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412节

  “大人,都走了!”

  “有人退没?”

  王琼问道。

  “哪有人退!一个个跟拿了金豆似的一溜烟跑了,害怕我给他们回收回去!”

  李文笑道。

  “那就好!那就好!”

  王琼心放入肚子。

  新皇出这主意后,王琼一直有些提心吊胆。

  以前的大明宝钞是朝廷直接用那些纸币买民间的东西,刚开始似乎有些强买强卖的意思。

  如今新皇倒是从上层官员入手,让他们先接受,王琼有些担心。

  要知道能做官,特别是京城做官的,那都是人精!

  虽然是官宦人家的败家子,那相比较普通民众也是有见识的,毕竟是耳濡目染。

  王琼他们担心就是这些人精们一旦看到那些大明币就会想到大明宝钞。

  发给那些,那些人很大可能会将其当作废纸直接扔掉了事,还会因此对朝廷和陛下产生不好的印象,进而影响信任感。

  他们说出自己的疑虑的时候,陛下只是笑笑,说是直接就可,至于后续的用途他自然会让告诉大家。

  过了几日,京城大街上就很快有了湖广精盐的传闻。

  很快,京城各家小报对那些盐的出处和质量进行了报道,后来甚至有人还传出这盐如何金贵,甚至还传出了吃湖广精盐有延年益寿的作用,真是越传越离谱了!

  传得多了,王琼他们也想见见这湖广盐到底是什么样子。

  只是这从湖广过来的特.供盐,都是有专人负责,直接入住各家盐店,且不到中秋节前夕不准售卖。

  尽管如此,他们也有些提心吊胆这大明宝钞发行后会不会起到好的效果,毕竟是由上往下的。

  刚开始众人质疑的时候,王琼都不好意思在场。

  毕竟他是户部的大BOSS,被众人质疑会影响自己的威严,干脆离开,让李文善后。

  他在办公室其实也一直偷偷地关注这边的反应。

  这会儿总算放下心来。

  ……

  王琼在办公处坐了会儿才收拾东西下职回家,在午门口刚好看到慢悠悠出来彭泽。

  “彭尚书怎么这会儿才出来?不会是你们兵部难缠,那些人不卖账吧!”

  王琼看到彭泽那慢悠悠踱步的神情,心里有些不悦,忍不住想上前刺上一刺!

  “王兄这是什么话!我们兵部一向支持陛下和朝廷的举措,很多人感恩陛下.体恤,还准备上书感谢陛下!王兄,如果你们户部的人不识好歹,我看那些大明币不如放在我们兵部消化好了!”

  彭泽笑道。

  “彭兄想多了!我们户部也很感谢陛下的体恤,你不知道那些大明币多火.热,都快争破头了!”

  王琼反驳道。

  “那就好!对了,王兄,那些湖广盐听说吃了能延年益寿,明日可要赶快让家人换些,您平时也多吃些,能延年益寿,自然也能强身健体,我看你最近似乎总有疲态,这晚上估计出力不少,身子骨有些熬不住吧!温柔乡虽好,也要顾住点身子……”

  彭泽坏心眼地说道。

  “你……”

  王琼想反驳,那彭泽则拿着折扇快步离开。

  奶奶的!

  最近晚上看书总忍不住口渴,想喝茶水,喝了茶水就睡不着,王琼的眼圈就有些发黑。

  很多同僚见了,就调侃王琼晚上跟小妾切磋感情太密切,让他注意些身体。

  这同僚当中,当然彭泽说得最多!

  陛下见了,也会关切问王琼,让他注意身体。

  王琼因为此事都快懊恼死了!

  鬼知道他那小妾因为自己先前太宠爱,竟然不知道天高地厚跟自己撂脸子,被他修理了一顿送到庄园了,他真是冤枉啊!

  ……

  中秋节的前一日!

  京城各大盐肆被围得水泄不通。

  今日是湖广盐上架销售的日子。

  不少京城官员的家眷来换湖广盐,还有不少来看热闹的。

  因为拿大明币的有优先购买权,就是拿大明币的不用拍长队购买物品的,有专门的通道购买,

  且今日是第一天,不少店家为避免拥堵,甚至贴出今日只为拿大明币的服.务的告示。

  原先很少人知道的大明币一下子家喻户晓,并且操作得比银价还要高不少。

  甚至有银楼直接高价收购大明币。

  京城之外的不少城市也是一样!

  大明币可以购买精品盐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即使是一些偏远村子也听到了消息。

  对于很多偏远地区的百姓来说,皇帝是谁?换没换皇帝只要不打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日三餐有着落,能吃到盐。

  毕竟盐这东西,即使每日食用量不用太大,但是没有的话,可以说要人命的。

  人长久不吃盐,不仅仅是影响食欲的原因,时间长了可以要人命的东西!

