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463节

  针对这些逃兵的处理情况,皇上仁慈,让九边调查军户逃跑真正原因,到底是犯事还是日子太过过不下去、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是后者,既往不咎,但田地只是暂时租种,表现好了,两年后恢复正常待遇。

  尽管九边的日子好过很多,但毕竟还不算是很宽裕,皇上让九边汇报了粮食产量和人口问题,发现一些地方也就仅仅是温饱刚解决,就提出如果朝廷仓库能有多余粮,尽量补助这些地方。

  孔府这边的事情早两日已经传到京城那边了!

  关于衍圣公孔闻韶的那些事情在各地小报早已宣扬开来,在各地,特别是读书人当中引起了大讨论。

  一部分人觉得衍圣公私德败坏、还有不轨之心,简直是大不敬,杀之而后快!不!朝廷和皇上如此厚待孔家,他们竟然还有觊觎圣位之心,乱臣贼子,诛九族不为过!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是孔闻韶自己的狼子野心,不能代表整个孔氏,孔老夫子儒家文化的先祖,天下学子的老师,不能因为后代有一个败类,就否定整个孔氏,要杀干脆将孔闻韶碎了就行,没必要波及整个孔氏,这样孔圣人泉下也不得安稳!

  更何况天下读书人都是孔圣人的弟子,如果灭了整个孔氏,天下读书人将何去何从!

  两派人争议个不停,刚开始是有人在小报上发表意见,彼此你来我往的辩论,后来甚至是在大街上开始争论!

  最近甚至在京华茶坊那边开展了论坛辩论赛,两帮人纷纷上台演讲辩论打擂台,很是热闹。

  鲁廉献很头疼,本来年节刚忙张完,想着年后很多人都刚恢复上值,没有那么多事,可以好好歇歇,至少是松懈几个月了,谁知道又遇到这些事情。

  五城兵马司的人只能编成小组,在那些人争论的场合巡逻、维持秩序,以免吵着吵着打起来,闹大就不好了。

  “让你们维持秩序,也就一帮读书人,还用申请盾牌?”

  鲁廉献在外面刚转了一圈回来,就有副指挥使来申请盾牌。

  皇上微服私访去了南方,别人不知道这件事,鲁廉献作为岳丈这事情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对于鲁廉献来说,自己在这五城兵马司就是为自己女婿维持好院子的,自然是十分尽力。

  纵然他知道江彬他们虽然也跟着去了,但边军和京城卫军其实都是皇上的人牢牢掌握着大权,但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弛。

  所以,如今虽然年关刚过,心理上说放松,其实是不想管老百姓那点事,对于城内其他可能出现的异动,鲁廉献那可是适合注意着的。

  如今的五城兵马司在他手里,被.操练得跟边军没多少区别,不仅练武,武器配备那也叫一个精良,为的就是万一皇上有需要,他们这些安全军也能上阵。

  现在他每日坚持都到城中各区转悠一圈再回来。

  这会儿刚坐下喝了一口茶,副指挥使就过来说他们小分队想申请带盾牌。

  他们也就是维持城中那些辩论读书人秩序维护的,鲁廉献虽然觉得维稳很重要,但觉得突然用上盾牌似乎有些太太过于夸张!

  “大人,你是有所不知,那些读书人看着衣冠楚楚,吵架吵个不停,比婆娘还厉害不说,吵着吵着就上手抓人了!昨日我们的人维持秩序拉架,就被抓伤了!大人,你看我手上这抓痕就是一明年要科举的举人抓的,听说还是个解元,说什么学富五车的,我看就是个泼妇!

  我们也不好跟他们打,这抓来抓总不好,我看还不如我们的人拿着盾牌,这样也好拉架,避免我们自己人被抓!”

  副指挥使有些委屈地说道。

  鲁廉献听了目瞪口呆!

  他知道那些读书人要吵架骂架起来很有辱斯文,当年京城发生那些读书人围攻杨府的事情他也不是没听说过。

  还有当年武宗廷杖那些文臣,他当年也是听了不少,大明的文人的那些手段都是知道的,只是他先前一直在边关,后来更是去了湖广,还真未曾亲眼见过,不免有些吃惊。

  “那……那就去库房取盾牌!”

