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162节

“唉……”董君雅叹一口气,现在的中原士人哪个不是沽名钓誉?各个家缠万贯,却编撰出各种穷困潦倒的孝顺故事,某些位列三公者,一边高喊着圣人之道,一边却贪污腐败土地兼并,比如那汝南袁家就是典型。

几年前,皇帝刘祜在南巡时突然驾崩,谥号安。

虽然谥号为安,但刘祜在位期间,天下却一点都不平安,羌人占领了三个州,为了收复失地,阵亡在前线的汉军将士多达二十万,外戚宦官士族比赛谁更会贪污,搞得天下民不聊生,几乎每年都要发生自然灾害,灾民流民越来越多,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班勇收复了西域。

随着皇帝刘祜突然驾崩,按照大汉特色,新的外戚,也就是阎氏外戚趁机掌权。

北乡侯刘懿即皇帝位。

然后刘懿只当了七个月的皇帝就死了,于是阎氏外戚又准备从宗室里故意挑选身体弱的小孩子当皇帝,这样就不用担心皇帝长大后为了夺回权力而铲除他们外戚了。

刘秀建立的大汉,皇帝总是短命的,主要就是因为外戚想让皇帝短命。

一旦皇帝长大了,就会夺回权力,那么外戚就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为了防止皇帝长大后夺权,就干脆故意挑选身体差的小孩当皇帝,这样皇帝长大夺权的概率就更小了。

毕竟窦氏、邓氏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阎氏外戚自然是要吸取教训的。

然而,阎氏外戚显然运气不太好。

还没等他们彻底把控朝政,宦官们就发动政变,扶持十一岁的废太子刘保当了皇帝。

阎氏外戚大怒,直接带着几百个门客攻打皇宫,并且想要策反禁卫军,结果皇宫禁卫军都站在了宦官阵营,阎氏外戚被禁卫军铲除。

因为禁卫军只忠于皇帝,所以谁有皇帝他们就忠于谁,这就是宦官和外戚为什么一定要控制皇帝。

因为只要有了皇帝,不仅能掌控大义名分,还能控制皇宫禁卫军这股强大力量。

有皇帝才能有兵权,有兵权,才能成功!

是这样的一个逻辑。

按照大汉特色,皇帝刘保联合宦官们对阎氏外戚发动了大清洗,所有与阎氏外戚有关联的官员要么被贬要么被关。

似曾相识的剧情,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进行。

而汝南袁氏,在这场外戚与宦官的争斗中,选择站队宦官,押注押对了,成功押在了胜利者一方,所以汝南袁氏得以被皇帝刘保提拔重用,袁家袁京被升为司空。

同样押注的还有辽东王氏,不过辽东王氏因为距离雒阳太远,所以很难及时知道雒阳的信息。

在阎氏外戚上位后,辽东王家先是派人给阎氏外戚送礼,以此讨好当朝权贵,还没等王家的礼送到雒阳,阎氏倒台的消息就先一步传到了辽东,于是辽东王家又赶紧快马加鞭,通知送礼的使者把礼物送给宦官。

汝南袁氏和辽东王氏的站队技巧已经是炉火纯青,朝堂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倒的是汝南与辽东。

然而,中央朝廷忙着宦官外戚互相【无限制格斗】,地方的士族便趁着宦官外戚斗得你死我活之际贪污腐败、土地兼并。

你们宦官外戚贪得,我士族贪不得?岂有此理!

尤其是凉州地区,本就不被朝廷重视,而且在凉州当官的都是关东士族。

秉承着就算民不聊生也是关西人民不聊生,又不是我关东人民不聊生的地域歧视,关东士人在凉州当官以后都有着一颗大贪特贪的强大野心、伟大抱负!

不把老百姓贪到造反,我们关东士族绝不罢休,我们关东士族就是这么硬气、有风骨、很文雅,怎么,们泥腿子不服气吗?谁叫你们祖上不是开国功臣,也不是经传家族呢?我们这辈子要吃的苦都被我们祖上吃完了,我们天生就是来享受的,你们不服也得服!

