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81节

“所以只有取消盐铁官营,天下才能变好,百姓才能幸福。”

其余贤良文学也纷纷符合,一些德高望重者看着年轻的王鸿隐、张穆很是欣赏。

“那两个少年来自何处?”有人问道。

“似乎是辽东。”

“辽东那种偏僻之地居然也能出这样的才子?”

面对贤良文学们的你一言我一句,御史大夫桑弘羊展开反击:“匈奴屡屡进犯边境,防备他们就要消耗大量钱财,不防备就要被屠戮臣民,先帝为了保护自己的百姓,所以对匈奴进行防备,但防备匈奴需要大量钱财,所以先帝才会进行盐铁官营,用盐铁官营以及酒类专卖赚来的钱打击匈奴人,以此来保护我大汉的子民。”

“因此,盐铁官营是为了保护民众的政策,是有利于民的,怎么能说是与民争利呢?”

“况且,士兵们在外征战,需要为他们购买武器装备和御寒的衣服,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财富,如果取消盐铁官营,难道要我们大汉的将士饿死冻死在前线吗?”

桑弘羊这样一番有理有据地反驳下来,使得一众贤良文学微皱眉头,纷纷思索着如何反驳回去。

就在贤良文学们不知道如何反驳,桑弘羊认为已经辩论胜利时,沉思良久的王鸿隐开口了,只见他说道。

第131章 盐铁会议(二)

“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士大夫不言得失,以仁义、德行感化百姓,以此使得近者亲附而远者悦服。故善克者不战,善战者不师,善师者不阵。修之于庙堂,而折冲还师傅。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恶用费哉?”

王鸿隐引经据典,用圣人说的实行仁政就能天下无敌的经典来驳斥桑弘羊。

引经据典的好处就是,你看,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圣人说的,圣人说的话怎么可能有错呢,你如果反驳我,那你就是觉得圣人说的话是错的,要是觉得圣人说的话都能是错的,那你可能是个不读书的蛮子。

“是啊是啊,只要实行仁政就能天下无敌,根本不需要耗费那么多钱财防备匈奴,所以国家也不需要为了防备匈奴人而盐铁官营。”张穆附和道,他跟王鸿隐是朋友,跟着一起来帮忙的,于是继续补充说:“实行仁政才是正途,与民争利进行武力征伐不过是独夫罢了,当年的周文王就是依靠仁政才获得天下人的认可,而商纣王却因为与民争利并武力征伐而失去天下,我们难道不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吗?”

“是啊是啊。”

“我大汉以孝治国,也应当以仁行政,要学周文王,而不能学商纣王。”

听得这话,王鸿隐微微一笑。

王家搜藏百家书籍,儒道墨法兵农这六家又是重点收藏。

在收藏的法家书籍里,就记载着周文王攻打崇国时,久攻不下,崇国又不肯投降,于是在好不容易攻下崇国国都后,周文王姬昌一怒之下下令屠城。

上古的圣王跟现在的统治者也没什么区别嘛,先帝不也因为巫蛊之祸把自己的国都长安给屠了一遍吗?

什么人心不古,真是个笑话!

人心一直都很古,从来都是自私自利的,从古至今就没变过,一直都保持着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自私自利。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虽然知道上古的那些圣王们是怎么一回事,但王鸿隐依旧在言语中很尊重圣王们,时不时就引用圣王贤人的经典来斥责反对者。

因此他继续说道:“文王散尽家财,以仁政得天下民心,纣王聚敛私财,以独夫失天下民心,这样的教训才过去千年,我们怎么能重蹈覆辙呢?”

“此言有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其余贤良文学纷纷附和,并得意地看着桑弘羊。

桑弘羊缓了缓,进行反驳:“匈奴人野蛮残忍,用仁义难以感化,还屡屡侵犯边境,杀戮汉民,早就应该出兵剿灭他们了。”

“先帝因为不忍心百姓被屠戮,也不忍心你们这些读书人被匈奴人残害,所以才扩充军备北伐匈奴。”

“现在,你们这些士人自己不肯上阵抗击匈奴,却又要国家放弃盐铁官营,不让国家抗击匈奴,到时候匈奴人要是杀进中原,谁又来保家卫国呢?你们说的这些话是不符合道义的!”

