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443节

  且如今做为德州成为京畿要道,商贾云集。

  秦邵等人进城后见到不少来来来往往的商旅,小小的德州竟然经济发展很是红火。

  因为是交通要道,且来往商旅差人众多,德州城最多的竟然是各种客栈。

  “爷,我们住安德马驿馆还是安德水驿馆?两处位置环境都差不多,安德马驿馆小些陈旧些,贵在安静;安德水驿馆后建的,里面设施好些,但附近有个早市,可能会吵闹一些。”

  王寅查看了住宿,请示道。

  “选择第一处吧,安静些!”

  秦邵说道。

  他最不喜欢嘈杂,工作多,每天晚上还要看很多折子,了解不少问题,睡觉的时候如果太嘈杂,确实让人不舒服。

  德州的客栈众多,如果按照前世来讲,其实也是有星级标准的,大体上分为三个档次类别:馆、寓、舍。

  馆的属于级别最高的,是官办的招待所,档次也是最高的,主要是接待过往的贵宾以及出差的朝廷工作人员;

  寓和舍为民办旅馆,档次稍微次一些,主要接待来往客商以及游人。

  跟秦邵所待的前世不一样,这里的馆也就是官府专营的的旅馆只接待官府工作人员,如果要入住必须有相关证件手续,,有符节等凭证,否则官办旅馆根本不可能接待。

  在这个时代,等级制.度非常严格,即使再有钱的商人,也不能入住馆。

  德州有两处官办旅馆,分别就是安德马驿馆还是安德水驿馆。

  秦邵一众人拍马前行到安德水驿馆,这处驿馆相比较先前那处确实面积大些,房间也相比较豪华一些。

  驿馆建筑宏伟,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山门三楹。

  入山门后是3间造型别致的砖房,东西各有厢房6间,院内有唐槐3棵,东南方为钟亭,西厢房南侧有便门通西跨院。

  西跨院很大,东西约40米,南北约50米,院内建有南禅堂、北禅堂、官厅。

  他们提供的凭证是京城官衙到南方办差,馆内热情接待,且管吃管住,并且连马匹也有专门的人照料。

  驿馆内走递马60匹、驴7头,马夫35名、飞递马夫3名、兽医1名、抄牌2名,年用银2000余两

  人处在不同的环境,心境真的不一样!

  如果秦邵先前是个普通官员,可能会享受这种舒服的全方位热情招待还不用花钱。

  但处在如今这种位置内心就不一样起来。

  他开始盘算这样的旅馆每年要消耗财政多少大明币。

  要知道来往人员吃喝的那些钱都是登记造册,地方财政要担一小部分,朝廷也要担一部分的。

  要花朝廷的钱!

  作为员工的时候,总觉得老板抠唆,真做了老板之后,考虑的就是开源节流了!

  “几位里面请!”

  负责接待他们的店小二,知道他们是京城里来的,很是客气。

  能在衙门里做事的,即使是临时工,在环境的浸染的下,很多人也懂得人情世故。

  特别是这种专门为朝廷官员服.务的旅馆,接触的都是各方官员,这些人在这里都很擅于察言观色。

  秦邵他们这次出来拿的凭证是礼部的文书凭证,说是去两广那里传达一些东西。

  但是礼部官员,还是京城的,就这两个信息,在德州这个地方的官方驿站自然是不敢慢待的。

  小二领他们选了几间朝阳且位置比较佳的房间供几人挑选。

  “那边的房间空置不开放吗?”

  秦邵指着一处名为银安殿的楼房问道。

  那处位置房子设置典雅中有些小奢华,打理很干净,但那处有一扇门紧紧锁着,显然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开居住。

  “大人,那处是银安殿,不对外开放的!”

  那小二说道。

  “为何不对外开放?”

  秦邵有些不解。

  “大人可能不常出差,有所不知,那处房子是当年明宣帝做太子的时候住的地方,一般人是不能住那里的,除非是皇上出游方可接待!”

  小二看了眼秦邵,虽然这位客人看着气质器宇轩昂,他看他并没有着官服,但应该也是有身份之人,竟然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显然是个不常出来之人。

  “我们爷……”

  “王寅,我们就住刚才住的位置。”

  秦邵直接说道,阻止了王寅想说的话。

  他知道王寅想着自己的身份应该可以住那里,只是此次出来,他们本来就算是秘行,没必要那么招摇,可以省却很多麻烦。

  他们从河间府出来的时候,已经叮嘱当地官员不可放出他出行的消息。

  “几位大人,小的给你们选的位置绝对是这里上佳的房间,当年陈御史还曾在此住过,并且题了诗,挂在房间内,这房间很多人过来想住,不到一定级别,一般都不开放!”

  小二看王寅对这处住处有争议,急忙说道。

  “陈御史?哪位陈御史?”

