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233节

  沿途的步兵队列在道路两侧,而中间是用拉挽马牵引的火炮,以及下马步行,牵着战马前行的骑马步兵。

  一个军,三个旅,一万五千人。

  编有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等诸兵种。

  这个军是新组建的。

  编入了一个从南方泛海而来的陆军旅,另外将辽东屯垦司的驻军编成了一个旅,另外辽东军屯也抽调出了一个旅。

  在大明天子的船队还没抵达旅顺口的时候,命令和先期抵达的一个陆军旅就已经到了盖州城内。

  任命辽东屯垦司总管彭浚为这个第三方面军总兵官。

  彭浚本是文职,后调任为辽东屯垦司总管之后,就又要管屯垦,又要管军事。

  如今也被转到了军职,授了一个少将的军衔,现在正领大兵前往海城,要摆出进军辽阳的态势,迫使清鞑的盛京将军琳宁不敢妄动。

  给大军登陆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

  历史上的彭状元,现在就骑在一匹蒙古马上。

  吭哧吭哧的随军一起行动。

  从文采斐然的状元郎变成了一介武夫。

  彭浚倒也没有什么怨言。

  因为这辽东屯垦司是真正能任事的地方。

  而且他一名文官转军职。

  允文允武。

  等辽东这一战打完了。

  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这辽东、辽北之地的一地主官,也应该是自己的了。

  辽东、辽北这么大的地盘,人口又少,土地又肥。

  肯定不可能和汉地一样分得那么稀碎。

  得安排一名官员总管移民屯垦,同时也要有一定军事能力和沙俄、满清残余做战。

  综合考虑的话。

  也就只有自己合适了。

  也许等这一战打完了。

  自己就是大明辽地总督了。

  在辽地总督做个几年。

  那直入中枢当宰相的前途也就在近在眼前。

  大明没有什么军职不能当宰相的规定。

  而且自己这个军职只是挂名的,为了方便指挥第三方面军而已。

  本质上自己还是个文臣。

  再加上彭浚是湖南人他很清楚,大明天子再信任粤党,他也是天子,搞平衡的心思是有的。

  现在大明左右丞相都是粤党。

  这是因为其他诸省的官员暂时还没有资历顶得上来才至如此。

  而现在看来。

  天子是有扶持湘党入中枢的盘算的。

  所以这两年,彭浚和欧阳厚均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了。

  现在欧阳厚均去了婆罗洲做兰芳巡抚,正稳步推进全占婆罗洲的进程。

  而自己则是来到了辽东。

  相比于婆罗洲。

  辽东才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啊!

  第一个湘党的丞相,非自己莫属!

  “报!发现了清鞑的土堡,驻有一千三百余人,看样子是满洲八旗和八旗汉军混编的驻防军!”

  打马而来的年轻上尉大声说道。

  “传令,大军原地休息,33旅拔除这个土堡!”

  彭浚下令道。

  步步为营,一路向北。

  只要不出什么错漏。

  哪怕就是盛京将军府把所有八旗兵都派来,也奈何不了自己麾下这第三方面军。

  这辽地太空旷了。

  从盖州出发,走了几百里了。

  居然是荒无人烟。

  这么好的地盘就这么荒废着,给清鞑带来最大的收益就是用打牲人部去猎取一些皮毛,挖一点野山参之类的。

  真是作孽。

  “遵令!”

  上尉急忙抬手行礼。

  策马而去。

  看着年轻上尉的背影。

  在彭浚身边的陆军11旅旅长陈建辉笑道:“如何?”

  “不错,令行禁止,不骄不躁。”

  彭浚点头说道。

  “这位可是未来的兰国公,上面有人交代了,尽量不要让他去危险的区域。”

  彭浚点了点头。

  年轻的上尉是兰国公罗芳伯的嗣子,由于罗芳伯无后,因此只能从嘉应州罗家,寻了一名血缘最为接近的罗家子做嗣子来继承他的兰国公的爵位了不然这大明与国同休的兰国公祭祀断绝,岂不是成了笑话了?

  这位在旁人看来不知道是积了几辈子德,运气逆天到了顶点的兰国公小公爷罗晋岳,在大明陆军官校以优异成绩毕业之后就被授予了上尉军衔,如今又主动请缨要调到最危险的辽东战场作战。

  在许多人看来,这大概就是脑子被门夹了。

  好好的小公爷不做,来当大头兵...

第179章 八旗子弟有余勇

  “敌袭!敌袭!有逆明的骡子兵!快放狼烟!”

  与此同时。

  在明军发现的这个土堡内的八旗兵已经乱成了一团。

  这是海城群堡的前沿堡垒。

  自从去岁明军开始向辽东派遣军屯之后。

  清朝方面也开始加强了盛京的防备。

  以海城、辽阳为中心。

  配属八旗兵丁、八旗旗民、八旗汉军,在海城周围修筑屯垦筑堡。

  屯垦也是没办法的。

  因为现在关内都在大打,根本没办法支应关外,再加上为了支应在关内的战争,关外的打牲人部也被抓了不少壮丁去填充索伦部骑兵。

  导致许多满洲渔猎部开始逃亡。

  满洲一百多年荒芜。

  人口虽然不多。

  也没有什么农业生产。

  但是这地方的资源太丰富了,哪怕清朝经常在东北捉土著充实八旗,建立了索伦部骑兵,许多部落的壮丁都被抓走了,以至于许多部落人口大减,但是在清朝入关后这一百多年,满洲之地的人口还是在增长的。

  根据历史资料。

  在乾隆朝后期,包括了外东北、库页岛这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人口约一百三十余万。

  其中包括了八旗兵丁三万,满洲八旗兵丁的家眷十六万,剩下的就全部都是一些渔猎部族了。

  他们从某个程度上和满洲八旗也算得上是亲戚,不过这东北之地部族非常多,许多部族未必认同自己是满洲、建州部的。

  而满清事实上除了防汉、防蒙之外。

  对于东北这一片曾经崛起过辽国、金国,乃至于大清朝自己的土地也是有相当的警惕心的。

  一方面不让汉人进入满洲,避免满洲人口过多,另外一方面又把满洲渔猎部的壮丁招募为索伦部骑兵和宁古塔披甲人。

  经过战争的消耗。

  这富饶的辽土,经过一百来年的孕育,总人口只增加到一百多万人,这大清朝的人口控制手段也算是相当成功的。

  要知道在后世。

  清朝放开边墙短短几十年的时间。

  东北就从只有一两百万人口,迅速增加到三千余万若不是有这三千余万的汉人的人口基数打底,后世东北是否还是汉土,那还两说呢。

  不过现在这一百多万土著大多都逃进了深山老林,以现在的辽土的人口,是没有能力支撑数万脱产的大军的。

  哪怕是八旗也要进行屯垦,耕作。

  现在是八月底了。

  像是南方已经开始收割了。

  但是关外的春天来的比较晚,所以现在种下的麦子还泛青呢。

  明军的大军也没有帮八旗心疼庄稼的心思。

  33旅的士兵都是从辽东军屯招募的。

  和盛京的八旗兵也经常有小规模的冲突。

  很不客气的就直接从庄稼上踩踏而过,在距离这个叫做铁岭屯堡的八旗土堡前沿安营扎寨了。

  最过分的是随33旅一起行动的一个骑马步兵营,战马直接就放出去吃青苗了。

  看得在堡内的八旗镶蓝旗的协领瑚松额咬牙切齿。

  但是没办法,现在是明军野战无敌的时代。

首节上一节233/5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