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摆烂了,家父胡惟庸 第52节

毛骧想的可不是青檀宣多么的阳春白雪,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诏狱的里一种酷刑。

贴加官。

毛骧似笑非笑的盯着方孝儒:“你真敢要?”

方孝儒赶紧捂住了另一个眼,连连后退了几步,想到跟着一起过来的都是读书人,没带身强力壮的家丁。

方孝儒只能暂时吃了这个哑巴亏:“回去告诉胡汉山,这件事没完。”

第96章 备受关注的胡庆余

朱元璋望着匆忙离开的方孝儒,又一次因为胡庆余倒霉了,心里越发的古怪。

胡庆余这个扫把星的威力那么大,难不成这一次真会被他说中,漕运河道会因为旱灾暂时断流。

不只是朱元璋,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从没像现在这般关心天象。

一天过去了,京城下了一场雨。

三天过去了,京城又下了一场下雨。

十天过去了,京城里一些浅井里的井水漫出来了,淹了不少低洼的百姓人家。

胡庆余难得在燕王府当值,不过没有照常去豹房,一步不离的守在燕王府粮仓门口:“下吧下吧,越是下雨,小济宁侯距离大祸临头就越近一天。”

谭渊这些天被胡庆余拉来守粮仓,站在黑瓦雨檐里躲着绵绵细雨,愁眉苦脸的说道:“京城已经连续下了那么多天的雨了。”

“距离一个月的时间只剩下二十天了,就算是从现在开始干旱,不见得能够让漕运河道暂时断流,你怎么还说小济宁侯大祸临头了。”

谭渊回头看了一眼一座又一座的粮仓,愁眉苦脸的眉头都能夹死苍蝇了:“应该是燕王府要倒霉了。”

“这些粮食本来就是陈粮,现在又下了那么多天的雨水,肯定要发霉了。”

“这回惨了,五十万两大明宝钞全砸在手里了。”

胡庆余的脸上看不到半点的失魂落魄,还是满脸的悠闲,只是回应了一句:“不着急,再等等谭老哥就知道了。”

十五天过去了,京城下了一场大雨。

十七天过去了,那场大雨连续下了三天总算是变成了小雨。

二十天过去了,江宁县因为连日的大雨,淹了一条长街。

燕王府的靖难功臣们急躁不安的望着天空,又在下着绵绵细雨,一个个站在豹房里开始心神恍惚了。

心疼承诺给将士们的崭新军械,心疼五十万粮大明宝钞变成了发霉的粮食。

不过没有一个人后悔把大明宝钞给胡庆余。

谭渊四处看了看,二十天没有缺席当值的胡庆余,今天快到晌午了还没来:“王爷,胡庆余怎么没来当值?”

“难不成是因为愧对王爷的信任,躲在香荷院里不出来了?”

“这可不成,恳请王爷允许末将去左丞相官邸找他,一个人要是没了心气可就毁了。”

朱棣的注意力全在张武身上,这个胡庆余举荐的俊杰,已经搏杀了一头豹子了:“胡庆余清晨的时候来过一趟了。”

“说是要把陈粮运出去一批赈灾,本王想着让他出去散散心也好,免得承受不住方孝儒等人传遍了京城的讥讽,气的病倒了。”

“现在应该正在潭王的粮号里借骡马车,估计过了午时就会离开京城了。”

谭渊的愁眉苦脸立即就没了,压着心里的喜色,绷着脸说道:“胡庆余一个人出去万一想不开就麻烦了。”

“末将还是陪着一起出去一趟,免得他做出什么傻事。”

“好!”朱棣猛地一拍官帽椅扶手,热血沸腾的叫了一声好,视线一直在豹房的校场上。

满身血污的张武,又搏杀了一头豹子。

已经杀了两头了。

谭渊不明白这声‘好’是在说张武,还是同意他陪着出去一趟,脾气本就急躁的他等不及了:“末将就当王爷答应了。”

“王爷放心,末将一定把胡庆余毫发无损的带回来。”