  鲁廉献立刻说道,自己人受伤那可不好!

  “可是这样也不是长久之法,那些读书人都不怕廷杖之死,咱们也不能让他们就这样一直骂战和撕扯,人多了,势必造成混乱,万一突然踩踏……还是得想个办法!”

  一个声音突然在门口说道。

第511章 鲁国丈

  进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鲁廉献的老搭档鲁忠。

  鲁廉献一跃飞入龙门之后,鲁忠并没有跟很多“得道升仙”的官员家庭的亲随一样,比如在家主的帮助下弄个补缺位置职位做做。

  毕竟鲁忠也算是举人出身,虽然多年科考未得进士,但在这古代,能中举人也是了不得。

  鲁忠如今还是跟在鲁廉献身边效忠。

  不过鲁廉献也是仁义之人,在五城兵马司给鲁忠弄了闲职,平时偶尔过去下就行,大部分时间还是跟着鲁廉献。

  鲁廉献这样做,自然不是为了让鲁忠领那点闲职的俸禄,本也不算多,如今鲁忠跟鲁廉献说实话也不少收入。

  他们这些算是新皇的旧部的人,纵然也是守规矩,不会做些贪墨腐.败的事情。

  但任何时代,信息就是金钱。

  比如京城朝廷门面摊位出租,这些归五城兵马司管的事情,自然鲁廉献他们最先知道,按照规制,鲁忠能提早租到好位置的门面做些营生,也不少赚钱。

  如今更是置办买了几间门面,日子过得不要太逍遥。

  至于五城兵马司的闲职,当然也是为后代铺路。

  能在朝廷任职,对后代的科考已经当官都是有照顾的。

  鲁忠聪敏,鲁廉献仁义,这些人两人的关系不是家人也胜过家人了。

  “鲁忠,那你说说这事怎么办?你说的情况我确实没有考虑到,确实,那么多人围在一起,打起来,不说踩踏,就是群殴,万一闹出人命更是不好,更何况……”

  更何况如今皇上也不在京内。

  这话鲁廉献自然是没有说出的,纵然鲁忠也知道,但旁边不是有个外人吗?

  鲁廉献想起武宗的时候,好像是花灯节什么的,就是因为两个小贩打架围观,他们的亲属也加入,结果群殴死了六七人,但是的京兆尹及一众官员都受到了惩处。

  还有就是孝宗的时候,皇家祭祀,因为百姓和官员众多,发生踩踏,虽然京军及时出现挽救,也死了十多人。

  如今皇上不在京城,他维持秩序之下的京城如果就此出现问题,就是皇上不怪罪他,他也觉得太丢脸了!

  “大人,参加辩论的都是读书人,这些人一旦形成自己的观点,很难改变,今日有个辩论点,辩着辩着可能就换个论点,这样下去,没完没了,动手再说难免!要我说,不如给他们制定个规矩……”

  鲁忠捋捋胡子说道。

  “什么规矩?怎么规定?那帮读书人一个个傲娇得跟个大白鹅似的,怎么会听咱们的!反正那些读书人一个个天天吐沫星子直飞,跟个娘们似的,要我说大男人,实在说服不了,大不了一对一干上一架……”

  鲁廉献最烦那些婆婆妈妈的读书人了。

  “老爷,你还真跟我说的不谋而合!我说的就是上他们干上一架!”

  鲁忠笑道。

  “干上一架?怎么干?”

  鲁廉献没有反应过来。

  “老爷,他们不是辩论不满意,还挠上了吗?那干脆跟您说的一样,谁跟谁辩论不下,就上台一对一挠打呗,别伤及无辜就行!咱们五城兵马司就出面,举办擂台赛,辩论解决不了,就让两人上台打,到时候咱们让他们签订协议,反正出了问题,跟咱们无关!

  还有两个人上台,乱打也打不到哪里,最多挂了采,那些读书人你也知道,都下手挠了,最多有些皮外伤,一般死不了人,也不会伤及无辜,这样更好些,没力气了,他们也就消停了……”

  鲁忠解释道。

  “鲁忠,你他……他娘真人才!”

  鲁廉献忍不住激动拍了下鲁忠的肩膀。

  他这些年爱激动的毛病一直就没怎么变过。

  他那大掌和力度让鲁忠忍不住趔趄了一下,他家这老爷呀,这毛病什么时候能变一下!

