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436节

  李二当场呆愣,反应过来,就要逃跑。

  老板娘反应过来大叫抓李二。

  这也就有了后来的李二被抓,官府审问李二和孙老板娘的事情。

  “几位公子,这老孙家驴肉虽然吃着不错,其实还有几家也不错,不过他们没有老孙家做的时间长,名气高罢了,如果真想吃,老叟建议你们去瀛香阁,他们家也算是老铺,只比孙家晚几年,那东家是个走南闯北的生意人,家里还有不少读书的子弟,这没几年的功夫已经将店铺开了六七家了,比那孙家还红火!”

  那老丈看他们对驴肉感兴趣,知道这些人应该是远道而来专门来品尝的,就给他们推荐了瀛香阁。

  秦邵几人谢过那老丈,起身去了老丈指点的瀛香阁那边。

  果然高朋满座,厅堂里面坐满了人,在门口就闻到了肉香味。

  “可有包间?”

  王直接上前问上来招呼的活计。

  “有道是有,只是有一间大的,可乘纳十人,这包间价格可能贵些……”

  那活计有些迟疑地说道。

  瀛香阁的生意不错,楼上的包间有限,大小不同,为了避免有人人少也要占大的包间,干脆就制定了不用的价格。

  “就要那间!”

  王直接说道。

  伙计看几人穿着,知道这几人应该不是普通平民。

  不过这河间府是交通要道,每日来往各路差人频繁,什么身份的都有,他们也见怪不怪了。

  秦邵等人被伙计领着上楼,间或听到经过的包间有不少细声细气、不男不女的说话声。

  “爷,这里似乎有很多太监!”

  几人进入包间落坐后,王寅突然说道,他耳聪目明,一路上都在观测周围人群。

  “河间府本来就是太监之乡,不足为奇!”

  秦邵笑道。

  是的,河间府是有名的太监之乡。

  从元朝开始,河间府就有不少人做太监,因宫中河间府太监多,渐渐就有了太监之乡的称呼,大明也不例外,京城太监中有三分之一来源于河间府极其附近。

  说到底这与民风还有河间府的位置有很大关系。

  河间府距离京城较近,京城内招收太监,自然紧着京城周边地区。

  这两年河间府发展还可以,至少农民有了土地,能解决温饱问题。

  在先前,吃饭都吃不饱,特别是饥荒年月,为了寻找个出路,父母也想不到那些,饿不死就算了,切了老二不能穿后又如何,有口饭吃,还能将孩子卖了钱,家里人不饿死,哪能想那么多呢!

  在贫穷和饥饿面前,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多亲情,能考虑的就是人性,特别是对于没有教化的民众更是一样。

  另外,就是河间府出了不少明太监,他们在朝廷中混得不错,衣锦还乡,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羡慕和向往。

  对于那些贫苦人家来说,就是一种出路。

  秦邵记得前世的时候,他大学的一位同学毕业到报社工作,有一段时间他们报刊有一个情感专题专门要做关于失足女的报道。

  大家都调侃他有福气,可以到风花雪月场所欣赏另类风景。

  那位同学刚开始也很感兴趣,但他做完那个专题后神情有些落寞。

  细问之下,说那些东西有些太暗黑了,不想再做关于那些的,对人性有些太过于挑战。

  原来那位同学跟踪报道了一个偏远山区的失足女孩子。

  她是因为家境贫穷,出来打工根本顾不住花销,家里父母生病急需钱才走哪一步的。

  后来渐渐陷入其中,因为家里人觉得她赚钱容易,经常要钱补助家里。

  她做了几年,母亲的病渐渐好转,还给家里翻新了房子。

  可是当她的事情败露之后,准备回家避难的时候,父母却将她赶了出来,说是她太丢人,如果她在家里,家里人都抬不起头来。

  女孩哭着离开了家。

  本以为家里人不会给她再联系,可是家里人从她离开家之后,还是不断打电话要钱,不给就说她不孝顺,还说她赚钱容易,反正已经没那个样子了,没必要从良。

  那位同学家境条件好,没接触过这种社会阴暗面,内心原先坚持的真.善.美一下子就坍塌了。

  秦邵记得当年他听了只是笑笑,对于这种情况,他早已见怪不怪、

  对于青少年时期生活在艰难生活中的他,早已接触和接受生活有暗黑,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高老爷!这边请,您的包间在这边!”

  秦邵等正看菜单,外面一阵高声说话声传来。

  “哎呀,我喜欢干净,你们可擦拭了几遍?”