  秦邵问道,不知道是他手下哪位大官。

  按照这小二的态度,显然不应该是前朝或者已经退休的官员。

  “就是如今的山东巡抚陈凤梧陈巡抚,当年他做河南按察使的时候,路经过此地住宿,还留下诗文,谁知道因巧机遇,如今还成为我们山东巡抚,大人们可以陈巡抚一下我们陈巡抚的诗,我们陈巡抚可是弘治年间的进士,当时名次很是靠前,很擅长写诗,他的诗……”

  这小二说起那陈巡抚可谓滔滔不绝。

  王寅几次想打断,被秦邵示意拒绝。

  听听下面人怎么拍陈凤梧马屁倒是挺有意思。

  陈凤梧,江西江西泰和人,弘治九年进士,少年英才,听说确实很会写诗,在文官中有一定的名声。

  曾经在湖广做提学佥事,秦邵倒是见过,那个时候他在湖广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此人做过监考官,上台讲过话,听说做事还算认真,秦邵对他的印象不错。

  后来秦邵上位,杨廷和倒台,官员大换血,查那些官员的时候,看到这陈凤梧的名字,也缺少人才,就选他做了济南府知府,他在济南府前两年做的还不错,干脆就提了山东巡抚。

  虽然这人升迁算是快,秦邵还真没近距离接见过此人,那陈凤梧更是不曾见过新皇,更不曾想过自己当年还监考过皇上。

  秦邵当晚就住在陈凤梧曾经住的那房间,也见到了他所谓的大作:

  《晚登广川楼遂宴于驿亭》:

  万.里风帆溯晚秋,凌云更上广川楼。

  天空落木千里远,水尽寒潭一镜浮。

  西汉文章怀往哲,东藩冠盖记同游。

  双梧亭下一尊酒,素月流光入明眸。

  文笔倒是真的不错!

  驿馆供应的饭菜很不错,都是德州比较特色的地方小吃。

  显然就是为了来往客人吃鲜准备的。

  清蒸鸡、德州扒鸡、糟溜鱼片、椒盐肘子、羊肠子等等摆了一桌,主食则是大柳面和杠头馍馍。

  “爷,这德州的鸡味道真是不错!”

  王寅很喜欢吃鸡,看到这上面荤菜竟然后两种都是鸡,吃得不亦乐乎。

  江彬不是太善言谈,除了做事,在一起坐的吃饭的时候基本都是埋头苦干!

  秦邵也就跟王两个说说附近的见闻情况,发表一下彼此的看法。

  “这鸡确实不错,德州的特产就是扒鸡,以后会更声名远扬!”

  秦邵咬了几口那鸡腿,劲道馨香,跟前世他吃的德州扒鸡味道还真不一样。

  前世他们吃的鸡基本都是速成鸡,肉质疏松,不劲道,且前世德州扒鸡大批量生产,价格相比较实惠,打价格优势的时候,味道品质上面……

  如今他们吃的鸡基本都是纯天然养成的,想用什么饲料也没有,别说饲料了,就是粮食,农户也不舍得喂。

  这时代的鸡基本都是走地鸡,吃野草籽虫子养大,熬额鸡汤那颜色黄悠悠的。

  前世秦邵说实话并不怎么爱吃鸡肉,除了觉得味道不如牛羊肉外,最主要是速成鸡太多,担心吃着不安全。

  “这扒鸡是德州的名吃吗?”

  王有些不解地问道,他出差不多,这次出来可是做了很多功课。

  刚才王寅带秦邵去看房子的时候,王则是在附近转悠查看情况,顺便问了下当地有什么特色美食,皇上喜欢美食,他自然也操心,倒是不曾听到说什么扒鸡!

  “额,可能是民间称呼吧?刚开始好像有人说,不过本地确实卖鸡的多,我们先前进城的时候不是有不少人挎着篮子,说是卖做好的鸡吗?”

  说不定扒鸡的名称还没出来,秦邵只能将话圆回去。

  “那本地最出名是什么?你不会说是这里的大馒头吧?”

  “大馒头还真是这里的特色,杠子馒头劲道好吃,听说不少地方都来这里学习,还有就是羊肠子,他们这里的羊肠子跟别的地方不一样,羊肠子里灌的有养血,爷,您尝尝这个!”

  王将身边的羊肠子盘子朝秦邵那边挪过去。

  咴儿……咴儿……

  闼闼!闼闼!

  “快点来人,都谁在店里,怎么不来迎客!”

  秦邵刚想夹起一块尝尝,外面突然一阵喧闹声响起。

第491章 不明人物

  这是官方客栈,也可以说是驿站。

  按说来往都是朝廷工作人员,很多都是读过书的,在观念里应该都是知道礼节的。

  即使是一般公差,很多都是经过培训的,即使有狐假虎威之人,一般在这城里客栈倒不至于大呼小叫什么的。

  “陈爷,您来了!小的在后厨,今日来了官差,刚安顿好饭菜!”

  外面传来刚才安排他们的小二的说话声,声音极为谄媚,显然跟着来人甚为熟悉。

  “梁未何在?我来了,他连露头都不曾,到底是什么想法?我看他这驿丞是不是当得太悠闲了!”

  说话这人一副公鸭嗓子,十分聒噪,秦邵听了有些皱眉头。

  “陛下,这人实在聒噪,我去让他安静些!”

  王寅起身道,江彬也拿起手中的家伙要起身。

  奶奶的,跑了这几天了,好不容易安顿下来,陛下心情不错,这又来这么个家伙,真是扫兴。

  如果是在京城,这厮敢这样,身边的人不等他们吩咐直接就解决了那厮。

  只是如今在外面,陛下一直要求他们低调行事,尽量避免亮明身份。

  “我们且看看是何方神圣?”

首节上一节443/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