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摆烂了,家父胡惟庸 第14节

胡庆余心里全是疑问,大伴已经说过了不参加选拔的视作名落孙山,怎么还会有他的名字。

虽然不知道原因,胡庆余不得不去,不然就是违背太子的命令会被砍头。

点将台上。

营阳侯长子、江夏侯长子、浙东才子方孝孺等人,满面春风的站在点将台上,意气风发的俯视下方众多的勋贵少爷和浙东公子们。

“那么多的勋贵少爷和浙东公子,只有他们十来人榜上有名,都是人杰啊。”

“唉,就差一箭,本少爷就差一箭便入选了,这件事一定会成为本少爷今生最大的遗憾。”

“是啊,本公子现在做梦都想站上去,可惜没有那个命。”

就在所有勋贵少爷和浙东公子痴痴望着点将台,心里只剩下莫大的遗憾。

胡庆余苦着一张脸,一步步走了上去。

勋贵少爷和这些公子们全都收回了目光,死死的盯着胡庆余,想要用目光把胡庆余给凌迟了。

营阳侯长子看见胡庆余一脸的苦相,感觉意气风发都没了滋味,心情极差:“胡庆余!你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看不上仪卫司副将!”

这句话说完,旁边的江夏侯长子和方孝孺等人,暗自为营阳侯叫好,同时对他的嘴皮子感到深深忌惮。

只会用一句话直中要害。

这是把胡庆余架在火上烤,说他轻视太子朱标,彻底把他排挤出去,再无入选的可能。

江夏侯长子和方孝孺等人脸上没有表情,却在等着看胡庆余出丑,不管用什么话反驳都无济于事了。

“对啊!你怎么知道本少爷不想当仪卫司副将。”

胡庆余满脸惊喜,看着为他说话的营阳侯长子,一副你是本少爷知己的神情。

胡庆余走到营阳侯长子身边,粗暴的挤开了方孝孺,亲切的揽着营阳侯长子的肩膀:“好兄弟啊,回头给你上香的时候,本少爷一定多给你送些纸钱。”

江夏侯长子和方孝孺等人因为胡庆余一句话,迟钝了好一阵,才缓过劲来。

“住口!请殿下把目无尊长的胡庆余逐出去。”

“大逆不道!等到离开了东宫,本公子一定要让你后悔。”

“呵,还能什么离开东宫,看拳!”

江夏侯长子的父亲可是旧部最多的淮西侯爷之一,别人不敢在东宫动手,他却是毫无顾忌。

一只碗大的拳头,呼啸着砸向了胡庆余。

就在这时,营阳侯长子不耐烦的把胡庆余推开,方孝孺脸色不满的挤了过去。

“砰!”

“哎呦”

方孝孺痛苦的呼喊一声,捂着掉了一颗牙的流血腮帮子,倒在了地上。

江夏侯长子没想到居然打中了方孝孺,来不及致歉,拳头又砸向了刚好躲开的胡庆余。

“住手!”

太子朱标仁慈的脸容,难得出现了恼火,呵斥了一声。

江夏侯长子瞧见太子朱标的恼火,心里‘咯噔’一下,大呼不妙。

他一直在太子朱标面前谨慎维持形象,成了点将台上呼声最高的一人,几乎要把东宫仪卫司副将拿下了。

谨慎了一天了,结果在最后破了功。

江夏侯长子越想越是憋屈,差点气晕过去。

勋贵少爷和浙东公子们一直在注视着江夏侯长子,没想到勋贵少爷里最魁梧的江夏侯长子,现在看起来比方孝孺这等文弱书生还要虚弱。

第22章 这就是你的兵马

太子朱标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江夏侯长子的身体更是孱弱了几分:“作为惩戒,最后选拔时只允许江夏侯长子带领一个总旗的兵马。”

江夏侯长子脸色惨白,心里只剩下了后悔,刚才就不应该招惹胡庆余,平白无故遭了殃。

追悔莫及。

营阳侯长子和方孝孺等人容光焕发,笑呵呵的看向了江夏侯长子,心情前所未有的好。

这次争夺仪卫司副将的可能,大大增加了。

太子朱标惩戒完江夏侯长子,宣布道:“最后一场武略的考校,就在鸡鸣寺一带。”

鸡鸣寺位于玄武门外的玄武湖附近。

地形开阔,地势平坦,适合数百名官兵冲杀在一起。

营阳侯长子方孝孺等人为了能够成为东宫仪卫司副将,利用各自的关系,费尽心机挑选了一百名精兵。

营阳侯长子方孝孺等人挑选完精兵,来到了鸡鸣寺一带,却看到胡庆余早就来了。

心里感到了不妙,以胡党的权势,完全可以从整个大明最精锐的上十二卫挑选。

营阳侯长子方孝孺等人看了半天,只看见了坐在官帽椅上的勋贵少爷和浙东公子,还有一些东宫的宦官,没看见胡庆余身后有兵马。

方孝孺还以为胡庆余带着家丁参与,彻底放心了:“听说营阳侯长子是从五城兵马司挑选了一百精兵,看来这次的仪卫司副将非你莫属了。”

营阳侯长子对于这点很是自傲,京城里拥有兵权的衙门只有两处,一个是上十二卫,另一个就是五城兵马司了:“本侯子也不想啊。”

“没办法,谁让五城兵马司的一位指挥使是家父的旧部,指挥使亲自挑选了一百精兵送了过来。”