直到谭渊离开了豹房,朱棣似是因为热血沸腾紧绷的身体,松懈了一些,看向张武的视线没有了忧心忡忡:希望胡庆余这小子不要因为这事没了心气。

谭渊来到东江米巷找到胡庆余的时候,对方哪里有半点的颓然,满面红光与人推杯换盏。

胡庆余举着酒杯,赶紧站了起来:“潭王仁义,以后要是有什么能够用得到的地方,尽管开口。”

潭王本想说你就不要装了,本王已经知道了一切,你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直在为潭王府考虑,京城的大雨就是铁证。

潭王刚要开口,瞧见了走进来的谭渊,为了不让胡庆余难做赶紧闭嘴,挤眉弄眼的说道:“本王借给你骡马车,全是看在四哥和四嫂的面子上,你不要多想了。”

“这件事与你没有半点关系,绝对没有。”

“也根本不可能有。”

潭王连说了三句没有,彻底的放心了,胡庆余肯定能领会他的意思,借出骡马车全是因为胡庆余的面子。

胡庆余腹诽了一句这个大明王爷的废话还真是多,为了面子上能够过得去,还是摆出了一副深受感动的样子:“不管怎么说都是帮了胡某大忙了。”

“胡某一定铭记在心,绝不会忘了潭王的相助。”

潭王很满意胡庆余的深受感动,不过对于话语里的潭王有些不悦,应该亲近的喊上一句王爷才对。

想到谭渊还在边上,潭王忍不住暗暗赞叹胡庆余的做事严谨:“小事一桩不足挂齿,你这一路前往常州府,虽说路途不远,却也不近。”

“还是早些过去为好,免得耽误的赈灾。”

???

谭渊听着两人在那高谈阔论赈灾,满脸的疑问,怎么越听越是听不懂。

京城现在还在下雨。

哪里来的旱灾啊。

谭渊实在忍不住了,关心的说了一句:“潭王要不要请宫里的御医来一趟。”

潭王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你病了?有病就去看郎中,别在这里待着碍眼。”

“宫里的御医可不是随便就能请来,出诊费可不低,你要是有毛病还是找个京城里的老郎中为好。”

我有病........你俩才有病,没病在大雨天谈论赈灾。

谭渊强忍着要揍人的暴脾气,实在是不想在这里待了:“王爷让本将跟你一起出京城,要是谈好了骡马车的事情,就赶紧走。”

“本将陪你走完这一趟,还要忙着操练军阵,可没有闲功夫在这里浪费时间。”

胡庆余大呼来的及时,早就想走了,也不知道潭王这个话唠怎么那么多的话,一直拖着不让他走:“胡某就先告辞了。”

第97章 官字两张口

胡庆余与谭渊两人出了应天府,刚刚踏在常州府的官道上,道路两旁的河流干涸,露出了龟裂的河床。

一直来到府城附近,就没看见一条有水的河流,宽阔的漕运河道只剩下裂开一道道缝隙的河床。

谭渊心头震动,反复的打量胡庆余,情绪十分的复杂,喃喃自语:“难不成胡庆余真有刘伯温能掐会算的本事。”

“朝野内外谁都认为今年又是一个风调雨顺的丰年,只有胡庆余笃定会有旱灾发生,满嘴的扯谎真成了事实。”

谭渊骑了一路子马的疲惫,很快一扫而空,精神奕奕:“胡庆余来的时候已经说了,要以燕王的名义赈灾。”

“太子和各位藩王都没来赈灾,只有燕王派人来赈灾了,收获的民心可不是一般的大,老百姓说不定要给燕王立个生祠牌位。”

“老爷行行好,买了我家女儿吧。”“我家孙子不要钱,只要能给口饭吃就成。”

胡庆余谭渊周围突然冒出来一大批面黄肌瘦的老百姓,穿着破破烂烂的对襟,跪在地上不停的磕头。

要把亲生骨肉卖给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胡庆余和谭渊面面相觑,赶紧下马扶起了身边的一名老汉,遭了灾的老百姓只是一个劲的跪在地上磕头,怎么都不愿意起来。

胡庆余强拉硬拽着一名老汉起来,和善的说道:“老翁都能当我爷爷了,给我磕头实在是折寿,千万别再跪了。”