虽然桑弘羊这番话同样很有道理,但除了身边的左将军上官桀以及丞相田千秋,却没有人赞同他。

道理说得再有道理,那也只是道理,大家都是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才来参会的,怎么可能真的被桑弘羊几句话就说服。

“呵呵……”

一位贤良想不出应该怎么反驳,于是只能冷笑一声,他的家族庄园附近就有个盐场,所以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认同盐铁官营政策的,这是根本性矛盾。

就在众人不知如何反驳时,早有准备的王鸿隐挺身而出。

“古者贵以德而贱用兵。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修身治德才是正道,可现在我们不修身也不治德,反而一味地相信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兴师动众进行征伐,在边疆屯守几十万的士兵。”

“为了给这些士兵运输后勤物资,国家又大量征调民众进行徭役,并且消耗大量钱财,可士兵们却依旧吃不饱穿不暖,百姓还因此流离失所。”

“设立盐铁官营不过是让那些管理盐铁的贪官污吏们中饱私囊赚了钱,还让百姓为此贫困,这种赚钱方法,对于国家而言不过是竭泽而渔,不能长久。所以应当早日废除盐铁官营,这样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

王鸿隐缓缓道来,说得有理有据,而且说的也都是事实,并不是瞎编乱造。

国家确实在边境屯兵几十万,确实为此征调民众徭役,确实为此耗尽大量钱财,确实为此导致许多百姓流离失所,确实有许多盐铁官吏趁机贪污腐败。

不仅能用上古的圣人经典反驳,还能结合当下的事实反驳,这样的驳斥绝对是强而有力的。

因此,其他贤良文学们再度对王鸿隐刮目相看,愈发地敬佩起来。

他们大多数人仅仅只能用圣人经典去反驳桑弘羊,很难用事实去反驳桑弘羊,因为他们很少去真的关心民间,对于民间的现实情况并不是太了解。

“子悯说得对啊。”张穆笑着附和,至于‘子悯’,则是王鸿隐的表字:“许多盐铁官吏都在经营盐铁产业时,中饱私囊赚了钱,还用这笔钱买官买爵。”

其余人也纷纷顺着王鸿隐的话对盐铁官营国策进行抨击,揭露盐铁官营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黑暗现象,为那些在黑暗现象中饱受痛苦的民众进行哀叹。

“朝廷进行盐铁官营,结果却是让这些小人发家致富,甚至是当了官,还有了爵位,真是悲哀啊!”

“所以我说,就应该废除盐铁官营,这样,这些贪官污吏就没办法通过盐铁官营中饱私囊并败坏社会风气了。”

“此言有理,若是早日废除盐铁官营,关东诸郡也不至于流民遍地、哀鸿遍野。”

“我们郡天天都有流民饿死,这都是因为盐铁官营后,他们吃不起盐,所以破产,最后饿死。”

“朝廷的盐铁官营可真是害人不浅啊,为了天下苍生着想,无论如何都必须废除盐铁官营。”

贤良文学们你一言我一句,把盐铁官营国策抨击得一无是处,整个会议现场热闹非凡,仿佛菜市场一般。

坐在外围的王长炯也是欣慰地看着自己这个侄子,抚摸着自己的白胡子,为自己家族又出了人才感到高兴。

第132章 盐铁会议(三)

“没有商业,老百姓就买不到农具,买不到农具,就无法耕种。没有手工业,就没有人纺织,没有人纺织,百姓就没有衣服穿。国家经营盐铁以及这些产业,都是为了让老百姓互通有无,日常生活更加方便。”

桑弘羊对贤良文学们进行反驳。

但这样的反驳显然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毕竟又不是只有官府可以经营产业,桑弘羊只解释了官府为什么要经营这些产业,却没有解释清楚官府为什么垄断经营这些产业。

因此,贤良文学们纷纷反驳。

“上古的尧舜禹也没有经营工商产业,但老百姓却生活富足,民众无忧无虑。”

“现在朝廷经营工商业,关东却有几百万流民,上古时期从来没听说过有几百万流民的。”

贤良文学们说完,王鸿隐也跟着补充一句:“这都是因为国家经营工商业赚钱,败坏了社会风气,如果朝廷放弃这些产业,一心一意提高自己的德行,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会纷纷效仿,百姓跟着一起提高德行后,天下就能安定富足,这才是治国的根本呀。”

“可是现在,国家想办法经营工商业赚取钱财,却不去提高自己的德行,不去教化百姓,这难道不是舍本逐末吗?”

“上古的百姓淳朴善良,他们的眼睛里有光,那是因为圣人们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德行感化百姓,现在的人们却追逐权势和财富,他们的眼睛里没有光,这都是因为国家经营工商业导致的。”

“有个成语叫亡羊补牢,只要国家现在立刻放弃所有产业,放弃所有的山川湖泊河流矿产盐场,把这些都任由百姓自由获取,那么一切都还来得及,社会风气就还有机会挽救回来。”

“否则,一切都将追悔莫及呀!”

