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97节

  ……

  秦邵没想到做个店铺牌匾也不容易。

  他看着镌刻店的工人将写好的字体裁剪好,粘贴在需要的门面木板上,然后用刀子一点点将字体中想要的部分挖掉。

  做这活就需要一天的时间。

  弄好之后还要打磨、上漆,最后还有浇灌,然后等凝固。

  折腾了几天,终于将店面弄好,粮米、油入仓。

  至于茶、醋,秦邵并没有采取从乡下进货模式。

  而是去茶商和醋房那里谈了合作模式。

  茶和醋可以放到自己店里,他们帮助卖,卖出的商品抽去百分之二销售额即可。

  说实话这样的抽成其实很低的。

  根据前世的情况,商品如果要进大超市,要收取店庆费、进场费、广告费、促销费等等,商家如果完成不了销售额,还要被商场罚款。

  他现在只是一个小店,没有太大的名气,目前主要是吸引商家入住,增加些人流。

  秦邵去了州衙那边的药材交易市场。

  虽然说是药材市场,其实拉其他货物来交易的客商不少也聚集在这里。

  渐渐形成了各种物品的交易市场。

  里面自然也有茶商。

  那些茶商一般对口一些大些的茶叶店。

  秦邵的店比较小,他知道那些茶叶商如果有大量的货物肯定不会考虑跟他交易。

  他干脆直接找那些货物剩的很少的茶叶商。

  说明了情况和合作模式。

  那些茶商刚开始有些惊异和迟疑,以往还真没这样卖过,不少人表示迟疑。

  倒是有个姓齐名家齐六的茶叶商,他这次拉的货多,送了几家茶店之后,生下小部分,又送了一些小型杂货店,最后生下两大袋茶叶。

  在这里住了几天也没人要,那些大店铺需要得多、种类全,他剩的少,没有可挑选的,小店则要不了那么多。

  齐六更不想一点点卖,那样剩下的少了,更不好卖。

  就这样几天过去了,他一直没等到卖主。

  住在这里,每天住店费、场地费还有税收加起来可不少,货物多还值当。

  就剩这些,如果熬下去,说不定卖完了,还赔了本钱。

  “小老板,我愿意将货物放在你店中寄卖,只是这手续?”

  齐六有些为难地说道。

  说到底还是有些不放心。

  “齐老板,我们是固定店铺,且我是京山本地人,家有住宅,你如将货物放在我店中寄卖,我们自然要写清单收据一应手续,还要去牙行做公正,只是这公正费用需齐老板……”

  秦邵说道。

  秦邵问了许牙婆关于公正的问题,就是双方签订契约,牙行查验双方身份,证明双方所签订内容属实。

  这项工作简单,且牙行只是做个见证,不承担责任,当然双方出现纠纷的时候,牙行要拿出一式三份的公正内容,帮忙作证而已。

  因为没有风险,自然费用不是太高,需要200文。

  对于做生意的老板们来说,这些钱完全在承受范围内,且这齐老板每日花销超出这许多。

  “那行!小老板,我就将我那茶叶送你店里寄卖,不瞒想说。我接下来还要去南边拉药材,带着这茶叶也是麻缠。约莫半月的时间我会带药材回来,如果到时那些茶叶卖不出去,我也可带回去。总比等在这里每天花销那么多要强!”

  齐六说道。

  商定好之后,秦邵找到许牙婆让为两人的契约做了公正。

  “你们知道吗?那昨日来的五必居小老板是县试和府试两试案首!”

  齐六见了许牙婆才知道秦邵的身份,很是惊讶。

  到了药材市场,见到那些老板们直接说道。

  “不会吧?那小老板竟然是两试案首?读书那么好怎么……怎么会做生意?”

  众人一定,都很好奇,纷纷围过来问道。

  要知道这年头虽然商人赚钱,但读书人地位更高。

  很多读书人不屑于做生意的。

  “你们不信可以问问嘛!他们京山那里的都认识,都说这秦案首不仅读书了得,家里的几十亩地都是他带头搭理的。”

  “如果是这样,东西寄放他那里卖倒是放心,听说这案首以后考个秀才老爷,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自然也不会贪了咱们的货物,信用自然应该不用担心。”

  “那是!”

