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71节

  他还得赶紧去见的林教谕呢。

  回到家中,林教谕果然正在家里等待。

  好在韩瑾蓉懂得招待。

  让林教谕到了自己书房,还泡了茶,弄了点心。

  他进去的时候,林教谕正在自己书架上查看自己的摘抄本,身旁站着一个训导衣着的人,两人正对着自己的摘抄本窃窃私语。

  那些都是他没事默写的要考试的书籍。

  “学生见过林教谕!”

  秦邵纵然不喜欢这林教谕,但该有的礼貌还是要有的。

  “呃,秦邵回来了!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京山地杰人灵,果然出人才,看这秦案首果然英武不凡!”

  林教谕看到秦邵笑眯眯的,很是和颜悦色。

  “教谕说的对,咱们在您的教导下,确实人杰地灵。”

  那训导在一旁帮腔。

  “两位先生过誉了!学生也只是幸运而已,仅仅过得府试,以后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还需要向两位老师多多学习!”

  秦邵前世在学校和工作后也做过小领导之类的,那些客套的应酬,如果需要也是信手拈来。

  看他如此谦虚,那林教谕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们来的宗旨跟祝老头预料的不错,就是邀请秦邵去县学里上学。

  县里的县学其实只有考上秀才的人才可以上的。

  秦邵这种现在还只是童生,按说是没有资格提前去县学的。

  但因为他县试、府试双案首,对于很多地方来说都是特优奇缺的人才。

  拉拢这样的人提早入学,提前搞好关系,以后科考中举那就是县学的功劳,林教谕他们当然是很积极的。

  秦邵刚开始有些排斥去县学里上学,觉得受拘束,还不如跟着祝老头的好。

  等了解了县学的具体操作,放下心来。

  原来这正德年间的县学其实就是个虚头!

  老朱刚打下天下的时候,县学作为官学确实是实打实的教学培养人才。

  但到了正德年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越来越多,供养那么多参加科举的学子,对于大明来说已经是个不小的负担。

  1428年,大明官学的学生总数只有6万余人,后来更是越来越多。

  后来秀才分为廪生、增生之类,只有廪生有福利,其实也是朝廷为减轻负担的一种措施,不然人人都要福利,朝廷哪能受得了!

  至于县学也逐渐成为简单帮助学子报名、考试一类的机构,偶尔会组织一些教学活动。

  学子们要么在家苦读,要么上私学书院。

  “十年寒窗”,居家苦读,“停课不停学”,成为有志读书之人的常态;

  官学只是做科举考试资格的“配额制中转站”的功能而已。

  一句话:秦邵只是将身份落到县学,可以偶尔参加县学学生聚会,而不用去上课。

  怪不得祝老头说自己呆呢!

  明白这些,秦邵直接就同意的林教谕的招揽。

  送走了林教谕,秦邵感觉口干舌燥,怪不得人家说官场累。

  倒不是工作累,而是这种虚与委蛇让人心累。

  “爷!爷!外面有个自称是鲁主薄的来了!”

  秦邵刚坐下喝了口水,小三子在门口就叫道。

  鲁主薄来干什么?

  这……这怎么这么多事呀!

第84章 躲“难”玄妙观

  鲁主薄来干什么?

  秦邵有些不解,这鲁主薄代表的是鲁廉献。

  自从自己说要读书不做那壮役之后,那鲁县令就不怎么搭理自己了。

  这今日来却是为何?

  心中不解,秦邵还是迅速去迎鲁主薄。

  那鲁主薄来了倒是没太多客套。

  只是说代表县里对秦邵能取得府试案首恭喜,然后带来了县里的奖励:20两银子。

  全场讲话只字未提鲁县令,直说是县里对优秀学子的奖励,毕竟他获得府试案首,算是对京山的贡献。

  县里学子的考试成绩,也算是县令政绩的加分项。

  秦邵心安理得接下了,反正不要白不要。

  秦邵接奖励很简单,但下这个决定鲁廉献可是考虑了好几天时间,头发都白了几根。

  这秦邵在他的治下真是有些烫手!