老汉的眼泪止不住往外流,老泪纵横的哭诉道:“老头子也没有办法,谁能想到来了旱灾,知府不仅不赈灾,还趁着旱灾抬高粮价,老头子只能用低价把家里所有的田地卖给知府。”

“卖光了田地,家里就断粮了,老头子整个宗族足足三十人,死的只剩下俺们爷孙俩了。”

“少爷行行好,俺家就剩这一个独苗了,求少爷带到府上当个奴仆。”

胡庆余破口大骂了一句畜生,不在这里耽误时间了:“马帮还需要半天时间才能抵达府城,就算是事后要问罪,今天本典仗也要把府衙的粮仓打开。”

谭渊愠怒的点了点头:“本将跟你一起干了,事后有什么罪责,一起担着。”

两人策马赶往了府衙。

两匹辽东大马来到崇饰富丽的衙门口,胡庆余谭渊两人的脸色瞬间就阴沉下来。

府衙的大小官员已经站在衙门口迎接,一个个脸色红润,身宽体胖,附近却躺着一个个骨瘦嶙峋的灾民。

大部分灾民进气多出气少,双目无神,麻木的躺在官衙附近,要不了多久就会活生生饿死。

知府主动给品级不如他的胡庆余行礼,前倨后恭,巴结谄笑道:“本官已经在府衙摆好了酒席,给胡二少爷和潭副将接风洗尘。”

知府为了攀关系,刻意说了一句:“可惜本官是戊申年中的科举,要是推迟几年,参加庚戌年的科举,左丞相就是下官的座师了。”

胡庆余冷哼一声,跃下辽东大马,走到满脸谄笑的知府面前,一脚踹在了他身上:“你也配。”

由于净街在地上洒了不少水,知府‘哎呦’一声,摔倒在地。

胡庆余看见宝贵的井水全洒在了地上,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很多井已经干涸了,老百姓为了喝水已经开始啃食井里的湿泥了。

只是为了巴结左丞相的小儿子,居然把能够让百姓活命的井水洒在地上。

胡庆余又是一通老拳,殴打的知府连连惨叫。

大小官员们脸上的笑容凝固了,懵逼的望着惨遭殴打的知府,差点以为躺在地上哀嚎的是灾民,不是整个常州府的土皇帝知府。

谭渊只踢了一脚差点把知府给踢废了,只能不情愿的拉了一把胡庆余:“别因为他赔上了性命,不值当。”

胡庆余殴打的有些累了,停手喘匀了一口气,看向了常州府的大小官员。

官员们齐刷刷后退了一步,再也没了欺压百姓的嚣张,全成了鹌鹑,缩在一起不敢说话。

连抬头看一眼胡庆余都不敢,生怕遭到他的殴打。

谭渊心里舒坦多了,直呼过瘾:“恶人还需恶人磨。”

“亏了是不在乎名声的胡庆余,要是换成京城里的任何官宦子弟,哪里敢当众殴打官员,还是一位地方大员知府。”

“不得不说,真解气!”

胡庆余朝着一名推官,勾了勾手指,示意他走过来:“府衙的粮仓在那里。”

推官本来是想赶紧缩到官员人群里,谁曾想官员们一起后退了一步,只留他一人孤零零的站在原地。

推官欲哭无泪,只能战战兢兢的走了过去,说了硬气话壮胆:“胡少爷可不能乱来,权贵子弟哪有这么不遵守官场规矩的人。”

“大明立国那么多年了,还从来没见过哪一位权贵子弟不分青红皂白就殴打官员,殴打的还是地方大员知府。”

胡庆余懒得理睬推官絮絮叨叨的说话,冷着脸说了一句:“带着本典仗去粮仓,要是敢耍小心思,让你尝尝碗大的拳头有多厉害。”

推官瞄了一眼凄惨躺在地上的知府,哆嗦了一下,忙不择路的朝着府衙附近一条街跑去。

胡庆余谭渊两人跟着走了过去,一路上碰见的瘦骨嶙峋老百姓更多了,全是双眼空洞,麻木的等死。

来到粮仓前,由于灾民过多,二十几名衙役在这里守着,吃饱了无聊正在赌钱。

首节上一节52/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