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148节

这些都是这个倭人内心的想法,然而在此刻的少年心里,他有一万句骂娘的话。

“娘的!开个荒累死人不说,还他姥姥的时不时出来几个倭人非要跟我不死不休打一架。”汉人少年自然不怕眼前这个矮小滑稽的倭人,他虽然没有正规的武器,但仗着身材高大,而且手里有一把铁斧、铁铲、铁锄头,注意对付眼前的倭人。

虽然大家都是用铁器,但铁器和铁器也是有代差的。

倭人才刚刚进入铁器时代早期,虽然会造铁器,但他们制作的铁器质量很差,实用效果也就跟成熟的青铜武器半斤八两。

而中原的铁器冶炼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王家的铁器冶炼技术更是非常成熟,同样的铁器碰撞到一起,倭人们自己制作的那些铁器可谓是非常脆弱。

“呼呼呼!”

最终,还是倭人沉不住气,率先对少年发起进攻,紧紧握着一根长矛便冲向少年。

汉人少年握紧铁铲,等到矮小的倭人快要冲到跟前时,汉人少年仗着自己的铁铲比倭人的长矛更长,一铲子拍在倭人的脑门上。

“哇啊!”

倭人头破血流,悲惨地倒在地上,扔掉手中的长矛,捂着自己那快要震出脑浆的脑袋,眼睛不停地流泪,在地上反复打转。

汉人少年瞅准机会,拿起地上的铁斧,朝着躺在地上挣扎的倭人狠狠砍去。

噗嗤!

“呃啊!”

倭人彻底死亡,整个人的尸体倒在少年的开荒区域内,为少年的开荒农田进行了施肥。

即便死亡,倭人也要为汉人少年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帮助汉人少年的农田增加肥力,真是太感动人了。

“还好就一个倭人,要是多来几个,小爷我今天就完犊子了。”汉人少年气哼哼地用铁斧砍下倭人的脑袋,因为根据王家制定的《治安法》规定,倭人属于害虫,跟蝗虫、麻雀一样会偷盗王家农田粮食的“害虫”,杀死倭人就等于除了一个超级大害虫,因此可以获得三百钱的奖励。

“一个倭人脑袋就能换三百钱,这倒是挺不错的,比我以前在辽东种田赚得多多了。”汉人少年将倭人脑袋割下来后,将倭人脑袋放在自己的床头,防止邻居把脑袋偷走拿去换钱。

他要等到下个月月初的时候,拿着王家给的【开荒凭证】去城里的【开荒司】领取口粮,顺便再把这个倭人脑袋带去换钱,不然专门去一趟城里还是挺远挺麻烦的。

卷末感言

随着大庄园主王家的庄园规模越来越大,人均拥有的田亩数量得到大幅度增加,以及粮食产量的不断提升,加上中原地区对手工业产品的巨大需求量。

在仁川和釜山出现了城市经济,大量手工业者和小商贩在城市中成为市民阶层。

由于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因此才有多余的粮食可以供养专门从事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的城市,最后便发展出了城市经济。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许许多多手工业者和商人阶层纷纷组建能够维护自己经济利益的行会,行会中有相对应的规章制度。

传统的庄园式小农经济正在瓦解,农村自然经济正在逐步崩溃。

第236章 平凡之路(四)

六年后

建初元年

釜山

昙花镇

镇外的一个小农庄

“呱呱”

“咕咕咕咕”

“咩”

许多鸡鸭绵羊的声音叫唤不停,三只绵羊被放养在草地上,几十只鸡被放养在农庄里自由活动,几十只鸭子被放养在水稻田里自由地捕捉稻田里的虫子。

由于在王家统治下,每个人的人均田亩量是中原的两三倍,地实在太多太大了,所以他们没办法像中原一样聚居在一个个小村庄里,而是每户人家都有一个小农庄,在农庄内进行生产活动。

这主要是王家与中原朝廷的统治思维不一样。

中原统治者是希望在有限的土地内养活更多的人,这样就有更多人给朝廷交人头税。

而王家的想法则是,在有限的土地内养更少的人,这样就可以节省出更多口粮卖到中原赚钱,有了更多的钱和粮食,就可以加快对海外地区的开荒。

因此,如果一个人最少需要二十亩地才不会饿死,同时他的精力又最多只能开垦五十亩地时。

中原朝廷的想法是给每个人都分二十亩地,这样的话,在同样多的地的情况下,就可以养活更多人口,有了更多的人口就有更多的人交税。

而王家的想法则是给每个人都分五十亩地,将每一个农民的精力都用到极限,在土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更少的人,就意味着消耗的口粮更少,就能有更多的余粮拿去继续开荒、酿酒、卖钱。