王鸿隐语重心长,对于现在的人贪财好利感到痛心疾首,言语中很是向往上古三皇五帝的时代,仿佛那个时代的人都是淳朴善良文明和谐友爱的。

“没错,百姓们没有得到良好的教化,这都是因为国家经营工商业。”

“国家应该立刻放弃这些产业,这样,天下才能安定,百姓才能富足。”

贤良文学们纷纷附和。

不等桑弘羊反驳,王鸿隐继续穷追猛打:“天下的良田如此多,百姓却没有粮食吃,天下的山林如此多,百姓却没有肉食吃,天下的葛麻如此多,百姓却在冬天被冻死。”

“这都是因为国家垄断了工商业,却又要去生产那些百姓用不着的货物来赚钱,如果国家放弃工商业,把一切都还给百姓,那么百姓自己就会在山川河流中获取诸如食物之类的必需品,那么百姓就不会饿死,天下也就能安定富足。”

“传曰:‘诸侯好利则大夫鄙,大夫鄙则士贪,士贪则庶人盗。’这都是因为国家打开了求利的门路,引导大家都去追逐利益,所以百姓才会犯罪。”

王鸿隐这最后一句话其实就是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因为朝廷经营工商业去赚钱,所以百姓就被朝廷带坏了,也去赚钱了,最后大家都去赚钱了,就没有人提高自己的德行了,那么整个天下也就因此败坏了。

他这话说完,所有的士人们都钦佩不已,对于自己阵营出了这么个能说会道的很是高兴。

“那人叫什么?”

“王鸿隐,辽东郡辽南县人士。”

“辽南县?怎么以前没听过?”

“前些年,朝廷将沓氏县降为乡,将平郭县降为乡,然后两县合为一县,这个县就是辽南县。”

“当结交一番。”

听完王鸿隐的那番话后,士人们都认为王鸿隐高风亮节,因此想要与之结交。

面对贤良文学们的猛烈输出,桑弘羊反驳道:“朝廷经营工商业,实行盐铁官营,并非只是为了赚钱,也是为了百姓着想。丰收时,百姓粮食太多,就需要朝廷收购粮食,免得百姓的粮食腐烂发霉,歉收时,则需要朝廷将之前收购的粮食卖出来,免得百姓饿死,这就是平准均输,这些都是为了方便百姓的良政,并非单纯地为了赚钱。因此你们说朝廷带头赚钱败坏社会风气,我觉得这不过是无稽之谈。”

此话一出,贤良文学们再度反驳:“百姓辛苦种出来的粮食被官府低价收购,等到缺粮时,官府又出来高价卖粮食赚钱,不还是为了赚钱败坏风气吗?我没看出来平准平到哪里去了。”

“不仅如此,还有负责平准均输的官吏趁机贪污腐败,把淳朴善良的百姓也引导上了贪财好利的邪路上。”

“为了完成朝廷的均输任务,均输官吏们强迫百姓贱卖自己的粮食、布帛,一些奸商勾结这些官吏,趁机低价收购百姓们贱卖的粮食和布帛,我只看出来均输政策利了贪官和奸商,没看出来均输政策到底哪里利国利民。”

这话也确实是事实,朝廷的平准均输也的确是有赚钱的目的在内,而且负责平准均输的官员也确实存在贪污腐败,导致百姓不得不低价贱卖自己的货物。

反正到了这个阶段,无论桑弘羊如何解释朝廷的政策有多好多好,贤良文学们就是说这个政策的相关官吏有多么多么贪污腐败。

双方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进行了深入且友好的交流。

面对贤良文学们又拿事实出来反驳,桑弘羊也在思虑着如何反驳回去。

想了许久后说道:“朝廷的平准均输自然是为了百姓,河北发生了饥荒,朝廷就把之前从河南买的粮食运到河北救济灾民,河南发生饥荒,朝廷就把之前从河北买的粮食运到河南救济灾民。”

“诸如布帛、农具、食盐等等也是一样的道理。”

然而,桑弘羊刚说完,贤良文学们又抓着贪污腐败的事不放。

贤良文学们反驳道:

“从河北运粮到河南,真正运到灾区的不到一半,大部分都被贪官污吏中饱私囊。”

“百姓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官府却以救济灾民为借口低价收购,然后这些粮食又被贪官污吏贪墨,这也叫为了百姓吗?”

“是啊,难道贪腐也算为国为民吗?”

贤良文学们始终抓住朝廷官吏贪污腐败这个致命点进行反驳。

辩论就是这样的,未必要讲得多么有道理,只要抓住敌人的致命弱点使劲针对就行。

当贤良文学们反驳桑弘羊时,王鸿隐也接着给他们补充了一下:“而且桑大夫之前说到了农具,我觉得这也是个大问题。”

“官府统一制作的农具质量差,百姓却没有挑选的机会,以前官府没有垄断冶铁时,百姓碰到不好的铁制农具可以去买其他地方生产出来的质量更好的农具,可现在,官府统一制作农具,百姓失去了选择质量更好的农具的机会。”

“我认为,应当放开冶铁产业,让百姓自己经营冶铁作坊,这样,百姓碰到质量差的农具时,可以自由地选择其他人生产的质量更好的农具。”

“百姓拥有了质量更好的农具,他们在耕种时就能省时省力,这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呀!”

第133章 盐铁会议(终)

第133章盐铁会议(终

一个月后

这场盐铁会议,进行了整整一个月,双方互相辩论,累了就各自散去休息吃饭,过几天再回来继续辩论,然后累了就各自回去,过几天又展开辩论,如此往复。

首节上一节81/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