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第372节

哪怕他李二陛下英明神武,若只依靠儒学,想要达到天下大同的目标需要多少年?

可李二没有这么多时间等待,

正如杨帆所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若只依靠儒家的那些书呆子,天下会太平,统治会稳固,但是李二陛下等不及!

如何能够让这个帝国快速发展?

李二陛下从杨帆身上看到了答桉。

百家杂学!

商道在这个时代,亦是杂学的一种,而这种低贱之道却发挥了极大的能量。

就拿杨帆来说,这小子虽然能写得一手好诗,但更多是天赋使然,跟学问高低没有一点关系!

四杨帆读过么?

可能读过,甚至杨帆还拿出了四书释义,但李二陛下很怀疑杨帆这货能不能将四的内容给写出来一些……

而琉璃、炒茶、印刷术……

一桩桩一件件……

没有人比李二陛下更清楚这些东西带来了多大的财富。

整个朝廷去年的说服提高了一半有余,这不仅养活了一大批人,甚至这些钱对于改善大唐的民生来说极其重要。

一窥全豹,李二便认识杂学的重要性。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李二陛下再是心急,再是好大喜功,亦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

所以赞成杨帆将杂学作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并且单独设立了研究院,就是为了让这些杂学有出路。

这是一个试探,试探那些儒生对于杂学的态度和忍受程度,也是一个楔子,撬破儒家一门独大的楔子

李二之所以对千百年来天下尊崇的儒家产生怀疑,也是来自于杨帆的一番话。

真正强盛和自信的帝国,是极具有包容心的,一个国家要快速发展,百家争鸣才是王道。

帝王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平衡,朝局平衡,权力平衡……

唯有平衡,才能让李二陛下放心。

历朝历代,统治者已失去了对儒学的掌握,反而被儒家所绑架。

如今杨帆提出以百家杂学来抗衡和制约儒家学说,李二陛下确实有些心动了!

毕竟学术平衡也是一种平衡。

于是乎,李二陛下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就决定采纳杨帆的建议。

从政事堂出来,杨帆抬头望向天边,耀眼的阳光让他心情极好。

天空厚厚的云层已被阳光刺破,显然已经不能阻挡耀日的光晖。

已经把一丝希望种下,应该很快能够散发着闪耀的光芒。

第四百四十八章亲近

走出太极殿,回望殿宇连绵的皇城,杨帆心头一股豪情陡然升起。

既然已经种下了希望,总有破土发芽的一天。

只要这套机制能够彻底落实,大唐一定能威服四海,永远屹立于世界之巅。

自打隋朝创立科举制度,四十几年断断续续只进行次科考。

除了受到门阀世家阻挠,更多的是隋朝本身没有引起重视。

而在唐朝,也只是在武德年间举行了那么两三次,可也是因为筹划不周,都是草草收场。

可以说,满朝文武没有一点半点举行如此大规模考试的经验。

更主要的是没有引起统治者的重视。

如今有了这些考试细则,又有李二竭尽全力支持,杨帆相信效果会逐渐显现出来。

当然,杨帆并不盲目!

他并不指望此次科举考试招揽到什么寒门人才,只是未雨绸缪、图谋未来罢了。

“忠义侯……咳……姐夫……”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把杨帆从思绪间拉了回来。

回头一看,李治这个小正太正扬着脑袋站在他身后,几名内侍则落在稍远的后方,并没有靠近。

见到杨帆看去,李治有些胆怯的缩了缩脑袋,不过显然有事,一副欲言又止、可怜巴巴的模样。

杨帆心头暗笑,没想到未来的高宗皇帝如此胆小。

不过杨帆也不反省反省,自从李治讨要武媚娘被他拒绝以后,哪次不是故意捉弄李治。

如今李治心智不成熟,当然有些害怕与杨帆相处。

不过,杨帆口中却是搭话道:“殿下怎么有空来太极殿,不用进学么?”

李治翻了一个白眼,无语地道:“学堂每十天休息一天,今天正值休沐!”

说着,李治略显鄙视的看着杨帆,连这个都不知道,果然是传说中的莽夫,只会动拳头的棒槌,根本不学习。

不敢明着反抗,李治只能在心中暗暗鄙视。

杨帆脸色一红,略显尴尬:“哦,事情比较多,忘了。”

虽然很想教训这小子一顿,可毕竟对方是个亲王,又是自己的小舅子,而且还是长孙无垢的儿子,还是决定饶他一回。

看李治并没有离开的意思,杨帆不解地问道:“你是特意来找我的?”

李治点了点头,说道:“三哥的腿伤已经痊愈,特意在骊山的庄园宴请宾客,三哥特意叫我过来请你过去。”

能被李治称为三哥的,也只有吴王李恪了。

自从上次被刺杀,李恪伤到了大腿,一直在骊山的庄园内修养。

算起时间来,也有将近两三个月没见到他了。

如今想要面对他,还真有些尴尬!