  大明币能卖盐,这东西珍贵如今已经是家喻户晓!

  “哎!哎!你们看,这东西后面还写的有字!”

  有人得到一张大明币,惊奇地叫道。

  这人并不是官员,看衣着应该是有钱的商户。

  不过他手中有大明币也不稀罕。

  中秋节,大明各地只要是在编在案的官员都发有大明币,但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舍得换了盐自己食用。

  这东西如此受关注,价值也水涨船高。

  一些官员自己不舍得用,要么将那些大明币送礼,送给长辈或者送给自己有所求的人;还有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甚至将其典当出更多银子解决家里钱荒的问题。

  就这样,不少大明币逐渐留向了市场。

  “什么字?给我们看看呗!”

  “这东西珍贵,我可是花高价钱弄了一张,别给我弄毁了,我给你们读读!”

  “大明币与盐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盐壹石,犯人财产一半归其所有。”

  “这……”

  “这东西是不是以后可以随意卖盐了?”

  “那是当然!还能买好盐呢!延年益寿那种,给您说,如果您要买那普通盐,能买的更多!不过这东西这么金贵,谁舍得买那便宜盐!”

  “对了,您刚才说什么?有伪造者斩首,这真够严重的,跟当年大明宝钞一样的罪行,那好像也是说如果伪造可以杀头的!”

  “这跟大明宝钞能一样吗?那大明宝钞就是坑老百姓,只管发,也就是朝廷买老百姓的东西,他们又不要,越来越多,都不值钱了!这个你看,可是能直接买东西的,我听说盐行老板说,那些盐都是官府直接放在那里的,根本不用他们出钱买!”

  “那敢情好,这大明币看来真的好,你没看上面后面的话,告捕者赏盐壹石,犯人财产一半归其所有。谁要是伪造了,直接赏盐,还能将那些伪造者家里的财产分一半,这好!有这好事,我直接举报!”

  “我看不如你为伪造,我举报你,奖赏的东西咱俩一起平分!”

  “去你的,我还举报你呢!让你举报了,老子的脑袋都没了,还怎么跟你分财产!”

  ……

  广东。

  两广总督林富在书房里走来走去。

  “老爷,黄转运使过来了!”

  一个师爷模样的人在门口低声说道。

  “黄韬!”

  听到外面脚步声,林富迅速走到门口,打开房门,看到都转运盐使司都转运使黄韬站在门口。

  “林大人!”

  黄韬拱手,在林富的热情招待众步入室内。

  林富,弘治十五年进士,福建莆田人。

  原为宁波府知府,新帝即位后,朝廷官员大动,林富被人举荐,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一品大员!

  而举荐他的人,就是如今的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

  虽然是一品大员,林富对待黄韬的态度很是热情,犹如关系亲密的朋友一般。

  作为盐业转运使,黄韬虽然是从三品大员,但他能在这盐业这个重要的职位,背后当然的关系不简单,听说他的推荐人也是跟新皇很牵的线的。

  林富对待黄韬自然是很客气的。

  林富能做这两广总督,自然是不一般,黄韬纵然也算是有关系之人,对待有能力的人,也是自然欣赏和尊敬。

  黄韬出任这转运使的时候,上面的人就告诉他,新皇是个以能力看人的人,无论你是多有关系,没有能力,不好好做事,谁说话都算不得数!

  黄韬是精灵透钻之人,自然知道这话的意思,就是让自己好好做事,推荐之人脸上也有光,否则他也不会保自己!

  “黄兄,你我不是外人,我就不绕圈子了!今日让你前来,就是想问问,这大明币到底是怎么回事?朝廷莫非要亲自出来卖盐?我广东之盐挤压严重,淮盐还挤压我们售盐区域,本就售卖取利不多。朝廷如今还要插上一脚,我们这广盐还有什么出路!这……真是陛下的意思吗?”

  黄韬刚坐定,林富就焦急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465章 淮粤之争

  其实也不能怪林富焦急。

  广东岭南地区的南海之滨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濒临海的区域皆是盐场,这也就是所谓的大明两广盐区。

  在早些年的时候,那里只是靠海的民众取食的小规模生产,但随着发展,岭南制盐的规模越来越大。

  两宋时期,两广的盐场达到24个。

  到了大明时期,盐场甚至达到了29个。

  两广地区的盐场供应不少地方食盐,两广盐场也成为两广地区重大收益来源。

  只是朝廷为了加强盐业的管理,防止私盐泛滥,平衡各个盐区的利益,规定了各个盐区的销售地界。

  “凡客商兴贩盐货,各照行盐地方发卖,不许变乱!”

  凡是越界贩盐的,都要依法严惩。

首节上一节412/479下一节尾节目录