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摆烂了,家父胡惟庸 第25节

话还没说完,中年女官看向了临安公主,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是在说公主有人想要谋害你。

临安公主心里同样是认为吃了肉会让她更胖,宫里的太医已经说了,再胖一些就有容易气血不足的死去。

临安公主明知道自己可能会死,还是选择了把命交给了胡庆余:“接下来的一个月,一切都按照胡少爷吩咐的去做。”

中年女官没有办法,只能惴惴不安的走出了禅院,离开春水庵去采买牛肉。

此时。

在幽静禅院旁边的一座佛塔二楼。

朱元璋透过佛塔的窗户,关心的看着禅院里的情况。

朱棣与临安公主同岁,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在众多皇子皇女里算是最好的。

听说要去给临安公主买牛肉吃,朱棣半是担心,半是袒护的骂道:“父皇,是儿臣没有管教好部将,胡庆余居然想要谋害临安公主。”

临安公主的身体状况,佛塔内的几人都是一清二楚,每次太医前去诊脉都会关切的在一旁看着。

不能再胖了。

再胖就活不了多久了。

太子朱标听说胡庆余能够让妹妹临安公主瘦下来,立即放下了手里的一切国事奏章,前来春水庵查看情况。

没想到居然看到买牛肉的一幕,太子朱标着急的说道:“父皇,赶快拦下来那名女官,临安妹妹不能再胖下去了。”

“以临安妹妹的身体状况,现在只能吃馒头和米饭。”

同样是遇到了危急情况。

燕王朱棣一直在镇定的想办法,还把部将的过错揽在自己身上。

太子朱标却只是着急,只想着拦下女官。

朱元璋看了一眼两个儿子,心里又冒出那个不该有的想法,老四要是嫡长子就好了:“不急,胡庆余这个小兔崽子就是鬼点子多。”

“王绅,营阳侯全都阴差阳错的成了他的替罪羊,老四想要银子整顿军备,这小兔崽子没过几天就给老四送上了十万两大明宝钞。”

朱棣难得听到父皇的称赞,还是在储君朱标面前,终于是扬眉吐气了:“父皇,是十五万两。”

朱元璋想起锦衣卫的禀报,笑骂了胡庆余几句:“胡庆余这个小兔崽子可是堂堂左丞相的嫡幼子,身世显赫,为了老四能够多有一些银两整顿军备。”

“不惜放下身份,像个下贱的商人一样讨价还价,真是忠心耿耿。”

朱元璋说完以后,看了一眼太子朱标,似是在说东宫人才济济,能够容易找到弓马骑射远超胡庆余的人才,也能很轻松找到学问远超胡庆余的人才。

但是愿意为了太子朱标连脸都不要了,做出不亚于当众裸奔的市侩行为,找不到第二个胡庆余了。

太子朱标嘴里苦涩,没有反驳,算是默认了父皇的看法。

悔不该当初啊。

就不应该把胡庆余让给燕王朱棣,让他白捡了这么一个大便宜。

太子朱标已经明白了父皇的意思,暂时放下了心里的着急:“那就再等等,看胡庆余到底有什么鬼点子。”

胡庆余等到女官采买来了牛肉,太阳也已经出来了,嘱咐道:“牛肉除了不能放油以外,是蒸熟、煮熟、还是烤熟,就看临安公主爱吃哪一样了。”

“另外,多煮一些青菜。”

胡庆余看着转身就要走的中年女官,本来还想说放些辣椒,想到现在还没有辣椒:“另外把茱萸晒干磨成粉......”

“算了,搬个烤架来,本小旗亲自烤给临安公主吃。”

胡庆余本来还想偷懒,担心灶房的厨娘为了让牛肉好吃一些,私底下偷放猪油,只能亲自上阵了。

宫里充满了勾心斗角,为了谄媚皇子皇女,官宦宫女们可是会想尽各种办法。

安排中年女官去准备吃的东西,胡庆余走到了临安公主面前,开始教导她一套最好用的减肥姿势:“一个月减去四十斤。”

“一天就是一斤多,只要肯吃苦,完全可以做到。”

这么多年来,没有任何一个男人靠近过临安公主,何况还是只有夫妻才会有的亲密距离。

临安公主顿时羞红了脸,用力点了点头:“一定不会辜负胡少爷的教导。”

胡庆余用心纠正了临安公主的姿势,不可避免的会有肌肤相亲,每一次触碰到临安公主都忍不住在心里感叹皮肤是真细嫩。

肤若凝脂说的就是临安公主。

真要是瘦下来四十斤,一定会是京城里最炙手可热的绝色美人。

朱元璋看着在那卿卿我我的两人,没有觉得不妥,也不认为两人做出了违背男女大防的悖逆:“临安能够遇到这么一个真心待她的胡庆余,也算是给这辈子留下了一点好念想。”

“你们俩可能不知道,太医上次诊脉过后,没敢告诉临安和她母妃。”

“这件事到现在只有为父一人知道,临安由于肥胖身体已经不堪重负,最多还能活一年。”

“父皇.......”太子朱标性情仁慈,最是看重感情,不敢相信最疼爱的妹妹已经命不久矣:“临安妹妹还没有嫁人,还没有生出一儿半女。”

“生孩子可是临安妹妹最大的夙愿,说是等她哪天不行了,只要有孩子在,走的就安心了。”

太子朱标病急乱投医了:“临安妹妹这么喜欢胡庆余,不如赐婚......”

