此要变成一位普通的皇子?

“父皇先别急着生气,十三弟还有其他话。”

朱标想着补救,连忙喊道。

“那你继续。”

朱元璋依旧没好气道。

他倒是要看看,朱桂其他话里还有什么?

如果是什么和平为重,不要大动干戈之类的话,那朱元璋恐怕会对朱桂彻底失望!

“十三弟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他说大明幅员辽阔,从南到北要耗费大量时间,哪怕是轻装快马也需要半月,若是运输辎重更是要数个月的时间。”

“很影响办事的效率!”

朱标看着回旨文书剩下的内容,脸上变得惊讶无比,而后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说道。

听着朱标陈述朱桂的观点。

朱元璋面色稍缓,但依然是没好气道:

“这些事难道咱不知道吗?”

是的,朱桂描述的事朱元璋知道,朝中百官也都知道,可知道归知道,他们什么也改变不了。

“父皇别急。”

“按照十三弟回旨文书中的说法,他认为大明需要建造一种新的运输工具,确保南北通行只用数天时间!”

“十三弟说他已经对这工具如何制造已经有了想法雏形,他决定将这工具命名为火车!”

朱标看着文书剩下的内容,而后沉声说道。

这话一出,整个朝堂内,仿佛再无一个活物,连心跳和呼吸声都没有了!

所有人如同见到鬼魅般!

一脸不可思议的模样!

“数天时间从大明的南方到北方?”

“这怎么可能?!”

“我不信!”

“代王殿下不是得了失心疯吧?!”

百官们杂乱的声音响起,不少人都以为朱桂在说胡话。

而朱元璋则是直接傻眼了!

他万万没想到。

朱桂面对自己给出的考验,不仅不答题,反而反手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式!

朱桂要为大明造火车!

(活动时间:4月29日到5月3日)

第18章:修建铁路的好处!开卷!

但以朱元璋胎教肄业的学历,一时间难以理解到火车究竟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在马车上烧火?然后用这火来烫马尾巴,让马跑的更快?

所以称之为火车?

就算朱元璋想出‘火车’的雏形。

也不觉得这种‘火车’能让大明南北通行的时间缩短到数天。

毕竟马匹就算被烧,也只是用四条腿跑路,终究也还有力竭的时候。

大明又太大了,南北距离有一万余里,数天时间怎么想也不可能!

朱标正拿着朱桂的回旨文书,他看着面前哗然的百官,神色有些尴尬。

朱标能看出来百官根本不信朱桂的话。

若不是因为朱桂皇子的身份,恐怕百官已经开嘲讽了。

但朱标想着自己既然主动包揽了念回旨文书的事,那事情自然要做完。

于是朱标硬着头皮道:

“十三弟在回旨文书中,还要求朝廷出资一起来建造火车。”

“十三弟强调,如果朝廷出资了,那以后赚的钱就有朝廷一份。”

“但若朝廷不出资的话,那以后新的交通工具出来,赚的钱朝廷就没份了。”

这话一出。

那些朝廷官员立刻就急了。

“陛下三思啊!”

“如今这所谓的火车八字还没一撇呢,代王就想要钱了,万万不可轻信啊!”

户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朱桂文书中所说的朝廷出资,那也就是户部出钱,可如今国家各方面花钱如流水。

就算是管着大明钱袋子的户部,也没有余粮了!

紧接着工部尚书也站出来反对:

“臣身为工部尚书,曾亲自建造了无数物品,也见过各种奇淫技巧的东西。”

“但臣从未听闻过有火车这种东西!”

“再者大明南北相距近万里,哪怕是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也需要二十日跑个来回,代王所说的数日时间通行南北,绝无此种可能!”

有户部和工部的人开口后,其他六部的官员也纷纷开口,都认为朱桂在痴人说梦!

见这么多专业人士都开口了。

朱元璋则是安静下来。

看来朱桂的想法这次算是栽了。

朱元璋也不信这个所谓的火车说法。

但朱元璋觉得问题不大。

以朱桂先前做出的功绩来看,朱桂能在功劳簿上躺好几年。

现在不过是失误一次,也算是在常理之中。

“诸位说的是。”

“不过桂儿才十多岁,尚且年幼,因此时常会胡思乱想,这才有了火车的说法。”

“既然是孩童的想法,诸位也就不用认真了,当作是笑谈略过吧。”

朱元璋开口打着圆场,给了朱桂和百官一个台阶下。

首节上一节19/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