  这小子要是寂寂无名还好说,先前在县衙做过事,这如今又科考如此优秀,说自己没见过这小子,谁也不相信!

  但明知道他跟那兴王那么相像,自己如果跟兴王回禀,地方跟跟藩王走得太近。

  自己如果不言语,还用这小子,将跟兴王几乎画下来一般人物放在手下使用,那又有些……

  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

  他纠结了许久,最后还是在鲁主薄建议下,淡而对之。

  一切按流程走,既不要太远,也不要太近。

  远了,如果这小子以后走运,自己得罪人家,不是找不痛快吗?

  太近,如果给兴王知道,还以为自己……

  “爷,那小子买的地跟兴王家的相邻,张佐跟那小子有来往,且前些日子有人在县衙打听那小子情况,怀疑是兴王府的人,他们好像也打听秦文斌的事情……”

  鲁主薄跟鲁廉献说了那些信息后。

  鲁廉献才放下心来。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既然那兴王见过那小子,自己也不用掺和,按规矩行事就可。

  ……

  自从秦邵得了府试案首之后,家里开始热闹起来。

  不是今天这个拜访,就是那个来献殷勤。

  最近有不少书院开始登门争相让自己入学。

  有书院表示可以免费入学,不用交任何束。

  另一个书院听说了,直接说不仅不要束,还会给生活补助。

  说到底就是想借助他的名声招揽学生。

  秦邵不胜其烦,想找个清净的地方看书休息。

  祝老头家是不行了,在隔壁,很容易被人找到。

  想了半天,终于想到玄妙观是个不错的地方。

  那玄元道长虽然只跟他下了两次棋,那人神情总看着有些威严,但也算是个不错的人。

  纵然关系不算深,自己去他那里住上几天,到时候给些香火钱应该是可以的。

  王寅赶骡车去乡下收稻子了,他只能雇了辆马车,让人拉自己到玄妙观。

  到了那玄妙观,那玄元道长果然在。

  他在院子的凉亭边,边画画边品茶,日子倒是逍遥,秦邵很是羡慕。

  如果自己考不上秀才,干脆来这玄妙观做道士好了。

  反正以后的皇帝朱厚痴迷道法,自己帮忙练练丹药什么的,说不定以后还能获得重用。

  “你来了!”

  玄元道长似乎对他的到来并不意外。

  “道长,我想在你这里住上几天,你看可以吗?”

  秦邵问道。

  “怎么?考上府试案首,家里太热闹了?”

  玄元戏谑地说道。

  “你怎么知道我考上府试的案首?”

  秦邵有些惊异。

  但随即想想,自己考上府试案首的事情在这京山确实传开了。

  鲁主薄、林教谕还有一些书院都去自己家了,玄元知道也不意外。

  “你现在在京山大小也是个名人了!”

  玄元道长朱佑笑道。

  其实他早早就知道这小子考了府试的案首,消息还没传到京山的时候他已经听说而来。

  并且他还知道这小子能考取府试案首其实是有争议的。

  他其他科目考试基本都是满分,就是做诗那一项有些中规中矩,不是很出彩。

  第二名做的诗词挺好,就是墨义一项做错了两道题!

  这次考试题量大,题型偏,很少人能做全对,没想到秦邵那小子竟然全对。

  说明这小子的记忆力那是相当好的,只是做诗一项真是有些太欠缺了。

  关于他能不能做案首,考官分成了两派,最后争议了一番,秦邵才获得案首。

  但凡那第二名能将墨义那两题没填错,案首绝对不会是他的。

  对于这小子,朱佑是很复杂的,这小子身上有自己太多类似的东西。

  但暗卫查了很长时间,只查明这小子跟那秦文斌关系密切,如果不出意料就是秦文斌的儿子!

  只是他跟秦文斌不仅长相大相径庭,为人处世各种真的太不一样。

  听说这小子还有一位姨母,他让人查他那姨母的消息,那个妇人却杳无音信。

  朱佑觉得这小子只是跟自己相像,应该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却不由自主想了解他更多。

首节上一节71/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