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摆烂了,家父胡惟庸 第70节

太子妃听说了宫里又一次叫走了燕王用膳,气得摔碎了一只名贵的玉壶春瓶,赶紧撺掇着太子朱标进宫用膳。

太子朱标本来不想去,显得他小肚鸡肠没有气量,无奈架不住太子妃的咄咄逼人,只能硬着头皮前往偏殿用膳。

朱元璋知道东宫发生的一切,不怪罪太子朱标没有气量,只有恼怒他不争气让个娘们拿住了:“标儿,你好歹是储君,东宫也有了小朝会。”

“怎么让个女人........”

“咳!咳!”还没等朱元璋把话说完,朱棣眼神的突然飘忽不定,拼了命的咳嗽:“咳咳!”

现在是用膳的时间,朱棣明明没病却在这里装作有病的咳嗽,朱元璋瞪了四儿子一眼:“有病就回王府去看。”

“咱家虽说是老百姓出身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规矩,你这个样子也着实不是个东西。”

“咳咳!”

朱棣平时怕死了朱元璋,别说是训斥了,就是瞪他一眼就愁的几天睡不着,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没有任何的收敛。

第131章 马皇后的看法

“这么说来,陛下把家里女人整治的服服帖帖了。”

“那是当然。”朱元璋颇为自豪的满口答应,眉飞色舞的自夸道:“女人要是不听话就是欠揍,只要你舍得下手......”

朱元璋还没说完话就蔫了,明白老四为什么平白无故的咳嗽了,讪讪一笑:“妹子,你来了也不说一声,咱好多准备一副碗筷。”

太子朱标着朱棣恭敬行礼。

“见过母后。”“见过母后。”

马皇后摆了摆手示意两人起身,凤眼一瞪,自哀自怨的说道:“本宫哪有资格与陛下坐在一起吃饭。”

“要是惹得陛下不高兴,还不得当场邦邦给本宫两拳,本宫这身子可吃不消。”

朱元璋不知道说啥好了,只是尴尬的赔笑,心里破口大骂太子妃是个惹祸精,平时给太子朱标惹麻烦也就算了,还连累了他。

朱棣瞅了一眼太子朱标,瞧见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副与我无关的样子,叹了一口气,笑呵呵说道:“母后,儿子和父皇正在商量水西门钞关免税的新政。”

“有了这么一大笔银子,父皇就可以减轻老百姓的两税。”

马皇后忧虑老百姓的肚子,当即转移了心思,怅然道:“本宫听说这件事了,胡庆余是个好孩子。”

“从来不与官僚缙绅一起想着怎么兼并老百姓的土地,总想着给老百姓谋福利,就品性这一点比起东宫的那些个大才子要君子多了。”

太子朱标赧然的臊着脸,不知道应该怎么回应,只能讪笑了一声。

他也知道胡庆余的品性难得,但胡庆余始终是个异类,只要是当官哪有不为自身考虑,还整天想着刨自己的根基。

巴不得自己早死是吧。

马皇后坐到不远处的一张苏绣软塌上,说出了一个让朱棣狂喜的允诺:“这件事要是真的能为老百姓减轻夏秋两税,每逢初一可以让燕王妃带着胡....胡...”

朱棣压抑着心里的大喜,赶忙补充了一句:“母后,胡庆余的正室姓柳。”

马皇后记住了这个名字:“带着胡柳氏一起进宫,陪着本宫说说佛理谈谈玄学。”

朱棣大喜过望,赶紧行礼敲定了这件事:“多谢母后抬爱,儿子回去以后一定用心办差,给父皇母后分忧。”

一句父皇母后,让朱元璋心里很是满意,老四还真是懂事,帮他老子缓解了尴尬的同时,三句话不离父皇。

没有白疼他。

太子朱标有了紧迫感,急忙说道:“太子妃也可以陪着母后说说........”