在这样的背景下,凉州羌人又又又造反了,而且还有无法忍受苛捐杂税的凉州汉人百姓也趁机一起造反。

整个凉州都乱成了一锅粥,不仅有民族矛盾,还有阶级矛盾。

羌人首领和汉人起义军领袖相互合作,一起在凉州攻城略地。

而凉州的那些自认为很有风骨的士人们,在听闻羌人联合底层汉人造反后,直接就带着这些年在凉州收刮的民脂民膏跑路了,留下一些还忠于朝廷的关西武人保护城池。

如果城池保住了,那就是关东士族在雒阳远程指挥的功劳,如果城池保不住,那就是关西武人无能,丢失城池的责任都是关西武人的!

当王来到城墙上时,看到的是城墙下数以万计满脸仇恨的羌人,以及面黄肌瘦的汉人百姓。

朝廷在剥削时不会刻意区分被剥削者的民族,无论羌人还是底层汉人,都只是朝廷眼里的耗材。

守城的武将,一个姓马,一个姓韩,都是当地的小地主(小豪强)出身,家里有几十个佃农,几百亩地这种。

这种小地主出生的人,如果是前汉,其实地位还是不错的,前汉的阶级固化还没现在这么严重。

但是在士族崛起的刘秀建立的大汉,即便是小地主也属于被士族们剥削的对象,小地主在士族、宦官、外戚们眼里不过是大一点的耗材。

“先生,您怎么来了?快回去吧,这里太危险了!”姓马的那位关西武将这般劝道,他自称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

不过自称这种事,听听就行了,不要太当真,琅琊王氏还自称是王长炯的后代呢,不是吗?

“读书是为了天下苍生,如果不能为天下苍生谋福,那么读再多书也是白费,我作为一个读书人,怎么能在这个时候退却呢?”王很是倔强,站在最前方想要阻拦叛军攻城。

“如果读书人都像您这样,老百姓又怎么会饥荒到造反呢?”一旁的韩姓武将摇摇头,他见过太多关东士人了,即便是汝南袁氏他也有幸见过,起初他也以为士人都有一种名叫“文人风骨”的东西,后来接触得多了,他才发现,这些士人除了比普通百姓更有文化,其实没什么区别,他们跟普通人一样有着各种人性弱点,比如贪婪等。

即便风评极好的汝南袁氏,这位韩姓武将也见过,可汝南袁氏也跟普通士人一样搞贪污腐败、土地兼并,这让这位韩姓武将一度感觉自己的白月光没了,塌房了,他没想到自己仰慕的偶像-汝南袁氏,也不过如此罢了。

当王站在城墙上时,所有的叛军都停下了脚步。

叛军的羌人首领和汉人起义军领袖,都曾经只是一个普通人,在朝廷的苛捐杂税中艰难度日。

但王来到凉州后,每日讲授圣人大道,依靠着自己在王家偷偷学习的一些农耕放牧知识,教导汉人百姓更高效率地农耕,教导羌人百姓更高效率地放牧。

这些知识,王家也是用了几百年才积累出来的,所以绝对不允许外传,中原人和草原人的农耕放牧技术都远不如王家。

但王利用自己家主的身份,特地回了一次家族学府偷偷学了点,然后传播给凉州的汉羌百姓。

凉州当地的汉人羌人百姓只见过贪污腐败的关东士人,这一百多年以来,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一位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的好官是什么样子,因此此刻都不忍心继续攻城,担心伤害到王。

“王先生,我们只是痛恨朝廷,痛恨那些贪官污吏,并不想伤害您,请您离开城墙,攻下城池后,我们绝不伤害您。”

城墙下的叛军首领朝城墙上的王大喊。

“我不想看到凉州百姓自相残杀,你们都退兵,我王会向朝廷说明你们的难处,让陛下知道你们是被迫造反,让朝廷不要惩罚你们,你们今后还可以继续农耕放牧。”王也对城墙下的造反百姓进行劝说。

“朝廷?狗屁朝廷!我一家人都因为朝廷的苛捐杂税饿死了!老子跟朝廷不死不休!”一位汉人起义军头目大骂一声,然后对城墙上的王继续劝说:“您的恩德我们铭记在心,但朝廷里的人各个都是狗东西,他们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玩意,我们绝不相信朝廷会让我们安心农耕放牧,一旦我们停下造反当个良民,该死的朝廷肯定又会继续对我们苛捐杂税,把我们剥削到底!”