而且人太多了的话,管理起来也更麻烦,如果人均资源量多还无所谓,人均资源量少的情况下,就更加难以管理了。

人均资源量足够多的时候,哪怕王家敲骨吸髓,百姓也勉强能够饿不死,人均资源量太少的话,哪怕朝廷只是稍微提高一下税率用来征税对付外敌,都会导致一大片百姓饿死,搞得天下哀鸿遍野,到处都是造反的人。

所以,虽然王家对自己统治下的百姓剥削其实比朝廷更严重,基本没实行过仁政,但在事实上,王家统治下的百姓却比中原百姓生活得更加滋润。

而在中原,虽然朝廷常常进行休养生息等仁政,可百姓的生活水平却反而不如被敲骨吸髓的王家百姓。

当百姓有一百斤粮食时,哪怕被王家拿走九十斤,他们也勉强能活下去,当百姓只有十斤粮食时,哪怕中原朝廷只是拿走五斤,都将会导致遍地饥荒。

从来不屑于对百姓实行仁政的王家,其治下百姓却过得有滋有味,常常对百姓实施仁政的中原,其治下百姓却总是贫困潦倒。

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上的差异,主要是因为王家自先祖王康时期就点出了【探索理念】,认为海外的土地和资源有的是,所以没必要分得那么小气,这样只会耽误自己赚钱的速度,一直开荒,用海外无限的资源来养更多子民,而中原则只能在祖祖辈辈的土地上(汉地十八省)内卷,在祖祖辈辈的土地上(汉地十八省)扣扣嗖嗖地用有限的资源做更多的事。

对于如何扩张人口数量,王家是通过增加资源总量的方式来增加人口数量,意思就是是把蛋糕做大,而中原是想办法将蛋糕分得更仔细、更合理,从而用有限的资源养活更多人口。

想要发展出一片天地,是靠内卷还是靠开扩,那就见仁见智了。

而在这个小农庄里,住着的便是梅林一家人。

梅林是梅珊的女儿,原本跟梅珊一起居住在嫦娥城,二十岁成年后,她便被王家送到釜山城继续开荒。

并且在釜山与一位男性开荒者成亲生育,两个人加起来有一百亩田。

她生了四个女儿,大女儿因为是她的农田继承人,所以被留在农庄内,二女儿因为是丈夫的农田继承人,所以也被留在农庄内,三女儿在前几天刚满二十岁,按照王家的法律《开荒法案》规定:已满二十岁,而且又不是农田继承人的,是不准留在原居所继续生活的,必须去新的海外地区开荒,或者是去城里成为一个手工业者(打工人)。

所以,等到每年的秋收过后,王家船队便会一座座城池地进行人口清理,将那些已满二十岁、又不是农田继承人的百姓迁徙到海外继续开荒,始终保持人均五十亩地,防止五十亩地代代相传导致人均田亩量降低。

比如五十亩地分给两个后代,人均就变成了二十五亩,然后两个后代又分给四个后代,人均田亩就只剩十二亩了,这样一代代分下去,迟早会跟中原一样产生大规模饥荒。

这样的话,粮食的总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因为人口增加,导致老百姓消耗的口粮变多了,剩下的余粮自然也就更少了,那不就等于王家赚的钱变少了吗?因此王家是绝对不允许这种事发生的!

所以,等到今年秋天到来时,她的三女儿就只能跟她分离,前往未知的海外继续开荒。

至于她的四女儿,因为尚未满二十岁,所以也可以留在这个农庄继续生活。

依靠着贩卖一些余粮,梅林积攒了一些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了些小母鸡,将这些小母鸡养大后,母鸡生出来的鸡蛋她自己舍不得吃,而是卖给【鸡蛋采购员】,这样又可以继续积攒更多钱,然后她便用更多钱又买了几头羊,农闲的时候剪剪羊毛,然后将羊毛售卖给【羊毛采购员】,又能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

大部分狩猎小队都跟着王家去倭人列岛继续狩猎,将赏金猎人这个行业继续发扬光大去了。

但也有一些狩猎小队选择留在三韩地区,他们进行了转行,不再进行奴隶捕捉,而是开办了一个个小型的手工业作坊,亦或是经营一些买卖,大多数则是兼而有之。

比如釜山城现在最有名的桃园狩猎小队,他们没有跟随王家船队一起去倭人列岛,而是改名【桃园行会】,并且在釜山城开办了一个羊毛纺织作坊,每天都有【桃园行会】的成员去釜山城的各个农庄收购羊毛,然后将这些羊毛带回到【桃园行会】经营的羊毛纺织作坊进行纺织。

久而久之,这些人也因此被大家称呼为【羊毛采购员】,亦或是【桃园采购员】

他们不仅收购羊毛,也顺带收购鸡蛋、鸡毛、鸭毛、鸭蛋等农产品,然后带回到城里的【桃园杂货铺】统一销售,这个【桃园杂货铺】自然也是【桃园行会】开办的。

桃园狩猎小队将自己将近两百年狩猎所赚来的钱都投入到了手工业作坊生产中去,他们也想要过上不用刀口舔血也能日入斗金的生活。

这些行会的出现,可谓是王家统治下的百姓们的及时雨,她们每天忙着农耕,根本没时间大老远跑去城里售卖自己的农产品,现在有人愿意主动“下乡”来采购他们的农产品,那真是极好的。

就算这样其实是要被割剪刀差又能如何呢?