  鲁忠忍不住翻白眼。

  京城京华茶楼附近的学子辩论赛演变成了比武擂台赛的事情在京城闹得那叫一个热闹。

  茶楼如今的生意真是火.爆,因为擂台赛,话本演出都搁置了。

  京华茶坊更是会做生意,参加擂台赛的学子直接免茶水钱,一时茶楼生意更是爆棚。

  城内一片热闹,朝堂上也是一样。

  很多官员知道皇上最近不上朝,说是累了这几年准备休养半年,听说去宣府那边游玩了。

  虽然很多人有些惊异,毕竟在大家眼里,新皇那可是兢兢业业的,基本每日上朝。

  但大明王朝,很多皇帝不怎么上朝的时候也不稀罕,倒是这位皇帝这几年太勤奋,让大家都有些不解。

  毕竟如今有内阁以及各部帮忙做事,即使皇上不出面,一切照样井然有序。

  所以,当内阁首辅张璁说皇上已经下令休养半年时间,已经什么事情都先呈交内阁,内阁看了之后再跟皇上申请,很多人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多惊奇的事情。

  尽管如今不每日上朝,但官员上乘折子,各部官员到内阁开会什么的,都是每七天也就是周一要做的事情。

  皇上先前规定官员每七日为一个工作日,叫作一周,周一开例会,周日休息,这样一月可以休息四天,相比较以前十天半月才休息一次,日子不要太好。

  不过每周一都会来例会,汇报情况。

  以前上朝的时候,是要向皇上汇报,如今则是向内阁汇报,领导班子每周要开例会,至于下属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向上申请,当然这都是向部门领导汇报后,部门领导不作为的情况下。

  孔家出事后,不仅民间学子争论不.休。

  如今的朝堂也是分成了两大派。

  一派自然是批孔派,建议直接灭了孔家完事,以王琼为代表,其中武将相比较多一些。

  另一派则是挺孔派,当然并不是挺孔闻韶,而是挺孔圣人,杀孔闻韶,以彭泽、夏言为代表。

  内阁开会的时候,这两派人也是辩论不.休。

  彭泽和王琼本来就不对付,这会儿更是吹胡子瞪眼,就差干上一架了!

  刚开始是各部门领导辩论,后来变成了各个部门官员的辩论。

  虽然如今不上朝,但是六部官员还是免不了见面什么,比如下职的时候遇到,不同观点的人也是争论不休,脸红脖子粗,出现骂娘的情况也不足为怪!

  “张阁老,这事你看……”

  今日的周一例会刚结束,众人散开后,严嵩就跟在张璁后面,两人朝张璁的办公室走去。

  如今内阁和六部的官员虽然都是在远地方办公,但办公的地方都进行了新的隔断和装修。

  上层领导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方便跟下属沟通,至于普通职员则有专门的办公区。

  内阁有个大会议室方便开例会,然后就是各个内阁领导的办公室。

  “惟中,进来说话!”

  张璁让严嵩进来,掩上门,两人在茶台旁落坐。

第512章 内阁重臣

  张璁跟严嵩其实相差并大,张璁只比严嵩大上五岁。

  要说中进士,当然是严嵩算是元老级别的。

  严嵩弘治十.八年已经中得进士,张璁相比较要晚得多。

  如果不是秦邵提点和提醒,张璁按照原先的历史,一直要到正德十六年才中得进士,可谓科考之路曲折磨难。

  所以,张璁做了这首辅之后,可谓尽心竭力地工作,也是弥补那么多年科考太难的愿望。

  因为夜以继日的工作,张璁的先前的身体并不是太好,秦邵之所以及时实施新的工作方法,就是张璁这人太一根筋,工作太认真,担心对身体不好。

  历史上的张璁也是因为工作太累,身体不好,六十刚出头就去了,考中进士后,真正工作不过十多年间。

  相比较严嵩活了近九十岁,可谓是短命。

  秦邵还没南下的前,张璁身体不舒服,就被秦邵强行到大明医院检查身体,发现了不少小问题,让他休养了一段时间,如今身体倒是好了很多。

首节上一节463/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