话说一半说不下去了。

太子妃哪里耐得住寂寞去读佛经道典,就连每逢三节两寿进贡到宫里的女红都是贴身宫女代为刺绣,更别提佛理玄学了。

马皇后性情宽厚,却也对太子妃有些不满,比一些受宠的小妾还能上蹿下跳,一点也不像是正室大妇,更别提母仪天下了。

太子妃和母仪天下这个词,八字犯冲。

马皇后不想让太子朱标难堪,勉为其难的说道:“太子妃随时都能进宫,燕王妃来的时候她若是想来,就一起来后宫吧。”

“本宫过来就是想要询问船引这件事的真假,天下太平了十来年,能让老百姓少缴纳一点赋税,家里就能多养活一个孩子。”

“只要你们爷俩别像宋朝皇帝那样,标榜出一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道德圣人模样,本宫就安心了,要多为老百姓考虑。”

朱元璋笑了,这才是夫唱妇随,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又瞪了太子朱标一眼,东宫的那位太子妃不给他拆台就是万幸了,别说什么夫唱妇随了。

太子朱标一副深受教诲的样子,低着头不说话。

朱棣同样是低着头,却不敢出现半点受到教诲的举动。

皇后这番话是对皇帝说的,洪武皇帝是现在的皇帝,太子朱标是以后的皇帝。

他朱棣以后不过是太子的一个臣子罢了。

有什么资格接受教诲。

马皇后又询问了一些水西门钞关免税的细节,满意的回去了。

朱棣随意扒拉了几口也回去了,心情又是大喜过望,又是满肠哀叹,想着自己怎么不是嫡长子。

要是换作了他是大明皇帝,一定比太子朱标做的更好。

就拿开疆拓土这一点,总是以仁慈标榜自身的太子朱标,绝对没有他做的好。

“王爷,您可算回来了。“朱棣刚刚下马,就瞧见了满脸焦急的谭渊,今天本来是他旬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又来当值了。

朱棣把手里的缰绳扔给了谭渊,怪异的问道:“什么事能让你这个憨货急成这个样子,千户所的库银丢了?”

“还是胡庆余又给王府挣了一大笔银子,着急给麾下将士分银子?”

谭渊摇了摇头,苦笑道:“这件事和银子没有关系,倒是和胡庆余有很大的关系。”

“王爷的那位大舅哥来了,末将已经给他说过了王爷去了宫里,他非是不听说什么都要等到王爷回来。”

“徐辉祖?”朱棣提到这个大舅哥就来气,一个混吃等死的二世祖,要是他儿子早就一鞭子把徐辉祖给抽死了,反正魏国公徐达有的是儿子。

朱棣心情糟糕了:“他来做什么,本王早就说过只要他来燕王府就拦在外面。”

谭渊无奈了:“别说是末将了,王爷问问朱能,看他敢不敢拦小魏国公。”

“末将是王爷的家臣,小魏国公是王爷的家人,末将等越是忠心越不敢拦他啊。”

朱棣心里闪过一个名字,胡庆余。

要是他在王府当值不仅敢拦住徐辉祖,还敢把他扔出去。

不是胡庆余不够忠心,是他足够混账。

朱棣还要回去与燕王妃仔细商量佛经玄学的事情,懒的搭理徐辉祖:“你去把胡庆余这小子叫来,让他赶走徐辉祖。”

谭渊听了这话更是无奈了:“王爷,小魏国公过来就是为了胡庆余。”

“小魏国公已经给王妃诉过苦了,说是胡庆余当众羞辱了他。”

朱棣听了这话,反倒是来了兴致:“仔细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第132章 开始折磨人了

谭渊愕然了,燕王不生气也就罢了,怎么还高兴了。

详细说了来龙去脉。

“好啊!”朱棣皱起的眉头舒展开了,糟糕的心情没有了,笑出了声:“哈哈,想要整治这个京城第一二世祖还得是胡庆余。”

“你现在就去找来这小子,赶紧把徐辉祖撵走,免得本王见了心烦。”

谭渊心里的焦急消失了,一直担心胡庆余会遭到燕王的责罚,到头来却是这么个结果。

谭渊嘿嘿一笑,骑上一匹辽东大马,赶往了位于大时雍坊官帽胡同的香荷院。

胡庆余正在后院与妻妾调情,听说徐辉祖去找燕王妃诉苦,一点也不在意:“王爷怎么说,有没有责怪本千户。”

