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196节

  “除此之外,这广东的文教也要抓紧啊。议政院之权终究有限,咱们广东子弟还是要在科举上下功夫才行!”

  “广东商会要积极捐款,大办教育,只要咱们广东人才能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咱们广东在朝中的地位就能稳固。”

  “对对对,让家里的衰仔都要抓紧了,都得安心读书,反正现在科举四书五经的内容已经减少了不少了,以后肯定也更多的考实物!”

  ......

  “商权、绅权都过重了啊...”

  郴州知府欧阳厚均叹息道。

  另外一边。

  一群湖南官员们也聚在一起。

  “如此也并非全无好处,现在左右丞相都是粤党担任,有这议政院制约,这丞相当得怕是也没什么滋味了。”

  衡阳知府彭浚有些幸灾乐祸的笑道。

  粤党全力支持议政院的设置。

  但这议政院首先限制的就是内阁之权。

  按照《大明之礼》规定。

  议政院有权监督之权,有对左右丞相和内阁的政策发起不信任投票之权,一旦不信任投票通过,左右丞相和内阁各部官员必须到议政院解释、寻求议政院支持,若最终没有通过,则需皇帝裁定。

  同时议政院还有弹劾内阁的权力。

  可以说。

  有这个议政院在。

  做这大明的首相,还真的没有多少滋味。

  什么事情都有一群人盯着。

  首相也憋屈啊。

  “诸位务忧。”军师陶必铨久在朱道桦身边,对朱道桦的想法多少事有些了解的。

  “这所谓绅权、商权之重,都只是因君权而来。诸位请看,这《大明之礼》总纲第一章的二十条,有十六条都是加强君权而来的。”

  “皇帝独有立法之权、解散和召开议政院之权、军权、授爵、分封等权。”

  “君权之盛,怕是只有前明太祖、成祖两位皇帝可比了。”

  “与之相对的...”陶必铨叹了一口气说道,“就是第二章之民权了!”

  “士绅、商人,乃至于各级官员之权,都在这一章之中,也就是说,这大明的臣民,无论士绅、商人还是官员,在这大明之礼下都是一律平等的。”

  “任何拥有大明国籍的臣民,有从军、纳税之义务,非依礼,不得逮捕、监禁、审讯、处罚任何臣民,依礼,臣民财产不受侵犯,依礼,臣民书信秘密不受侵犯,依礼,臣民有请愿之权,依礼,臣民的生命安全受大明朝廷保护,依礼,臣民有迁徙的自由...”

  陶必铨对这《明礼》规定的一些权利义务如数家珍。

  这些大明的臣民拥有的权利,对于他们这些当官的当然也未必就不利了。

  因为如果朱道桦真的完全遵从《明礼》行事。

  哪怕君权再重。

  他们也不必担心“狡兔死走狗烹”,不用担心“抄家灭门诛十族。”

  也不用担心锦衣卫的监视、逮捕。

  当然了。

  在他们这些官员们的权利受到保护的时候。

  大明朝的贩夫走卒,普通老百姓,也将和高高在上的士大夫一样拥有大明臣民的一切权利。

  依礼。

  大明臣民,一律平等!

  “现在在咱们大明当官,官威是没办法显摆了。不过有得必有失嘛。有这么个规矩在,咱们这些人是得了保障了...”

  “对对对,咱们可不能把这个礼给玩坏了,周礼保周朝八百年江山,礼崩乐坏之后周朝方才灭亡,咱们日后都是大明的勋贵,若是大明也能在明礼保障下有八百年江山,你我子孙都能安享八百年富贵了...”

  “可不能礼崩乐坏了!”

  大家纷纷说道。

  “罗师,您怎么看这议会政治?”

  陶必铨看向了坐在首位上,笑而不语的罗典。

  罗典笑了笑,道:“老夫倒是觉得,皇上制礼安天下,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政。你我儒生,天天喊着克己复礼,现在这礼来了,又岂能叶公好龙了呢。”

  “更何况,这议政会,只有监督、弹劾之权,大明的政事,总归是咱们儒生士大夫来执行的。”

  罗典抚许笑道:“大明之礼,对大家都有好处,自然是要遵从的,皇上要开议会,咱们作臣下的其能硬顶着反对?这大明朝在我看来,若是真的能按照明礼行事,怕是日后文治武功远迈汉唐都是有可能的,到时候你我都是千古名臣了,岂能因为损失一点官威就想着拆台?”

  “咱们可不能把大明朝的台给拆了,皇上说的没错。如今天下是大争之世,犹如战国纷争!华夏两次陆沉,都是礼崩乐坏所至,如今世界上有欧罗巴这等堪比华夏之文明,你我若是把大明的台拆掉了,咱儒生士大夫的道统怕是要被西洋人给灭绝了,到时候我们可是哭都哭不出来!”