话说一半,就说不下去了。

胡庆余已经有了婚约,娘子还是白婆婆的孙女,不可能拆散两人。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除了胡庆余以外,临安公主不会嫁给第二个人。

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了。

佛塔内陷入了一片沉默。

一父,两兄。

沉默的望着禅院里有说有笑的两人。

心里不愿意相信,却又都怀揣着极大的期望。

期望会有祥瑞发生。

第42章 结果怎么样

临安公主穿着一件单薄的荔枝红苏绣褙子,站在原地也不动,只是摆了一个姿势。

还没过去一盏茶的时间。

香汗淋漓,荔枝红苏绣褙子透了光,好在里面还有一件纹绣内衬,不至于看光了身子。

“胡爷,茶来了。”

真的起了作用,奉茶的宫女都殷勤了三分,稚嫩小手端来了豆青釉盖碗:“胡爷,这是六安小蚬春尝尝是否还顺口。”

胡庆余接过来尝了一口:“不错,确实是好茶,不愧是每年都要挑选一批送到金陵的贡品。”

中年女官站在一旁,忙不迭回应了一句:“胡爷既然喝着顺口,回头让宦官给香荷院送上三斤。”

皇帝赏赐六安小蚬春,一次不过一斤两斤,临安公主送了足足有三斤。

胡庆余没有半点的受之有愧,收的是心安理得,真要是帮临安公主减去四十斤,每年送来三斤六安小蚬春都愿意。

浮雕佛塔内的三人。

看到临安公主这么快就香汗淋漓了,还是站在原地没动,心里的情绪缓和了很多。

太子朱标心情转好:“父皇,看来胡庆余是真有鬼点子,临安妹妹这次有可能减去四十斤。”

“能够保住性命不说,还能从此摆脱京城第一丑女的蔑称,真正的开心颜了。”

朱元璋担心这个情况只是暂时的,不能长久保持,却也是免不了情绪愉悦:“老四,看来你捡了一个大便宜。”

“白捡了这么一个总有点奇招的小兔崽子。”

又得到父皇的赞誉了,今天已经两回了。

朱棣站在一旁没有说话,一副淡然自若的样子,从他看待胡庆余的欣喜眼神能够看出来,胡庆余真是给他长了脸。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临安公主饿的两眼发昏,却又不敢开口要吃的,担心辜负了胡庆余对她的付出。

胡庆余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临安公主,嘱咐道:“你们先扶着临安公主坐下,先给她喝一些加盐的茶水。”

胡庆余亲自烹调牛肉,咬了一口感觉差不多了,撒上磨成粉末的茱萸,连带着青釉刻花折盘里的菜蔬,一起端了过去。

胡庆余把牛肉和菜蔬放在黄花梨八仙桌上,听到临安公主的肚子发出‘咕咕’的声音,笑着说道:“可以了,这些都是给你吃的。”

临安公主羞红了脸,从小接受各种三从四德礼仪,讲究一个笑不露齿站不倚门,肚子发出声音是一种严重失礼。

还是在念念不忘的胡庆余面前,更让她羞愧交加。

临安公主看着牛肉有些迟疑了:“真的可以吃吗?”

胡庆余已经提前吃饱了,端着豆青釉盖碗,坐在旁边的黄花梨官帽椅上:“放心吃吧,就是专门烹调给你的。”

临安公主用象牙白筷子夹起一片,细嚼慢咽的小口吃了起来,看起来很是文雅同时又赏心悦目。

只是吃了一口,临安公主的眼睛就亮了,没有任何的高汤,只是最简单的烤熟撒上了一层茱萸粉,却带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美味。

胡庆余对于临安公主的反应,早在预料之内,金陵菜和淮扬菜以清淡为主,突然吃到辛辣的烹调,当然会感到美味了。

朱元璋闻到了牛肉掺杂茱萸粉的香味,口舌生津:“咱没想到简简单单的烹调牛肉,到了胡庆余手里居然有了妙手回春的变化。”

“老四,回头让胡庆余在你府上烹调一次,咱去尝一尝。”

自从立了太子以后,父皇基本上就没去过藩王们的府邸,没想到今天因为胡庆余,让父皇准备去一趟燕王府。

朱棣心中不免激荡:“孩儿随时在燕王府恭候父皇的大驾。”

太子朱标也想去燕王府,不仅是想吃胡庆余亲手烹调的牛肉,更眼馋胡庆余这个人:“皇弟,到时候孤会与父皇一起去。”

朱棣对于太子朱标是一百个不欢迎,还能看不穿他的心思,是想着挖墙脚了,却也没有办法拦着不让他去:“皇长兄要是能去,燕王府那可真是蓬荜生辉了。”

就在父子三人说话的功夫。

临安公主吃完了青釉刻花折盘里的所有肉菜,换了一种新的姿势开始减重。

时不时的喝上几口加了精盐的茶水,缓解口渴,避免身子过度的虚弱。

一直到黄昏时分。

临安公主彻底累瘫了,躺在一张苏绣软榻上,一根手指头都动不了了。

胡庆余让她歇息了半炷香时间,等到几名宦官搬来了一杆秤,开始给临安公主称量身体:“公主殿下可以起来了,看看今天的成果。”

临安公主在两名小宫女的搀扶下,惴惴不安却又满怀期待走了过去。

等到宦官们架好了秤砣,临安公主偷偷看了一眼胡庆余,咬了咬牙开始称量身体。

禅院里没有了幽静,充满了紧张的氛围。

中年女官和小宫女们心里紧张死了,都不敢看了,一个个闭上了眼睛,嘴里念念有词。

似乎是在向菩萨祈祷,希望临安公主的瘦了一些。

朱元璋父子三人同样是有些紧张,一句话也不说了,屏气凝神的注视着禅院里的情况。

时间一点点过去。

临安公主似乎是认命了,闭上了双眼,眼角还含着泪。

首节上一节25/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