中原的百姓就算想要被这样割剪刀差都没机会!

第237章 《民法典》(一)

几个月后

梅林一家人结束了今年的秋收,然后将粮食存进仓库里。

这种仓库是高脚仓库,也就是仓库的地板不直接接触地面,这样做的好处是防止地面的水分和虫子腐蚀仓库底层,从而腐蚀仓库内的粮食。

在农庄的不远处,还有一个水车,这个水车是周围几十个小农庄共用的,水车将溪流的清水提到地面高处,然后清水顺着一条条引水渠流到各个小农庄的农田里。

每当水车坏了的时候,凡是使用了水车灌溉农田的农庄都会一起出钱去城里聘请工匠来维修。

但事情不会总是这么简单,有的时候,总有那么几家人很小心眼,明明是用了水车,却找各种借口不肯出钱,你要是劝他,他还跟你急。

比如现在……

“我这离溪水近,常时都是自己去小溪里打水,又没用水车,干嘛让我出钱?”一位四十多岁的悍妇理直气壮,对着其他农庄百姓大喷特喷。

“胡说,你明明用了,家的田不也在用灌溉渠吗?”另一位农庄百姓对着那位悍妇反驳道。

“你个鳖孙!灌溉渠经过我家的田,我能怎么办?把灌溉渠堵了,你们不就没水用了吗?”悍妇大怒,她觉得就算没有灌溉渠,她家的田也不会缺水。

众人吵来吵去就是没个结果。

总不可能真的把灌溉渠给堵死,那除了悍妇家,其他人家就都没水用了,可不堵住的话,悍妇就可以一边用灌溉渠的水却一边不肯出钱维修灌溉渠。

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看是起来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其实这正是治理天下的关键所在。

治理天下不是喊喊口号,也不是皇帝发布个诏令说要休养生息就行,而是要将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小事处理好,这就是《道德经》所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

众人对悍妇指指点点,梅林也在一旁劝说道:“何大娘,大家都是同一片区域的,抬头不见低头见,没必要这样。”

“你也知道抬头不见低头见啊?那干嘛围着我,逼我出水车的维修钱?不想用就都别用,老娘我把灌溉渠给堵死,看看你们以后还怎么灌溉农田?!”悍妇骂骂咧咧,总觉得自己吃了大亏。

众人争执不下,最后决定去釜山城找专门负责处理法律纠纷的【廷尉】处理此事。

【廷尉】是王家从中原借用的名词,跟中原大汉的廷尉大致性质一样,是一个司法机构。

但谁去城里将这事上报给廷尉,可就让众人犯了难,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不可能花大半天时间去一趟城里。

就在众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感到不知所措时,梅林站了出来说道:“我刚好要送我女儿去城里,准备让她去倭人列岛开荒,顺便将这件事告知廷尉吧。”

每年的固定时间,各家各户都要把自己家多余的成年人口送往城里的【开荒移民苑】,在那里住上几天,等待王家船队到了以后被运走。

如果没能赶上时间或者故意不去的,周围的邻居都可以去城里的【廷尉】处举报,举报成功后,罚款被举报者三千钱,并奖励其中两千钱给举报者。

“那就辛苦你了。”

“没事的,顺路。”

向众人承诺后,梅林先是将自己的几个女儿叫来,让她们帮忙剪羊毛,顺便看看母鸡母鸭生蛋了没。

“阿悄,去看看鸡窝里的那些母鸡生蛋了没。”

“孩子他爹,过来把那两只羊的羊毛剪下来。”

“阿绫,去把我们家的牛牵过来,拴在牛车上,准备去城里了。”

梅林非常忙碌,她拿起剪刀便开始给其中一只绵羊剪羊毛。

“不是有采购员会来采购吗?干嘛大老远把羊毛运到城里?”梅林的丈夫很是不解。

“采购员收购价毕竟比城里的低一些,我们主动运到城里去卖,能多卖点钱。”梅林解释道。

“那多麻烦,就为了多那几十个钱,还得大老远去一趟城里,等回来的时候都晚上了。”梅林的丈夫摇摇头。

“这不是要送阿绫去城里吗,就顺带把这些羊毛啥的也带过去,顺路嘛。”梅林灿烂笑着,在绵羊“咩咩”声中干净利落地剪下一卷卷羊毛。

绵羊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剪羊毛了,因此很是乖顺。

咕咕咕咕!

首节上一节148/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