  “罗师所言极是,大明这个台,咱们湖南人不能去拆,还要尽全力维护。”陶必铨等人连连点头。

  “咱们读圣贤书的,天天喊着复礼,如今真有圣人天子把这礼重新续上了,咱们若是反对,岂是君子所为?”已经准备高升吏部尚书的彭浚也是点头说道。

  “开议政会也没什么,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议会在广东也许是一群奸商掌握,在咱们湖南,那就肯定是文人士大夫的天下!”

  “比银子咱们比不过广东佬,但是比人才,他们十个广东也比不过咱们!”

  “对对对,这大明朝的官还是要科举来的,岳麓书院要办到全湖南去!只要源源不断的培养出经世济用之才,这大明官场咱们湖南人就始终有出头之日,皇上也必然要倚重咱们三湘之才!”

  ........

  在一片热闹中。

  大明皇帝正式登记,又颁布了一部宪法性质的“明礼”,又设立了一个议会性质的议政院。

  大明朝朝着君主立宪制迈出了一小步。

  在这个十八世纪的尾声,即将跨入十九世纪的年代。

  这就算是一大进步了。

  随着各地方的官员返回各自管辖地。

  乱哄哄的应天府朝廷似乎也变得安静了不少。

  关于明礼的议论、争论,关于议政会引起的纷争和讨论。

  以应天府为中心,蔓延到了大明各地,同时也蔓延到了北方的清廷、西北的太平天国等地。

  这一波涟漪荡漾了整个东亚世界。

  此时已经到了年底。

  朱道桦的大明朝廷也不可能把精力一直放在明礼和议政院上。

  他的大明朝廷要对明年之事进行预算、规划了。

  明年的大明朝廷主要面临三件事。

  内政方面当然就是要尽快繁荣江南市场,通过和江浙的商人、地主合股的方式,扶持一批依托蒸汽机进行生产的工厂。

  在江南地区发展丝织业、造船业、航运等产业。

  而对外。

  第一就是应对英国西班牙的联军。

  这方面主要是要等孙士毅手下的浙江兵训练完成之后,就可以用大船把他们往孟加拉送了。

  而海战方面,明军也不可能主动出击,大洋这么大,如何才能找到对方的主力?

  因此就只能守株待兔,等对方出现之后,给予雷霆一击。

  第二是准备明年秋的北伐!

  北伐的目标当然就是清廷了。

  现在明军可是养兵二十万。

  和二十万兵可不是养着不用的。

  所以在明年秋收之后,针对北方满清的北伐行动就要展开了。

第152章 北伐之前,先断后路!

  “北伐计划初定以十万陆军,其中包括七万步卒,两万五千龙骑兵,五千胸甲骑兵为主力,越过长江,直取徐州、山东,兵围北京城!”

  在大元帅府,朱道桦坐在主位,军师陶必铨正在介绍总参谋部初定的北伐计划。

  这一次北伐的目的就是要全取汉地!

  把满清赶出关外!

  等陶必铨话音落下。

  朱道桦说道:“朕之前就说过,满洲之地是满清后路,但朕偏偏想要断掉满清这一条后路!总参对此有什么计划?”

  朱道桦不希望满清北走满洲,最好能把他们赶到草原上去,然后把他们撵着一路向西,让这满洲八旗好好的把西面的一群游牧部族给嚯嚯一下才好。

  “皇上,总参方面认为,要让清鞑不敢退往满洲,最好就是咱们要在满洲有足够的力量。”

  “莫非要驻军满洲?”

  陶必铨摇摇头,说道:“满洲是清鞑的自留地,向来禁止汉人进入,除了辽东的奉天、辽阳,黑龙江的瑷珲,其他的地方的人口都极为稀疏,驻大兵于满洲,后勤就必须要从江南运送,若是驻兵少,也没什么用,驻兵多,这后勤压力就大了!”

  “所以,总参的计划是...屯垦满洲!”

  “屯垦满洲?!”

  朱道桦一愣。

  还有这种操作?

  绕过中原,直接移民满洲?

  能行吗?

  “没错,就是屯垦满洲,可在满洲驻扎少量兵力,然后移民屯垦,如在婆罗洲一般,建立军屯!”

  “若是能在满洲建立几十个军屯,那满清到时候还敢不敢退去满洲也就不一定了。”

  “更何况...若是能诱使满清大举进军满洲,依托这些军屯与满清主力交战,我方反而在后勤上更占优势!”

  朱道桦闻言点了点头。

  他现在也不是门外汉了。

  如今满洲荒芜,除了在少数几个八旗驻防的城市之外,在野外主要就是满清的“打牲之部”。

  人数非常稀少。

  如果说乾隆担心后路被断,要派遣大军前往满洲与明军作战。

  那他的大军的后勤补给就必须依赖关内运补。

  虽然从距离上。

首节上一节196/5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