谭渊惊诧他居然没有半点慌张,想到张玉和他的关系,释然了:“没有责怪,还说让你回王府赶走徐辉祖。”

说起这件事,谭渊就心生羡慕啊,整个燕王府也就他一人敢肆无忌惮的得罪王爷家人,还不怕遭到责罚。

徐辉祖那么一个混世魔王,怕的不是方孝孺这种东宫大红人,怕的居然是一个燕王府的千户,还是副的。

果然是只有混账能够对付混账。

胡庆余二话不说立即跟着谭渊离开了,摩拳擦掌的准备好好收拾徐辉祖一顿,免得他没事就去告黑状。

还没等胡庆余走进燕王府正殿,徐辉祖听说胡庆余来了,吓得赶忙从燕王府后面离开了。

胡庆余连面都没见到,挑了挑眉毛:“算他识相,要不然少说也要让他在床上躺个十天半月。”

“不过嘛,他以为今天跑了就躲过去了?嘿嘿,过几天有你难受的时候。”

“谭老哥明天要是时间,陪本千户去一趟龙江船厂,有好事等着你。”

谭渊不知道是什么事,还是当场应承了下来,跟着他肯定捞到好处。

第二天一大清早,谭渊披挂整齐前往了京郊的龙江船厂,远远就望见了破破烂烂的船厂,规模不大,名字倒是口气不小。

想到船厂有马皇后和燕王做后台,龙江两个字倒也应景。

“谭老哥这里。”

谭渊还没走进龙江船厂的码头,就听见有人喊他,四处看了看,胡庆余和张武两人坐在一间茶肆里喝鱼汤,还泡着香喷喷的大米饭。

谭渊口舌生津,咽了咽口水,走进了支着一面布棚子的茶肆:“胡老弟能起这么早,着实是罕见。”

胡庆余扒拉着碗里长江刀鱼鱼汤,‘哼哧哼哧’吃了三碗,拍了拍肚皮,脸上全是满足:“谭老哥要是还没吃,就在茶肆里尝尝鲜。”

“刀鱼的味道没得说,鲜美极了。”

谭渊早就被一股股鲜香勾的流口水了,要了一大碗:“今天过来到底有什么好事。”

“是啊,有什么好事。”

谭渊只说了一句话,却传出了两道声音,扭头看了过去。

靖难功臣全都来了,平时恨不得卷死对方的靖难功臣,一反常态的没在燕王府站班当值,全都休旬假了。

一个个跟了过来,一屁股坐在了茶肆里要了一大碗鱼汤。

“胡老弟不讲究了,难道说谭渊是你老哥,我们这些人不是你老哥了。”

“怎么有了好事只想着你谭老哥,把我们这些老哥给忘了,伤心啊。”

“哎,老哥我吃饭都没味了。”

胡庆余满脸的无语,吃的比谁都香,说话的功夫已经灌了一碗鱼汤了,这叫做吃饭没味?

不是不想喊来所有的靖难功臣,谁知道他们这帮子熬鹰王会不会休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恨不得在燕王府待上三百六十六天。

胡庆余等到所有靖难功臣喝完了鱼汤,肚子里开始冒坏水了:“龙江船厂虽说已经开始营造新的平沙船了。”

“可是缺少木料,附近最适合造船的木料作坊又不肯卖给龙江船厂木材,本千户就想着效仿诸葛亮借东风,借来一批木料。”

靖难功臣立即就眉开眼笑了,那家木料作坊的东家是徐辉祖,难怪不愿意卖木材。

靖难功臣早就看徐辉祖不顺眼了,这个二世祖以前仗着是王妃的兄长,没少颐指气使的指派靖难功臣做事。

谭渊搓了搓手,眼睛放光:“你就说怎么干吧。”

靖难功臣小鸡啄米似的不停点头,亢奋的盯着胡庆余,一刻也不想等了。

首节上一节70/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