呼呼

寒风凛冽,王站在城墙上,他自然也明白叛军说的话没有错,就算他王真的上书,把叛军造反的原因说明,让朝廷原谅叛军,朝廷也绝对不可能答应。

但他是圣人门徒,儒家忠君爱国的理念不允许他与一群反贼勾结,但他又知道叛军是因为朝廷的苛捐杂税以及关东士族的贪污腐败才被迫造反,他们本是良民,是被迫当了反贼。

王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朝廷能和叛军和解,朝廷以后不要苛捐杂税,叛军以后老老实实农耕放牧,这自然是皆大欢喜。

但这太不现实了!

站在城墙上,王闭上双眼,对城墙下的叛军说道:“君为臣纲,大汉朝廷是我的君父,我王不能做无君无父之人,你们如果要攻城,就一箭杀了我吧!”

“先生!请不要逼迫我们!”叛军们跪在地上,祈求王投降。

最终,还是那位马姓的关西武将直接把王强行绑了起来,然后送到城外,让董君雅把王塞进马车强行送回中原。

城下的叛军主动让开道路,任由马车离开,他们巴不得王不要留在城里,这样他们攻城时就不会有心理负担。

“你们要致我王于不忠不义之地!”被捆绑起来的王很是生气,但无可奈何。

第261章 千古完人王阳明(一)

雒阳

袁府

“陛下居然册封一群宦官为侯,真是……世风败坏,唉~”

“没种的玩意还能当县侯,简直荒唐!”

“这大汉,我看是药丸呐!”

“嘘……别说这种话!”

一群年轻士人正在司空袁京的私人豪宅里议论时政。

现在的袁家虽然还只是二世三公,比不得弘农杨氏,但已经得到了许多士人的拥戴。

不过也有那么一些士人暗中对袁家腹诽,因为袁家为了当三公,居然偷偷地给宦官送礼。

而大多数士人则表示理解袁家,觉得袁家这是“被宦官逼的”,他们依旧相信袁家是纯洁的,认为袁家绝对不可能跟宦官勾结在一起。

绝大多数士人们是这样的,一边批判宦官贪污腐败,然后自己在地方上贪污时毫不手软。

他们不是反对贪污腐败,只是反对宦官跟他们争夺贪污腐败的权力。

汝南袁家表面上站队宦官,以此混上三公的位置,暗地里却与其他士族合作,这一手玩的可谓是炉火纯青。

与汝南袁家相同情况的是辽东王家,同样表面上巴结宦官,讨好皇帝,暗地里却又跟士族们勾搭在一起。

一众士人们对封侯的宦官羡慕嫉妒恨,又不好意思直接说自己其实就是单纯眼红,所以拿着各种圣人之说来批判宦官,用圣人经学给自己的嫉妒之心打掩护。

他们或许应该想想,宦官帮助皇帝清洗外戚,封侯不过是皇帝对宦官的报答,他们士族反而跟外戚勾结,只要皇帝还是个正常人,都不可能重用他们这些有勾结外戚前科的士族。

司空袁京不在府上,他的儿子袁汤现在在外面做太守,所以由袁汤的三个儿子,袁成、袁逢、袁隗招待一众士子。

长子袁成已经十六岁,生得俊郎,次子袁逢才十岁,也是明眸皓齿,小儿子袁隗刚满三岁,也过来凑热闹,提前在士人圈子里露露脸,方便以后做官,甚至是做三公也不是没有可能。

“诸君,慎言!”袁成担心府上有内鬼把今日的这些话报告给宫里的宦官,等到众人静声后,袁汤又对士子中的一位沉默不语的士子问道:“伯安兄,何故愁眉苦脸?”