胡庆余看着在那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营阳侯长子,心里感慨:都是好人啊,越是精兵越能帮着本少爷落选。

方孝孺憋着笑,摇头晃脑的欷吁道:“也是,整个京城只有令尊能够借来五城兵马司的精兵了,不像本公子只能从浙东的卫所挑选了一百名精兵。”

营阳侯长子脸上瞬间没有了自傲,脸色难看。

五城兵马司的精兵再是精锐,那也比不上身经百战的卫所官兵。

勋贵少爷们更是充斥着不满,破口大骂起来。

“浙东文官一定偷题了,要不然哪能刚巧有一百精兵。”

“可不是,从浙东挑选一百精兵,还刚好都是京城人士,用探亲的借口赶回京城起码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最快也要七八天,昨天刚宣布,方孝孺今天就聚齐了,这一百名精兵还能会飞不成。”

浙东公子们还没等到开战,就与勋贵少爷们吵起来了。

就在双方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江夏侯长子只带了五十名精兵过来了。

就是这五十名精兵,让双方停止了争吵,营阳侯长子和方孝孺脸色都难看了。

居然是从上十二卫挑选的精兵。

营阳侯长子苦笑一声:“难怪说江夏侯周德兴是旧部最多的侯爷之一,也只有他有那个面子,能从上十二卫借来精兵了。”

江夏侯长子回到家以后,没少遭到周德兴的训斥。

训斥归训斥,周德兴最后还是舍出去一张老脸去求了皇帝朱元璋,让他家长子能去上十二卫借兵。

等到其他精兵陆陆续续到来,太子朱标带着大伴,还有更多的宦官来到了鸡鸣寺一带。

江夏侯长子看到一百多名宦官,满脸困惑:“太子殿下又不在鸡鸣寺长住,怎么带了这么多官宦。”

营阳侯长子和方孝孺全都是疑问,不明白太子朱标为了什么。

太子朱标等到人都来齐了,宣布道:“胡庆余请求孤调遣给他一百名宦官作为这一次参战的兵马。”

勋贵少爷和这个公子听了这话,引起了哄堂大笑。

“哈哈,居然选了一些没卵的阉人,真是笑死人了。”

“哈哈,别说用一百精兵了,就是二十个浙东公子哥估摸着都能打赢一百名宦官。”

“哈哈,别人为了这事费劲了心机,就怕自己选不上,胡庆余可倒好就怕自己选不上,选了一百名阉人应付事。”

东宫宦官们脸色阴沉,对于勋贵少爷和浙东公子们充满了怨毒,唯独对胡庆余充满了和善。

“爷们们,就胡爷把杂家们当人看,等会儿可不能给胡爷丢脸。”

“咱家就是拼着小命不要,也要帮胡爷赢了这一场。”

“呵呵,敢看不起杂家们,以后有的是机会给他们穿小鞋。”

大伴看着勋贵少爷和浙东公子们有恃无恐的嘲笑宦官们,心里也是充满了怨毒,便低声给太子朱标说了几句话。

太子朱标点了点头。

“开始!”

随着一声令下,数百名精兵在玄武湖附近铺开了,在各自百户的率领下,争夺仪卫司副将。

为了能让营阳侯长子等人施展开,用旌旗围起来的战场占地很大,涉及了树林、滩涂、土坡。

胡庆余带着宦官们只是领了一口木头雁翎刀,没有披挂甲胄。

准备找个土坡等着争夺结束,反正他选择一百名宦官的目的就是为了落选。

却没想到太子朱标身边的大伴,兴致勃勃的找上了他:“胡少爷,杂家们现在冲过去!”

胡庆余大惊失色,大伴什么时候混进来了,他万一有了闪失可就没法给太子朱标交代了。

另外他干爹可是元生公公,胡庆余可不想遭到元生公公的埋怨。

胡庆余连忙摆手:“不急不急,咱们先占据一个好的地形。”

胡庆余赶紧带着宦官们来到玄武湖旁的小土坡,为了能够最快速度脱离战场,小土坡旁边就是一杆杆旌旗。

宦官们哪懂什么地利形势,看到土坡以后,纷纷赞不绝口。

“左边是土山右边是玄武湖,有山有水,真是一块好地方。”

“胡爷英明啊,杂家们养精蓄锐,让营阳侯长子等人狗咬狗。”

“真是很英明啊,等到他们累趴下了,到时候咱家们坐收渔翁之利。”

胡庆余只是陪着笑了一声,没有说话,心想:随便十名精兵就能摆平宦官们,坐收什么渔翁之利。

再者说了,到时候根本就打不起来,直接宣布投降。

第23章 真的要输了

营阳侯长子、江夏侯长子、方孝孺三人早在昨晚就商量好了,只要胡庆余进入战场,就先把他消灭了。

现在胡庆余选了宦官,已经没有了任何威胁。

营阳侯长子提议道:“咱们三人合兵一处,先把其他人击败,最后再由咱们三人选出谁是东宫的仪卫司副将。”

“附议。”方孝孺不知道安的什么心,比起江夏侯长子还快的答应了一名勋贵少爷的提议。

江夏侯长子见他都答应了,不好多说什么,点了点头:“本将也赞同。”

三人的兵马是所有人选里最精锐的,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击败了其他所有小侯爷和浙东公子。

小侯爷和浙东公子们灰头土脸的离开了战场,全都跑到太子朱标身边大喊不公。

首节上一节14/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