毕竟阴差阳错与杨妃有了不清不楚的关系,还真不知道以什么心情面对。

想了想,杨帆说道:“正好无事,我府上的马车也在宫外等侯,要不咱们一起去?”

车到山前自有路,和小正太一起去,也许能够缓解一些尴尬。

李治大喜:“真的?早就听小兕子说姐夫的马车天下无双,本王也正想试试。”

四轮马车内,李治坐在车厢里,兴奋得上蹿下跳。

这摸摸那看看,一双眼珠都快不够用了,活脱脱一个好动少年。

生长于皇家,李治什么样的奢华没见过?

只是这四轮马车的样式实在太过新颖,车厢内的装饰也别出心裁,小正太又正是对一切都好奇的年纪。

一会儿问坐垫是什么动物毛皮制作,一会儿问马车这么为什么平稳,可算把杨帆烦得够呛。

骊山,其实也是属于皇家度假园林。

上次在骊山做出那首《爱莲说》,就是在长乐公主的庄园里做出来的。

被李治烦得不行,杨帆问道:“吴王殿下办个宴会怎么跑这么远,你们这些皇子在骊山都有自己的庄园h?”

李治犹如看到一个土豹子一般,有些无语的回答:“骊山乃是父皇避暑的地方,怎么可能每个皇子都有山庄在那里?”

“除了太子哥哥、三哥、四哥,长乐、高阳两位姐姐以及小兕子,就只有本王有。”

原来,只有受宠的皇子、皇女,李二才在骊山之上赐地皮建改庄园。

闲聊间,听闻自从长乐公主和离以后,便在骊山的庄园住了下来,杨帆还有一丝窃喜。

可一想到长孙无垢,杨帆顿时蹙起眉头,有些头疼。

说实在的,杨帆的丝风格让他的占有欲极强,这么一朵白白净净的莲花只能远观不能渎。

越想越郁闷,杨帆反倒没有了说话的兴致。

马车沿着官道直抵骊山脚下,大门处有很多内侍迎了上来。

这里是皇家园林,又因为上次吴王被刺客刺杀,游客、外人一律不得靠近。

是以,骊山入口处不但有内侍候在门口,更有一队队禁卫驻扎,见有游人到此便驱逐,以保证安全。

其实,远远的见到这辆形式别致的四轮马车,内侍、禁卫便已猜到是忠义侯来了。

可吴王殿下已经特意交代,若没有请帖者一律不准入内。

虽说这位侯爷即将成为驸马,更是高阳公主的夫君,说起来也不是外人,可吴王殿下的命令又不能不听。

更何况,听说皇帝稍后也会过来。

若是不检查请柬,出了问题他们这些奴才还不得统统被打死?

然而这位侯爷毕竟凶名在外,贸然阻拦,说不得就得挨一顿胖揍。

若是被暴打一顿,上哪儿说理去?

内侍们相视苦笑,心里多少有些为难,不知该拦还是不该拦……

待到马车驶到跟前,车帘打开,晋王李治第一个跳了下来。

禁卫和内侍们大大的松了口气,既然有晋王殿下同行,无论杨帆入不入内,都不是他们这些内侍能拿主意的。

就算杨帆没有请柬进去惹出事端,也自有晋王殿下担待,与他们无关。

只要不背黑锅,这些内侍自然大献殷勤。..

甚至在杨帆下车的时候,还有两名内侍亲热的扶着杨帆伺候他下车。

这亲呢的模样搞得杨帆一阵恶寒,赶紧甩脱了两个太监的手,自己跳下了马车。

倒也不是杨帆矫情,说起来,杨帆对太监这个特种行业并没有什么歧视。

毕竟,除了迫于生活无奈的贫苦人家,谁舍得自断子孙根入宫?

也许见到也杨帆今天对自己不错,李治欢喜的扯着杨帆的手,准备拉他上山。

刚想想走进大门,便被身后一阵嘈杂声吸引,转过头来。

原来是一辆华丽马车也驶进了大门,车上正走下一名貌美女子。

此女寐含春水脸如凝脂,白色茉莉烟罗软纱,逶迤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身系软烟罗,一条白色织锦腰带将那不堪一握的纤纤楚腰束住。

颇有“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的味道。

还没等杨帆看清楚,李治顿时松开杨帆的手,撒欢的跑了过去,嘴里欢喜的叫道:“长乐姐姐,你到哪里来?”

此人正是长乐公主李丽质。

长乐公主被这突如其来的叫喊声吓了一跳,定定神,才发现是李治,欣喜地道:“小兕子让我去接她,这才刚刚回来,稚奴,你怎么也这么早来?”

跑到长乐公主身边,李治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然后解释:“我受三哥所托,亲自去请姐夫前来参加宴会!”

首节上一节372/7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