  “那是!”

  随后又有没剩多少货物的老板找到秦邵,签了入店协议,将货物寄卖。

  至于醋房那里,本就批发给小商小贩醋,听说卖了之后才会抽成,且抽成不高,做好的醋放在自己家里也是占地方,还不如找个地方寄放,还有人帮忙售卖,自然是很乐意。

  厨房老板本身就是本地人,且知道秦邵的身份,直接不用牙行做公正,只跟秦邵双方写了收据了事。

  还有油坊老板听说了,直接主动找到秦邵,问能不能合作。

  秦邵自然来者不拒。

  他们虽然也有油,但是全靠张大壮父子在附近收农户家里的,比较散,都是卖,能赚钱自然都好。

  “爷!这货物都准备齐全了,咱们是不是可以定时间开张了?”

  韩瑾蓉笑着问道。

  本来她一直担心货物来源问题,他们这个店面也不算小,如果货物太少,显得太空挡,且货物不全,会少很多客源。

  “还差一样重要的货物!”

  “还差一样?”

  “咱们现在有米、油、醋、茶,一共是四样,咱们叫五必居,确实少一样!”

  小三子念叨道。

  “爷不会还想卖盐吧?”

  王寅看着秦邵问道。

第113章 你要与我合作?

  “是的,既然是五必居,当然少不了盐!”

  秦邵笑道。

  “爷!咱们能卖盐吗?”

  韩瑾蓉不确定是问道。

  要知道这年代可不是谁都能卖盐的。

  尽管自家家在县衙还算熟悉,也认识那个所谓的兴王。

  也只是熟悉的关系。

  卖盐那可是有盐引取盐然后到指定的区域卖!

  他们没有任何盐引,怎么能卖盐呢?

  尽管韩瑾蓉一直很相信秦邵,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自然能卖!”

  ……

  “七爷,京山西街那边开了个粮油店。”

  一个四十多岁羽白色长袍手拿折扇的男人同雅间的一个三十一二的中年男子说道。

  “一个粮油店以后什么稀奇?这安陆州地界虽然不大,每隔几天都会有几家店开,也会有不少点倒闭。”

  三十多岁的男人不以为意地说道。

  他衣着纵然颜色不出挑,一看就是上好的绸缎手工针织布料。

  坐在那里品着茶,神色倨傲一副淡然模样。

  这位即是负责安陆州食盐销售的盐商汪寿,人称七爷。

  是大盐商汪的弟弟汪七。

  汪是江淮地区数得着的盐商,有自己船队和商队,他的一帮兄弟也被分到各地负责盐的售卖。

  跟汪七说话的男人是他的账房先生李叔佩,秀才出身。

  “七爷,只是那小店的门牌匾额题字为玄妙观玄元!”

  拿折扇的男人说道。

  “什么?”

  汪七口里的茶水差点喷出来,急忙拿出怀里绢帕擦了擦。

  “确定了吗?”

  “确定!且我听说之后专门去看了下,确实是王爷的笔迹。”

  “王爷怎么会?你可见过那老板?”

  “我只是在店门口站了下,并未见到老板,我也很不解,只是王爷为贵胄,心思一向难测,二爷也说了,王爷做事自有其用意,我们听着即可。”

  “也是,王爷心思难猜,我当初来安陆州的时候,二哥就说了,我在王爷眼皮下,只需好好做事就行,不能玩什么心眼!王爷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汪七松口气说道。

  李叔佩刚想说什么,看到自己的小厮在跟自己招手。

  “七爷,估计有什么事,我去看看!”

  汪七点头,李叔佩朝那小厮走过去。

  “什么事?”

  “管事,有个姓秦的公子,说是粮油店的老板,想见您,说要跟您谈些事儿!”

  小厮说道。

  “姓秦的老板?叫什么名字?”

  “说是叫秦邵,他们店是做粮油生意的,开在京山西街,名字叫五必居!”

  “五必居老板?”

首节上一节97/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