其余士子也纷纷看向那位沉默不语皱眉的青年。

青年二十岁出头,名叫王云,字伯安,号阳明。

他是王唯一的孙子,他的父亲在他刚满一岁的时候就死于疾病,从小在辽东长大,十五岁时离开辽东,前往中原闯荡江湖,闯出了一番名头。

他的祖父是大儒王,祖母是续写《汉书》、并写出《女诫》的大才女班昭,父亲虽然死的早,但也是个九卿,母亲是汝南袁氏的一位嫡女。

虽然家族现在“落魄”了,官职最高的也才只是一个两千石的辽东太守王煌,家族里连个三公都没有,但毕竟是曾经出过名将王长治和名臣王长炯的家族,所以在现在的大汉还算是颇有名望。

在这么多光辉耀眼的背景加持下,整个袁府,他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

按照血缘辈分,他是袁成袁逢袁隗三个人的表哥,按照师生辈分,则是他们三个人的学长。

“愚只是在想,天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反贼?”王云如是说道,【愚】是他的自谦,意为自己懂的不多,类似略懂略懂。

“明帝章帝时期,我大汉是多么的文质彬彬,和帝时期,我大汉武功赫赫、消灭北匈奴,可自从安帝开始,先是羌人造反,中原各地又有百姓造反,宦官外戚轮流把控朝政,到底是为什么?”

王云说话时非常淡定,明明是在说一件很悲哀的事,语气中却听不出一丝一毫悲哀。

“反贼多,当然是因为宦官把持朝政,只要诛灭宦官,青天就有啦,天下就太平啦!”一位士子这般说道。

“是啊是啊,天下苍生之所以日子越来越凄惨,肯定是因为宦官把持朝政、贪得无厌!”另一位士子附和道!

“既然是宦官贪得无厌导致的苍生疾苦,那陛下为什么还要重用宦官?”王云继续问道。

“必然是宦官阴险狡诈,欺上瞒下,迷惑了陛下!”一位士子不敢说皇帝有错,因此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了宦官身上。

“只要没有宦官,天下就不会民生疾苦?”王云不太认可现在的主流思想,他觉得民生疾苦或许另有原因,但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过肯定不是土地兼并和士族贪婪,因为士族不可能有错,只能找别的地方哪里出错了。

当今大汉的主流思想都认为是宦官导致的天下败坏,所以只要诛灭宦官,就可以万事大吉!

可王云是了解过前汉和新莽的,知道前汉亡于王莽,新莽亡于起义。

但是前汉灭亡前,当时的皇帝似乎并没有重用宦官,反而重用了儒生,王莽更是大力提拔儒士。

重用儒士、不重用宦官的前汉和新莽照样灭亡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宦官可能并不是天下败坏的最主要原因,最主要原因或许是别的?

“伯安贤弟,难道你要为宦官说话?”一位士人生气道,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宦官就是十恶不赦,皇帝只要重用宦官就是昏君,只要重用儒士就是明君。

“非也。”王云不是很想理会这些杠精,他虽然不认可【宦官导致天下败坏】这个主流观点,但并不代表他就认可宦官,作为士人,他也是讨厌宦官的,只是不认为诛灭宦官就能天下太平,事情没有大家想的这么简单。

“我认为,天下败坏,宦官贪婪只是其一,但更主要的还是人心。”王云对众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无论是宦官还是普通百姓,亦或是边疆蛮夷,他们都是人,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贪婪成性呢?”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人心,这些人的心里没有良知,所以才会导致天下糜烂。”

“唯有存天理,去人欲,人人能够做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达良能,则天下可安。”

王云从小受到儒家古今文经学、佛教徒、基督教传教士,道家法家典籍的影响,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儒士,而是各种思想的揉合。

首节上一节162/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