  一个细声细气的声音说道。

  “爷,他怎么也在这里?”

  江彬透过窗户缝隙往外看,看到外面的人脱口问道。

  “谁?”

  秦邵警觉地抬起头。

第485章 身份泄露

  “高凤!”

  江彬说道。

  “嗯?”

  秦邵一时半会儿有些想不起来这个名字,但总觉得有些熟悉。

  “先帝在的时候八个内侍之一。”

  江彬解释道。

  秦邵这会儿才想起来,为何这人名字会熟悉。

  这人正是正德帝朱厚照在位的时候受宠的“八虎”之一。

  只不过高凤年纪大为人相比较稳重,听说刘瑾当初出事后,这高凤就借故身体不好回了老家。

  没想到这高凤竟然也是河间府之人。

  看来河间府是太监之乡的名称不是盖的!

  这高凤能急流勇退,看来也是个聪明之人。

  ……

  他们点的菜很快地上来了。

  几样特色小菜,然后就是驴肉宴全席。

  驴肉火烧、麻辣驴肉干、蒜香驴肉干、鲍汁驴排、蒸驴脑、驴肉鲜汤锅……

  摆了满满的一桌子。

  几人赶路到现在,路上也就喝了些水吃了些干粮,这会儿其实早就饿了,也不说那么多,直接大快朵颐起来。

  “几位爷……”

  几人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外面传来小二的敲门声。

  江彬坐在靠门的位置,起身去开门。

  “几位爷,这是小店给各位赠送的特色汤,只有贵宾包间才会有,几位可以品尝一下!”

  那小二满脸是笑的端着一盅汤放到桌子上。

  “这是什么汤?”

  王掀开盖子,用汤勺搅拌了下,看那汤色不错,准备给秦邵乘上一碗。

  “这是驴宝汤,采用驴身上最宝贵的部分,喝了可以强身健体,大展雄风……”

  小二介绍道。

  “好了,多谢店家,你下去吧!”

  秦邵示意小二出去。

  “爷,怎么不让他介绍,驴身上有什么宝物这么厉害!”

  王寅有些不解。

  “能强身健体、大展雄风的还有什么,自然是驴鞭了!”

  王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惹得王寅弄了个大红脸。

  “你也该找个女人成个家了!如果实在找不到,回去看京城有什么长相不错、贤惠持家的,给你指定一个也成!”

  秦邵看了眼王寅笑道。

  如今身边的人基本上都快成家了!

  就是小三子那小子,听说江宏有个侄女想以后指给小三子,还在奏折中问自己的意见。

  原来汪宏的哥哥去了,只剩一个寡嫂和侄女。

  汪家条件倒是不错,汪宏哥哥去世前做过知州,家里也算殷实。

  汪宏见过小三子很是喜欢,想着小三子父母不在了,上面还有两个哥哥都已经成家,也不用小三子非要继承家业。

  就想着将侄女指给小三子,以后生了孩子,多生几个,其中一个给自己哥哥留后即可。

  小三子则说自己的婚事要听皇上皇后的意见,汪宏就在上折的过程中提了这件事。

  先前小三子回来的时候,秦邵问他的意见,小三子则说自己也不知道,单凭他和韩瑾蓉做主。

  秦邵有些好笑,这小子一心出去跑,如今心性还没定下来,要成亲估计最好也得成熟一些再说。

  秦邵问韩瑾蓉意见。

  韩瑾蓉觉得这倒是一门好亲戚。

  汪家是诗书之家,之所以看中小三子,除了这小子确实聪明,如今张开了,也算是英俊小青年一枚。

  当然也是汪宏估计觉得自己嫂嫂和侄女支撑家有些单薄,小三子跟新皇关系不一般,也是想为他们找依靠。

  但就小三子来说,虽然有秦邵和韩瑾蓉的关系,但他父母不在,两个哥哥也是老实憨厚之人,别说帮衬小三子,他们现在还需要小三子补贴。

  小三子读书不多,如果有这样殷实诗书之家的妻子相助,以后日子及孩子教.育问题确实不错。

  且汪宏这人不错,家风定然也是很好的。

  秦邵就提议,等两年,两个孩子都大些了再定下来。

  一句话,年纪小的小三子如今婚事已经算还是定下来了,王寅还是孑然一身,秦邵自然是希望他早日定下来的。

  秦邵明白,小三子虽然吃了不少苦,但他性格开朗,算是个内心比较健康之人,对于婚姻家庭自然是不排斥的。

首节上一节436/47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